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小学教师论文,心理健康论文,现状调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人民教师是雕塑儿童心灵的工程师,他们担负着传递人类文化知识和培养下一代的崇高使命。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移,将给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他们任何个性上的缺陷将会无保留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对他们未来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我国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
当前,我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如何?他们存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不同类型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有何差异?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这些问题急迫地需要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作出认真回答。但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规范的研究报告却不多见,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系统调查研究更未曾发现。为此,在上海市教科所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由教育界、心理学界、精神卫生学界联合组成的课题研究组,全面开展工作。
本文仅是系列研究的前沿性描述报告,主要是通过SCL-90量表全面测试后,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陈述,有关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外因素;个案的深入分析等将在今后陆续汇综提出。
二、方法
1.抽样与样本 按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本市97所小学课程教师3055名组成样本。其中女教师占总人数74%。老、中、青教师比例分别为41%∶19%∶40%。
2.方法与工具 运用精神卫生界临床常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测试工具。该量表共有10个因子90个评定项目,其中包括思维、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广泛内容,能全面反应被试心理和行为全貌。量表采取五级评分制:无该项症状反应的评1分;轻度评2分;3分为中度;4分表示偏重;5分为严重。由于实测数据表明得4分的人数已极少,故本研究将4分和5分合并为一,定义为重度。
在对测试工作人员严格培训后,让被试现场团体填写量表,即回收上机处理。全部测试、上机工作于1994年6月下旬完成。
三、结果
(一)检出率
SCL-90量表临床应用的检出标准是至少一个因子分大于等于2。本研究依此得出样本的检出率为48%(n=1748);其中有至少一个因子分大于等于3的被试占总人数的12%(n=366),至少一个因子分大于等于4的被试占总人数的2%(n=59)见表1。
表1 被检出群体内部各因子分的人数比例
N=1478
从表1数据中可以看到:在自述有症状的被试中,绝大部分(平均85%强)属轻度,约12%属于有明显症状,属于重度的仅在2%左右。
为了确实评估小学教师这一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我们逐一考察个体的每一因子分数与常模的差异,检出716名被试至少有一个因子的分数超出常模的2个标准差,他们分别占总人数和检出群体的23.4与48.4%。
从以上的检出率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持续的入学高峰所带来的师资紧缺,造成小学教师超负荷地工作;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对教师过高的要求,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上市场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导致了他们心态失去平衡,显然这个检出率与小学教师的实情是相吻全的。
(二)小学教师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每个群体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接受不同刺激源的影响,都有自己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查明小学教师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逐一考察9个命名因子的样本平均分数对国内成人常模的差异,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敌对、恐怖6个因子的均分显著高于常模(见表2)。考虑到这里可能存在样本规模效应,所以,我们又将多个随机样本的各因子均分与常模比较,发现除忧郁和敌对因子表现出明显的样本规模效应外,其余4个因子的统计结果都十分稳定。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和恐怖是小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所周知,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体质每况日下,加上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他们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这都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的直接诱因。此外由于社会期望值偏高,而自身知识结构又偏低,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
表2 总样本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N=3055 *具有明显的样本规模效应
(三)不同层面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
1.地区差别 不同地区的小学教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数据表明:郊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地差于市区的小学教师。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郊区教师的各因子的平均秩次都高于市区教师。P值除躯体化因子外均小于0.0001,原因有待进一步查明。
2.性别差异 调查数据表明小学女教师除个别因子外,心理健康问题远比男教师严重。其理由很简单:小学女教师她们承受着比男教师更沉重的工作、精神、生活上的压力,她们不仅是小学教育事业上的主力军(本研究随机抽样中占总人数74%),而且又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主妇,所以各种不良心理症状更易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差异比较中发现,老年女教师的问题更加突出(P〈0.001)。另一令人关注的现象是青年男教师焦虑因子高出女教师许多(P〈0.032)。这显然是与在小学中青年男教师特殊的处境与困惑有关(如社会偏见、各种实际困难)。
3.年龄差异 本研究查明:各年龄组的小学教师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和“其它”(饮食、睡眠)比青年教师严重;而青年教师则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比老年教师严重,呈现明显差异;中年教师始终居中。这除了不同年龄阶段固有的心理年龄特征之外,跟他们在小学中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不同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年教师“居中”现象给我们的启迪是:任何一个心理健康问题因子都经历着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年教师正处在这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应引起重视。
4.学科教师差异 担任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调查数据显示:除个别因子外,担任语文、算术、外语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要比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其中外语教师心理健康最差,体育教师相对最优。其原因显然是语、算、外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小学中的“主课”,课时量多、社会期望值高,常常是学校“升学率”的重要指标,所以,这些学科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最大;反之,音、体、美一直被列为“小三门”,常常被人们所冷遇,这些学科教师远比主课教师心理负荷量小,加上音、体、美本身都有陶冶心灵、增强体质、活跃身心的作用,这对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5.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差异 本研究的数据表明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仅在躯体化因子上班主任症状显著严重于非班主任(Z=2.6228)。班主任工作的辛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们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全面关心学生各方的成长,所以,躯体化症状特别明显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讨论
(一)关于检出率 本研究按精神卫生临床常用的只要被试有一个因子的平均分大于2即被检出的标准,得到上海市小学教师群体的检出率为48%。这提示我们小学教师很可能是一个更需要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社会关注的人群。但我们认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于此,因为国内已有的针对高中生的同类研究中也得出关于该群体的检出率在49.8%的数据。有的研究者注意到SCL-90量表的评定分数完全依据被试的自叙,有较大的主观性,为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时下多以因子分大于3为标准。本研究的这个检出率占样本总人数的12%。这个检出率在国内有关文献记载中是名列榜首的,比目前已被研究过的其它群体具有更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上本研究样本半数以上的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常模为佐证,我们可以由此断言:小学教师群体中不但有相当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问题相当严重。鉴于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健康问题理应受到社会的严重关注。
(二)关于小学教师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结论的获得 使用SCL-90量表的研究者一般都根据被试群体各因子检出人数或百分比大小即意味着该因子在这群体中的普遍程度。但是我们认为普遍程度并不等于严重程度。为此,我们根据检出群体的各因子平均数对国内成人常模的逐个考察,来获得小学教师群体中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和恐怖乃是当前小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结论远比按检出人数排序要合理得多。至于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必有其职业的特殊性,有待进一步查明。
(三)关于小学教师群体内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差异 本研究业以查明小学教师群体内部心理健康问题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不仅有性别、年龄的差异,还有所任职务性质的差异。研究告诉我们,当前特别要关心市郊的小学教师、小学女教师(尤其是老年女教师)、主课教师、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他们的心理负荷特别沉重,更需要关心、照顾。作为教育领导部门不仅应该看到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还要看到不同类型的小学教师都有其特殊的心理困惑,必须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做好工作。
本研究为1994年上海市普教科研重点课题项目。
“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高峰(组长)、袁军、李维、沈生民、徐复兴、唐慧琴、张锦堂。顾问:曹子方教授、忻仁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