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读诗:使古诗研究更有意义_读书论文

以群读诗:使古诗研究更有意义_读书论文

组诗阅读:让古诗学习更有获得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有论文,古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诗是我国文学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它短小精悍,意境深远。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有选择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品性和丰富的文化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古诗阅读的获得感呢?我试着采用组诗阅读的方式,即组合阅读相关联的两首古诗,既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共性,又适度挖掘其各自的特性,引领学生深入感悟古诗的意境之美。

      下面以《约客》和《问刘十九》两首古诗为例,谈谈我的教学策略。

      第一,内容选择要充分考虑内在的“聚合性”

      《约客》一诗是赵师秀的著名作品。该诗写的是黄梅时节的夜晚,细雨蒙蒙,乡村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诗人约一位朋友来做客,可等到半夜也没有来,于是创作了《约客》。《问刘十九》一诗则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所作。

      两首诗所描写的季节不同,环境不同,但共性也很鲜明。第一,表现主题上具有相似性,两首诗都是写邀约朋友之事,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第二,表达手法上具有相似性,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约客》一诗表达了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这里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在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思想感情。《问刘十九》一诗第一、二两句则选用“新醅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情境的联想。后面两句则写的是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朋友间那种浓浓的情谊。将两首古诗按照主题以及表达手法的相似性聚合在一起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这一类诗歌的阅读方法,而且还能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古诗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准备。

      第二,文本解读要充分考虑共同的“规律性”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永恒的魅力,是因为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因——意象。意象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感情的物化,主、客体的融合体,独具“言不尽意,立象以尽之”的功能。中国的古诗词多采用借喻的手法,托物言志。所以,紧扣意象,就能将寥寥几十字的古典诗词读出无穷情味,就可以品出诗人温馨炽热的情谊。

      《问刘十九》一诗中,意象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感悟白居易选择“新醅酒”“小火炉”这两种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实录1】

      师:白居易对朋友的这份深厚情谊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第一、二两行诗,具体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新醅酒”就是新酿好的酒,肯定有浓浓的酒香。

      师:是的,这浓浓的酒香就如同朋友之间那份浓浓的情意。

      生:新酿好的酒,还来不及滤去上面的酒糟就拿出来招待客人了,感觉很热情!

      师:喝一杯饱含白居易热情的酒,那真是酒不醉人(生接着说)——人自醉!

      师:红泥小火炉,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小火炉是用红色的泥做的,看上去很舒服、很温馨。

      生:“小火炉”上的火烧得很旺,客人从外面赶来会感到很暖和。

      师:这里的火炉是红的,炉火也是红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待朋友的心就像火一样红,像火一样热。

      师:你觉得小火炉上会有什么东西呢?

      师:那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酒还会有什么?

      生:下酒菜。

      生:鸡鸭鱼肉,花生米……

      师(笑着说):是的,还会有笋干老鸭煲、小鸡炖蘑菇……寒冬腊月,围着温暖的炉火,喝上一口煨热了的小酒,吃一口笋干老鸭煲、小鸡炖蘑菇,怎一个“舒服”了得。小火炉传递着白居易对朋友浓浓的情谊。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

      (学生齐读诗句)

      师:白居易选择了新酒、火炉这两种生活中的寻常之物,用叙家常的语气,营造出情味盎然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这两样事物在古诗词中被称作“意象”。

      《问刘十九》一诗中选用了“新醅酒”和“小火炉”这两个极其普通的意象。学生透过这两个意象,在品味咂摸、含英咀华中,深刻体悟诗人的内在情感,获得了审美的快感。此时,“新醅酒”“小火炉”已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而是满含着诗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友情使者。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象作用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反观《约客》一诗,找一找赵师秀又是抓住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心境的。

      【实录2】

      学生齐读“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夏初的江南,梅子黄熟时节,家家都被笼罩在烟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来阵阵蛙声。

      生:黄梅时节,江南细雨淅浙沥沥,下个不停,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蛙声不断。

      师:这可是一幅青蛙声里细雨如烟的美景!

      师: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的?

      生齐说:“家家雨”“处处蛙”。

      师:古典诗词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往往采用“叠词”的手法来表示程度之深。

      师:在这首诗里诗人主要选择的意象是——

      生:雨(雨声)、蛙声。

      师:诗人强调“家家雨”“处处蛙”这种热闹场景的目的是什么?

