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学术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中国论文,格局论文,荆楚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必然要影响中国,而中国的发展,又会给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带来日益明显的影响。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从本世纪末到21世纪,无论是世界经济格局,还是中国在其中的地位,都将进一步发生变化,这些情况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考察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首先得分析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中,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无疑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49——1978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及初步工业化阶段和1978年底开始的争取实现全面工业化及现代化阶段。在初步工业化阶段,尽管国际环境十分严峻,国内经济工作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曾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严重影响,使经济发展出现过较大曲折,但整个说来,我国国民经济仍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1950——1978年,我国工业及农业总产值各增长36.7倍和3.7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2.9%及5.3%。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增长倍数如后:煤、钢、水泥、棉布与石油年产量分别增加13.4倍、51.1倍、45.3倍、3.4倍及519.3倍,发电量增长54.9倍;谷物、皮棉、肉类及油菜籽产量分别增长1.3倍、2.1倍、1.1倍及6.7倍。与此同时,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各增加17.3倍、16.7倍和17.8倍。
作为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增长的指标,我国国民收入在1949——1978年期间由173亿美元增加到1226亿美元,增长了6.1倍;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653.6亿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2166.7亿美元,计增长2.3倍。整个说来,在这个阶段上,我国国民经济的储蓄率或投资率,从期初的低于5%上升到超过30%的高水平,这种高投资率,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及其它经济部门的增长,在人口由5.6亿增加到9.56亿(1978年)的情况下,农业起到了基础的作用,既保证了不断提高对居民所需农产品的供应,又满足了工业对农业原料的需求,而工业的较快发展,使我国得以建成较为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工业化。1952——1978年,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的比重由58.5%下降为24.8%,工业的比重则由41.5%上升为75.2%,结果,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得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提高,这一切初步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直到70年代末,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还相当低,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266.6美元,即只相当于美国的2.34%、日本的3.15%、联邦德国的2.56%、法国的3.01%和意大利的5.81%。同时,当时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急需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经济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争取实现全面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阶段。改革开放17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情况见下表:
表1:1978—1995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
附注释:①按美元折算,各年份依次为2366.7亿、2462亿、2390.2亿、3649亿和6956亿。
②扣除物价变动,按可比价格计算,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78年的4.7倍,1979—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率为9.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年份;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有关各年;《人民日报》1996年3月7日第5版。部分指标由本文作者计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面貌出现了惊人变化,这主要表现于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的高速度。1979—1995年,经济实际年均增长达到9.5%,比80年代世界平均的经济年均增长2.8%的速度快两倍以上。特别是1991—1994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更高达11.7%,而同时世界平均年增长1.9%,发达国家平均年增长1.7%,发展中国家平均年增长5.3%,东亚增长较快的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韩国在增长速度上也低于我国,即只分别为8.4%、8.3%、7.8%和6.8%。近17年来,我国工业年均增长15.1%,农业年均增长6.9%,均属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
第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和交通通讯业务大幅度增长,进行全面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空前加强,除表1所示外,1978—1995年,乙烯由38万吨增加到203.9万吨,增长4.4倍;化学纤维由28.4万吨增加到221.4万吨,增长6.8倍。1995年,我国生产了10种有色金属425万吨,硫酸1741万吨,纯碱582万吨,化肥(折百分之百)2450万吨,发电设备1682万千瓦,金属切削机床18.1万台(1993年产量为26.2万台),汽车150.3万辆,集成电路31292万块,微型电子计算机40.3万部,程控交换机1635万门,糖565.6万吨,原盐2499万吨,彩电1958万部,家用洗衣机和电冰箱分别达944.8万台和929.6万台。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各种运输方式的较快发展,1995年完成增加值3236亿元,货物周转量35436亿吨公里和旅客周转量9105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9.5%、6.5%和6%。邮电通信业发展更加迅速,邮电业务总量从1978年11.65亿元增至1995年的986亿元,计增长83.6倍。各部门经济的上述迅速增长,是与在国内高储蓄率和及时引进外资条件下不断扩大投资分不开的,197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到500亿元,1992年超过7500亿元,1995年则完成19445亿元,即使扣除价格因素,也增长了20倍以上。
