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罗志平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膝关节有关的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目前已成为我国成熟的患膝治疗方案。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相关的资料与方法,详细针对一般资料、护理方法、观察指标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依据观察与护理统计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观察与护理

1.前言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针对关节方面的疾病治疗水平也随之增加。关节患病对我国众多中老年人群来说是损伤极大的病患之一,创伤及类风湿类关节炎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关节的畸形和坏死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进程是我国当下骨科医生及有关专家所亟须解决的问题。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150人,并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50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实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人数为38人,女性人数为37人,另一组实验观察组中的男女性别比例人数仍为相同人数。年龄段在5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统计所有研究患者文化程度:高等教育5人,中学教育水平105人,小学教育水平30人,文盲10人。统计所有研究患者的婚姻情况:有配偶患者122人,无配偶患者患病28人。所有调查患者年龄一般在1-10年之间,且每组和男女之间均有部分患者患有其他病因,其中骨性关节炎患者案例58位;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案例33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案例54位;膝关节畸形病变患者案例5位,其中13位有高血压,10位有心脏方面疾病。两组患者资料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方法

2.2.1患膝肿胀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膝部正中切口,利用引流管防止并进行引流,将消炎、预防血栓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护理。术后对患膝进行间断性局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在三天后再进行热敷用以促进静脉的回流,帮助患者能够进行膝部的弯曲运动,这样同时可以防止患者膝下静脉血栓造成患者的下膝肿胀。弯曲运动的进行方式如下:患者可进行大约30-45度进行弯曲训练,每天进行3次训练,每组训练间患者要进行适当的休息,且每次训练的持续时间为3组,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训练速度。在手术完成两天后患者可被允许自行尝试行走,并在三天后拔除引流管,并持续进行康复性训练,在术后7-10天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半蹲和站立行走练习。

2.2.2营养支持护理

对患者的营养和支持护理要依据不同的实验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对对照组和实验观察组进行基本的护理,要对患者的低蛋白症和贫血症进行积极治疗,并对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进行统一调养,选用维生素、蛋白质和胶原蛋白类的食物作为患者的康复食物较为合适。针对对照组和实验观察组的药物护理进行一下区分:

对照组:采用关节外科常用的基本护理药物手段,患者术前不应用镇痛类药物,采用术后膜外自行控制疼痛方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两天后拔出镇痛管,进行3天的冰敷治疗,镇痛管拔出后进行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并针对患者的皮肤颜色,血液运行状况进行密切关注,避免冻伤。

实验观察组:实验观察组的护理方式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以以下护理:首先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抚慰,并且对患者进行有关手术常识的普及,帮助患者了解术后疼痛的原因,和有效缓解疼痛的方式;其次,医院为患者提供较好的护养环境,环境安静、管线柔和,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伤患膝痛;最后,在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就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术后不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持续冰敷3天,并时时关注患者皮肤问题,避免冻伤。

2.3观察指标

在两组实验组当中,在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之后的5天、10天、14天内进行对患者的病患情况进行观察,并针对患者病患的等级进行指标的记录。观察指标可分为:

患膝肿胀程度:微肿:-;初级肿胀:+;中级肿胀:++;重度肿胀:+++;出现水疱,极度肿胀:++++。

疼痛程度:无疼痛感觉:0级;略有疼痛:1级;疼痛:2级;疼痛难忍:3级。

2.4统计学方法

采取系统软件SPSS处理数据,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取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疼痛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5天,实验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10天及14天时,实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情况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统计学结果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术后24小时,对照组和观察实验组两组的关节疼痛的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情况比较

4.讨论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十分重要,本文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中,后一组对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术后康复处理均有差异,在患者的心理抚慰和疼痛常识的普及当中对患者后期的患膝护理及康复都具有一定性的作用。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和实验观察组的患者的患膝疼痛情况统计数据中表明前5天实验观察组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术后十天后两组差异则不明显,极有可能是术后的消炎止痛药物的作用,而前期的出现的差异则可能是实验组在术前进行消炎止痛药物的服用所造成。

在对照组和实验观察组相比较下,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前两组的膝关节功能并无显著差异,而术后则产生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判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普遍存在的膝关节患病效果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膝关节患者无疑是康复的福音。

参考文献

[1]洪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09)

[2]农丽英.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肿胀中的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05)

[3]何濡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肿胀中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临床,2015(11)

论文作者:罗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罗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