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施“三步走”战略构想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2000年,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此后,尤其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研究引起理论界的极大关注,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这里我们对主要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
一、小康社会概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
关于小康社会概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是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起点。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阐述。千百年来,“小康”或“小康之家”成为普通百姓表达对殷实、宽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一个通俗词汇。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进程时,赋予“小康”这个概念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认为,“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发端于邓小平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新目标。“小康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
邓小平关于建立小康社会的思想提出之后,一直是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党的十二大、“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和党的十三大,都对小康社会作了设计。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实现小康社会正式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正式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此后,奔小康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曲。1995年,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的情况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绘制了我国跨世纪发展蓝图,强调21世纪的前十年我国“还是处于小康阶段”。这表明,小康不仅是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终点,而且是以此为起点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1997年,在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又提前实现翻两番的情况下,党的十五大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的历史任务,并且根据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及其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第一次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三步走”战略部署。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各方面的要求和任务,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起来。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至此,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1](P68~70)
研究者认为,从邓小平提出在2000年建立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强调从21世纪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新的发展。[2]
研究者认为,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国内外各种因素决定的。关于这方面的分析主要有以下论点:
1.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历史方位的判断而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我们党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
2.认为这是国内外各种原因促成的。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多年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体制保证;具备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二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科技革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4]
3.认为这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部分地区比较发达,但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比较落后,就全国总体情况来说,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巩固和提高目前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二,从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要求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50年时间,时间跨度比较大,需要划出一段时间,提出一个鲜明的阶段性目标,以便于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和动员人民。第三,从国际影响考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务实的、温和的、甚至可以说是较为低调的目标,有利于真实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5]
4.认为这是基于四个判断:一是从已有的历史和正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即通过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经验事实作出的科学判断。二是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三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四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增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正迎来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6]
5.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缘由。一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二是科技革命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我国科技和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三是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打下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四是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而言,机遇更加现实,挑战更加严峻;五是今后20年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有决定性的进展;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的长期指导思想,又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发展目标体系。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含义,对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研究者对这个论题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分析视角:
1.着重从“全面”的角度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丰富,摆脱了以往偏重经济发展要求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强调全面系统和谐的发展,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紧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或者说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完全一致的。[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应该有两重含义:一是覆盖全面,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建设领域全面,不仅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个全民共享、全面进步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10]
2.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系统,它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作为过程,它包含一系列相互衔接的诸多阶段。[11]
3.从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应该实现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奋斗目标,努力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民主政治的扩大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深入,实现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二是应该使不同阶层、领域的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整体性提高,缩小地区发展和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实现东、中、西部小康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必须重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是否全面的重要尺度。[12]
4.从基本进程的角度来界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从低水平的小康向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小康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小康向地区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粗放型发展的小康向集约型发展、经济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13]
5.从社会发展阶段角度来考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由于中国生产力状况和历史发展阶段的要求,小康社会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应该是“和而不同”,即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承认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上存在的差异与矛盾的现实,这是由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经济前提决定的。因此,在经济体制上,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社会建设上,伦理和文化应该是有限目标和有节制的,应保持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必要张力,保持与传统文化的良性衔接。在资源与环境建设上,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基本政策和基本价值取向。[14](P23)
6.从人们的认识角度来考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现为一个实践发展过程,要求我们对这一发展过程有一个定位,警惕和防范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具体说,(1)在发展阶段定位上,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防止超越现实发展阶段和低估社会发展阶段的倾向;(2)在发展要求的定位上,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全面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的发展,防止来自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脱离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设计经济发展的倾向,二是脱离社会公平理解发展效率的倾向,三是脱离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把握现阶段小康建设的认识倾向;(3)在发展的特性定位上,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谋求的是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型;(4)在发展进程的定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发展进程的确定,有一个总体上的考虑,也存在根据不同发展地区、部门实际情况具体设计和推进的问题;(5)在发展目标的定位上,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又是实现发展目标的现实实践。[15]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方位