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取得了较大进展。1978—1995年,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0.2倍、15.2倍和20.9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依次为15.3%、17.4%及19.9%。结果,在这17年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8.4%下降为19.7%,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8.6%上升为49%,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3%上升为31.3%。在工业内部,部门结构也有一定调整,并逐步向优化方向发展。70年代存在的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的偏向有所克服,80年代加速了轻工业发展,两者的构成比由1978年43.1∶56.9改变为1990年的49.4∶50.6,此后重工业比重趋于回升,1995年两者的构成比为45.2∶54.8。多数轻工业产品由过去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消费品工业发展到庞大规模,家用电器生产扩展极快,如彩电不仅市场投放量迅速增加,且有大量出口。重工业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加工制造水平。在主要工业部门方面,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均有较大发展,能源增产成效明显,新兴原材料工业增长迅速;机械制造工业变化突出,其产值到90年代初已占到全部工业产值的1/3以上,产品结构日趋优化,先进技术产品和装备如数控机床、计算机、电子、通讯设备及各种重型设备等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均有重大进展,在卫星发射、测试、回收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等。
第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从80年代中期起,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逐步减弱,1984—1993年,国家计委下达的工业生产指令性计划产品品种由123种减至54种,其产值比重降至11.6%;商品流通方面,国家计委统一平衡分配的物资由256种减为22种,价格形成方面,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比重,在工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额中为90%,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为85%,在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为80%,整个说来,近几年来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比重由一半左右增加到80%以上。上述情况表明,经济体制改革跨出了较大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开始形成。
第五,对外经济与贸易关系显著扩大。1978—199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2.6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6.6%,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4.3倍及11.1倍,年均增长率各为17.4%和15.8%。同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系数(进出口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6%上升为40.4%,表明我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明显扩大。由于工业迅速发展,这段时期出口商品结构有较大变化,传统的初级产品比重降低,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如1993年就达到81.8%,其中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24.7%升至1995年的29.4%,超过服装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我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外贸易范围进一步拓宽,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由1993年的180多个增加到1995年的237个。到1993年底,我国吸收外资比1979年有很大增加,协议利用外资金额为3137.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1355.66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714.0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为542.19亿美元。1994—1995年利用外资继续增长,1995年末,已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3.4万户。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也有一定发展。
第六,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1978—1993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后增长1.5倍,年均增长2.8%,农民实际纯收入年均增长6.6%,均高于1953—1978年年均增长1.7%的水平。李鹏总理1993年在第八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说过:“现在,我国的蛋类、肉类、食用植物油的人均消费量已相当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978—1993年,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由人均3.6平方米增加到7.5平方米,即高出一倍以上。城乡居民使用的耐用工业消费品品种不断增加,数量迅速扩大,质量日益提高。
这一切说明,尽管我国经济中当前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伟大的、有目共睹的。
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建国以来的40多年中,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经济上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
从建国之日起,特别是从1978年底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从各种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看来,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不少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现已居于世界前列,有些甚至跃升至首位,这可以从表2、表3两表中看出。
表2: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
表2附注释:①发电量系占主要生产国73国总发电量的比重;水泥产量系占主要生产国65国水泥总产量的比重。②1960年。③1961—1965年的平均数。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年鉴》有关年份及《统计月报》1996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季报》1994年2/3/4期;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0—1996年各年份;《美国统计摘要》1990—1995年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年份;《世界经济年鉴》1994及1995年;《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年);《苏联国民经济七十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世界经济》杂志1993年第12期及1996年第10期;《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比较》,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光明日报》1996年1月27日第四版等。表中各项比重或引自上述书刊,或据上述资料计算,其中个别比重系由本文作者估算。
