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基本条件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条件论文,我国经济发展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世纪最后5年和下世纪头10年, 是我国由低收入 国向中等收入国过渡时期。本文从人口、自然资源、市场需求、资金供 应几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并引出了 若干有关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政策性结论。
目前,我国已进入由低收入国向中等收入国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 可能会持续到下世纪头10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现代化步 伐加大,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加深,是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 向。本文拟以这些基本趋向为背景,从人口、自然资源、市场需求、资 金供应四个方面,对未来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一简要分析。
一、人口
适度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人 口规模居世界之首,人口密度在世界上也名列前矛。人口的过度增长, 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7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 的有效推行,我国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由60到70年代初的20‰以上, 逐步下降到1993年的不足12‰,已经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自 然增长率。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很大,近些年来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 ,仍高达1500万。据国家统计局用要素法进行的预测,如果总和生育率 由90年代初的2.25逐年下降,到2000年减至2.0, 且自然增长率在本世 纪最后10年内控制在年平均12.5‰的水平以下,则本世纪末我国大陆总 人口不会突破13亿。如果在下世纪总和生育率仍保持逐年下降势头,到 2050年降至1.8,则有可能在2040年后实现人口零增长, 总人口最大值 为15.6亿。按照这一预测,200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12.94亿,2010 年为 13.94亿。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总量将增加约2亿,每年新增人口的绝 对额仍将达1300万的高水平。
在总人口年增长量保持高水平的条件下,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呈快 速增长趋势。劳动年龄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15—64岁,我国目前法定 劳动年龄人口标准为男16—59岁,女16—54岁。按照我国的标准,根据 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约为5.5亿, 到1990 年增至6.8亿,每年增长约1600万。 今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 会趋缓,但总量仍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1996年 我国法定劳动年龄人口约为7.4亿,2000年增至7.8亿。估计到2000年, 我国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需要强调的是, 目前我国劳动 年龄人口有70%以上分布在农村,而农村中有1.2 亿的劳动力处于非充 分就业状态,被称为“剩余劳动力”。据有关部门预测,农村剩余劳动 力在本世纪末可能增至1.8亿,到2010亿可能接近3亿。这一预测可能偏 高,但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长的趋向是确定无疑的。将每年新增 劳动年龄人口与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相加,今后十几年内 ,平均每年需要创造上千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今后十几年我国人口过程的一个新特点,是人口类型迅速由成年型 向老年型转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国60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该国人口类型即为老年型。 根据全国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从1982年到1990年男60岁,女55岁以上 的人口比重已由9%上升为10.3%,我国65岁以上(含65 岁)人口比重 已由4.9%上升到5.6%,年平均老年人口增长率为32‰,是总人口增长 率的2倍多。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含60 岁)人 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到10.1%,65岁以上(含65岁)人 口的比重将增加到7%,也就是说,还有不到5年的时间,我国的人口类 型将迈入老年型门坎。
由以上分析可见,今后十几年我国人口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 人口总量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较高,老龄化过程 加快。显然,今后十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够保证有十分充裕的劳动力 供应。但人口过程的上述特征,也会从三个方面压迫经济的发展。首先 ,由于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巨大,与很高的经济总量增长率相伴随的,很 可能是一个较低的人均增长率。其次,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农 村中又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强大的就业压力将继续存在。最后,由于 人口迅速老龄化,我国在刚刚达到小康水平时,就不得不承受日益沉重 的养老保障负担。这三个方面的压力,加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这 一政治目标的压力,我国的经济必须保持快速增长,想慢也难以慢下来 。今后15年,我国的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8—9%,才能承受住这些压力 。
二、自然资源
与相近规模的国家相比,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总量并不算少。但由 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小。
土地。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 但人均土地面积只是世界 平均水平的1/3。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耕地的人均占有水平, 只及世界 平均水平的2/5。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 加上后 备资源不足(据比较乐观的估计,我国宜作耕地的后备资源约为2 亿亩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的趋势,而且减少的规模相 当惊人。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78年,我国实有耕地面积为9938 .95万公顷,合149084.25万亩。到1993年,这一数字下降为9510.14 万 公顷, 合142652.1万亩。13年间实有耕地面积减少了约494.78077万公 顷。同期,人均耕地面积由约1.5亩减少到约1.2亩。如果这种下降趋势 继续下去,到下世纪头10年终了时,我国人均耕地将不足1亩。 一般认 为,前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实有耕地总面积的数据偏低。据国家土地管 理局编制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的数据,1990年全国耕地 面积应当是18.6亿亩。按当年人口平均,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为1.6亩。 按照这一规划,如果能将年均耕地净减少量控制在250至300万亩左右, 到2010年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7.7至17.2亿亩,人均耕地则降至1.23 至 1.26亩。即便根据这一较高的数据,我国耕地资源在未来十几年的发展 趋势也是不容乐观的。
