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环节: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_激励模式论文

后向联系: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国公司论文,后向论文,渠道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国公司子公司与东道国国内企业之间的后向联系是前者向后者进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对于东道国企业而言,研究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渠道、条件、方式以及如何尽快获得先进技术,有利于东道国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外资作为合作伙伴并且树立明确的技术进步目标,制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后向联系引起的技术扩散及其影响

跨国公司子公司在东道国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与当地的企业发生各种联系:同当地企业的后向联系以及同消费者的前向联系,这两方面的联系都会促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在东道国进行扩散。由于跨国公司拥有世界上70%的先进技术,当其子公司与东道国的当地企业发生联系时,当地企业就有可能从跨国公司子公司先进的产品、工序技术中免费搭车,从而发生技术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这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可以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而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

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s)最早是由Hirschman(1958)提出来的,它主要是指跨国公司子公司从其投资的东道国国内企业获取中间产品的零部件、原材料和服务时与东道国企业建立的各种关系,他用后向联系来度量FDI对经济发展的影响。Lall(1980)在研究印度卡车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现象时发现“互补性行为”可以通过后向联系溢出来。东道国企业需要从跨国公司子公司获取技术、管理和人才,跨国公司子公司则需要通过技术溢出在东道国寻找和培养高素质、低交易成本的合作者。跨国公司一般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后向联系的发生或深化:为潜在的供应商提供生产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使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或进行工艺和产品创新;提供或帮助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帮助;帮助供应商从事多元化经营。

从形式上看,后向联系既包括纯市场交易,又包括非纯市场交易;既可以是短期联系,又可以是长期联系。从内容上看,后向联系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生产联系、过程联系(Process Linkages)、培训联系和管理组织联系。图1表示了跨国公司子公司和不同类型的当地供应商的后向联系。

图1 后向联系

资料来源: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1,Cantwell & Iguch(2003)

无论哪方面的后向联系对跨国公司子公司、东道国企业以及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通过投资东道国企业,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企业,不仅可以节省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利用东道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另外将非竞争性的业务通过分包或转包给东道国的当地供应商,还能够增强生产的专业化和灵活性,从而使跨国公司集中于其核心活动方面,并且还可以根据东道国市场需求趋势及时调整生产,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对于东道国企业而言,与跨国公司的各种后向联系能够提高东道国上游产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技术的升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获得完整而真实的信息。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各种联系还有利于东道国企业的国际化并促进各种商业联盟的形成。对于东道国而言,各种后向联系通过示范效应、劳动力流动和竞争效应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有利于促进东道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促进东道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有利于增加东道国的就业。

对后向联系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

从跨国公司子公司在投资东道国获取资源的投入方式来看,主要为进口、企业内部生产和当地采购。当跨国公司所需要的投入品进口成本过高或在东道国内部化生产达不到规模经济时,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迫使跨国公司子公司更多的倾向从东道国当地采购中间产品与服务,从而与东道国企业会有更多的后向联系发生。然而后向联系的强度则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首先,从技术供给角度来看,与东道国企业是否建立后向联系以及联系的水平,还取决于跨国公司子公司对于其投入的经济效益评价。具体而言,从跨国公司来看,影响后向联系的因素主要有:(1)跨国公司子公司在投资东道国的投资战略。无论是资源寻求型还是市场导向型的跨国公司,其生产性投资不仅是为了获得东道国的资源以及受东道国市场潜力吸引,还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地的偏好和需要,因而建立后向联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Belderbosetal(2001)等发现市场导向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通常比出口导向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更倾向于当地采购。另外,对于跨国公司子公司在东道国的设立模式,研究表明并购型的投资与合资型的投资同当地供应商的联系要多于绿地型投资,对于后者,跨国公司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后向联系,Samarzynska(2002)对于立陶宛的经验研究就证实了这点。(2)跨国公司子公司所采用的技术和市场定位。跨国公司子公司在东道国所采用的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先进的高级技术、适宜技术和传统技术。对于生产标准化的产品,跨国公司子公司会倾向于外部化的市场采购方式,此外还可以选择多种供应形式,因此没有必要同某一些供应商建立特殊关系;当生产更专业化和技术更高级时,它更倾向于内部生产或选择与少数几个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在适宜技术水平时,最有可能出现后向联系。(3)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特征有关。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自主程度会直接影响后向联系,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自主经营权越大,同东道国子公司联系的可能性则越大。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规模也会影响与东道国企业的后向联系:大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往往倾向于从内部化来获得投入,而规模小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反而容易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后向联系。此外Castellani和Zanfei(2000)研究表明后向联系还会随时间变化,而子公司规模大小对其与东道国企业的后向联系有着影响。另外,从行业来看,制造业部门由于生产环节多,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及中间产品,故该行业的跨国公司子公司比较容易与当地企业建立后向联系。

