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丁玉敏论文_丁玉敏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丁玉敏论文_丁玉敏

丁玉敏 新乐市第四中学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高中生承担着继承和发扬的重任。可是,在现实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校效率并不高。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禁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只有结合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思路才能改变这一尴尬局面。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教学现状 诗词特点 改变教学方式

一 分析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原因

(一)兴趣较低,阅读面也较为狭窄,同时积累量也相对比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的状态,在知识的迁移上容易受到约束和限制,缺乏一种宏观审读,也就更谈不上个性悟读或者审美解读,最终造成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非常的茫然,一切为了考试而学习,未真正领悟到古诗词所蕴含的各种艺术美,自然而然其自身的文学素养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在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的眼中,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花架子,没有多大用处,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较少使用,即使偶尔使用也只是陈品课件的昙花一现,对其使用时机、频率、内容等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导致其成为了教学活动的装饰品。也有的教师自身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匮乏,索性在教学活动中弃之不用,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走上讲台,这样的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和丰富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高。

古诗词自身具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也使得其并不像白话那样浅显易懂。对于大部分古诗词而言,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而这无疑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仍旧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自身语言所具备的灵活气韵得不到展现,使其审美趣味逐渐下降,最终使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响、限制,造成其教学质量低下。

(三)忽视学生积极情感培养,内在动力明显不足

积极的情感是高中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重要动力,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略了这一方面,没有将情感因素充分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感受,没有抓住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动力不足。这样会使学生逐步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不利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最终提升了诗歌教学的难度。

二 解决办法

(一)基于古诗词自身文体特点所采取的策略

1、在技法上进行突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语言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望文生义来理解古诗词,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古诗词理解上产生误区。在古诗词中,其语言较为含蓄,通常情况下,作者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通过谐音、比喻、用典、互文、拟人或者借代等方式来表达。鉴于这种特性,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想突破这种语言理解障碍还必须得掌握相应的艺术技能,从整体出发,根据语境进行联想,对词义进行动态地介绍,将一些困难的古诗词转变成为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高适的《燕歌行》、《封丘作》这两篇诗歌中,有“烟尘”和“风尘”这两个词语,尽管二者只有一词之差,当时在词义上确有很大的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时,教师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借助于工具书,使学生能够明白《燕歌行》中的“烟尘”指的是战争,而《封丘作》中的“风尘”即可理解成为流言蜚语和地位卑微者的生活,又可理解成为战乱。

2、结合古诗词自身的意境,进行情境的再现。在古代,诗人将客观的物象来作为其创作的素材,通过加工与提炼以后,将其转变成为渗透着诗人自身情感的艺术形象。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明白这一特性,注重学生感官的激发,进行古诗词意境的再现,正确引导学生在这种意境中来解读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一种思想,借助于具体的物象,使学生可从不同形态上来审视诗词所蕴含的内涵,通过日常体验与观察来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物象的感受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应将意象进行归纳和总结,辨别不同诗词作品在意象上所存在的不同,正确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意蕴进行细作与辨析,通过学生自己的辨析,使其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意象之美,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联想,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表面语言符号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方式的融通与创新

1、在进行诗文的阅读时,应从整体出发把握诗歌,结合诗人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生活状况等,这样才能够在一个大的语境中,从浅到深地认识和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义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宗旨。比如进行山水诗这一专题的教学时,在对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和中唐“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之间异同进行比较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对当时唐朝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明白盛唐与中唐之间二者在本质的异同,使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更多是表达作者对于生活和自然的喜爱;而在中唐时期,“韦应物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山水诗则更多的反映出了作者低落和无奈的心情,表达了作者自身清淡高远以及孤寂的意趣。

2、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在进行诗词鉴赏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母语这一课程资源意识来增强古诗词和日常生活、社会以及世界之间的联系,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学艺术所具备的各种象征。目前计算机、网络等新手段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的学生们已经认可和接受这样一种知识展现和传播的方式,所以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老师要改良传统的教学手段,适当嵌入多媒体教学方式,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辅助教学;另一方面,老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在各种多媒体的使用上学生往往具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加娴熟的技能。

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古诗词教学场景,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

3、加强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深刻认识到古诗词的内涵,更加客观且全面地理解作者自身的情感,继而提高其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能力。语文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时迎合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在当前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不仅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而且希望在更多的场合张扬自己的个性,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学生更是如此。如果老师只是想一味地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要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和生活,往往会适得其反。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不影响教学过程和目的的情况下,主动地倾听和认可学生内心的声音,肯定他们的个性。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写作与创作的过程中,这种“写”并不是指简单的仿写,而是把一些简单的阅读行为变为一种形式多样且灵活的创造性行为,同时还可在原古诗词上进行改写。比如在进行王维《山居秋暝》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抓住文章中所呈现出的意象以及诗歌自身的特征,借助于创造性联想以及具体形象的补充,让学生利用散文式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王维诗歌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意象。

三 总结

为了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高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狠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实施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的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突出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论文作者:丁玉敏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丁玉敏论文_丁玉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