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分析论文

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分析论文

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分析

洪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摘要: 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严重破坏学术风气。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为例,吸收其他学术期刊的成功经验,从学术不端的定义、主要表现形式、危害、成因分析、主要措施等几方面深入分析了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的策略,为强化学术期刊在学术不端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术期刊;学术不端行为;应对;策略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不断涌现,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教育部也相应的制定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要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发表的主要平台,是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加强对学术不端危害的认识,承担起应附有的责任,把好最后一道关,为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形式

学术不端主要指学者出现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也指学者恶意一稿多投的行为。主要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1]。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会严重破坏科研活动的正常秩序,会大大降低科研工作者的诚信,会损伤学术期刊的影响力,特别是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科研道德和学风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术不端行为已经引起各个高校、科研院所等学生培养单位和科研活动主要机构的高度重视,已经出台相应的防止和惩治措施。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外因素分析

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内因主要是由于科研工作者对待科学研究不够严谨、不严肃,不按照科研工作的规律办事,一门心思琢磨不劳而获、快速获得或占有更多科研成果的心态造成的。一部分人没有完全掌握科研活动自身的规律,以农作物育种为例,从选择种质材料、杂交到逐步稳定形成株系、品系,最后通过区域试验完成品种审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选育出一个农作物品种最快需要七八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2]。这部分科研工作者不重视相关领域的科研规律,怀着侥幸的心理,带着赌博的心态,铤而走险,走上学术不端这条不归路,害人害己。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十分了解科研活动的规律,但是受到急躁情绪的影响,妄想短时间内解决相关科研问题,占领学科的高地,不惜采用修改数据,捏造数据,占有别人的科研成果等方式达到学术不端的目的,最终自食恶果。

外因主要是由于一些管理部门对学术不端的危害重视不够、预防措施不到位、惩治措施不严厉等因素造成的。目前全国对学术不端一片指责之声,已经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已经意识到学术不端的危害,及时的推出了相关的监管文件,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存在侥幸心理,学术不端事件发生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风气,恶性循环,危害逐渐增大,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还有一些单位惩治措施十分到位,但是没有预防意识,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后,严厉的惩治措施只能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但学术不端行为已经引起的危害则很难消除,因此应该积极预防,放缓于未然,将学术不端的思想消灭于萌芽状态,将危害降到最低。

三、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

引证指标统计中删除的严重疑似学术不端文献主要包括:“学术不端文献”“一稿多发”,“修改重发”和“疑似抄袭”,检测系统对这几种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例,探讨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CSCD、CABI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机构收录。近五年本刊未发表过一篇严重疑似学术不端文献,为确保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师德师风、良好学风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结合本刊自身的经验以及其他学术刊物的成功做法,学术期刊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预防学术不端的能力。

(一)深入学习、宣传学术行为不端的形式及危害

华裔留学生的地方感比非华裔更弱。访谈华裔时发现,其选择云南大学基本都是由家人做决定,被迫而来。并且华裔对自己生长的故乡感知评价很高,表示更喜欢自己的家乡,会更加习惯那边的环境和生活。在这种被动选择以及对地方的消极期望之下,华裔所产生的地方感均值反而比非华裔更低。

两组患者治疗后6h、24h、48h、72h的血乳酸水平,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相比,治疗组患者明显更优(P<0.05)。详见表1。

(二)及时采用、更新高级检测手段

通过检测手段确认稿件可能涉及学术不端的具体形式后,编辑先仔细、全面判断稿件学术不端的形式,不要轻易下结论,需要思考稿件的具体学术不端表现,是研究现状中重复率过高,还是属于方法学上的重复,还是参考文献重复率过高,这些都属于可以修改的学术不端表现,不影响稿件的真实价值,通知作者按照检测报告进行修改,修改合格后,进入审稿程序。如果判断稿件属于不可修改的学术不端行为,例如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抄袭别人的成果等,一旦发现,立刻进入学术不端的处理程序,按照危害程度分别进行处理。编辑一定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对所负责的领域要及时了解科研的前沿进展,了解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着为作者负责到底的态度,不要轻易的做出学术不端的结论,当不确定时,可咨询审稿专家和学校相关领域专家,力争做到不冤枉一个作者,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学术不端的作者。另外还有一类人群,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是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在对稿件的价值进行判断的同时,也应该对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为编辑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审稿专家也应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的学术规范,做到既能主动也有能力判断稿件的学术不端,力争为学术期刊稿件的学术不端增加一道防护林[6]

