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论文_蓝东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论文_蓝东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

摘要:当前,随着就业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更强调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标准和目标,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并融合自身的专业特点,而有效构建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的方式,使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变革和优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等相关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1引言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更着重强调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抓手,并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以此来有效明确学生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根据毕业生的回访工作和反馈,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毕业之后,通常情况下都会到建筑施工企业和装饰公司、工程造价师事务所等一系列相关的工程企业,具体从事造价相关的工作,在刚毕业的时候,主要是在相关企业做造价员或者造价工程师的助手。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类行业对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可以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有效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建筑识图能力、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等相关方面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有效掌握材料性能、施工技术,能更加灵活有效的熟练运用算量及工程计价软件,逐步形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更有利的实践教学模式。

2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所涉及的专业课程体系

有针对性的结合已经确定的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标准的教学目标,在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和兄弟院校专业教授的指导下,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要注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一步有效结合工程造价专业实际需要,把注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的目标,使相关的课程体系得以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把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成四大类别,分别是: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习课程。

2.1平台课程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确保学生的识图、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得到更深入的培养,让学生们都能够足够有效的掌握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我们工程造价相关的专业课程中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建筑构造与识图》等相关方面的课程,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其根本宗旨是为了更全面完整的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2.2专业核心课程

为了从根本上有效确保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掌握工程计量计价的基本方法,针对算量及计价软件能够更熟练系统的掌握,首先进行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有针对性的把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学习的背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出相对应的工程条件和应用场景,使用广联达软件完成钢筋抽样、土建图形算量及工程造价的编制。在这个教学阶段内,有针对性的设置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一系列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最主要是让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得到最切实有效的培养。

2.3专业拓展课程

这种课程形式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的就业方向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和拓宽,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自身的就业需要和职业能力需要,可以在大三的上学期设置相对应的课程,例如《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可以作为选修课来安排,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4实习课程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快速适应具体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了《顶岗实习》课程,通过这方面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进行相对应的顶岗训练,使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充分的实现毕业之后就可以立即上岗的主要目标。为了能够让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有更好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可以有效的把专业课程教学与实施“双证制”有机融合,按照“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的具体要求,使课程设置与执业资格考试和岗位技能课程进行有效的对接,针对这样的情况进一步增设《“八大员”培训》等相关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前沿的建筑行业知识,可以定期邀请专业的权威专家来进行讲座。

3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措施

3.1进一步有效增加校企合作

针对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以及相关专业的就业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增设校企合作班,切实有效的采取和企业合作的方式,着重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其职业能力的提升,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例如,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而言,相关的院系领导与特定的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有效的洽谈和合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了解该类公司所涉及的核心业务,并针对相关业务的职业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进一步增设相关的工艺课程,这样能够让学生们真正意义上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相关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职业能力需求,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角色中,并更有效的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3.2有效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

在进行造价专业的课程建设时,要进一步有效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更强调实践的教学,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使基础理论课程更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够用为度,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把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相互融合,真正意义上做到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与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有针对性的根据课程的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增设实践环节的课程,更突出实践性和针对性。例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设置工种实训环节,《建筑构造与识图》增加认识实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类课程在学习了理论课程之后,再进一步增加《土建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及《装饰工程定额与计价综合实训》,从根本上有效确保实践课的课时比重占大多数,更突出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提升,充分达到部分好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刻上岗作业,一般的学生经过较短的实习期就能胜任工作的目标。

3.3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革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这样的模式和顺序:工程图纸发放→任务分析→建筑(结构)设计说明解读及识图→计量方法讲解→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算钢筋量→手工算量→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算量→手工算量成果与软件成果对比分析→分析常见问题→工程计价软件的应用→工程造价文件的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审计→教师评价→任务完成。这样可以把传统意义上的“学做分离”转变为“做中学”,通过手工算量与软件算量的比对,发现手工算量过程中的错误,这样能够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在职业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升。在学生课堂学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先发放工作任务书,让学生们更明确目的,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检查,以及对比,使学生具备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要着重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人特色和教师的自身优势,确保课程体系改革分段实施,在课程的设置上逐步深入,从理论教学环节到实践教学环节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实习以及未来就业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靖.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5,5(9):99-100.

[2]刘晓新.浅谈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16,8(10):53-54.

[3]韩建丽,鲁鹏,韩伟伟.民办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浅谈[J].才智,2016,5(12):86-87.

论文作者:蓝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论文_蓝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