1950~1994年,我国人口由5.6亿增加到11.91亿,即增多1.27倍。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也有较快增长,1951~1978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2%,①1979~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则进一步提高到9.5%。但应说明的是,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由于“文革”时期的严重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所占的比重出现下降;进入80年代后,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几次明显下调,所以按汇率变动折算成美元计值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再下浮,直到90年代初期才有所回升。②
①1950—1978上国民收入由173亿元增长到1222.6亿元,增加6.07倍。
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如后(1美元合人民币数):1981—1984年为1.50,1985年为2.94,1989年为3.77,1990年为4.78,1991年为5.32,1992年为5.51,1993年为5.76,1994年为8.70,1995年为8.30
这里还要提到运用购买力平价法来估算国内生产总值的问题。表1(附注)中所列举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是通过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实际汇率折算的,这种汇率又是由进出口贸易状况所决定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并作国际比较时,还可以运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用这种方法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果,与用实际汇率法得出的结果差异甚大。如按世界银行发表的数字,1992年用购买力 平价法测算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22198亿(国际)美元和1910(国际)美元,而按实际汇率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各为5060.8亿美元和470美元,两者相差约三倍左右。特别是按购买力平价法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国际排序,1992年中国的位次不是按实际汇率排出的第8位,而是上升为第3位,即排在美国(59202亿国际美元)和日本(25099亿国际美元)之后,并大大超过其它发达国家德国(16612亿国际美元)、法国(11021亿国际美元)、意大利(10248亿国际美元)、英国(9670亿国际美元)和加拿大(5403亿国际美元)。①可以明确地说,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法对我国人民币现有购买力的测算结果是偏高的,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的上述差别,主要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工业化水平方面双方现有的差距甚大。所以,我们现在进行国内(民)生产总值的国际比较时,不宜采用购买力平价法,而应使用实际汇率。当然,使用实际汇率进行国际比较,也有可能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出现某些低估现象。①参见: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4年。
表2中的数据表明,建国以来的40多年里,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所占的比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系列工业品产量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是极其突出的:1950~1994年,煤所占比重提高了10.1倍,原油的比重上升了109倍,钢的比重提高了39.3倍,发电量的比重上升近15倍,水泥产量的比重提高了约30倍。结果,1994年,煤与水泥的产量均达到或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3(按人均产量计算,均大大超出世界人均的水平),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8,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13,原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1/20。1987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6.9%,仅次于美国(占22.4%)、前苏联(占17.9%)和日本(占11.2%)三国,高于其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上述比重,大大超出了1953年所有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增加总值中所占的比重(4.8%)。上述时期,谷物、棉花及肉类等主要农产品在世界所占的比重也分别提高0.02倍、0.49倍及1.1倍,1993~1994年,这些产品产量均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5,或者说,它们的人均产量已达到世界的人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所占的世界比重则增长了两倍。这些变化说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已大为加强。
随着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一系列主要工农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不断提高,许多产品已跃升至世界前列甚至第一位,具体见表3。
表3: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居世界的位次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杂志1993年第12期及1996年第10期;联合国《统计月报》1996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季报》1994年2/3/4期及1995年3/4期;《世界经济年鉴》1994年1995年;《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比较》,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能成为经济大国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半月谈》1995年第18期。
在上述10种主要工农业产品中,到“八·五”计划后期,煤、水泥、棉布、谷物、棉花、肉类和油料作物产量已居世界首位,钢产量占第2位,发电量及原油产量分别占第3位和第4位。90年代初期,在世界各国产量排序中,我国还有一系列工农业产品位居前列,如电视机、蛋类居第一位;生铁、收音机、化肥、茶叶、花生居第2位;化纤、食糖、大豆居第3位;钢材居第4位,等等。在此同时,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也不断提前: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及进口额在世界上分别列第29位、31位及28位;1980年,三者依次提升到第22位、24位及20位;1985年,三者均上升到第18位;1990年,三者再分别提升至第13位、12位及16位;1994~1995年,三者都上升到第11位,即已临近进入到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
除上述各项具体指标变化外,表明我国在当前世界经济中所处地位的综合性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按美国学者雷伊·S·克莱因的“国力方程”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等指标,199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600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1993及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各为4256亿及5222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第10位和第9位);①我国经济实力(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能源、食品、工业生产能力及对外贸易)总记分为79.57分,居世界第5位,即列在美国、前苏联、日本及联邦德国之后;我国综合国力(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及经济实力,但未包括军事能力和精神要素)总记分为154.57分,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351.33分)和前苏联(250.32分),但高于日本(127.81分)、联邦德国(113.47分)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②我认为,这些综合性指标所表明的90年代初国际比较状况,分别从不同层次显示出我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即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和亚洲地区的经济大国之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在迅速提高,正处于走向世界经济大国的转变时期。