其次,从技术需求角度来看,跨国公司子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后向联系的制约因素如下:(1)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决定后向联系的主要因素,它包括企业的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以及研发能力等。如果东道国国内的技术水平太低或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技术差距过大时,则很难建立后向联系。(2)受东道国企业人力资本的制约。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吸纳能力的关键,这又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的受教育水平有关,当东道国技术吸纳能力较强时,才能与跨国公司子公司建立密切的后向联系。Xu(2000)指出先进国家能从外国的跨国公司子公司获益,而落后国家却不能获益,其原因在于:东道国存在着人力资本的门槛。受教育程度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临界水平是成年男性受中学以上的教育年限大于1.91年,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于这一水平。(3)东道国企业规模和产权制度的运作方式也会影响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后向联系。东道国的企业规模若达不到新技术所要求的规模经济则很难适应跨国公司子公司所要求的中间品的质量和性能,则很难建立后向联系。企业内部不明晰的产权制度安排也会使后向联系受到非市场因素的不利影响。

再次,从影响后向联系的外部环境来看,跨国公司子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后向联系还会受到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市场竞争环境、教育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等硬件条件。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后向联系的重要约束条件,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会迫使跨国公司子公司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并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后向联系。而教育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东道国的技术吸纳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先进的技术在当地的扩散。较高的教育水平还有助于更加紧密的长期的后向联系的形成。由东道国完善的金融市场提供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则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进出东道国市场和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后向联系的必要条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影响后向联系的强度和发展的软件条件。合适的政策能激励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当地企业后向联系的形成,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则有利于跨国公司子公司向东道国转移更先进的技术。

促进后向联系的对策

跨国公司子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的后向联系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它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企业应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后向联系,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政府采用优惠的贸易政策或税收政策等激励措施会有助于后向联系的形成。对于数量有限的跨国公司,吸引跨国公司的国家之间存在着竞争,其有必要采用激励措施,可以用“博弈模型”来分析东道国的得益。

图2

模型中的东道国甲和东道国乙是吸引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且各自的条件相差不大,可是作为博弈方,模型中每一方都有施行激励政策和不施行激励政策的两种策略,从而有4种策略组合,用数字来代表博弈方的收益大小。由于国家实施优惠的政策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如果双方都选择施行激励政策,则收益为(3,3);若一方施行而另一方不施行,其收益为(1,5)或(5,1);若双方均选择不施行激励政策,其收益为(4,4)。这类似于“囚徒困境”,其结果是甲乙双方都会选择施行优惠政策。此外,这些激励措施还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包括WTO协定和其他国际协定安排在内的国际贸易政策框架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以对跨国公司的当地含量要求来促进后向联系的政策已经不再适合。在这种环境下,政府可以用市场准入、优惠的税收等产业倾斜政策来吸引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进入到计算机、电子及通信等产业,这些技术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尤为重要。而这些产业也容易形成后向联系,如印度凭借信息产业跨国公司的集聚效应和上下游产业的联系而产生了班加罗软件中心。另外东道国还可以建立各种高新技术科技园,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与跨国公司进行联合研发。同时东道国还可以用产业政策来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类型,对于某些东道国国内缺少的但又有前景的产业,可以运用税收减免激励政策吸引更多投资者。

其次,促进后向联系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能促使跨国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跨国公司之间以及与当地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越激烈,竞争压力就会促进新的后向联系的形成和已有的后向联系的深化,因此培育公平、有序的内外环境能利于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通信技术的建设,为强化和深化后向联系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另外,如果当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当地的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存在着信息差距时,政府可以考虑设立信息中心或公共机构,收集国内外各类信息,从而帮助其建立后向联系。政府部门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后向联系:第一,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本国的整体素质,这不仅有利于东道国加强吸引跨国公司的能力,还有助于东道国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第二,向当地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如为企业提供外部的金融支持或为他们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服务;第三,加快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完善,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加快组建大的集团或加强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从而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并建立自己的跨国公司;第四,采用特殊的激励措施促进产业积聚的形成,鼓励中小企业的参与,形成合作性的网络,通过网络中的跨国公司以及当地企业之间正式的与非正式的交流,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后向联系的形成和已有的后向联系的深化。

最后,从东道国的当地企业来看应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强对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通常通过正式的市场交易很难获得跨国公司扩散的先进技术,而且即使成功的话成本也很高。因此为了获得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东道国企业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以促进后向联系:第一,培养人才或者建立职业培训中心,还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培养人员的技能,加快对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的吸纳能力;第二,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投资研究与开发来增强技术的吸纳能力;第三,运用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系统化的生产方式以及现代化的国际质量标准来改进生产,进行工艺创新;第四,与大型国内企业或跨国公司建立技术联盟关系,互换技术成果。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或深化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后向联系,并能提升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收稿日期:2004.06.11

标签:;  ;  ;  

落后环节: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_激励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