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明文“介绍一种物品”为例
孙 雪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 730000
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中的重难点。习作教学是有章可循的,笔者认为首先要有备课思路,紧抓“破题”、“读要求”、“确定写作内容”、“学写法”、“练习”、“修改”这几个关键词,整体把握每一次教学过程;其次要牢记小学习作教学要做到“直观”、“缩放结合”、“巧妙点拨”的原则。我们以五年级上学期的说明文习作为例具体分析: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
在小学阶段,课前导入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的作用,优秀的语文课不乏巧妙的导入。习作课的导入却不同于讲读课,不需要复杂,以突出写作方法、内容为主。本次说明文习作要求学生介绍一种物品,笔者最初以“观察橘子”导入:“同学们,橘子是老师喜欢的水果之一。今天我想把自己当作橘子,还给你们带来了我的小伙伴们。请你们睁大慧眼仔细地观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橘子。”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了解的橘子。这个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有顺序观察、表达,了解习作主题——介绍一种物品。整个导入花了将近三分钟,课堂看起来很热闹,最终只为了告诉学生今天要干什么,而且学生并没有按照观察顺序组织语言,显然效率不高。经过修改,我选择了两种导入方式。方式一:学生回顾本组课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后,教师说:“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探讨如何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方式二:学生讲一讲自己喜欢的物品,直接导入习作主题。重新设计的导入方式更加简洁,学生很清楚这堂课要干什么、自己学完后应该知道些什么。在激发兴趣上,后两种抓住了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也能激起其学习兴趣。
二、一目了然的要求
在做教学设计时,我看到本习作要求介绍物品,如果是书籍,学生会不会写成读后感?如果是玩具,会不会写成记叙文?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认为让学生明确习作体裁至关重要。于是我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学生边读习作要求边思考:
体裁 内容
写作要求
我们读学生的习作有时不免犯难:他到底写的是什么?其实是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弄明白写哪种文章,不同的文章写法不同,用到的表达方式也有差异。通过填这样的表格,学生明了写说明文。我再追问“生活中见过哪些说明文”,学生列举出药品说明书、导游解说词、售货员的推销词等,最后总结出说明文就是要告诉人们某物是怎样的。通过课堂生成笔者发现,如果能在这一小部分让学生展示一个产品说明书,之后自己归纳“说明文”的概念,理解会更深刻。不只是说明文,任何习作都应该把这样的环节加进来,可以是表格形式也可以是其他更巧妙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审题,形成作文思维。
三、不吐不快的内容
很多时候,老师认为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把话题抛给学生,学生却是启而不发。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留心观察生活,有的时候知识和生活毫不相干,他们需要老师创设情境进行体验,有的时候他们需要老师给的“催化剂”,提取生活中的经验。
在设计中我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了分类(如下表),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
经过几次尝试,我决定就把生活中可见的水果当作介绍重点,提出了学习要求:我们可以介绍的方面可真多,是把所有的都包含进来,面面俱到吗?要有重点,详略得当。请大家选择一到两个方面思考,向同桌展示一下你喜爱的水果吧。
在这个口语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习作范围缩小到介绍水果,而且直观呈现了可介绍的内容,学生的表述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不会再出现不知所措、慌乱无语的情况。在范围内,学生的发挥空间却是放得无限大。他们一看到“外形”、“颜色”,第一反应是“苹果圆圆的”,或者“我喜欢的梨看起来像葫芦”等等,因为在生活中他们都真切地接触过,“接地气”的内容完全引发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表达变得简单了,不吐不快的交流欲望使他们畅所欲言。
“缩——放”之后教师再“缩”,选取代表发言,其他人认真倾听并评价:他介绍了哪些内容?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引导学生从“抓重点”、“详略得当”以及“运用说明方法”几个方面评价。整个环节不仅完整,而且避开了教师说教的枯燥,以学生为主体,“思”和“学”有机结合。
四、画龙点睛的范文
有些教师认为习作课不该出示范文,否则学生被束缚了。笔者并不认同。使用范文重在一个“巧”字。范文出示的位置可以在练写之前,此时让学生把握行文布局、优秀表达;也可以在练笔之后,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相似内容的对比,帮助其开拓思路,修改自己的习作。范文要起到点睛作用。
小学习作中教师切忌教学内容设定过复杂,而要直观简洁,巧抓熟悉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允许模仿,深入浅出地辅导学生学习习作。
论文作者:孙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习作论文; 学生论文; 说明文论文; 内容论文; 橘子论文; 物品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