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陈敏1,廖婧文2

陈敏1 廖婧文2

(1广东肇庆高新区人民医院 内科,广东肇庆四会 526238 )

(2广东肇庆高新区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肇庆四会 526238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效率为7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临床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体内的糖还有蛋白质等这些的代谢出现了紊乱。我们采用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两种药物对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下面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1]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有2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在37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这些患者病程范围在2年到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年,这些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有14例是男性患者,6例是女性患者;对照组20例,其中有12例是男性患者,8例是女性患者。我们在对比治疗前,对血压进行测量,观察组患者平均为 (159.5士11.4)/(106.6士6.2)mmHg,对照组患者平均为(160.5士9.3)/(105.6士6.1)mmHg;对血糖进行空腹测量,观察组患者平均为(10.6士2.3) mm0l/L;对照组患者平均为(10.8士3.5)mm0l/L。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还有病程以及血压和血糖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具有可比性。[2]

2.治疗方法

我们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治疗,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每天口服硝苯地平20mg,每天2次这种常规治疗方法,而对观察组患者,除了采用硝苯地平这种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外,还要加用厄尔沙坦,每次口服150mg,每天1次。然后把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的变化情况,还有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除此之外,还要观察出现了哪些药物不良反应,在为期三个月的治疗结束后,还要跟踪观察这些患者有没有复发。[3]

3.观察指标

我们需要对这40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前三天进行血压测量,每天进行一次,然后治疗前血压值就是计算这三天的平均血压。而治疗后的血压值是在治疗期间,对这40例患者每周进行2到3次的血压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这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的标准是患者的其它临床症状消失了,而且舒张压下降10一15mmHg以上,同时患者的各种体征都恢复正常了;有效的标准是患者的舒张压虽然下降I0mmHg以下,但是可以下降到正常值,而且患者的各种不良症状得到好转,各项功能也慢慢转好;无效的标准是患者的舒张压或者是收缩压并没有任何的下降,患者的不良症状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有的甚至出现了病情加重的情况。[4]

5.统计学处理

我们对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当p<0.01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疗效比较

在对观察组和治疗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疗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有17例是显效,有2例是有效,有1例是无效,总有效率达到了为19/20,即95 %;而对照组有11例是显效的,3例是有效的,6例是无效的,总有效仅为14/20,即70 %。因为P<0.01,所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血压比较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患者血压明显地控制住了,效果非常好,而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就没有那么明显。因为P<0.01,所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观察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血压进行

3.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恶心的不良反应,有1例出现了呕吐的症状,还有1例出现了头晕的反应,但是并没有患者出现头痛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是3/20,仅为15 %;而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恶心的不良反应,有3例出现了呕吐的症状,有2例出现了头晕的反应,头痛的有1例,药物不良反映的出现率是7/20,达到了35 %。由此可见,观察组要比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因为P<0.01,所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5]

三、讨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是之前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史,所以我们现在要想减少和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就要从根源上去找对策。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那些极容易发生的人群,所以就要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不要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再演变为心血管疾病。同时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的血压控制情况要好,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要比对照组少,可见在临床除了采用硝苯地平之外, 加上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於红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J].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10(5):296-297.

[2]王有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研究[J]. 当代医学,2010,16(4):7-9.

[3]范晓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 ,2012,33(15):3269-3270.

[4]符丽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采用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5(9):49-50.

[5]陈穗,戴俊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21-622.

论文作者:陈敏1,廖婧文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  ;  ;  ;  ;  ;  ;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陈敏1,廖婧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