研究者一致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并从不同角度加以阐释。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理论上发展了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小康思想,在实践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9]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防止“和平演变”,抵御外来侵略。[16]
3.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17]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18]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迈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由“不够格”到“够格”、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到比较发达的较高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跨越,它将带动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伟大复兴。[1](P68~70)
理论界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意义的同时,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作了探讨。目前,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上是党提出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阶段。因为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到2000年已经实现第一、第二步的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们从本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2020、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新的“三步走”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按照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50年的设想,小康社会将持续50年,这将是一个分阶段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随着“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小康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社会也日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逼近。[19]小康社会的起点是2001年,标志是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下限以“基本实现现代化”比较妥当,在此之前,中国的社会发展都可以说处于小康社会发展阶段。[20]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国家战略的新表达、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国家战略进入了新阶段,国家战略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战略体系中,虽然经济发展仍然是首要任务,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任务提到了日程上,国家战略从重点发展开始向全面协调发展转变;虽然这一结构转变只是初步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从战略上现实地予以把握,但从国家战略的宏观视野看,这一结构变化意义确是长远的、战略性的。[21]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具体发展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江泽民在2000年6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即:“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是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和实现国家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总的目标是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长过程中,我们已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这就在理论上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指出它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阶段。[2]
有的论者考察了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系,认为根据邓小平规划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必经的三个小的发展阶段。而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新世纪开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发展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继解决温饱、达到小康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起始阶段。[11]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就是现代化建设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成了小康社会的实质内容。[22]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23]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现实发展状态、水平和阶段的新归纳,又是对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的新的阶段性战略设计,还是对新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期”的一种理论规则。[26]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全面建设阶段,也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重要的具体发展阶段。[24]
四、全面小康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
“小康”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国际上对小康、小康生活或小康社会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目标,国内对小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设定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为了对奔小康进程进行监测,有关部门曾经对小康标准进行了研究和设定。例如: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稳定与社会秩序六个领域共60条标准。[25](P94~100)再如,199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具体指标体系分为宏观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三个领域,共12个指标,具体量化指标分为全国标准、城市标准和农村标准三类。此后,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提出并征求12个部委意见,于1995年1月修改完成了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该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五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26]由政府部门设定的这些测评标准比较全面,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对于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起了积极作用。第二个时期是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设定的小康标准体系都是以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为目标设定的,实际上相当于进入小康社会的起点标准,因此,经过20年全面建设之后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怎样界定,就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和指标,应该怎样来进行衡量,研究者们纷纷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关于小康社会的测量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者认为,小康社会将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必作简单的、机械的理解和规定。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进程的科学规划,需要研究制定综合型的科学判断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2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总结经验,汲取原有指标体系的精华,研究小康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新的标准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包括作全面细致的计算工作。还需要注意两个衔接,一个是与现代化指标的衔接,另一个是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其中,走进小康之门是温饱与小康的衔接,而走出小康之门是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进入小康的标准,即小康社会的低限,大体相当于国际通常的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走出小康的标准,即小康社会的上限,大体相当于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8]
2.关于小康社会的定性分析。研究者认为,小康社会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没有太富也没有太穷的人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也不断完善的过程。小康社会将在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上不断完善、定型,科学和教育投入有较多增加、精神文明建设有大的变化,国防实力将有明显增强,将在继续发展沿海地区的同时,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好内地的发展问题。小康社会也是我国国际影响大大扩大的发展阶段。[29]
3.关于小康社会的定量分析。有论者在综合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和结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与法制、生态环境保护共6大领域、38项指标,界定了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的国际参照标准。研究者认为,由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世界银行对国际上不同组别国家的划分标准不断提升,所以,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对照标准也应该调整,不应把人均GNP800美元固定下来,可以把小康社会起点的国际参照标准下调为世界中下等国家的起点水平。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的国际参照标准应是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或者领先水平,达到英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国家十项标准。[30]
4.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量化标准。研究者认为,主要应从经济总量、城镇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来进行衡量。关于经济总量的量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应达到35万亿元,按目前汇率折算,为4万亿美元。关于城市化标准的量化,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7%,世界平均水平为47%,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至少要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47%。关于生活水平的量化标准,按照2000年的调查,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4.8%,接近小康的占12.8%,未达温饱的占12.8%,使居民达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很艰巨。[31]
