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民间文学传统:国产动漫困境中的突围之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间文学论文,之策论文,困境论文,传统论文,动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890(2012)03-095-09
民间文学是国产动漫的源头活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①,然而当下国产动漫疏离乃至背弃了民间文学传统,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失去了与美国、日本动漫分庭抗礼的能力,在所谓的国际化、现代化过程中迷失了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民族性,既失忆又失语:对内背弃民间传统舍本逐末,对外丧失话语权力沦为附庸。这样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导致国产动漫受众流失严重,国内青少年动漫受众市场不断萎缩,直接危及到国产动漫的生存与发展。
一、当下国产动漫对民间文学传统的迷失
当下的国产动漫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隔膜得太久太深了:要么抛弃许多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徒然失忆;要么不知道如何将残存的记忆童话式地传达出来,哑然失语。我们自己的动漫无异于“扶不大的阿斗”,经受失忆症和失语症双重困扰,将丰厚的民间文学资源束之高阁以致无人问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同时也是更可怕的是,外来动漫强国都在企图染指中国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并从中汲取动漫创作的灵感,在赚取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极力灌输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志,“潜移默化”之中对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实施文化殖民策略。
1.国产动漫民族化的失忆
美、日动漫强国和国产动漫早期“中国学派”的成功主要在于:动漫艺术童话式的想象并非完全没有根基,而是蕴涵着深刻厚重的民族文化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这是掩盖在巨额投资、高新科技、大制作表象下的深层动因。民族的即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漫作品才能为本民族观众喜闻乐见,同时也才能给其他民族以美的享受。制作成本低、科技含量不高的日本动漫之所以能与美国大佬的大手笔相媲美,根由就在于其独特而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民族化在任何时候都是摆在第一位的,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产动漫患上了严重的失忆症:一味盲目西化,慢慢背弃民族化传统,东施效颦,渐行渐远,竟至于找不着北,典型的如《魔比斯环》。
平心而论,《魔比斯环》并不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国产动画片,它的成熟技术代表着目前中国三维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平。《国际漫画艺术》杂志编辑约翰·雷特(John Lent)看完该片后说:“我毫不怀疑,你们的技术已经开始抗衡好莱坞或欧洲。②但是就是这么一部大制作,与同期上映的外国动画大片《加菲猫2》相比,《魔比斯环》的票房简直令人惨不忍睹,上映后首周票房却不过区区200万元。令人痛心和不解的并非票房上的失利,而是中国动漫人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严重缺失。不能否认《魔比斯环》在技术上和产业化方面对中国动画电影所做的贡献和影响,但至少在文化传承这一块,它并不尽如人意,首先就使得中国观众缺乏文化认同感。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魔比斯环》显然没有做到这点。该片败北的最主要症结所在,就是舍本逐末,为了技术放弃了艺术,为了国际化放弃了民族化,缺乏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文化上的错位导致该片土不土、洋不洋,不伦不类。
仅从片名上看,它就显得洋味十足,从一开始就让中国观众感到莫名其妙。主角形象都是高鼻深目、黄毛蓝眼的欧美人,名字也是西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指出:“影片从故事情节到人物设计上完全是西化的,中华文化再次从这部影片中缺失。”③该片最初的故事创意来自法国让·纪劳的漫画,情节结构采用了英国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故事原型,然后加入了一些魔幻和科幻的因素,讲述了一个在科幻电影中很常见、很老套的平庸故事。这种题材显然并不新奇讨巧,早在美国动画片《狮子王》、美国电影《王子复仇记》和中国电影《夜宴》中被反复多次演绎过。而且该片模仿西方痕迹相当严重,连人物的名字都是英文名,北京电影学院郑洞天认为:“《魔比斯环》的场面像《星球大战》,城市构造像《第五元素》,战争场面像《指环王》,故事是从国外学来的,整部影片就是没有中国文化元素。”④再加上原汁原味的英文台词,时下最流行最前卫的炫酷元素,全然欧美式的表现手法……整部影片国际化得让人忘记了它的血缘出处,难以想象这一切竟然出自中国动漫人之手,如若不是其中一段有板有眼、中规中矩的中国功夫打斗场面,外加几个晃来晃去的中国龙的镜头,恐怕再也找不出多少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元素了。每一个不熟悉此片背景的观众,都会误以为这是一部西洋作品。作为中国原创,《魔比斯环》没有中国人智慧的体现,没有中国人艺术的创造,没有中国文化的传递,更没有中国人思想的展示,根本没有让中国观众体味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存在,在心理上感觉到一种文化背叛。“一个中国产品,如果完全按照西方文化的配置、用外国人都熟悉的故事和场景去竞争,其实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从剧作来看,影片故事复杂,元素太多,核心的东西却被稀释了,我觉得这其中有一个技术倾向的问题:为了完成技术上的难度,使我们放弃了一些剧作上的东西,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而放弃的东西显然无法用技术来弥补,这成为影片的致命伤。⑤