      生:通过外面热闹的场景反衬屋内的寂静,反衬诗人内心的宁静。

      生: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静”。

      有了《问刘十九》一诗的铺垫,在学习《约客》一诗时,学生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表达所呈现出来的意蕴深微画面,逐步发现“以声衬静,夜色更为静谧;而这静谧的夜色中,又衬得诗人的内心更为悠闲自得”。此时,对赵师秀这首小诗包含的闲适情致体会得自然更深入了。通过想象画面、描述美景,又进一步明确了古诗“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特点。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在两首古诗品鉴解读过程中,首先就要找准意象,通过意象的解读来明特征、悟内涵,通过意象的解读来感受、揭示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其次,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意义学习方式,并可以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古诗的学习历程。

      第三,导读方法要充分考虑结构的“联动性”

      组诗阅读教学设计需要突破以往古诗教学逐句赏析、每首逐一学习的陈规,通过抓重点、难点,以带领学生领悟诗人“心境”为教学组织线索,联动展开组合阅读。

      第一次联动,两诗联读,读出古诗韵味。两首古诗,一首七言绝句,一首五言绝句,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发现七言绝句可以按照四三节奏读出韵味,五言绝句可以按照二三节奏读出节奏感。这样的环节设计打破了一般组合阅读中同为七言或同为五言的两首诗组合的模式,通过联读比较,感悟其中的韵味。

      第二次联动,问题串联,读出诗人心境。以学习《约客》为主,重在体验诗人独坐家中久等客人,客人未至时的心境。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给予读者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对古诗的多元感悟。

      【实录3】

      师:夏雨宜弈棋,梅雨时节,漫漫长夜,如果能约到朋友对弈一局,那是何等惬意呀!可是被邀约的客人却迟迟没到,此时诗人心中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请你好好读读这首诗,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诗句的旁边。(教师巡视,请个别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师:请体会到“焦急”的同学先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已是后半夜了,可是邀约的客人还没到,心里不免有点焦急。

      师:如果让你选一个字填进去“(

       )敲棋子落灯花”,你会选哪一个字?

      生:(急)敲棋子落灯花。(朗读)

      师:还有同学体会到的是担忧。他在担忧什么呢?

      生:黄梅时节雨下得这么大,客人会不会出什么事?

      生:雨下得这么大,客人不会不来了吧?

      师:黄梅时节雨大路滑,出行多有不便,难免让诗人担忧啊!请你也选一个字带进诗中去读读。

      生:(忧)敲棋子落灯花。(朗读)

      师:还有同学体会到的是孤独、寂寞。一个人独坐家中,形单影只,只能孤独、寂寞地敲打着棋子!谁来填一个字?

      生:(孤)敲棋子落灯花。

      师:有没有更合适的词可以填?

      生:(独)敲棋子落灯花。(朗读)

      师:还有同学感受到的是失望。诗人为什么会失望啊?

      生:诗人也许是从早晨一直等到了半夜,等了这么久客人还没到。

      师:那你又会选什么词呢?

      生:(失)敲棋子落灯花。

      师:不是很有味道。能不能换一个?(生犹豫了一会儿)

      生:我觉得“愁”比较好。

      师:这个字的确比较好。请加进去读读。

      生:(愁)敲棋子落灯花。

      师:同学们都能紧扣诗句读出自己的感受,真不简单!但是,这里诗人既没有用“急”、“忧”、“独”,也没有用“愁”,诗中写的是“闲”,这里的“闲”到底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请同学们读读注解,联系诗人的生平,再体会体会这两行诗,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这里的“闲”是一种“悠闲”。注释中告诉我们,赵师秀向往恬静淡泊的生活,甚至还想与陶渊明一样隐居田园。他是一个恬静淡泊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为了享受朋友对弈的快乐,根本不会在乎等了多久。他早已把这份等待过程当作了一种悠然自得的享受了。

      师:既然把等待当作一种享受的过程,那诗人一边等一边在享受什么呢?

      生:一边等一边享受着欢快的雨声、清脆的蛙鸣!

      生:一边等一边享受夜晚的这一份宁静。

      师:联系诗人的生平,我们就会发现每一行诗,甚至每一个字都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以上环节,让学生置身诗的情境,思考约客迟迟不来的情况下主人的心境,然后让学生说出理由,再从表明不同心境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字替换“闲”字,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体验的自主性和独特性。

      当然,在体会诗人心境时,如果就事论事会有失偏颇,只有联系诗人生平,通过“知人论世”的学法,学生才能很快走进诗人的内心。所以,在以上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既没有用‘急’‘忧’‘独’,也没有用‘愁’,诗中写的是‘闲’,这里的‘闲’到底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境”?紧扣“闲”字,引导学生深刻感悟诗人此时悠闲的、自得其乐的心境。借助这一策略,既感悟到了诗人的不同心境,又何尝不是一个“炼字”的过程?

      组合阅读,还得学会“瞻前顾后”,在问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内在的“关联度”。在学习《问刘十九》一诗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如何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与《约客》一诗的心境体验如出一辙的、承前启后的“牛鼻子”问题,如一线串珠,使全诗教学内容简洁、干脆,教学程序简化、流畅。组诗阅读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知识形成“结构化”体系,进一步掌握感悟心境的奥妙。

      组诗阅读,需要教师有广阔的视野,善于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独到的解读,以语文的眼光去解读文本,发现其中的奥妙;需要教师有智慧的设计,以结构彰显大气,以细节展现精彩。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当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时,孩子们自然能在组诗阅读中拥有一种饱满的获得感。

标签:;  ;  ;  ;  ;  ;  

以群读诗:使古诗研究更有意义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