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甲氨蝶呤治疗,干预组实施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外孕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既可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宫外孕;疗效
宫外孕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是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1]。破裂后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反复发作,阴道出血,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目前,临床治疗此病症时,通常选用药物治疗,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为常用药物。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评价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外孕,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5±7.3)岁,其中腹腔妊娠11例、宫颈妊娠7例、卵巢妊娠7例、输卵管妊娠15例,停经时间32-58d,平均停经时间(40.5±5.3)d;干预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9.1±7.5)岁,其中腹腔妊娠10例、宫颈妊娠8例、卵巢妊娠7例、输卵管妊娠15例,停经时间30-58d,平均停经时间(41.1±5.8)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妊娠部位、停经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妇科检查、胸片、血常规及超声检查,确诊病情后,实施治疗措施。对照组实施甲氨蝶呤(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治疗,口服,5-10mg/次,1次/d,1-2次/w,一疗程安全量50-100mg;干预组实施甲氨蝶呤(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与米非司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联合治疗,甲氨蝶呤服用方法同对照组一致;米非司酮口服,空腹或进食2h后服用,25mg-50mg/次,2次/d,连服2-3d,总量150mg,每次服药后禁食2h。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对比
干预组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比较(;n=40)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干预组患者出现头昏1例、腹泻呕吐1例、白细胞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5/40);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昏4例、腹泻呕吐3例、白细胞减少4例、肝功能异常2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16/40)。组间对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813。
3.讨论
宫外孕属于女性生育阶段的常见疾病,且输卵管部位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此病症,会导致输卵管破裂,引起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地威胁。引发此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输卵管腔体及周围发生炎症,导致输卵管腔体不畅,使卵子在输卵管上停留、着床并发育,从而出现流产现象[2]。在临床治疗中,对符合药物治疗的患者,通常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有研究表明,将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宫外孕,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3]。
在此次研究中发现,干预组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流血消失时间、β-HCG指标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米非司酮为孕激素拮抗剂,可有效抑制孕激素的活性,使妊娠组织变性,从而终止妊娠,疗效显著;甲氨蝶呤可有效抑制滋养绒毛细胞增生,致胚胎组织坏死、脱落[4]。将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宫外孕,从两方面抑制滋养细胞生长,促进β-HCG下降,有效地降低包块破裂、增大的风险,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5]。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外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解瑞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2):79-80.
[2]杨红英,曾凡清,吴南顺,等.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54例[J].中国药业,2013,22(5):91-92.
[3]甄波.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评价[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6):84.
[4]林高梅,罗华琼.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5,24(4):109-112.
[5]托鲁尼阿依·吐尔逊,夏日瓦娜·阿巴斯.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8):31-32.
论文作者:麻燕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时间论文; 宫外孕论文; 输卵管论文; 发生率论文; 患者论文; 阴道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