动漫创作,需要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独特的创造力,而不是盲目地迷信外国大牌,迷信外国的高端技术这些虚浮的东西。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国际市场,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牺牲殆尽,这无疑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重金和高科技挽救不了动漫艺术,振兴不了愈发萎靡困顿的国产动漫产业市场,更不能疗救中国观众日益扩大的对国产动漫的厌弃心理。看看美国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同样是瞄准国外市场,采用了国外的题材,形式上充满了国外的元素,可是骨子里还是美国的东西。再想想“中国学派”,技术要比现在落后得多,资金和人才更是少得可怜,可是当时创作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片,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光彩夺目、毫不逊色,个中原因值得中国动漫人好好反省和深思。曾为《大闹天宫》配音的六小龄童表示:“花木兰、孙悟空这些形象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却被外国人当成宝贝去拍,我们的制作方忽视传统题材挖掘,而去照搬西方动画的东西,这样下去中国动画电影只会走入死胡同。”关于《魔比斯环》,他很痛心:“中国人去拍西方风格的动画片,西方人却来挖中国题材找故事,国产动画片还有没有未来?”⑥
2.国产动漫国际化的失语
中国动漫一方面对自身文化传统认识不足、缺乏自信导致妄自菲薄、舍本逐末,另一方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有着盲目的崇洋媚外心理。即使是以中国民族文化为题材的动漫作品,在一味学习模仿西方的同时,丢掉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暴露了自身的严重缺陷,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对话权,罹患了失语症,这在近些年代表我国动漫综合实力的动画电影《梁祝》中暴露无遗。
200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台湾中影公司取材于中国民间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梁祝传说,联合打造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国政府在2003年将梁祝传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梁祝传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梁祝文化占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剧种、曲艺,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⑦
动画长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历经数年,投资数千万,重新诠释演绎了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制作单位把最早的《梁祝》电影中的黄梅调换成了时下流行的R&B,并请来了台湾综艺节目当红主持人吴宗宪为马文才幕后配音,并RAP说唱《你不能不知道我是谁》,虽然增添了不少喜剧和搞怪色彩,但放在一个凄美绝伦的爱情悲剧当中显得极不合调,有些不伦不类。梁祝的形象参考了著名歌星萧亚轩与刘若英的原型,并由萧亚轩反串梁山伯,由刘若英出演祝英台,然而,祝英台在造型上怎么看都很像是模仿迪斯尼的花木兰,在性格方面与花木兰也颇为类似,在爱情方面的追求却又比花木兰大胆泼辣得多,完全是一个穿着中国服装的美国人。客观说来,该片有其成功之处:在选题立意方面挖掘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结合了现代流行文化时尚;场景设计追求写实与意境的融合,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丰富了故事情节,加入了“河伯娶亲”戏中戏;加入幽默搞笑的小宠物,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汇集了当红影视歌明星刘若英、萧亚轩和吴宗宪等人配音,不亚于一出现代偶像剧。但是,该片的内伤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人物性格单一、概念化倾向严重、祝英台几次对梁山伯暗示女性身份的戏剧情节被舍弃之外,最致命的是该片缺失了主体文化精神,只是借中国的传统故事和历史背景的表层符号,去表现西方化的爱情故事,变成一部集诙谐、搞笑、煽情于一体的爱情闹剧。“《梁》假借中国符号,以讲述一个西方化的爱情故事,不是后现代主义式的戏仿(parody),却是后殖民性的深刻体现。”⑧按说该片的核心应重在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生死相许、感人肺腑的忠贞爱情上面,突出祝英台女扮男装去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大胆热烈追求自主爱情和婚姻,与封建礼教毫不妥协,并与之作不屈的反抗和斗争,这样更能加深二人爱情悲剧的催人泪下的力量。