矿产及能源。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比较大,矿种比较齐全。 我国有关部门曾根据现有矿产资源消费情况,参考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 段的需求水平,按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8%,对国内40 种主要矿 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保证程度进行过预测。 结果表明, 本世纪末将有 15种主要资源难以保证需要。下一世纪,随着需要量的持续上升,矿产 资源供应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将变得更加严峻。尤其是铁、铜等金属 矿产和石油及天然气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我国的铁、铝等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远大于探明储量的 增长速度。根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我国现有铁矿的生产能力将缩减10% 。全国现在有2/3的有色金属矿的主金属生产已至中晚期, 一些铜矿的 可采储量已近枯竭。到1990年底,原油探明储量中有一半左右在现有技 术和经济条件下难以开采,天然气大规模开采利用的后备储量不足,发 展前景上不太理想。我国能源矿产中煤所占比重很大,但煤矿集中在华 北、西北和西南,而煤炭消费量的60%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我国的水 能资源多集中于西南、中南。能源资源地理分布的不平衡,导致北煤南 运、西电东送,制约着能源供应的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水平,不仅低于 发达国家,而且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1年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为 2029公斤标准煤,而我国仅为896公斤,只为世界人均消耗水平的44 % 。
木材。1993年,我国森林资源总面积12863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 13.4%。森林总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大约居世界第5位, 但人均拥有 量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7。 根据我国环境科学院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 测的中位方案,我国森林覆盖率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15.72 %和 18.27%。但是, 这要以长期以来存在的森林采伐量大于生长量的趋势 在今后被扭转为条件。由于采伐量大于生长量,活立木积蓄量减少,木 材产量不断下降。1990年我国木材产量为5571万立方米,比1985年产量 减少27%。1981年至1987年,木材供应缺口每年递增16%。据林业部《 我国速生丰产林研究综合报告》的预测, 2000 年我国木材产量可达1.27亿立方米,木材需要量2.1亿立方米,缺口为7814万立方米。 如果按 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0.68立方米)的人均消费木材0.45立方米 计算,2010年我国近14亿人口的木材需要量为6.3亿立方米。 即便2010 年的木材产量比2000年增长2倍,也还有2.5亿立方米的巨大缺口。
淡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 资源只有2400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为146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 的1/2。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我国北方地区的供水不足 问题日益严重。近些年来,因灌溉供水不足,减产粮食年均5亿多斤。 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000万吨以上。 某些沿海城市地下 水超采,致使海水入侵。按有关部门根据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用水量历史 变动规律和我国多年来需水量变化情况所做的估计,90年代内我国供水 能力需增加1500—2000亿立方米;下一世纪头10 年, 需增加供水能力 1000—1300亿立方米。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高速 增长,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呈不利的变化趋向,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和支持 力量相对变弱。其不利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应的压力增大。这是人均耕地面积日益 缩小的必然结果。我国本世纪末的粮食需要量,如按人均400 公斤(小 康标准)计算,在13亿人口条件下,为5200亿公斤。而粮食产量,按现 在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保有18亿亩耕地时为5300亿公斤,耕地17.5 亿亩时为5200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08—400公斤,刚刚达到小康 人均占有标准。这还是以风调雨顺和农业投入比较充足为条件的。事实 上,今后十几年难保不出现较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随着经济市场化 程度加深,如果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诱导,农业投入还会在比较利益 原则作用下的其他部门流失。同时,保有18亿亩耕地这一前提,不经过 艰苦努力也是难以维持的。至于2010年的粮食消费量, 若按人均500公 斤计算,为7000亿公斤。据有关部门预测,扣除了经济作物占用的耕地 ,假设亩产年均增长率为2%,复种指数1.65,则当耕地面积为17.7亿 亩时,粮食总产量为5400亿公斤, 当耕地面积为17.2亿亩时,为5000 亿公斤。此时人口按接近14亿计算,则人均粮食消费量只有386 —357 公斤,比2000年时的预测数字还要小。 估计粮食需求缺口可能会高达2 亿吨。这一需求缺口是难以完全靠进口来弥补的,因为80年代以来世界 粮食库存持续下降,1988年的结转库存量一共才2亿吨, 同时许多发展 中国家粮食进口需求今后也会大幅度增加。此外,巨量的粮食进口还有 可能使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严重恶化。那么出路何在呢?唯一的选择是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通过技术进步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目 前,我国耕地中有近2/3是亩产不足300公斤的中低产田,平均亩产只及 美国的82%,日本的66%,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第二,相当一部分经济发展必需的大宗资源国内供应不足,以及结 构性短缺日趋严重,将迫使我国较大幅度地扩大这些资源的进口。也就 是说,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供应的依赖在今后十几年内将逐步 增大。一般说来,这并不可怕。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仅仅依靠 本国的资源供应,国家之间的资源调剂是一种正常现象。日本国内矿产 资源馈乏,几乎完全靠国外供应,但也实现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增长。美 国虽然资源丰裕,但也十分重视按全球资源战略建立矿产开发、储备和 供应体系。我国通过国际市场,积极分享全球资源,也是合理的。当然 ,某些资源进口的较大幅度增加,会对国际收支平衡形成较大压力。这 要求我国的制成品出口能力也要有相应的增长。同时,还要根据比较优 势原则,合理地确定国内生产和进口规模。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国家对 自然资源使用的管理,并通过强有力的政策诱导,促进资源节约的技术 创新。
