出版产业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出版工作如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出版工作在“九五”期间面临的重要任务。这个重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能反映出版工作自身规律的新的出版体制;二是要提高出版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和集约化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因此,我们只有尽快推动出版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出版业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出版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一、对出版产业的初步认识
出版业,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其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产品,都反映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出版物,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又是可通过市场交换的商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对其作为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比较重视,而对其商品属性则重视不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要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既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出版业既要遵循精神生产的规律,又要遵循物质生产的规律。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必须将两种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要实现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加快实现出版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充分认识出版业的现状。我国出版业目前仍然是属于数量增长型,增长方式的特征也是属于粗放型。从1978年到1995年的17年间,我国出版社由105家增加到563家,增长436%,而反映出版生产力的生产实物量的增长却甚少。图书总印数从37亿册增加到67.6亿册,只增长69%,而总印张从135亿印张增加到315.41亿印张,仅增长了134%。而在全国生产的图书中,按计划生产、计划调拨和供应的中小学教材占流转额的1/3。而就某一省、市地方而言,比例更高。这说明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17年中,其发展方式仍停留在数量规模增长的阶段。近几年,向优质高效转移仅仅开始,加速实现出版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出版业的重要任务。同时,出版业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从出版业的内部结构看,主要包括出版(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等环节。其中,发展较快的是出版和印刷。而印刷环节的发展又呈无序发展状态。低水平生产力的印刷企业发展过快以至过剩,高水平书刊印刷生产力的印刷企业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导致市场混乱。发行环节的突出矛盾是市场发育不够,市场建设跟不上出版业的发展速度。物资供应环节出现与印刷环节相似的状况,高品质的印刷物资供应不足,主要依靠进口,而低品质的物资只能与低质量的出版物相配套。出版业内部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正是出版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所要解决的矛盾所在。
其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在认识出版业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路,寻求新的途径和办法。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的。从整体来看,作为一项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道理,且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关键是忽视了出版物的商品属性,忽视了出版业的产业特点。出版业内部,既包括精神生产,也包括物质生产,出版物只要进入市场,同样是商品。当前,发展出版业,要在重视精神产品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增强产业观念,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出版业的发展,比较注意其事业性,也开始注意其商业性,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部门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来管理和发展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这种认识和作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实现出版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必要在将出版业仍作为意识形态重要部门的前提下,注重出版业的发展走产业化的道路,更多地进入市场,把出版业作为第四产业来看待和发展。
把出版业划归第四产业,并不是什么理论创造或者叫别出心裁。王树林主编、京华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一书,提出了第四产业的理论,作者的独到见解,对认识出版业、发展出版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个理论,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各行业,可划归为第四产业。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出版业与信息业、文化行业等同属第四产业。王树林同志认为国家应将第四产业名正言顺地列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将出版业划归第四产业,那就名正言顺地列入了优先发展的范畴,为认识出版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种新的出发点,为探索出版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拓了新视野。
二、产业化:出版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种选择
视出版业和信息业一样,划归第四产业,不言而喻,是为取得与信息业一视同仁的地位,优先发展。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版业的某些部门(如出版社)本来就是信息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网络出版在西方已成为事实;在中国,对于已加入国际网络的部门、单位或读者,亦是事实。在西方发达国家,新闻出版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地位并不低,有的国家的传媒业占有相当于汽车产业的地位。可见,出版业的发展是很有前途的。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出版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优先发展的部门。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机构改革中已经将新闻出版部门列为应当加强的部门。这就是说,在探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在充分重视出版业意识形态特点的前提下,可以而且应当把出版业作为产业来考虑,推动出版业产业化发展。