但是,祝英台的抗争仅仅只是以河伯娶亲这一戏中戏的形式,通过她的戏词象征性地表达了一下,楼台相会那一段的细节刻画也不够细致深入,压根引不起受众的情感共鸣。该片结尾马太守的悔悟式表白,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该片有形无神,令人扼腕叹息。有评论说得好:“假如不是借《梁祝》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的广告效应来演练电脑技法,且通过诸多意义不明确或是对于主题表现而言,关联度为负值的符号,来传播美国通俗文化,而是要诠释和演绎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我想《梁祝》不仅要‘减肥’,而且有必要进行‘整容’。”⑨国产动漫在模仿中学习无可厚非,但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可能是模仿得有多么像,而是在创新中找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定位,否则,就算是借用民族化的题材,没有了民族化的主体文化精神,也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和思想的躯壳而已,它在国际上的失语是不难想象的。“学习国外好的经验,只是‘为我所用’,最终为了创造自己民族的新的动画风格……艺术上的抄袭和模仿,只能成为他人文化上的附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立足民族文化而去开掘创新,才能有所作为。”⑩
3.外来动漫对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掠夺和再创造
1998年,一部美国动漫电影《Mulan》让中国人的心情变得十分纠结,一方面中国喜闻乐见的古典题材被美国动漫巨头迪斯尼搬上了银幕,这对任何一个有良知和责任心的中国人来说无异于一记棒喝,警醒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古老文化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反思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另一方面,影片中的那个似曾相识的花木兰和她的故事熟悉而又陌生,然而骨子里却渗透着美国式的文化精神(11)。
2008年6月,美国梦工厂与派拉蒙合作,推出了以中国国粹功夫和中国国宝熊猫为核心元素的励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给失忆的中国动漫再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
“功夫”(Kung Fu)一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标签,在众多西方人眼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很多西方人就是从功夫片开始了解中国的,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明星李小龙实际上就是武打出身,其后成龙、李连杰等功夫明星在美国好莱坞发展而广泛被世界人民所知晓和喜爱。而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世界珍稀物种,作为中国的国宝,它还是国际动物保护基金会的标志。《功夫熊猫》以功夫和熊猫这两个重量级的中国文化符号的组合为题材,仅从片名上就透露出浓浓的中国情结。然而《功夫熊猫》并不是对中国元素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将中国文化精神渗入影片的细枝末节,让观众从一开始就强烈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风情,疑心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影片,如将梦工厂家喻户晓的Logo标识改成了中国风格:原本普通的垂钓男孩变成一副短打装束、戴斗笠、持少林棍的猴子,在中国传统水墨背景下以中国侠客特有的蜻蜓点水的轻功掠过水面,跃过中式屋檐,然后坐上月牙垂钓。片中运用的中国元素让人目不暇接:熊猫、功夫、太极、针灸、牌坊、庙宇、汉字、书法、筷子、豆腐、丽江小桥、桂林山水等等,并对许多中文发音的词语原样保留,像“师傅”、“乌龟”、“豆腐”等等,将“中国风”发挥得酣畅淋漓。从题材情节来说,该片是一个草根变成英雄、正义战胜邪恶的老套的武侠故事,这对于看过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中国人来说再也熟悉不过了,然而却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又一个中国版本。它将好莱坞经典的“美国梦”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得行云流水,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道家的思想智慧融于现实的人生世界,用一个看似无厘头的虚拟故事给人们以心灵的触动与感悟,使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变得耐人寻味,让观众对中国文化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增加了影片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功夫熊猫》的导演约翰·斯蒂文森(John Stevenson)曾说:“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支持弱者和战胜恶魔的情结,而我又是一个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所以《功夫熊猫》的主意就是这样出来的。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一封写给中国的情书。(12)《功夫熊猫》的另一位导演马克·奥斯本(Mark Osborne)迷恋中国功夫,多年研究中国文化;为了使片中的中国功夫惟妙惟肖,制作班底观看了大量港产功夫电影,幕后人员亲自上阵接受中国功夫训练。“而片中那些华丽的中国古代建筑、山水风光,则是影片的美术总监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文化的结果”。(13)
