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投资寿险产品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_投资论文

中、美、英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寿险论文,因素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美、英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情况

投资型寿险产品是在传统寿险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保险产品。它是将保险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投资连接保险、分红保险。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中国保险市场上,1999年平安保险公司率先推出投资连接保险,标志着我国寿险产品结构的转型。2001年,我国投资型产品的比例达到了32.45%,2002年和2003年更是分别达到了52.47%和59.8%,其高速增长令人惊讶,而2004年起又回落到接近2001年水平,这主要是由于2002年热销投连险,2003年热销短期趸交分红产品,而之后较低的回报大大减少了消费者对投资型产品的热情;在投资型产品结构上,中国的投资型产品主要包括分红险和投连险。原来的投连险自2002年停售,其原因是由于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投连险业绩下降甚至亏损。加之一些保险代理人的误导,使得投连险退保风波遍及全国,许多保险公司被迫停办了该险种。2003年保监会制定了新型人身保险产品精算规定,对于投连险产品准备金的提取等做了一系列明确的界定。一些保险公司相继开发了第二代投连险,但由于资本市场不景气,并未有起色。2005年,随着偏重投资债券的账户扭亏为盈,投连险慢慢走出低迷期。2000年,太平洋保险公司首先在国内推出万能型寿险产品,突破了以往的寿险产品规定期限、固定金额的保费缴纳方式,在市场上的反映很好,一些公司万能寿险保费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了50%,但是万能寿险在受到市场追捧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夸大投资收益、不实告知等问题,监管部门不得不一再进行风险警示。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美国寿险市场上,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等传统产品一统天下,变额寿险虽然已经出现,但是其市场份额可忽略不计。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万能寿险成为美国寿险市场上的主打产品,并在1985年达到巅峰,占寿险市场的38%。可以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寿险市场就已经成为为投资型产品所主导的市场。进入90年代之后,美国的寿险市场再次发生巨大变化,变额万能寿险由于美国股票市场上涨趋势而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从1991年开始,其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年均增幅达到25%。整个90年代,变额万能寿险逐渐取代万能寿险的地位成为美国寿险市场上最主要的寿险产品。在这期间,传统寿险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逐渐稳定,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市场总份额始终在30%到50%的区间内波动。进入2l世纪,美国寿险市场的产品结构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其主要特征就是在定期寿险和终生寿险份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变额万能寿险的市场份额出现大幅下滑,万能寿险重新夺回了不少阵地,2002年之后,万能寿险再次成为美国寿险市场上份额最大的寿险产品。2004年,万能寿险的市场份额为36.5%,变额寿险的市场份额为15.5%,投资型产品的比例总计达到了52%。

在英国寿险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投资型产品是投资连接保险和分红保险,这两种投资型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在1980年到1999年之间总体上保持着较快的增幅,而与此同时传统的不分红寿险却增长缓慢,在个别时期甚至毫无增长,这就意味着,在这段时期内,传统寿险的市场份额一直被投资型寿险所蚕食。2004年,英国分红产品份额为16.13%,投连产品份额为58.06%,传统产品份额为25.81%。在产品结构上英国与中国相近,主要包括分红产品和投连产品,不同的是投连产品占主导。但由于2001年的股市危机,使投连险的保费收入一度下滑,2004年股市好转重新恢复了投资者信心,但相比五年前,该险种保费收入减少了73%。与此同时,传统寿险的保费收入开始有所上升。2004年其产品份额为25.81%,比五年前增长了146%,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英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人们开始更多向银行贷款购买住房,这极大地刺激了住房抵押寿险的需求,人们倾向于购买一份与还款期限对应的定期寿险来对自己的还款能力进行保障。

二、影响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的因素选取

投资型寿险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两大类,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习俗、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居民理财观念、保险消费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储蓄余额等。综合考虑,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的影响因素:

1.保险产品购买力:保险产品的购买力是指居民购买保险产品的潜在能力,一般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它对于寿险保费收入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价格普遍较高的投资理财型产品的销售受保险产品购买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2.保险消费水平:保险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间居民用于购买保险产品的实际支出。它反映保险市场开发程度和市场潜力,同时也反映居民保险消费意识,反映居民对包括投资理财型产品在内的保险产品的认知程度。本文选取保险密度作为保险消费水平的衡量指标。

3.金融产品的替代率:根据资产选择理论,其他投资性金融产品对投资理财型产品的需求存在替代效应。当个人投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投资理财型产品数量与其他投资金融产品的数量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本文选用股指变化情况作为衡量金融产品替代率的指标,这是衡量资本市场乃至资本市场景气状况的最佳指标,能有效衡量其他金融产品对投资理财型产品的替代程度。

4.投资收益率;寿险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高低决定了投资理财型的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前景。投资收益率高能增加投资理财型产品的竞争力,确保保险企业利润,促进投资理财型产品长期健康发展。投资收益率不仅受寿险企业投资能力的影响,更要受到资本市场发展大环境、完善程度的制约。本文选取保险业全年资金运用收益率代替寿险企业的投资收益率。

5.居民投资倾向:投资消费倾向是指在一定收水平下,居民用于投资某种产品的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储蓄率反映居民投资意愿和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持有保守理财观点的大多数居民而言,投资理财型产品风险较小,是可以接受的替代储蓄的投资方式。本文中,储蓄率以人均储蓄余额比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

6.通货膨胀率:投资理财型产品能抵御通货膨胀带来货币资金的贬值,这是非寿险产品相对于传统寿险产品的优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阶段,居民购买投资理财型产品的意愿将会加强。

