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招募“道德警察”区域监督促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州区论文,北京市论文,北苑论文,街道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辖区文明程度,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北京市通州区北苑街道办事处在整个辖区范围内公开招募“道德警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区域监督,引导辖区广大居民摒弃乱涂乱画、随地吐痰、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树立道德新风尚,有效改善了辖区环境秩序。
2007年,通州区北苑街道号召辖区广大居民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乱扔乱倒废弃物、不说脏话、彻底摒弃不文明行为。为解决这个问题,街道在普通居民中,公开招募“道德警察”,激发他们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监督本院、本社区的他人也做好。对身边发生、发现有损环境的事件、现象,勇于出手纠正。对于乱堆乱倒的垃圾、乱贴的小广告,进行清理和清除,发现不文明的现象,敢于主动劝阻和制止。并在17个社区建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台,鼓励大家在发现有损环境的事件、现象时,用笔记下来,拿起相机、DV机录下来,刊录在曝光台上,教育更多的人。
北苑街道通过招募“道德警察”,监督不文明行为,收到良好效果。据统计,17个社区共招募“道德警察”209人,义务奉献服务社会时间达15000多小时,纠正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贴小广告、候车不排队、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等不文明行为20多种、9000余人次,累计设立曝光台158期。如今候车不排队的人少了,乱穿马路的人少了,乱贴小广告的少了,乱堆乱倒的少了,乱涂乱画的少了,能主动监督他人的多了,环境更加整洁了。
家住中山街社区的退休教师张万华,自从当上“道德警察”,他“承包”了区教委宿舍楼,经常对楼门进行巡视。一次,他发现小区车棚内有个陌生人,鬼鬼祟祟的转悠。老人不动声色,细心观察,当偷车贼下手作案时,老人突然大吼一声:“住手,干什么呢?”手持木棍站到窃贼面前,此时三轮车的车锁已经被剪断。邻居们报警,带走了小偷。警察称赞张大爷为保护社区安全立了大功。新北苑社区汤大爷,经常深入百姓家中,宣传倡导文明新风。他还组织居民起草了《文明养犬倡议书》,在街道旁进行宣传,130多名居民在倡议书上签字。看到个别人遛狗随地便溺,劝阻无效,便专门绘制了一幅漫画,张贴在曝光台上,他的“作品”真起了作用,那些个别遛狗人做到文明养犬了。居民尹大爷年岁虽大,但他经常扛着家里的DV机巡视大街小巷,专门拍摄那些破坏公共设施、损坏公共环境的现象,放给街坊四邻观看,教育大家。
北苑桥社区的田家林大爷,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们几位“道德警察”通过制定张贴《文明居民公约》、《居民养狗公约》,制作警示牌、制定居民公约,成立养狗协会等等,使居民普遍得到教育,小区公共环境秩序越来越好。
北苑街道200多名“道德警察”带着红袖标,他们首先是200面旗帜,他们率先垂范;200名红袖标同时是200双眼睛,看到环境脏乱差,他们去清理,去铲除;200名红袖标更是200张嘴巴,看到损坏大家利益,破坏公共环境的人,他们敢于指出、敢于制止;200名红袖标又是200颗社区明星,他们教育着身边的人,照亮着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