①参见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2、1995及1996年。②关于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数据,引自《世界经济》杂志,1992年第7期,第90页。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力量有很大增长,但是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然是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许多重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仍旧很低。例如1994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实际汇率估算仅为530美元,在133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95位。看到这一点很有必要,它可以促使我国人民更加奋发图强,不断努力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的实力,为实现21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而继续前进。
三、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与21世纪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发展的前景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中各种类型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对比、组合状况及其相互作用的总的图景。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形成演变的结果,具有后述几个主要特点:由不同类型国家并存所形成的多元化格局;由美、日、欧盟等具有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几“极”鼎立所形成的多极化格局;由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增多所形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格局;由各国经济活动更广泛、更密切和更深入交织而出现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以及由经济矛盾异常复杂和有些基本矛盾特别突出所导致的矛盾多方向化与主要矛盾集中化的格局。①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尚在继续演变,这种演变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今后的变化将相互影响,分析下个世纪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前景时,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①参见拙文:《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对21世纪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发展前景的估计,应以党和政府关于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为出发点。依据邓小平同志1979年底提出的到2000年经济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即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比1980年翻了一番;1995年,我国又提前五年达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可以说,进入90年代,从总体上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第一步战略部署已经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关键时期。小康水平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一个中间性生活发展阶段。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曾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小康水平包括小康个人消费水平和小康公共消费水平。当时,国家统计局等单位拟定的小康生活标准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00元,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基尔系数为0.30—0.35;贫困人口比重在5%以下;人均年收入为1400元;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15.5平方米;人均日摄取热量为2600大卡,蛋白质为75克;恩格尔系数为0.47—0.49%;人均文化用品及文化教育、生活服务支出比重为16%;平均期望寿命70岁;中学入学率为55%~60%。①
①转引自:《当代世界经济实用大全新编》,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页;参见李京文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234页。所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年收入系按1990年价格,当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500元。
1996年3月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指出:“‘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鉴于我国现已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完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指标就成为“九五”期间的突出任务。我认为,按照预定的8%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低于1980~1995年的9.5%的实际年均经济增长率),依据1995年的价格测算,2000的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56万亿元,人均额(按13亿人口计算)约6500元,即为198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1500元(按1995年价格)的四倍强。
到2000年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不计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再下调所造成的影响下,国内学术界曾提出过多种预测。例如,到2000年我国国民(内)生产总值、它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以及国际排序中所占的位次:王怀宁研究员等估计为11000亿美元(按1980年价格)、占世界的4.6%并居于第5位;①李京文研究员等预计为8000亿美元(按1990年价格)、占世界的2.62%和居第7位;②我的估计与后者接近,约为9000亿美元(按1990年价格)、占世界的2.96%和占第7位。这几种预测③表明了一个共同趋势:在到本世纪末即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部署时,作为跨进小康生活门槛的国家,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高。1980年和1990年,我国国民(内)生产总值分别占世界总产值的2.18%和1.64%,在世界国民(内)生产总值排序中分别占第9位和第11位。如果上述几种预测接近未来的情况,那么我国国民(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位次,将会上升至第7位或第5位。这当然是一个进步。但要知道,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只是从小康生活向富裕生活即中等发达国家生活过渡的开始,在21世纪中期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小康水平还需不断提高,直到下个世纪中叶才可能转到富裕水平,即转变成中等发达国家,亦即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①王怀宁主编:《2000年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②李京文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占世界比重系本文作者估算。
