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城乡规划;应用
1智慧城市
提到“智慧城市”相信很多人,一定很茫然,感觉很陌生,可见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普及。而在18年召开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城市,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而当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城市系统中数据信息依然是根据类别、行业、部门、地域独立存在,信息不集中,呈碎片化状态;政府数据开放和政务信息共享程度受限;信息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产业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大数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指路明灯,它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助力工具,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得相关书籍来分析城市“智慧”的合理安放位置,从而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社会。
2大数据时代的含义
从浅层次出发,可以将大数据认作是被大量、全面整合完成的信息数据,是用于提升我们在判断事物时可以利用的海量信息,在此基础上,想要全面利用这个资源就要求主体要有足够强的接受能力和全新的处理方式。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是大数据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一个信息涌流,效率飞快的阶段,在做工作时将大数据好好地利用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准确度。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基本概述
3.1城乡规划的应用优势
3.1.1实现了整体系统框架科学化的形成
在进行城乡规划过程中,整体系统框架的完善性和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其整体建设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而传统技术在规划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其数据合理性的缺失,进而对企业的在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显影信息整体以及公开使用,为公共参与以及民主决策形成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还能为其大规模发展需求提供必要依据,进而为系统框架的科学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3.1.2促进了城乡规划决策利用的协调发展
从目前来看,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城乡规划决策部门可利用各种利益协调机制,为其各种问题解决提供基础平台的同时,进而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大数据的应用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间的合作效益,确保其整体规划的专业性得到保障。
3.2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2.1经济增长依靠土地
建国以来,我国的首要目标是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对于城镇规划没有高度的重视,所以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较慢,直到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城镇化才引起重视,城镇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以经济基础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领,因此我国城镇规划也大多秉承了这一要领,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土地买卖是这一时期增长经济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城市住房规模开始扩大以后,土地资源成为了经济市场的“金石”。这样不科学的城乡规划理念是我国城乡规划现存的思想源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城乡规划中阶级利益的不平衡
城乡规划的最初目的是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繁荣,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将目标锁定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构建和城市发展的合理推进上。但是政府在推进城乡规划中没有合理地平衡各阶级的利益,城乡规划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涉及了各个阶级的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价值诉求,但是政府的规划是自上而下的,没有充分接纳各阶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导致了早期的城乡规划不能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谐合理性。所以说为了城乡规划质量的提高和城乡规划的长足进步,城乡规划必须深入考虑各阶级的利益,平衡其中的利益关系,关注各阶级的诉求。
4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应用
4.1从“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
与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时模型相比,基于人工判断和分析,一系列的新技术,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潮流下大数据将为传统的城乡规划提供良好的规划决策支持,帮助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更科学地分析城乡问题,更准确地制定规划计划。例如,各种测量模型的建立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挖掘技术可以用来挖掘各种复杂的关系在城乡的日常运作,包括状态和关系因素,如工业和经济趋势,居民行为模式和交通流特征,以帮助规划者分析城乡发展的潜在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提高规划决策水平。
4.2实现城乡规划数据源
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城乡规划效率。且城乡规划期间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也较为突出,其也可看做是结构化数据按照不同部门进行分类,继而得到数据源,此期间其所包含的规划部门、土地功能类型数据、开发强度指标等都要以具体整理及管理形式来使其充分得以展现,以此形成相对较为完善的结构化数据;同时注重大数据本身动态性以及价值性作用,从动态性角度出发在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视域下,其能够高效的完成对应数据传输存储作业,确保数据处理高效性,针对城乡规划设计中人口变化、经济发展、土地开发等,结合数据可使其实时变化特性得到直观呈现;从基准值性角度出发,大数据本身核心作用即通过对数据整合找出对应数据中规律,达到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目的,因此其能够直接为成像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在实际实践期间通过对区域以往历史数据变化规律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确保数据本身价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显现,提高相应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在城市记忆中提取文化要素
纵观如今城市建设处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变迁中,城市空间的异化和城市历史地段的消逝造成了城市“失忆”现象,一些“逝去”老街区,待拆的老房子,使人们在不断变化和巨型构筑物的现代城市里迷失。所以想要延续城市文脉就要保留城市记忆,在城市记忆中提取文化要素,才能合理对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进行设计。例如曾经街巷之门在我国南北方一些城市中都有不同的样式表现,上海朱家门一处小巷口“巷门”式牌坊非常精致,而杭州“高银巷口”牌坊便设计成街门,这种历史元素的提取成就街巷的“名片”,表现出城市某些记忆的延续,体现出某种文化理念。
结语
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分析,可以看出其所具有的应用范围广,整合平台能力强、数据挖掘可视化效果好等特性较为明显,其可以对城乡规划编制以及决策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其农业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注重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合理运用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充分挖掘开放共享的大数据资源,筛选出有价值的研究数据,从而在科学诊断城市问题的同时,也让人们享受“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的扁平化城市服务,进而为社会整体效益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郭艳艳.城乡规划中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114-115.
[2]陈小俊.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大数据应用与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5):69-70.
[3]贺刚.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6):75-76.
论文作者:田冬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数据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智慧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时代论文; 城乡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