5.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指标。研究者认为,建立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指标难于经济指标。中国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达到3000美元的人均国民收入没有问题,步入现代化在经济指标上没问题,更难达到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这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程度,社会结构的构成,教育、科技的构成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等几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些现代化的指标也可以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状况。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食品支出比、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每千人口医生数、婴儿死亡率、中学入学率、每户居民拥有的住房、每百人拥有电话、人均生活用电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全面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能超过15%,农村人口不能超过50%,大学人数不应低于适龄人数的20%,第三产业占45%比例以上。目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在18%左右,离西方国家的40%还有不小的距离。如果中等收入阶层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也可以达到35%左右的比例。如果达到这个比例将有利于形成较稳定的社会结构。[32]
6.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一两个指标,可有若干个指标体系,其中至少有四个重要指标:一是人均收入指标,二是恩格尔系数,三是人类发展指标,四是贫困人口比例。中国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达到下列指标:中国人均GDP达到世界人均GDP水平;进一步降低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优化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平均寿命提高到75岁;改变我国贫困线标准大大低于世界银行规定的国际贫困线状况。除了以上指标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指标,如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出的技术成就指标,包括创新技术、传播最新的技术、已有技术创新的扩散与传播以及人的技能。如世界银行提出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森林面积减少量和水污染排放量。如人口与健康指标,世界银行提出的孕妇死亡率到2015年降低75%,到2015年获得安全有效的避孕法等。[33]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研究者们认为,我国虽已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也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解决一些重点、难点、关键性的问题。其中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正在进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面临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全面小康的实现,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和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小康中国”课题组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带有重大意义和全局性的问题有十个,即:“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城市贫困问题,收入差距问题,地区差距问题,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问题,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14](P2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三农”问题是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研究者共同的看法。
研究者普遍认为,“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业人口直到现在仍然占总人口的70%,我国的城乡结构仍然是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上的明显差距,反映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之所在,也可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制约。[34]有学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尚未摆脱贫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还有扩大趋势。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推进农村的小康建设,任务艰巨,难度很大。[35]
有论者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8个方面的发展难点,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人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贫困人口和温饱型人口还占相当大的比例;农村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民购买力低,消费不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造成农村发展差距的原因:一是对农业投入少、索取多;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缓慢;三是乡镇机构臃肿,负债严重;四是农村教育卫生经费缺乏,城乡配置不合理。[36]
有学者对造成我国农业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下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下列深层次的问题: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户籍制度构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广大农民陷入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国家对“三农”投入有限,等等。[37]
除了“三农”问题之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还有:
1.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即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在商品经济观念、基础设施、市场发育程度、改革开放力度、经济结构效益、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38]
2.贫困问题。现阶段的贫困问题非常严重,贫困人口数量仍很庞大,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仍很深刻。[39]
3.就业问题。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之间,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27]
4.改革攻坚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管资产和管人、管事脱节,多个部门分别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难以对国有资产全面负责,造成“出资者缺位”。金融风险集中体现在银行风险上,一是利率逐步市场化使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提高,这对以信贷新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造成很大压力。二是加入WTO5年后银行业基本全面放开,对国有银行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不能积极防范和应对,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危机爆发的诱因。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总体上说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城乡之间不平衡,地区和行业之间也不平衡。[27]
5.国际环境的困扰。世界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产品出口以量取胜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加入WTO15年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和“特殊保障条款”,外部环境是严峻的。[27]
6.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也是对全党新的重大考验。党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同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历史重任和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目前党的建设现状还不完全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40]
有的论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概括,认为主要表现在:(1)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体制改革、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意识形态矛盾和文化冲突都将带来不稳定因素。(2)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进一步兴起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将面临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需要完成加快工业化和追赶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3)农业和农村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严重失衡;社会不断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日益严重的农业资源短缺间的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缓的矛盾。(4)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5)国家安全问题面临的经济安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地区冲突、地区性军备竞赛上升等挑战。[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但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也具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经过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有的论者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概括为6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现代化建设已经大规模展开,刚从温饱进入小康,不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正是经济迅速扩张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乡建设的开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都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二是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过去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和交通“瓶颈”得到根本缓解,各种建设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丰富且水平不断提高。三是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将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对外开放水平的扩大和提高,将使我国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效应。四是具备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符合群众利益,将得到群众拥护和积极参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成长起来。五是外部环境比较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六是有党的坚强领导。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预期的成功。[41]
