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入学考试中阅读测验分的提取分析_中考论文

中学入学考试中阅读测验分的提取分析_中考论文

中考阅读试题考点提炼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考点论文,中考论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考与高考,都是政府行为,所以,应考之研究,不可避免。

中考阅读的复习指导,是大型的综合性的历时长久的复习备考指导,尤其需要科学的态度与方法。那种粗线条式的阅读复习计划,那种练习为主的训练方式,影响着复习的效率,显现不出教师对中考阅读应考的理性研究。

中考阅读复习指导,非常需要运用“提炼”的方法进行研究。“提炼”,是语文教师做好测评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这是一种科学的测评研究,能让我们眼中有方向,心中有尺度。

所谓“提炼”,这里指的是对于中考语文试题里所表现出来的学生所需应对能力的提炼及其分析;还有对于不同题型、不同答题要求以及各种文体考点的提炼与分析;甚至还有对于出题的大致规律,包括对扣分因素的提炼与分析等。

这种科学研究的方式,是一个比较需要耐心的纵横分析与概括的过程。

对于中考阅读复习而言,“提炼”的方式与角度比较多。如:系统地提炼出试题对于学生应对能力的要求;系统地有层次地提炼出阅读试题不同难度的设题范围;系统地提炼出不同阅读题型的表现形式及答题规律,就某个基本的出题点(如“语言题”)深入进行“出题角度”的提炼,概括本地命题的基本手法与习惯等。

这种提炼分析既是教师在组织复习考试方面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理性安排复习内容的基本保证。

提炼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缩小复习范围,而是为了保证复习方向的准确,为了编拟教学方案的准确,为了周全地覆盖文体阅读中所要考查的基本内容,从而简化复习的线条,提高复习的效率。

中考阅读复习备考指导之前的“提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个方面的含义是,通过对大量的试题的提炼分析,归纳出学生适应阅读考查的“通用的能力点”。所谓“通用的能力点”,指的是应对任何文体的阅读考查都需要的基本能力。

这种提炼的方法是:集中大量的中考试题的原题,根据阅读过程中应对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大致的分类与合并,概括出在一般情况下考生应对中考阅读题所需要的基本的阅读能力。

下面展示的就是应对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通用的能力点”:

1.文体辨识能力。即与文章体裁方面有关内容的辨识能力。如:文章体裁的辨识,表达方式的辨识,基本写法的辨识,基本手法的辨识等。

2.文意把握能力。即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或者寓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能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能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能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等。

3.思路分析能力。即能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与思路,能分析文段的结构与层次,能区别文章的横式结构或竖式结构,能准确地辨识文章的总分总、总分、分总式等基本模式,能用抓住语言标志的方法和概括层意的方法判断不同文体文章的写作顺序,能准确辨识说明文、议论文语段的中心句、总说句或总结句等。

4.要点概括能力。即对文章或文段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概括、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以及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的概括等等。

5.语言品味能力。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也就是能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重要句段,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句义,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

6.文学欣赏能力。即一定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细化一点说,就是能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进行辨识、理解、分析、欣赏。

7.感受评价能力。即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能够表达自己的体会;能够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评价文中的人物,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就文中内容进行想象等。

8.阐释解说能力。即答题语言的表达能力及根据文章内容所进行的阐释解说的能力。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说明,进行解释,进行下定义、画表格、作图形的活动等等。更细节化的内容如对文章的含义、对文段的含义、对文句的含义进行说明,对答题和理由进行说明等等。

以上的提炼与分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有了对通用的能力考查点的分析与提炼,会让我们非常关注这些重要能力点的覆盖与训练,从而使我们在阅读复习的过程中始终心中有数,始终有的放矢,始终凸现重点,始终不偏不倚,始终注意回避题海战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准确掌握了阅读考查中的“通用的能力点”,我们甚至可以专注于此而组织起中考阅读复习训练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中考阅读专题复习”的全新套路。

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能够在中考阅读复习中对以上八个“通用的能力点”进行系统训练,学生就基本上能够应对中考语文卷中各种角度的阅读题了。

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从文体阅读的角度对阅读考点进行提炼与分析。

所谓“文体阅读”,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说阅读、诗歌阅读等阅读考查的内容。

文体阅读考点提炼的步骤与方法:首先,集中某种文体近年来数量比较大的中考语文原题,如近五年的中考记叙文选文阅读50篇;其次,将有关同类考题进行集中,如思路分析、语言品析就各是一类;第三,将分类集中的考题从“考点”的角度进行概括,如“思路分析”考点、“语言品析”考点等等;第四,将分析出来的考点进行分层,一般分为基本考点和高层考点。

下面是三种主要文体阅读考查的基本考点和高层考点的提炼:

