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地区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措施论文_彭显英

多民族地区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措施论文_彭显英

张海燕 何倩 曲承英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1300

【摘 要】目的 探讨多民族地区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的就医人员特点,其中少数民族占有大部分,常发生斗殴或因交通事故而住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由于语言沟通较难,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医院建立起了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措施。结果与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在救治突发群体伤患者中运用急救绿色通道,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突发群体伤;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he operation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for emergency patients in multi ethnic area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medical staff characteristics,which the minority share most often occurs fights or due to traffic accidents and hospitalization,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ten due to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more difficult,rescue is not timely and lead to death in patients with.Therefore,in the hospital to establish a first aid green channel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practice proved that,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group injury patients in the use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Key words:sudden group injury;first aid;green channel;nursing management

我院是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以汉族、维族、哈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多民族组成的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占75%以上。多民族地区突发群体伤主要以斗殴、交通事故等引起居多,具有突发性、伤员多、语言沟通难、抢救时间急迫及难度大等特点,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为此,我院建立了一套快速便捷高效急救绿色通道及重大突发事件急救预案高效的急救服务流程,安全、有序、畅通,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

1医院急诊一体化布局

1.1结构布局 我院急救单元以急救为起点,设置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抢救室、急诊留观室及病区。以上诊室在同一层楼内,检查设备(CT\、MRI、X片)与抢救室相隔50米左右,有专用电梯上下,有利于批量患者快速分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设备配置 成立以院领导为核心的急救统一指挥系统,急诊医生直接接听电话出诊,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留观室有50多张监护床,全套配备监护系统,呼吸机、除颤仪、应急采血室及检验室。

1.3标志设置 建立黄色双语抢救生命通道,字体大、醒目、易找,适合夜间及恶劣天气。抢救物品双语标识放在醒目易找部位。通往各个检查室 地面都有双语及图案标示,让人看到一目了然。

2护理管理措施

第一,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制定一体化的急诊抢救制度与流程。我院依据院部的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抢救预案,结合门诊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急诊绿色通道工作制度及流程。

第二,院前开放绿色通道:①接到突发群体伤的急救电话后第一时间内汇报院上级相关部门及领导,根据伤员人数、伤情,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搭配汉族、民族不同语言的医护人员,统一指挥和协调,确保绿色通道顺利运行[1]。②应急抢救车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③伤员进入绿色通道后,及时通知手术麻醉、影像、输血、检验及各相关临床科室,随时准备抢救工作,同时急诊留观室及监护室床位全部进入应急状态。

第三,院内绿色通道的开通:①接到突发群体伤急救电话后,及时开通急诊绿色通道。②在积极施救的同时,立即通知院相关部门及院领导。③凡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均由护理外勤或医护人员统一护送,提供全程服务(包括解释翻译),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推诿或怠慢。

第四,院内急救护理:①突发群体伤事件一来临,依据伤员人数、伤情等,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急救预案。统一指挥和协调。高效、准确地检伤、分类及抢救同时并举,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轻伤原则。按伤员轻重缓急分区救治:危急病情——优先救治;紧急病情——安抚解释;一般病情——暂缓处置;死亡伤员——及时送太平间。②护理人员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协作,使急救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展开。安排有经验、素质好的高年资护士分诊患者;业务素质好的急诊护理骨干配合医生实施一系列生命支持性措施,如吸氧、吸痰、输液、心肺复苏、心电除颤等及全面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2];护理部主任及片区护士长统一调配护士:外勤护士长协调平车及轮椅的使用,负责通知会诊、物资供给及家属沟通等;治疗巡回组:负责常规性治疗及病情较轻患者的处置工作;③患者出现致命性损伤、出血性休克等情况,直接进入手术室抢救。

第五,电子文书管理 建立急诊临床护理记录单及各种知情同意书,为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提供依据。

3讨论

急救绿色通道在抢救突发群体伤等患者中,实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统一协调和,指挥实施快捷高效的急救服务,使急救绿色通道成为真正急救生命之绿色安全通道。

参考文献:

[1]冯文萍,史秀娥,杨桃.急诊绿色通道在多民族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实践体会[J].护理园地,2012,04.

[2]崔建斌,焦海涛,黄忠会,穆伟,刘建飞.昏迷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4(01).

论文作者:彭显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多民族地区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措施论文_彭显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