这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阿宝(Apo,港译阿波)一面世便俘虏了全世界的眼球和钱袋:在北美公映后,首个周末就收获6000万美元,超过了好莱坞历史上所有动画片的票房;“出口转内销”到中国后,即便遭遇汶川地震、民间艺人行为艺术抵制等突发事件,依然叫好又叫座,在我国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了3800万的成绩,国人对这只来自美国的熊猫喜爱程度可见一斑。截止到2008年末,在该年度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中,《功夫熊猫》位居前三甲,狂赚6.32亿美元!(14)时隔三年,2011年5月28日,3D版《功夫熊猫2》在中国全国上映,首周末票房破亿,上映10天就已逼近4亿,创下内地最卖座动漫纪录。该片在浓浓的中国皮影和剪纸艺术中拉开帷幕,功夫熊猫神龙大侠阿宝带着盖世五侠,再次以它憨态十足的搞笑功力而来。形式上,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中式武侠电影;内容上,这又是非常典型的美国梦故事。阿宝不愧是保护和平谷的真正的神龙大侠,这一次拯救凤凰城的冒险历程,其实更是他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他终于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领悟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命题后,用类似于太极拳式的“静下心来”的功夫击败了白孔雀沈王爷及其火炮,粉碎了孔雀王的称霸中原、毁灭功夫的阴谋。如果说第一部是励志片,第二部则亲情味十足,鸭爸爸平先生与阿宝的父子情深让人感动。阿宝梦见父母的那一段,特别采用了2D手绘动画形式,却比CG制作更花时间和心机,银幕上虽然只有短短2分钟,其实要画上3000幅画,由十多位画师合力花上3个月时间才完成,堪称呕心沥血之作。
看着国语版《功夫熊猫》及其续集,要不是片尾出现一连串英文制作班子的名单,真得让人疑心是中国人自己制作的。许多看过的观众哗然惊呼:纯美国制造的《功夫熊猫》太中国化了,甚至比中国人拍的还中国!要是意识到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人,将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演绎得如此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那么带给中国观众的震撼和冲击恐怕还要强烈。当初《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就有众多有识之士高呼“狼来了”,十年后的《功夫熊猫》再一次深深刺痛中国人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看过《花木兰2》和《功夫熊猫2》之后,如今的观众似乎已经麻木了:管你是谁制作的,开心好玩就行。有识之士除了义正言辞的批评几句梦工厂对中国文化的剽窃和掠夺之外,也只能眼巴巴看着国产动漫束手无策、无动于衷、依然故我,在困境里越陷越深、甚至有点自甘沉沦。中国人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瞅着美国人几次三番的拿我们民族文化资源赚钞票赚人气,我们自己却不争气、挺不直腰杆。同样是以熊猫形象为题材,中国不是很早就有一部《熊猫晶晶》的动漫吗,但是中美两国分别塑造的这两只熊猫压根不在一个档次,差距显而易见。
痛定思痛,国产动漫应该重拾本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从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去挖掘和组织资源,植入更深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的思考,同时再谋求与时尚的大众文化的融合贯通,如此既契合东方观众原有的期待视野,也能为西方观众带来异域奇观。“《功夫熊猫》横扫全球的背后,暴露出的是中国电影文化视野狭窄,缺乏发现力、创造力、想像力,实质是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层理解。”(15)“这种表面看来只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舞台的文化现象却反映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中国缺乏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缺乏文化竞争力。”(16)
二、国产动漫受众调查中折射的市场危机
笔者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各年龄段青少年学生接受动漫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问卷投放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武汉“妙笔作文”教育培训机构总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汉市情智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主要针对武汉市中心城区10-35岁的青少年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兼及研究生,覆盖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层次。其中,大学涉及文、史、哲、经、管、法、理、工、教育、艺术等十大学科门类。同时,通过互联网也进一步征集到一些客观数据。