③1997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将先后回归中国。均未包括港澳地区2000年的区内生产总值。1992年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78.3亿美元,占世界的0.34%。
在由小康向富裕即中等发达生活水平转变的过程中,即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努力中,下个世纪的最初10年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年代,是我国完成工业化和开始加速进行现代化的10年。我国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奋斗目标主要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依据10年内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计划,年均经济增长率将为7.2%(低于现在的9~9.5%,经过努力这是能够做到的)。按1990年价格计算,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约为18000亿美元。②如果西方7国届时继续保持1980—1991年期间的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即各国自2.3%至4.2%不等),到2010,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为美国的19.7%、日本的24.5%、德国的74.7%、法国的97.8%、意大利的100%、英国的104.1%和加拿大的174.8%。这种图景就与2000年颇不一样:按我的估计,该年份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9000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12.7%、日本的18.5%、德国的46.8%、法国的61.2%、意大利的63.4%、英国的69.2%和加拿大的118.4%。③这说明我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将有新的提高。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载《人民日报》1996年3月20日。②未包括港澳地区。③关于据以计算的西方七国数字,参见李京文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有关2010—2050年间的远景估计,先看表4:
表4:我国个别学者对世界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①
注释:①所引书中错印为2025年,未包括台湾省及港澳地区数字。
资料来源:刘国平:《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比较》,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表中数据系该书作者根据日本经企厅、世界银行及中国统计出版社的有关出版物中的资料诸或估算所得。
上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所列出的各项年均增长率的预测指标(前苏东国家除外),均与1977—1995年的实际情况接近(前苏东国家低于表中的3%)。如上述年均增长率预测指标在21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或较大程度上接近当时现实,则将会出现后述态势:到2025年,按国内生产总值说来,美国将继续居首位,中国将接近甚至将超过日本,即在国际排序中将上升至第3位或第2位,这将意味着中国将走出地区经济大国地位而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易言之,中国届时将成长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新极,并打开发展中国家演变成新极的通道;而到205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甚至会超过美国而居第一位,其它发展中大国(如巴西、印度等)和国家集团(如东盟及拉美等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也有可能相继演变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新极。值得指出的是,即使上述预测基本上成为事实,到2050年,人口众多的中国(将达到16亿),同西方发达国家(总人口将为10亿左右)相比,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说来,将只及那时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值的1/2,即大体相当于爱尔兰、新西兰和西班牙今天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所处的地位,换句话说,只能达到刚够跨进发达国家门槛的中等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并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国同那时经济高度发达的美、日及西欧多数国家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将低很多,双方的经济发达水平还将有相当大的差距。当然,也应指出,要较准确预测30年甚至50年以后的经济指标变化,几乎是难以做到的,只能预测多年后的一种发展趋势,一种可能性,这种发展趋势和可能性,将会受到国际上以及各国首先是主要国家内部各种经济、政治变动的影响,而不得不进行必要的修正。要使我国在21世纪发展成为经济大国,我们面临的任务极其光荣又极为艰巨,必须坚决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努力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我国经济能够长期地、迅速地、持续地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得到增强。
我国如能在21世纪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将对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将主要表现在:在不同类型国家并存的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成长为世界经济中的新极,将意味着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变化,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空前增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决不做超级大国,永远不称霸,并一如既往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国领导人历来强调这一立场,近些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多次重申这个立场,而中国成长为世界经济中的新极,将打破世界经济现有多极化格局中由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并有力地推动多极化格局继续向前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更有力的促进力量,中国经济也将更深入地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中国作为一贯爱好和平的发展中国家,在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不仅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而且会更有力地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更有力地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促成“北富南穷”状况的逐步改变。总之,在21世纪,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政治中一支具有重要意义的保卫和平、增加稳定和促进发展的力量,将对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 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