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陕县 47210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关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反复实验,大胆创新,收获了些许成功的经验。
一、灵活运用教材,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读
我们知道,阅读是学习语文、丰富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把名篇精品作为例子,让学生自己阅读、欣赏、评价以及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例如教学《三峡》一文,我们一改过去教学此文的老路,不再以讲为主,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赏析评价。具体做法是:1、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己制订学习任务,教师加以点拨和明确。2、让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边读边批,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看法、感悟写下来。3、小组交流。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可从语言、情感,三峡的山、水特点等方面发表意见)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比如老师提出问题:你认为作者笔下的“三峡”像什么?然后让大家思考、交流,给学生营造想像空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从书中感悟到的三峡是什么样子。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同学们有的说“三峡”像一幅水彩画;有的说“三峡”像一个挥洒自己青春的少年;有的说“三峡”像梦境……学生丰富的想象和交流,使“三峡”的画面扩大了,意蕴更丰富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行为互动,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多读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读不懂课文就不行。学好语文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字就是读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前,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要把书读透,课文中能打动教师的地方,也同样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老师只是把它当作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去完成,就很难打动学生。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备读”应是重要的一环。其次,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初中的课文篇幅是长了些,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让学生多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地读,在课堂上只让学生读重点段落,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理解,并记下质疑的问题。再次,加强学生之间的对话,即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对别人的意见、看法给以评价,把小组不能正确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最后是师生对话。这个过程是阅读的升华阶段。由教师解答学生的疑,学生完成教师的问。这样多方对话,交流互动,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中全员参与,人人都能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加深理解和感悟,享受审美的乐趣。同时教师在为学生解疑的过程中教学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多角度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不同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授《背影》一文时,我就设计了“背影”、“父亲”、“我”和“父子亲情”四个角度,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思考、感悟、体验情感。大家感悟到:(1)父亲的背影是当时社会中千百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2)父爱是博大深沉的,是大公无私的。父亲这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困苦,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有出息。父亲是一个慈父的形象,在他的眼里,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可见,他在全心全意地为儿子付出,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3)我对父爱的理解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即:不解——顿悟——感念。当时,我没有深刻体察到父爱,认为“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当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时却流下了眼泪,从背影中我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了慈父的至情至爱,爱子如命。几年之后,当我收到父亲的信时,我又一次流泪了,这眼泪里含着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4)对父子亲情的感悟:当你拥有某种东西时,你不珍惜;而一旦失去它,才觉得可贵。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是点点滴滴的,全心全意的。我们一定要多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的爱,懂得关爱自己的父母,多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父母的爱。这样多角度阅读,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情感得到陶冶,又使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得到正确运用,实现阅读的再创造。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更新观念,善于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能采撷成功之果。
论文作者:董海峡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父亲论文; 课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父爱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