该项抽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720份,回收700份,有效问卷698份。从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来看(见图1),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男生占46%,女生占54%。从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来看(见图2),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12岁以下占29%、13-18岁占34%、19-28岁占35%、29-35岁和35岁以上各占1%。
图1 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
图2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从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来看(见图3),主要集中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差不多各占1/3,硕士占7%、博士占2%。从调查对象接触动漫的时间来看(见图4),最多的接触3-5年,其次10年以上。
图3 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
图4 调查对象接触动漫的时间
从调查对象所看动画片的数量来看(见图5),最多的是看过1-10部,其次是11-30部。从所看漫画的数量来看(见图6),其与看过动画片的趋势比较一致。这里也有很少一部分人连一部动漫都没有看过的。
图5 看过动画片的数量
图6 看过漫画的数量
从每周观看动漫的时间来看(见图7),大部分在5小时以下,其次是5-12小时,基本不看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可能与学生的繁重学业有直接关系。从了解动漫资讯的途径来看(见图8),绝大多数是通过电视或广播和网络的方式。
图7 每周观看动漫的时间
图8 了解动漫资讯的途径
最喜欢哪个地区的动漫(见图9),第一位是日本,占54%,第二位是美国,占19%。仅美国和日本占了70%以上,足见外国动漫在青少年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喜欢的原因,第一位是“情节内容更吸引人”,占27%,其次是“动漫制作技术更成熟”和“人物形象生动”,分别占22%和18%。不喜欢中国动漫的原因,最主要是“剧情比较呆板、枯燥、单一”,占23%,其次是“制作的水平不高、技术含量低”。不过,有近一半的人认为中国动漫的水平虽然一般,但有自己的特色。有近30%的人认为动漫是“超越年龄和国界的艺术”和“一种有经济潜力的文化产业”,并认为发展动漫产业有利于“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发展经济”,“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方式之一”。
图9 最喜欢哪个地区的动漫
“魔法玄幻类”题材的动漫作品最受欢迎。喜欢的动漫作品,按得票率多少依次是《名侦探柯南》(334票)、《猫和老鼠》(313票)、《机器猫》(273票)、《蜡笔小新》(256票)、《功夫熊猫》(242票)等。喜欢的国产动漫作品依次是《喜羊羊与灰太狼》(339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274票)、《葫芦兄弟》(260票)、《宝莲灯》(187票)、《黑猫警长》(185票)等。
喜欢的动漫形象,按得票率多少依次是柯南(277票)、机器猫(247票)、蜡笔小新(222票)、米老鼠(180票)、Tom和Jerry(167票)、变形金刚(164票)、樱桃小丸子(162票)等。喜欢的国产动漫形象依次是喜羊羊(280票)、孙悟空(210票)和葫芦娃(210票)等。
动漫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见图10),首推“故事情节”占30%,其次是“视觉效果”占19%。关于动漫的题材来源(见图11),第一位是“漫画”,其次是“通俗畅销小说”和“寓言童话”。
图10 动漫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
图11 动漫题材的来源
中国与其他国家动漫相比的优势(图12),最明显的是“丰富的文化底蕴”,占39%。而阻碍国产动漫发展的,首要的是“题材来源单一(过于传统)”,随后是“故事内容单薄”。国产动漫还存在的问题是“人物脸谱化,教育特征明显”和“太幼稚了”。提高国产动漫的水平和影响力,主要是“多向动漫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鼓励私人创作好的作品”,“商业化,将动漫作为一门产业”。
图12 国产动漫的优势
最适合国产动漫的发展道路的(见图13),首推“先漫后动的(偏日)”,其次是“结合中国民族传统元素”。
目前最缺乏的动漫人才(图14),首推“编剧”和“人物设计”。感兴趣的动漫专题讲座主题(图15),首推“美日动漫的运作销售模式”和“游戏、漫画、原创对于动漫产业化的效果如何”。
图13 最适合国产动漫的发展道路
图14 目前最缺乏的动漫人才
图15 感兴趣的动漫讲座主题
从以上动漫受众调查情况可以分析得出,国产动漫全方位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中国的受众市场向美、日一边倒,青少年学生哈日、哈美,就是对国产动漫不怎么感冒。作为国产动漫的生命线,青少年动漫市场直接关系到国产动漫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国产动漫受众流失严重,受众市场不断萎缩。这种窘迫处境下的国产动漫内外交困,危机重重。
同时也可以清楚看到,一部动漫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取决于故事内容。国产动漫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的水平和能力与美、日等国相形见绌,能不能吸引受众眼球,给他们带来强烈视听冲击,在他们脑海里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并且震撼、感动他们的心灵,尤其值得每一位有识之士特别是国产动漫传者们深思和探究。
三、国产动漫困境中的突围——回归民间文学传统