记叙文阅读

基本考点:1.辨识选文记叙的中心、要素、顺序和结构方式;2.划分文章的层次或概括选文的思路或层次;3.辨识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5.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句义;6.品味句段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7.理解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或概括段的中心意思;8.品析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9.概括文章的要点或文中的事件;10.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高层考点:1.词语或者句子的特定含义、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2.词语或者句子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3.体味描写、抒情和议论作用;4.理清文章的线索;5.品味选文中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其他方面的特点;7.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8.分析表达技巧或者手法,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叙述自己的感受等等。

说明文阅读

基本考点:1.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2.看出或分析全文的结构特点;3.看出或分析全文的顺序特点;4.把握全文或者文段的中心句、关键句;5.划分不同结构段落的层次;6.简洁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7.对文段的内容进行概括;8.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概括;9.根据文章内容对某种陌生的内容进行诠释。

高层考点:1.根据文中的材料对事物下定义;2.能根据文中所说明的事理对陌生的现象进行阐释;3.能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4.阅读表格、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概括表格,或者根据文章的某些内容设计表格;5.对文中的语言进行欣赏品味;6.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以生活积累为背景答题。

议论文阅读

基本考点: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2.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3.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4.论证过程的清理、概括;5.文或段的结构或者思路的划分与辨识;6.文或段的大意概括;7.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8.文中词、句含义的体味、理解。

高层考点:1.难句的理解;2.论证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3.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4.对选文的论点进行提炼与归纳;5.根据文章的内容发表感想,或者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感受。

将考点进行分层,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用意义。将提炼出来的考点分成基本考点和高层考点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没有关注到高层考点,那么,基本考点的内容即使复习得再透彻,也没有办法去应对高层考点。也可以说,关注到高层考点并对其进行复习覆盖,是提高阅读复习效率的根本之所在。

第三个方面的含义,是从专项试题的角度对某类试题进行深入的提炼分析。

提炼的方法是,大量集中中考阅读试题中的某一类题,如语言品析题、概括题等,对其进行细化的分类与合并,从而发现它的考点细节或者细节性的考点类别。

下面中考语文试卷中的8类概括题,就是运用集中、分类的方法“提炼”出来的:

1.信息提取;2.要点归纳;3.大意概括;4.内容概说;5.思路概析;6.规律发现;7.特点抽象;8.材料综述。

有了这样的发现,可想而知我们复习的内容该有多么的扎实,我们的覆盖将是多么的准确。

而且,对以上每一类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再进行细化,让同学们认识更多的题型形式,体味更多的出题角度,实践更多的答题方法。如“特点抽象”类的概括题属于难题,其答题的特点是,概括答题过程不是“浓缩”语言材料而是从语言材料中“抽象”出一定的内容来。在复习中有如下内容需要涉及:从单则材料中概括事物的特点,从多则材料中概括事物的特点,从图形图表材料中概括事物的特点,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章的情感倾向,概括选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概括选文的表现手法的特点等等。

由于对阅读试题中的每一类试题都进行细节化提炼,我们就能够对它们了然于胸,就能够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复习训练。

如关于中考语文概括题的复习,我们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要对概括题的复习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

主要安排五个步骤:1.认识概括题,详细了解本地中考语文概括题的特点;2.中考概括题审题训练;3.中考语文一般难度概括题答题训练;4.中考语文高难度概括题答题训练;5.中考语文概括题答题方法和答题语言强化训练。

二要分类进行中考语文概括题答题训练。

上面所说的“中考语文一般难度概括题答题训练”“中考语文高难度概括题答题训练”是一种复习的思路,我们还可以对概括题进行更加细节化的分类答题训练。

三要着力对概括题的答题方法进行训练。

如果再换一种复习思路的话,我们还可以用答题方法的训练来带动中考概括题的复习进程。概括题的答题方法主要有:1.提取语句法;2.浓缩文意法;3.大意归纳法;4.分层归纳法;5.图表简说法;6.综合提炼法。

如果再加上答题语言的训练,那就更全面、周密了。

对于中考阅读试题的“提炼”,如果说还有第四个方面的含义的话,那就是对阅读试题进行出题频率的提炼,以区别阅读考查的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

如果说还有第五个方面的含义,那就是针对本地试题进行提炼与分析,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这些,都是可以运用上述方法进行提炼而且能够得到比较准确而细致的分析结果的。

提炼,让我们在组织中考阅读复习中发现规律,分清难易,体会重点,明确主次。最关键的是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让我们清醒地在进行理性分析的前提下组织起了复习的进程。所以说,提炼,是中考阅读复习指导的先行。

(原标题:“提炼”:中考阅读复习指导的先行)

标签:;  ;  ;  

中学入学考试中阅读测验分的提取分析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