推动出版业按产业化的思路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在物质生产的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出版产业体系,使出版产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出版业的现状出发,将出版业划归第四产业,推动出版业产业化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出版产业体系,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建立出版产业体系,关键是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集团化发展方向有多种选择。最基本的是两种,一是纵向发展,一是横向联合。此外,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纵向发展如湖北省图书发行集团,其成员包括省、地(市)、县三级新华书店。横向发展可在出版行业内,根据自愿的原则,实行一定地域范围内出版单位和部门包括编辑、印刷、物资、管理、科研、教育、外贸等的联合,组成出版联合舰队,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组成出版集团,有利于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组,有利于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规模经营的水平和能力,达到最佳经营效果。在出版行业内部横向联合的基础上,组建出版集团,如果经营得好,必然结果将会导致企业的扩张,即通过联合、兼并、收买等办法,向其他行业扩张,如纸张业、电子业、信息业、服务业等。国内的联合经营、集团化发展,也将不可避免地促进国内出版企业凭实力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以中国为主的跨国出版集团就会出现。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重要的问题是要先走出第一步,然后才有第二步。
我国出版业的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目前,有部分省(市)组建了出版集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还需要继续探索,充分体现其生命力和优势。实行集团化经营,除了目前部分省(市)所走的路子外,还可以采取另外不同的形式,即在一定区域内,按本地出版业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状况,实行优化配置和重组。例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教材出版公司、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电子出版公司、发行公司、印刷公司、物资公司、储运公司、批销公司、宾馆有限公司、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等。当然,不是说一个晚上将原有体制推倒,一下子建立这么多公司,而是以现有出版业结构为基础,逐步改造和重组,使之建设一个全新出版产业体系,推动出版业向优势产业发展。
(二)培育市场,创造出版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外部条件。
1994年,湖北省成功举办第6届全国书市,最大的收获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课。广大群众反映:要是天天有书市多好啊!这说明武汉缺少大型出版物批销市场,既不便于出版者,也不便于消费者。市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介,商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如果在武汉建立一个面向中南地区的全国性的大型出版物批销市场,以此为中心来对出版产业各个方面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出版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和条件,将使我省出版产业的发展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在计划体制下,出版业内部,出版环节发展比较快,我国年出版图书连年超过10万种。同时,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本身要求每年新出版的图书能进入市场,与读者见面。然而事实是,目前,全国特大城市新华书店的任何一家中心门市部,都无能力容纳当年新出版的图书,连50%的品种都做不到。更为严峻的是,新华书店近几年出现了萎缩趋势,不少门市部甚至县级新华书店门市部,相继改为餐馆、服装店等。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大,出版业的快速发展适应了这种需要,迫切需要加强市场的建设,培育市场。而另一方面,出版物市场却在不断萎缩,这与事业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相悖。显然,创造出版产业需要的市场环境和条件,是出版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
围绕中心市场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新建一些出版单位、发行单位以及建设一些服务设施。如:批销公司、运输公司、餐饮公司、服务公司等。而这种市场体系的建设,反过来必将带动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出版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出版业向集团化发展,扩大经营的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的水平。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本身就是对小生产方式的否定,从而逐步使出版单位与大市场相连结,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况且市场的发育和扩大,还有助于出版产业在集团化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的领域,形成产业优势,促进出版产业向国家优势产业方向发展。
(三)不断用高新技术武装出版业,不断开拓高新技术出版物,推动出版业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发展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不断用高新科技武装出版产业,同时,不断利用高新科技,开拓富含高新科技的出版物,大力开拓多媒体电子出版物,逐步使出版产业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方向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在出版业的发展中已得到充分的证明。“七五”后期至“八五”前期,改革开放使出版业迎来了恢复和发展的良机。当时,印刷设备落后,印刷生产力严重不足,一度成为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连中小学教材按时出版都困难重重。随后短短几年,随着电脑的运用,电子分色、激光照排新技术的普及,这个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使出版行业的编辑、印刷同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足以说明科技对出版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目前,印刷生产力已超过出版生产力,呈现低水平的印刷生产力过剩、高技术的印刷生产力不足的状况。