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越来越引起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探究档案编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将有利于利于促进档案编研工作,本文笔者从丰富馆藏、档案编研工作突出特色、利用网络新技术开展编研、加强档案编研队伍建设、加强档案编研合作与交流、利用现代传媒,拓宽编研成果的传播等几个方面来简要论述。
【关键词】网络时代 档案编研 新途径
现代化互联网的发展为档案编研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想促进档案编研工作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从各方面提高编研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档案信息工作服务 。
一、丰富馆藏,增加档案信息量。
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源于馆藏,丰富的馆藏,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基础,档案馆作为储存档案信息的重要基地,馆藏是否全面对编研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没有丰富的馆藏,做好编研工作也就无米之炊。因此,高校档案工作要纳入高校档案工作议事日程, 加大档案收集力度,建立并严格执行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制度,把高校在日常教学工作和活动中产生的文书、教学、科技、会计、基建、声像等各门类档案均纳入收集管理范围,竭尽全力做到绵绵聚到,尤其注意电子档案材料的收集,同时要注意扩大档案收集的渠道广征博采,比如报纸、杂志、网络、各种会议、聚会以及其他活动搜集与高校相关的材料,让这些档案材料在高校的编研工作的材料更加生动、广泛和详实。网络背景下,档案馆不仅应丰富资料采集,改善内部分布,还需要利用互联网实现馆际互助,使得资源共享,提高馆藏数量,树立自身的特色。
二、档案编研工作突出特色
档案编研工作又没有价值,在于编研成果的利用效率,因此,在档案编研的选题中,档案编研工作者选取的档案编研材料要体现独特性、新颖性,重在能反映出一个高校所在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只有选择符合地方特色的编研材料,才能吸引档案利用者。此外,要使自己的档案编研成果具有特色还可以借助网络,互联网是个很好的绩效评估载体,通过档案网站的及时反馈,可以精确地评估编研成果的服务功效,为进一步做好编研工作打好基础。
三、利用网络新技术开展编研
随着网络化新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形式也多样化,档案编研部门应该积极探索编研工作的新的领域范围,利用网络新技术来扩大编研成果,力争在数字化档案编研以及网络化编研方面以创新的思想,探索和尝试,加以网络新技术创造新的编研成果,从而满足不同档案利用者的需求。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扩大编研工作的选题、材料的范围、以及网络编研新技术,要能够编写出具有基础性以及实用价值的档案资料汇编,要能够用文字来展现;此外,还需要建立新型档案的编研载体,例如一些声像和电子的档案,要能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档案的原貌展现出来,形成集合文字、动画、视频、图像、图片等等形式于一体的网络档案,充分发挥网络档案的价值。当前网络技术五花八门,档案吧爱你眼工作人员应该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学习新技术,力争 将这些新技术投入到新的编研工作中去,极大的丰富编研手段和编研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加强档案编研队伍建设
面对信息化的全面化,档案编研人员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编研工作要更好地为高校发展、为社会服务,高校档案部门应加强编研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档案编研人员要有全面的信息素养,档案编研人员要有专业的信息素养,包括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提高档案信息获取、鉴定、提炼、加工、传播的能力,增强信息安全与产权意识。
高校领导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把档案编研人员的素质高低看作是做好档案工作的保证。高校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专业的人才优势,把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充实到档案编研人员队伍,领导是关键。其次应加大档案编研人员的业务教育和培训, 给他们提供学历进修、业务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开阔眼界,提高业务水平。此外档案编研人员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文化素养、精通档案编纂业务,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文字功底、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便于编研材料和需求信息的收集。
五、加强档案编研合作与交流
高校是高度开发与自由的场所,人员的自由流动性和学术的开放性,这种属性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也带来了积极向上的作用,提供了广阔地开发交流合作机会,档案编研工作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完全凭空编撰的东西,因此在档案编研过程和编研成果的利用当中都需要保持高度低开放和与公众的合作与交流。档案编研的基础材料我们需要通过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开门路,海纳百川,在档案资料的编研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做到积极听取除档案编研工作者、专家、学者之外,以及和档案编研部门相关的其它的声音,此外,档案的编研成果更需要各层级的档案利用者的合作与交流来反馈,通过他们的反馈进一步提升档案编研成果。因此传统档案编研工作中的“关门主义”和被动工作的态度,已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应该予以摒弃。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应该采取开放合作和主动服务的姿态是实现编研工作社会化的基本要求,与其他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的实现信息价值
六、利用现代传媒,拓宽编研成果的传播
随着现代新传媒以及新科技的发展,为提高档案编研质量以及编研速度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应该要将原有的封闭式管理彻底打破,要能够利用其现代传媒,将编研成果的传播,全方位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高校的档案编研不同于公共档案馆的编研,档案馆的主要目的在于公布档案,高校档案编研一般都是针对高校的发展需要而展开,利用本高校的档案较多,因此高校档案部门在开展编研的过程中,必须提供有利于促进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档案编研成果,在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过程中也应该考虑这些问题。
结语
网络环境下,对档案编研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技术标准。档案编研工作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的档案编研工作必须高效,无论在资料、成果还是选题、反馈上都呈现出多样、广泛、灵活的特点,同时结合互联网及电子技术,丰富档案馆馆藏,保证编研工作的实效性、信息性等,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深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广琴,许云峰.新时期档案编研工作变化探究[J].兰台世界,2006(2).
[2]张锐.强化档案编研工作的对策探讨[J].档案时空,2007(2).
[3]林丽群 .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的深化与拓展 [J].青年文学家,2010,07(11).
[4]周 雪 .网络环境下的城建档案编研 [J].科技档案,2010(04).
作者简介:陈超(1982-)男,土家,硕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档案理论与数字化建设。
论文作者:陈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档案论文; 工作论文; 高校论文; 成果论文; 网络论文; 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