有的论者从经济角度分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可能性,认为中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偏低,这既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积累了相当的物质基础,中国具有潜在的广阔市场,蕴藏着巨大需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改革的突破和深化,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实现预定的目标是非常有希望的。[42]
也有的论者认为,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四个要素:较高的国内储蓄量、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较低的劳动力增长率以及经济的全要素增长率。目前我国居民储蓄量已达八万多亿元,外国投资增长率也是全世界第一。如果进一步放手办各类教育,人力资本的增长将会更高;进一步放手城镇化并打破各种垄断,经济的全要素增长也将会更快。[43]
有的论者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的良好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了强大的政治凝聚力,能有效地保持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能够从容地驾驭宏观经济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仍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将继续发挥巨大的驱动作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所在。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加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世纪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的外部条件。[20]
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途径
研究者认为,实现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并且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采取相应的战略性措施。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处理好的关系有多种概括。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认为应当正确处理以下十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即: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农村小康与城镇化的关系,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发展、改革、稳定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抓住这十个重大关系问题并加以正确地解决,我们就可以卓有成效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11]也有论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是:速度与效益关系,计划与市场关系,内需与出口关系,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城乡关系,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关系,稳定与改革、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4]
有的论者认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另外,大力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发展和平外交,维护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18]
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探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途径: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新经济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别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新战略步骤,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第二,在工业化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新国际经济战略。第四,在工业化过程中注意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思路,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45]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三个要把握的要点,一是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就,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处理好技术先进性和产业合理性的关系;二是可持续发展,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本要求;三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缓解就业压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提高。[5]
2.加快城镇化进程。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目的,就在于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否则不仅难以完成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违背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在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方面,研究者认为,城镇化道路要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34]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认识的深化。为此,应深入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政治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1)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制度创新的体制目标,应当是逐步建立起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和现代科技文化体制;(2)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政府管理环境的新变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3)关于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4)关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5)关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46]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看法:
有论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即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资源的不断开发,以拓宽资源利用的领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是新能源的开发,都要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进步,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这样一个角度说,可持续发展内在地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也内在地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47]
也有论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角度进行了阐释:(1)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加强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依据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调整改革管理体制,强化企业对社会效益的依赖性,改变社会效益与局部利益背离过大的局面。(3)制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科研投入的政策,通过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能力。(4)培育健康文明的消费行为,现代化不等于无限的物质需求,不是单一的线性的物质享受的发展。从价值观角度看,需求越大越好,财富越多越好的观念值得商榷。应当是物质领域的必要消费和较高精神追求的结合。[48]
5.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主体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既见物更见人,不断提升人的主体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9]党的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社会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水平一样,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应该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开始做起,而不应被动地等到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才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还不具备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部条件,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共产主义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应当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奋斗目标一样,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47]
6.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者们围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着力解决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的问题,教育党员摆正追求物质利益与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关系、实行市场经济原则与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怎样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如何搞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诸多新问题。四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50]
研究者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1)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探索和构建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发展形态要求相适应的新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全面协调党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领导,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必须根据时代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依据国情、世情以及党执政的规律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使党的执政能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获得全面发展。(3)重点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依法执政的能力。[40]
综上所述,理论界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已有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实践的需要相比,还是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此外,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精神实质的研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及其与这一理论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笔者相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发展,理论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研究将继续深化。
标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小康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三步走战略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