用高新技术武装出版业,是出版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电脑的应用,使出版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使出版物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自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人们做梦也未想到,它会在三四十年后衍生出一种电子出版物。如今,电子出版物在中国进入家庭已成为事实,进入千家万户也不是太遥远的事。80年代,中国老百姓最先接触到的电子出版物是电子游戏卡。随着激光和数字技术的出现,使信息的大容量存储成为可能,因此,很快出现了激光唱盘(CD)、激光视盘(VCD),并先后进入市场,进入普通家庭。就湖北省而言,1991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240万字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全文检索电子版。电子版把图文信息存储在软磁盘(FD)上,通过计算机实行全文检索书的内容,甚至可以自由地剪裁和改写。近几年,湖北已有几家出版社出版了软件出版物和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成功开发,使我国电子出版物出版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一大截。1991年,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只读光盘(CD—ROM)开始在美国拉斯维加的一次展览会上面世。它把计算机的人机对话功能和光盘的超大容量完美地结合起来,标志着电子出版物完成了由软磁盘到光盘的过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电子出版物与纸介质出版物相比,有诸多的优点,比如,一张光盘的容量相当于30万字的图书1000册,如果一个家庭藏书5000册,需要4—5个书架,而制成电子出版物,只要两、三张光盘就够了。只读光盘尚未普及,以网络(NET)形式的电子出版物又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电子出版物的另一大类。网络出版是没有物化形态的出版,它通过联机服务实现光盘库的信息共享,或者相接在计算机主机的硬盘上发布信息。我国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信息网自1992年开通以来,每天可向全国用户发布30—40万字的信息。这说明网络出版在中国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已成事实。多媒体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与纸介质出版相比,具有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出版业如果抱残守缺,缺乏规模经营的体制和能力,是难以参与多媒体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的。西方多媒体公司,多为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公司,如果我们不走产业化的道路,不搞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就难以跟上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就难以发展电子出版业。发展多媒体电子出版,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资金,广揽人才,也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尽快掌握技术,推动产业化发展,扩大经营规模,抢占电子出版物的制高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出版产业成为国家的优势产业。
三、推动出版产业化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推动出版业产业化发展,亟待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对产业化发展的认识问题。出版物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出版部门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部门。产业化发展,与加强意识形态和宏观管理并不矛盾。实行产业化发展,主要是在物质生产的范围内的发展,并不排斥精神生产范围内对出版物的内容和出版过程进行管理。对出版物内容的审查,把握导向,与出版物物质范围内的生产、流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出版产业的内部结构,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实行集约化经营,并不妨碍出版物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原则的贯彻。相反,恰恰是为了出版物生产的优质高效。具有较好社会效益的出版物,必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好的出版物,有时虽可获得暴利,但由于是违法、违规的,最终要受到惩处,无正当经济效益可言。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出版业向产业化发展,与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一致的。
其次,推动出版产业化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宏观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不是放弃管理,削弱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管理的内容、章程、方法,皆在改革、变化之中。搞得好,可以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搞得不好,新旧两种体制产生摩擦,旧的已经破坏,新的尚未建立,就可能产生震荡不稳的局面。所以,建立新的出版产业体系,组建出版集团,走产业化发展路子,推动两个根本转变,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存在着一系列关系(包括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同时,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推动出版业产业化发展,首先要加强宏观管理。在指导思想上,要通盘考虑,总体构思,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改造旧的产业结构,建立新的产业结构;注意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充分注意出版业的意识形态特性,该进入市场的大胆进入市场,不该进入市场的,要有宏观控制的措施。任何时候都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损害社会效益为代价去取得经济效益,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业的新路。
第三,推动出版业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努力提高干部和职工的素质,尤其是干部队伍的素质。观念的转变,新技术的掌握,质量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都与干部和职工的素质高低相关。要通过学习、培训、进修等各种措施,提高素质,掌握新技术。只有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才能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出版物,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才能掌握高新技术,开拓新型的出版物,才能敢于和善于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使出版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优势乃至支柱产业,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