三、影响中、美、英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的因素比较分析

1.保险产品购买力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和英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缩小,1990—1999年英国的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中国的2.33倍,2000—2005年是中国的1.37倍。这归功于中国从2000年后实现的GDP高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增加,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基于此因素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拥有了较强的保险产品实际购买力和切实的保险需求。

2.保险消费水平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保险密度与英国和美国有显著差距,2000—2005年中国的平均保险密度为31.73美元,是美国同期平均保险密度(1663.2美元)的2%,英国同期平均保险密度(2728.4美元)的1%。同时中国的保险密度增长缓慢,没有显著的变化,特别是2002年以后增长率呈递减趋势,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保险产品,特别是一些投资型寿险产品,如投连险和分红险的推出不符合中国国情,消费者在盲目购买后发现收益率远远低于预期而大量退保。英国的保险密度变化最显著,2005是英国保险业发展的拐点,成功实现保险密度的负增长到正增长。2005年整个欧洲寿险保费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最大的增幅,成功地度过了2001年到2003年的危机。繁荣的股票市场导致投连险的强劲销售,在英国这一欧洲最大的人寿保险市场上,来自有效保单业务的保费增长了2%。相比英国,美国的保险密度增长呈现平滑的曲线,增长率都低于5%。

图2 中国和英美的保险密度对比图

3.金融产品的替代率

从图3中可以看到中国股市和英美股市的变化方向在2001、2002、2003和2005年是一致的,在2000,英美股市呈跌市,而上证综合指数却增长了51.73%,2004英美实现小幅增长,而上证综合指数却下降了15.4%。英国的FTSE100和美国的DJ指数变化方向一致,且变化率相近。总体来说,美国DJ的涨幅率要高于英国FTSE,跌幅率要低于英国FTSE,平均表现优于英国,中国上证指数2000—2005的平均变化率为0.02%,同期美国为-1.69%,英国为-6.35%,优于英美股市的表现,这主要是由于2000-2002是全球股市危机,而中国股市相对封闭,受影响程度小。

图3 中国和英美的股指变化对比图

4.投资收益率

从图4可以看出中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率远低于英美,平均收益率为3.37%,而美国为6.28%,英国为7.59%。英美的投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程度相近,但中国的投资收益率变化更加平缓,变化方向只在2000年和2002年与英美保险业相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保险业投资的限制,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投资主要集中在协议存款和国债,以及少量金融债、企业债、基金和回购业务,虽然2004年10月出台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但直接入市的保险资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保险公司仍然在观望。而英国保险公司对股票市场的投资达到60%,美国对债券市场的投资也在60%以上,因此英美的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远高于我国,并且由于我国的保险投资集中在无风险和低风险资产,年收益率变化不大。

图4 中国与英美保险业投资收益率比较

5.居民投资倾向

从图5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储蓄率远远高于美英两国,2000年以后储蓄率在原有基础上一路攀升,到2005年居民储蓄率已经高达51.8%。同时,我们可以预期在央行连续升息的情况下,我国储蓄率将在较长时间保持很高的水平。而相对我国而言,英美两国的储蓄率一直很低。英国的储蓄率20年来徘徊在10%到20%之间,并且具有下降的趋势。美国的居民储蓄率一度为负,而后虽然不断攀升,但依然没有突破20%的界限。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英美两国居民消费意识的差别和我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所造成,二者从两个不同方向影响保险产品的需求;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更加凸显了商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增加了商业保险的需求,而较高的居民储蓄保证了这种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另一方面银行利率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银行储蓄而放弃投资型保险产品,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图5 中国与英美居民储蓄率(%)比较

6.通货膨胀率

从图6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期曾出现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居民消费指数增长率一度达到20%以上。80年代中期的通货膨胀是由于价格改革造成的,各种价格与工资的轮番上升,导致国内物价上升,从而迫使汇率贬值。而90年代我国以抑制需求、增加经济主体的各种税费负担为主要思路,短期内对投资需求的抑制作用远远强于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结果初期进一步加剧商品供求矛盾,形成物价更加猛烈的上涨。进入2000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经济运行状态。相比之下,英国和美国的经济运行相对平稳,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基本保持在个位数字以内。

图6 中国与英美CPI变化率(%)比较

四、结论与建议

从前述分析中可知,我国2001—2005年和美国2000—2002年及英国2000—2003年的宏观经济环境相似,都呈现出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股票市场的低迷,但由于英、美两国保险公司广泛的投资渠道和先进的资金管理技术,英美两国保险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是中国保险业的2倍。在此条件下,美国2000—2002年投资型产品保费收入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平均比例为56.50%,英国2000—2003年的平均占比为83.81%。而我国寿险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较低,这种投资的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型产品的发展。同时,由于保险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之间,已经逐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风险波及等综合复杂的格局,再加上投资策略和技术操作等因素日渐复杂,我国保险投资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如证券托管风险和基金市场风险,2004年券商风险暴露对保险业的影响非常巨大,而基金市场的制度缺陷,造成保险投资基金的巨大浮亏。因此,一方面,我国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占比不能过高,投资型寿险产品不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而应选择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及一些省会城市,针对中高收入阶层加大推广力度。同时由于投资型寿险产品的销售情况与股票市场显示出极大的相关性,这种强势的替代效应并不利于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健康发展,为了减少金融产品替代率对需求的影响,在产品设计中应加强投资型寿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在推广时,如实向消费者告知其风险,弱化消费者对短期收益的注意力,以强化其投资型产品的本质——在保障功能基础之上的一种长期理财工具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国家应采取措施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投资品种;而保险公司须根据投资型产品资金流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投资方式和策略,在精算、会计、投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制衡之下,选择合适的投资资产组合,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降低资金运用风险。

标签:;  ;  ;  ;  ;  ;  ;  ;  ;  ;  ;  

中、美、英投资寿险产品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