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_劳动生产率论文

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_劳动生产率论文

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动力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当今,只有把知识应用于生产,才能有效地持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今后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拥有自然资源未必拥有优势,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战略资源,它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首要因素,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拥有人才才能拥有真正的优势。只有把握住关于知识在生产财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增长理论,才能解释当前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最先形成的农业经济是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劳动经济;工业革命以后形成了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资源经济;而目前,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必将引起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一种新型经济正在崛起,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智力经济。换言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持续地推动经济不断增长。

今后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

目前,智力经济的趋势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已比较明显了。这是因为今天已进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技术群为基础,朝着综合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新的技术革命时代。它们都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可以称之为智力产业。因此,真正或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诸如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等。如今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要靠技术创新创造出来,这是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其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19世纪末,美国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1856—1915)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之一。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提高蓝领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该理论提出要按科学方法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日工作量,实行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在实行泰罗制管理后,西方国家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主降低了成本。按照泰罗制的规定,每10名工人有9人干体力活,互相配合, 在制造业、农业、矿业和运输业中进行生产劳动。结果,从事产品制作和搬运的工人的生产率以3—4%的历史性的年率上升。在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农业中提高得更快。但是,今天在所有发达国家中,从事产品制作或搬运工作的人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已大为降低。有人预计到2010年,他们的比重只会占到1/10左右。不难想见,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经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仅仅依靠体力劳动来提高生产率的历史将成为过去,只有把知识应用于生产,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才能有效地持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体现经济进步最好的标志是劳动人口的平均生产率。据有关资料,从1889年到1937年,美国劳动人口的平均生产率年增长率为1.9%, 情况最好的一段时期为3%。1973年以后降到了0.9%,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1950年,日本的劳动力的平均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5%。法国和德国也只相当于美国的35%。现在,日本的这一生产率已达到美国的75%,而法国、德国达到了85%。最近10年中,日本和欧洲的生产增长率也都高于美国,即日本为36.5%,欧洲国家平均为20%,而美国仅为10%。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因素,其中日本和欧洲国家从美国人那里借来了一把成功的钥匙:悄悄地从美国引进大量的新技术、技术专利,从而能够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体制革新,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可见,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把钥匙。显然,今后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的生产率,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开发智力资源,把知识应用到生产上, 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早在80年代,西方学者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出版的《大趋势》和斯托尼尔出版的《信息财富》等著作中,都强调根据新技术革命具有信息化的显著特征,世界将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斯托尼尔如此说:“信息已经超过土地、劳动和资本成为现代生产体系中的投入物。信息减少对土地、劳动和资本的需要。它大批地创造新的产业。它本身就能出售,而且它是经济中成长最快的一个领域——知识行业的原材料。”(《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北大出版社,第317页)

自然资源优势的终结

今天,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科学技术这些高科技群及其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技术与产业。这些产业可以设在地球的任何一处,甚至可以设置在宇宙空间。谁有效地组织调动人的智力从事研究开发这些高科技及其产业,它们也就将在谁那儿落根生芽。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推动经济增长已出现了明显端倪,且日趋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决定性的力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不但使它的功能迅速增加,而且其体积不断微型化,同时,它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地提高产品种类和质量,有效地降低能耗、材耗。生物工程的发展使得不少科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世纪”或“生物学世纪”。届时,农牧业的产量将大幅度地提高,质量也有很大的改进,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低效益的局面。精细陶瓷、碳纤维和各种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可逐渐减少各种金属的使用。依靠高科技促进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事实表明,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战略资源,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拥有人才才能拥有真正的优势,才能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强有力的优势地位。

事实还将不断证明,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知识提供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今天,拥有自然资源未必能致富,自然资源贫乏未必是致富的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能拥有的主要优势就在于它能获得多少知识优势,而在国际经济中越来越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各国管理决策部门在应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做得怎么样。

在美、日、欧洲国家发展经济过程中,许多世界著名的企业就是依靠知识优势,包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企业普遍拥有科研机构、智囊团体,重视培养人才和科研,保证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他们认为,应把科研视为明天的产品,投资于科研就是投资于未来,投资于新产品。实际上,凡是顺利实现扩大生产或经济增长的不论哪个行业或企业,都是由于用知识和信息对自身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提高知识、技术含量而做到这一点的。

现在,传统产业越来越无力同高技术产业竞争。今天,我们只有把握住关于知识在生产财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增长理论,才能解释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和趋势,才能解释技术创新所起的重大作用;也只有这样一项理论才能解释为什么科技领域里的产品新来者,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里的产品新来者,能够几乎在一夜之间席卷世界市场,把其他竞争对手拒之于世界市场之外。

怎样理解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早在50年代以前,西方新古典派经济学家曾提出一种经济增长的理论,它说明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所有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增长。这个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力和产出三者的关系是:第一,资本和劳动力翻番,则产出翻番;第二,增资不增人,或增人不增资,则产出增长递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过去数十年中,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增资快于增人,投资收益却并未递减。在近30年里,新古典派理论不能完满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无法预测长期经济增长的趋势。多年来,经过许多经济学家不断努力研究探索,汇合成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即知识是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只考虑两个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力。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罗默发表一篇有权威性的论文,把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他提出,生产要素有4项:资本、 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衡量)和新思想(可按专利权数量衡量)。他强调,在信息时代,科技是组成生产因素之一,而且是一个重要因素。故该理论可称为科技优先的“新增长理论”。

首先,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承认知识能够提高投资的收益,可用以说明长期的收益为什么会增长以及各国的增长率为什么会不一致。其次,新理论认为,知识是生产要素之一,国家必须像对机器投资那样对知识投资。第三,新理论承认存在良性循环的可能性,即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正如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所强调的,投资能够使科技产生大的产值,而科技能使投资产生更大的产值,换言之,对知识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久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像罗默一样,牛津大学的学者莫里斯·斯科特也认为,技术进步对了解增长是十分重要的。哈佛大学的学者罗伯特·巴罗等人运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作了调查,其结果是惊人的: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即教育不发达,人才和知识不足,而主要不是缺乏有形资本。1994年2月14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持久的发展”。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这种新增长理论的可行性将变得更加清楚。事实证实,按照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些国家的政府若能够更加认真地考虑教育投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知识产权等方面,将会使其经济社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当前,高科技的崛起及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为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提供有力的论据。据预测,未来农业新增产的5/6、未来工业经济增长的70%—80%, 都将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计算机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最为惊人的,信息产业的生产率近20年来提高了100万倍。有关专家预计, 美国每年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可代替4000亿人的劳动,相当于美国全部人口一年工作量的2000倍。主要由于不断的技术进步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与世纪初相比,已增长约19倍。

更重要的是,当今科学技术产生了空前未有过的强大生产力,其表现如下:第一,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了。这就是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在19世纪,一项重要的技术产品开发,从解决理论问题到试制成功的周期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进入20世纪后,这一周期不断缩短。二次大战之后则平均9年,激光技术仅1年时间。第二,科学技术成就促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地增长。在20年代初,世界工业生产率的提高,有22%是依靠采用科学技术而取得的。70年代以来,这一比例上升到60—80%。第三,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造成了丰硕的经济效益。如当代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有60%左右来自科技进步。有的发达国家更高,可达到70%左右。高科技还将使这种比例持续上升。不言而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直接的强大生产力。现实生产力都是人类知识力量的物化产物,都是科技成果进入物质生产过程产生的结果。由此可以断言,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首要因素。

标签:;  ;  ;  ;  ;  ;  ;  

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