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应用论文_刘志坚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发出功能全面的手机操作系统,手机也愈发的智能化,传统的仅仅能接入互联网的移动通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推出将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成为通信服务商科研部门需要去研究的工作。本文结合物联网的基本结构,分析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的物联网发展情况特点,探讨了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

关键词:无线移动通信;物联网;应用

一、物联网的基本结构

物联网有着复杂的构架,但是从基本结构上来可被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

1.感知层。所谓感知层就是指信息感知层面,这是位于物联网的最底层,是物联网中直接接触各种物体的部分。感知层就像是人的鼻眼耳等直接感知器官,感知层由种不同的传感器和相应的控制器组成,包括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二维码技术等多种感知设备和感知技术。

2.网络层。所谓网络层就是指网络传输层,这是物联网的中间层,网络层犹如犹如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感知层一旦获取信息,网络层就负责传递。网络层主要负责将各信息感知和控制节点互联成网,以实现信息传输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并为上层信息的应用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

3.应用层。所谓应用层是信息应用层,这是物联网的最高层次,主要是实现对联网物体的定位、监控以及管理功能。应用层构成了人们和物联网的相互接口,能够针对不同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管理及运行平台,相关人员可查看相关物品信息,并对其进行定位及发出监控指令,实现更加准确和更加精细的智能化信息管理。

二、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的物联网发展情况及特点

2013年-2018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速

根据工信部的物联网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2015 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预计到2020 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物联网作为通信行业新兴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技术不断进步、国家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将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移动互联向万物互联的扩展浪潮,将使我国创造出相比于互联网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机遇。

总的来讲物联网的移动通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物联网技术服务的对象更广

过去的移动互联网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服务对象局限于移动终端,没有将这些对网络服务需求高的大量的实体类的客户端纳入网络空间去,服务效应明显低很多,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刚好满足这类对网络应用需求高客户群体,方便了实体类的客户端对人们的快捷服务,填补之前服务所达不到的空缺部分,扩大通信公司服务的范围。

2.物联网缩短了服务的反应时间

以往人们需要社会设施服务的时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物联网则彻底缩短人们申请服务的反应时间,需求人群只要通过物联网或者使用物联网上提供此类服务的APP发布一个简单的需求信息,能提供该类服务的从业人员在接到需求信息之后就能快速反应,到达需求人群身边解决所遇到问题或是提供需要的服务,经过物联网的提速,使得生活变得更简单方便。

3.物联网个人信息保护更高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发面已经有了经验,再加上新的加密解密技术,物联网对用户信息保护的能力更加提升了一个环节,物联网保护信息的能力更高。

三、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

1.智能交管、防盗和数字医疗

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公路上的讯息和状况进行整理和汇总,进而为公路上的红绿灯设置合理的时间,有助于降低交通阻塞的问题,司机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路况讯息,有助于实现管制车辆通行的目标。同时,将物联网防盗探测点设置在各个角落,盗贼就无处可藏。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RFID自动辨别技术对病人进行远程诊疗,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构建数字家庭,把家里的全部家用电器设置为终端,设置电器的运行和结束时间。例如什么时候煮饭,空调运行的时间,家用电器设备修理的时间等等。

2.物流配送

在物流配送方面的运用上,只要在线上卖出一件物品,系统就可以第一时间对这件物品所相应的库存和位置进行定位,与此同时,下达信息由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库存地发出商品。在仓库中设置传感器设备,有利于构造一个安全牢靠的存储环境,保障商品状态,为商品的出库提供了便利。此外,在配送的过程中,利用传感器设备还可以实时监控该物品的状况,在配送物品的车辆上装载GPS,然后经过无线互联网将车子的动态位置发送到物流系统中心。消费者可经过手机终端查询该物品的状况和地点。在配送的过程中,配送员工还可以带具有3G或4G功能的手持终端、POS机清算以及支持物品交接等整体配送环节,根据系统中的配送状况和员工,提供一条最佳的配送路线,并对其进行反馈和整理。

3.实验实践教学和信息化教育管理

在教育方面上,为了了增强学生实验能力,教师常常采用实验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其效果并不佳。运用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可以形成模型以及虚拟的实验教室。在实验器材上设置传感器和数字化属性,学生可以远程调节这些实验设备,并获取所有的动态实验数据,同时还可快速的将是实验结果通过互联网传送给老师,不仅如此,当学生在出现实验操作错误时会及时的出现提示信息。有助于提升学生判断、处置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于图书馆建立以及学生安全管制等方面上,尤其是学生出勤方面上,在校园的主要出口设置传感器装置,对他们身上的射频标签进行识别和获取,实时掌握好学生的位置和出勤情况,既能增强校园安全,也能方便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状况。

4.商品管理

在商品管理方面上,建设追踪信息系统。采取IP技术或条码技术开发货物的特定标识,不仅可以协助企业实时动态监测该商品状态,进一步提高商品管制质量,还可以为消费者辨别商品提供便利,熟悉该商品的生产地址、加工输送环节等,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信赖度,进而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和物联网的加速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已经开始。但是,这些应用主要局限于一些特定的行业之中,没有真正地普及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仍需要为之不断努力,我们需要抓紧出台相关标准以实现对物联网的规范与引导,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加速物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加速移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让人们认识物联网,并应用物联网。我们相信,移动网络技系统必定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也相信物联网也必定能给人们带来一个更加智能更加美好的现代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江一.浅谈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信息通信,2011(12).

[2]钟峰.试论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信息通信,2015(08).

[3]刘建周.物联网的概念及发展[J].中国科技术,2011(01).

论文作者:刘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简析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应用论文_刘志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