学术期刊是科技工作者原创成果的发表平台,应该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及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作用和影响。编辑作为加工制造主体责任人,在学术不端防范中负有重要职责、起着关键作用[3]。因此期刊编辑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和学校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深入了解和掌握学术行为不端的形式及危害,做到有的放矢,学术不端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全面掌握学术不端的形式,做到不遗漏、不误判[4]。编辑要通过专题学习、学术报告、座谈等形式学习和宣传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同时在学校开设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检索等课程中增加学术不端行为形势及危害分析,从学生源头灌输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切记勿要触碰学术不端这条科研活动的红线,害人害己。

(三)提升学术不端辨别能力,为作者负责到底

目前,学术期刊一般都是通过检测系统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确定,可以说检测手段的级别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术期刊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制度,强化期刊和论文的质量监控机制,保障期刊的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目前采用的学术不端检测手段是中国知网的检测体系,经调查,2015年尚有40%左右的收录期刊没有采用这个工具对稿件进行比对查重,可见在数据库中已收录的文献存在着较大的学术不端隐患[5]。学术期刊要及时采用、更新高级检测手段,同时编辑要完全掌握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各种指标的含义,高效的完成稿件的检测,及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也要求编辑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了解学术不端检测手段的发展形势及趋势,掌握新型高级检测手段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学术期刊和编辑要与时俱进,从技术层面要保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绝对控制。

(四)建立学术不端行为诚信黑名单数据库,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期刊要建立学术不端行为诚信黑名单数据库,严惩学术不端行为。一旦确认稿件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将所有作者列入诚信黑名单,不再接收所有作者的投稿,另外根据其稿件学术不端的程度,可以向作者工作单位通报,让作者的单位及时对作者进行教育并进行相关的处理。同时力争让学术不端行为的信息在检测系统中共享,形成学术期刊之间共享信息,共同防止的局面,从期刊发表平台上全面防止学术不端行为。

通过对测定指标的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评价,确定了鲜切黄瓜加工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为口感、果肉厚度、TSSC、果肉硬度、果皮硬度、果肉色差a*和L*值;通过层次分析确定各主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5.45%、23.66%、15.82%、10.50%、6.92%、4.59%和3.07%;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9个黄瓜样品材料的鲜切加工适宜性进行了排序,结合各样品的田间栽培性状优选出较适宜的鲜切加工样品材料为4#和2#,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较合理的指导黄瓜田间育种,筛选适宜的黄瓜鲜切加工品种。

四、结语

阻止学术不端行为将是一场持久战,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增强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一定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形式、危害,宣传学术不端的危害,从学生源头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并通过审稿专家和编辑共同努力,结合技术检测优势,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同时通过严厉的惩治措施,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警醒其他还对学术不断行为抱有幻想的作者,承担起学术期刊在学术不端防治两端的重要作用,促进科研活动健康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等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

[1]杨宇琦.第三方平台代投线索与学术不端行为证据的关系[J].编辑之友,2019(3):95-99.

[2]雷茂良.农业科研工作的基本特点与运行规律[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3,40.

[3]南思宁,王玉丽,何方.军队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责任缺失和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8,30(S1):18-21.

[4]王育花,童成立.科技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的认知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127-1135.

[5]倪爱香.抵制学术不端是学术期刊编辑永久的责任和义务[J].传播与版权,2019(3):25-27.

[6]肖骏.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策略[J].编辑学报,2018,30(1):86-88.

基金项目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青年基金资助(CUJS-QN-2018-039)。

作者简介 :洪瑞(1981.11-),女,2009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副编审,博士,主要从事期刊出版方面的研究。

标签:;  ;  ;  ;  ;  

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