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市政工程来说,在进行起初的规划设计、图纸会审、工程施工及验收的过程中,其施工周期相当漫长,因此不可靠性的风险因素较多,为避免不定性的施工过程风险因素的发生,在市政给排水构筑物设计中引入了BIM技术,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构筑物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全过程,实现了项目工程集中式管理,并提出了集成化的工程建设应用流程,为相似的工程项目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给排水;构筑物设计;应用
一、BIM技术介绍
BIM技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技术,主要是用来进行设计和管理的工具,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它可以包含与工作相关的所有的信息资料,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这些信息数据时,可以从BIM技术中直接调出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当然,这些信息数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工作人员需要最新的信息数据,那么也可以将BIM技术中所包含的信息数据进行更新。同时,工作人员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使用BIM技术,那么也会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数据录入到BIM软件当中。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使用BIM技术,有利于各个工作人员实现信息的共享,也有利于加强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也运用BIM技术,可使得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信息数据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真正做到共享有价信息。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和进度,做好相关的决策工作,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而且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使用BIM技术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互相交流、加强合作。使用BIM技术来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利于展现出各个工作的特点,发现各个工作之间的联系,并有利于各个工作之间互相配合,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市政给排水构筑物设计中引入BIM技术的意义
首先,BIM技术是以三维建模为主,结合项目实例,对项目整体施工数据进行导入,进而以模拟的形式形成施工动画,供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结合演示参数的变化,预估实际会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风险的解决措施。其次,BIM技术的应用规范了大项目施工质量及其施工流程,为完善市政给排水构筑物结构的设计及施工内容提供了理论参考。
三、设计准备工作
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基本自然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就包括给水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源分部情况,以及排水工程所在地区的天气情况,例如当地的降水量、地形地势特征、当地居民的居住情况等。如果排水工程项目的所在地是在山区,那么还要了解山区的地形分布和河流走向、污水厂的位置等。设计工作人员掌握这些基本的信息之后,才有利于他们合理配置各个管线的走向,利用BIM技术更好开展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
四、某泵站建设中BIM技术设计分析
1、项目简介
某污水处理厂,位于二级公路以南,其中重要的建筑构筑物泵站的建筑面积为17569㎡,本污水处理厂的建筑用地面积为13589平方米。其中泵房的建设贯穿于整个项目本身,在管道线路的设计、水质监测及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属于核心设计构筑物。
2、BIM技术在泵站建设过程中技术规划分析
本项目中BIM技术从项目计划、项目前期规划等阶段开始介入,主要研究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应按照项目规划,制定BIM技术实施细则;其次结合阶段性的设计内容,制定BIM技术应用的方案,包括日照、噪音等的数据分析;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到施工图设计和管线设计中;最后,利用BIM技术实行工程内工程量的统计,并进行造价管理,合理降低施工风险成本。
3、模型方案设计
本项目的综合办公楼设计要求较高,且设计师只需要出具相对应的建筑三维立体模型,就可以观察到三视图。设计人员首先出具了两套的设计方案,并供业主进行选择。最终的设计图是根据以上提供的初选图基础上融合产生的。
4、施工图设计
(1)“三维+二维”绘图方式。二维图纸的绘制是结合三维立体图及其构件的抽象内容概括的,结合Revit技术,其能够实现多控视图方式的应用,在建立的三维立体模型中可以灵活性的摘出相应的二维平面图形,并且能够进行尺寸的标注,顺利的完成图纸的绘制。如下图1、2所示。
图1 实体三维模型图示
图2 对应的二维配筋图示
(2)协调配合出图。与传统的CAD出图不同,在数据集成的三维立体模型中,应充分结合实际项目数据内容,给施工图纸的管理及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针对模型的建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图集内容,并进行相关性的管理。在施工图纸的设计与出图的过程中,要参考对应的三维立体模型的建立,形成施工图设计与三维模型构建的联动性。
5、管线设计
在本项目的泵房构筑物的设计中,选择采用BIM技术,对其进行三维立体模型技术的构建,首先,针对以往构筑物设计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三维立体模型技术的设计能够以解决设计问题为重点,进行项目素材的设计;另一方面,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泵房的设计中,应根据水量选择使用大泵还是小泵,因此在结合BIM技术进行设计时,能够直观的对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可显示实时的进水流量等,因此通过合理的设计水泵房,能够方便后期的维护与管理,提高了整个项目的运维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性。
结束语:
因此在给排水建筑构筑物的设计中应大力推广BIM应用技术。本文首先从BIM技术应用意义和其特点分析,提出了在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图设计、泵站建设过程中技术规划分析、模型方案设计等内容,并分析了“三维+二维”设计技术,主要对联动性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为相似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过俊.BIM在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应用[J].建筑技艺,2011(Z1):93-97.
[2]吴先婷.给排水系统改造与BIM技术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5):106-108.
[3]熊曦,丰汉军.浅析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永久会址给排水设计BIM技术应用[J].给水排水,2017,53(4):74-78.
[4]沈春山.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8):209-210.
[5]石玲.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4):6-7.
论文作者:王中祥,张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技术论文; 给排水论文; 构筑物论文; 市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模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