有人认为振兴国产动漫艺术更应该从提高制作技术上入手。诚然,技术能够极大提高动漫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即使是最好的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也要依附于作品的故事内容和文化底蕴,形式归根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魔比斯环》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中央电视台动画技术师王均感叹:“其实我们在制作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还是次要的。只要你舍得花钱,技术是可以引进的,但故事不行,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化。比如《魔比斯环》,其画面和制作技术堪称精良,但在故事情节上西化太严重,不适合中国人的口味。”(17)前国际动画协会主席、美国动画家哈拉斯也尖锐地指出:“你们的动画片应该保持自己的中国风格,不必去学习西方。如果你们的动画片拍得和美国一样,那还用你们去拍吗?”(18)他们都看到了国产动漫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形式而是内容,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众多电影评论家也纷纷指出:剧本的失败是中国动漫失败的首要原因。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石民勇教授曾毫不客气地说道:“和美日等国比较起来,我们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这种落后首先是剧本的故事内容差,年龄稍大点的看着觉得特别假,“既没体现出民族特色,也没有让人亲近的价值观,以致大人不屑看,小孩不爱看。”(19)国产动漫要在中国式困境中突围,首先必须反躬自省,以内容为王,重塑民间文学传统。北京辉煌动画公司的袁志刚说:“动画是内容为王的。如果我们的内容够精彩,那么即使是在与外国动画竞争的情况下,也应该有自己的市场。因此,我们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容不具有竞争力。”(20)
作为内容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剧本。剧本乃一剧之本,是决定一部动漫作品优劣好坏的最根本因素。好的动漫剧本是提升作品思想内涵、得到观众认可的首要前提,它对一部动漫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剧之本”的动漫剧本创作是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指出:“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我甚至认为,抓住一个好的剧本是导演艺术的第一步。(21)动漫中所有我们看到的那些梦幻般的动漫场景、匪夷所思的视听奇观、震撼人心的感人情节,这一切的开端无疑正是一个好的剧本。剧本创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创,另一种是改编。改编历来是动漫剧作的重要来源,许多成功的动漫作品源于改编,最主要的是改编自民间文学,其次是文学经典名著。
无论是原创还是改编,动漫编剧都应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土壤,一定要避免对美日动漫的单纯跟风模仿,选择能反映本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题材,在主题内涵上要深入挖掘,从民族审美心理的特性出发,反映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念,展现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性格,让我国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底蕴在动漫艺术中得到诠释和张扬。多年的经历及事实都证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越有民族性才越有国际性。正如加拿大动画教育家罗宾·金(Robin King)教授在第二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动漫设计大师国际论坛上所说:“中国动漫产业的当务之急不是照搬好莱坞和日本动漫的形式,而是要用中国的方式来诉说中国自己的动漫故事。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还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动漫产业创作的土壤。(22)“中国动画如期望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各种形式上的技巧,各国动画是不难互通有无的,但唯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表现,这是其他国家的动漫作者不可能与之相比的。”(23)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数不胜数的神话传说,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据不完全统计,1979-1984年间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就达600多种;仅1984-1990年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三套民间文学集成就收集整理了全国各地民间故事(含神话、传说)183万篇,民间歌谣320万首,民间谚语784万条,总字数近40亿字;到2004年,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基本完工,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远超1990年。(24)“《四川省故事集成》在《后记》中就告诉我们,短短几年中,他们通过普查收集到的民间文学资料达73万件,其中故事16万多篇,编印的故事资料本就达104种。(25)民间文学资料的采集历时二十年,可谓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万里长城。