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又文 姚莉 陈远霞
西南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 门诊部 6460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中医医院门诊患者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医院门诊收治的患者112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门诊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满意情况观察对比。结果:SDS、SAS评分结果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对照组82.14%(46/56)、观察组96.43%(54/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医院门诊患者护理中,除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外,应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帮助患者改善负性心理问题,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中医医院门诊;心理护理;效果
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不畅是引起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施治中需做到情志护理干预工作。特别因门诊护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疾病类型复杂,且人流往来密集,致使护理工作量加大,也因此易出现护理纠纷问题。对此情况,考虑在门诊患者就诊中,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工作。本次研究将以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为对象,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下取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门诊收治的患者112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6例。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29-67岁,平均(41.6±5.7)岁,疾病类型:慢性肝炎、慢性胃炎与其他疾病分别为28例、15例、1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28-68岁,平均(42.0±5.6)岁,疾病类型:慢性肝炎、慢性胃炎与其他疾病分别为27例、16例、13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疾病类型,无危重症患者;②无精神病史、认知障碍情况;③对于本次研究,患者知情配合。比较基线资料包括病症表现、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可做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护理工作开展中,入组患者主要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如协助做各项检查、对患者疑惑问题进行解答。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包括:①劝说引导法,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赢取患者信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劝说引导,如部分患者情绪相对平和,劝说引导应以病情分析、治疗知识讲解为主,再如部分患者表现过于悲观、激动,可列举同类型成功治疗病例,使患者信息强化;②释疑解惑法,主要通过疾病知识与治疗优势的讲解、释疑患者关注的其他问题,避免患者有沉重的思想包袱;③怡悦开怀法,选择患者感兴趣话题与之闲谈,如旅游、运动、电视节目,调节心境,有利于不良情绪的调节;④暗示转移法,如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表情、手势与语言等,为患者做相应的暗示,使患者积极配合整个治疗与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引用心理评价量表,包括SDS(抑郁评价量表)、SAS(焦虑评价量表)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评价[1][2],量表均计分100分满分,若评价结果低于50分,视为无抑郁、焦虑,评价分数为50-59分,为轻度抑郁、焦虑,评价分数60-69分,为中度抑郁、焦虑,评价分数高于70分,为重度抑郁、焦虑。同时,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取其中调查结果为满意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率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Excel表格构建数据库,统计学处理通过软件SPSS21.0实现,心理状况评价结果选择均数±标准差(±s)形式描述,经过t检验组间数据结果;而护理满意率结果需采用检验,利用(n)或率(%)形式描述,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况评价
SDS、SAS评分结果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护理满意结果观察
通过问卷调查,对照组患者中不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各10例、46例,观察组分别为2例、54例,满意率对照组82.14%(46/56)、观察组96.43%(54/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大多研究资料,可发现门诊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担忧、对治疗费用的考虑等,且易将这种情绪带至治疗与护理期间,引起纠纷问题[3]。在中医学理论中,提及情志不畅对五脏均有所伤,如悲伤脾、怒伤肝等,将加重身体疾病,影响治疗效果。对此要求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如劝说引导、释疑解惑、暗示转移等,使患者负性心理问题改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方式,能够发现在心理状况评分结果上较低,提示负性心理问题改善明显,同时在护理满意情况调查中,发现护理满意率结果较高,亦可说明心理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需注意的是,心理护理工作落实中,除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外,也应配合相应的知识宣教措施,如在门诊候诊室播放相关疾病视频、基本治疗常识等,既能缓解患者因长时间等待而产生的负性心理,且有助于健康知识的强化。
中医医院门诊患者护理中,除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外,应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帮助患者改善负性心理问题,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春红.中医穴位按摩结合心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6):70-73.
[2]李燕媚,林月明,吴丽英,等.中医情志护理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情绪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2):169-170.
[3]郑红芳.心理护理在中医门诊的应用分析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43-144.
论文作者:甘又文,姚莉,陈远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门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论文; 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