中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符号,而且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这些丰厚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国产动漫应将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挖掘放在一个战略高度上,以此打造中国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自己的“资源—产品—品牌”战略。首先,吸引精通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创意人才,通过充分整理、挖掘民间文学资源来夯实编剧创作的根基。其次,制作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动漫产品去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最后,通过对动漫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积累影响力,最终树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动漫品牌,在动漫民族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化。
①参见黄永林,徐金龙:《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国产动漫与民间文学的不解之缘》,《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6期。
②电影网:《〈魔比斯环〉办发布会动画生力军崛起国际市场》,见http://www.m1905.com/filminfo/news/2006/5/241337423582.html。
③杨时旸,刘鹤翔:《魔比斯环:中式动画大片搁浅之谜》,《财经时报》2007年1月20日。
④杨时旸,刘鹤翔:《魔比斯环:中式动画大片搁浅之谜》,《财经时报》2007年1月20日。
⑤尹鸿:《〈魔比斯环〉走出中国三维动画长片第一步》,《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⑥湘明:《魔比斯环:中国动画无底之渊》,《科学大观园》2008年第12期。
⑦钟敬文:《梁祝文化大观·序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⑧吴平平:《中国近期动画动作设计的迪斯尼风格——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美与时代(上半月)》2007年第11期。
⑨刘月林:《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解析》,《艺术教育》2005年第5期。
⑩张松林:《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四十周年而作》,《中国电影年鉴1998-199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11)参见徐金龙,黄永林:《美国动漫Mulan对中国木兰传说的创造性转化》,《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
(12)阎云飞:《功夫熊猫是写给中国的情书》,《新闻晨报》2008年5月26日。
(13)傅根生:《从〈功夫熊猫〉看国产动漫原创力》,《电影文学》2008年第24期。另见马华《动画创作中“中国风”的“变”与“不变”——〈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给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4)人民网:《2008年动漫电影票房总结:功夫熊猫拿下6亿》,见http://comic.people.com.cn/GB/123931/8618187.html。
(15)孙丽萍:《对待〈功夫熊猫〉光痛心不行》,《大众日报》2008年6月22日。
(16)章莉,景进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1期。
(17)《7年国产动画片败给境外对手》,《法制晚报》2007年8月17日,见中国动漫网http://www.chinacomic.com.cn/Pages/actiuities_over.aspx?ID=7576&IX=1。
(18)张松林:《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9)《7年国产动画片败给境外对手》,《法制晚报》2007年8月17日,见中国动漫网http://www.chinacomic.com.cn/Pages/actiuities_over.aspx?ID=7576&IX=1。
(20)《中国动漫的中国式困境如何找到出路》,《人物周刊》2009年9月21日,见凤凰网读书栏目http://book.ifeng.com/special/labixiaoxin/list/200909/0921_8117_1358350_1.shtml。
(21)[日]野田高梧:《剧作结构基础》,《世界电影》1984年第4期。
(22)杨汛:《中国动漫需要中国方式诉说》,《新华日报·文化》2007年11月12日。
(23)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24)凌漆云:《回归民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百年反思》,《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又见韩英,陈少峰:《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出路分析》,山东文化产业网,http://www.sdci.sdu.edu.cn/detail.php?id=12962。
(25)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特色与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