第三,在资源供应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会伴随 持续的通货膨胀。在今后十几年内,我国将要面对的通货膨胀压力,将 主要来自由资源供应不足引起的成本上升。即使随着中央宏观调控的完 善和强化,需求拉动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物质总水平也会不可避免 地在成本推动下呈上升趋势。只有当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幅度大于资源 价格的上涨幅度时,成本推进因素才会消失。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 高,只有通过较长时期内持续的技术进步才能实现。而这一“较长的时 期”可能持续10至15年。换句话说,在未来10至15年中,将通货膨胀控 制在人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很可能始终是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
三、市场需求
市场容量或需求总量不断扩大,需求结构不断升级,既是经济增长 的结果,又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 多的大国,经济增长的拉力主要来自国内市场的扩展,来自内部有效需 求的增加。忽视国内市场而将国际市场需求不恰当地抬高为我国经济增 长的主要条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观点。对于未来国内市场发展趋向, 可以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消费需求。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 均增长率超过10%。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随之显著提高。1978年,全国居 民年平均消费水平为175元。1993年增加到1148元。15 年来累计平均年 增长速度为6.5%。在消费数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质量也有很大改善。 1978年至1993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3.6平方米增加至7.1平方米,农 村则由8.1平方米增加到18.9平方米。目前, 我国居民某些耐用消费品 的普及程度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国民收入年平均 增长8%左右,消费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条件下(65%左右), 在城镇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人均消费水平到2000 年可达2650 元, 到 2010年约为4500元,电话、住房、小汽车将依次成为消费热点,各种服 务性需求将有较大增加;在农村,消费水平和结构到2000年将接近城镇 居民90年代初的水平,到2000年会有进一步的提高。除了短期的波动, 消费需求在今后十几年中变动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大。
投资需求。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轻纺工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 场, 这标志着工业化进程由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 重化工业开始从 80年代前期的不景气中摆脱出来,重新在经济增长中占居主导地位。在 这一阶段,耐用消费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城 市化进程的加速,形成对相应投资品的旺盛需求。在今后十几年中,这 种发展态势将保持下去。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 资需求将保持高增长;机电装备类投资品的需求将有较大增加。乙烯、 钢材、新型建材等原材料的需求也将有较大增长。同时,随着传统农业 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对作为投资品的工业产出的现代物质投入的需求, 也将迅速增加。根据钱纳里(Chenery )等人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历史 经验的分析,在工业化初期(按1964年美元计算,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 00—200美元),农业物质投入占农业总产出的比重为16.4%, 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增大到400美元后,这一比重提高到32.2%, 而当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增大到1500美元,这一比重将增至45.8%。据我国计划部门对 全国30个省市区农业总产值与物质消耗的回归分析,农业总产值对物质 投入的弹性已由1979年增至1989年的0.86,上升到1991年的0.91。今后 十几年中,这一弹性将继续增大。农业生产对现代物质投入的依赖日益 增大,意味着相应投资品需求的扩张。
总而言之,我国未来15年的国内市场条件是良好的,能够从消费和 投资两方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强劲的需求拉力。但是,应当注意,这 一判断有一个隐含的重要前提,即农业的增长,从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 长,要有足够的速度,跟得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前进步伐。须知,我国 人口的70%以上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而无论是国内市场的消费 需求还是投资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状况 。农业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结果必然是整个国内市场需求扩展乏力。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拉 大了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而且是农业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 解决这一问题,城市工业发展的速度最终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放慢。
四、资金供应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投资又要以国民收入中扣除了现期 消费之后的储蓄(积累)为基础。
1978年以来,我国的积累率除个别年份(1980年)低于30%以外, 其余年份都高于30%, 其中不少年份为35 %左右, 1993 年甚至高达 38.7%。在最近五、六年内,大部分城市居民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会渐趋饱和,而万元级消费品(住房、汽车等等)的购买当需时间进行 积蓄。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率在最近五、六年中估计也不会有显著提 高。因此,至少在“九五”期间,我国的储蓄率或积累率,不仅仍会保 持在30%以上,而且有可能超过过去十几年的平均水平。 1993 年高达 38.7%的积累率,很可能就是一个征兆。到下世纪初,随着城镇居民消 费由千元级向万元级商品过渡的实现,以及农村居民消费向90年代初城 镇水平的升级,我国的积累率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即便如此,今后 15年中我国的积累率仍完全有可能保持在30%左右。根据国际和国内的 经验,这样一个国内积累率是能够支持8—9%的经济增长率的。只要我 们不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今后15年国内资金供应可以说是较充裕 的。就是今后国际资金供应形势由相对充裕变为短缺,国内储蓄也足以 保证我国实现快速经济增长。
除了国内储蓄之外,外资的流入会形成补充的资金供应。但是,对 于我国这样一个自身积累率很高的国家,今后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并不 在于补充资金的不足,而在于获得先进技术。事实上,仅就增加资金供 应而言,过去几年大规模的外资引进到底起了多大作用,是很值得怀疑 的,因为我国并未因此而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反而成了资金净流出国。 我国的经济增长要立足国内积累,这一点应当十分明确。
为了使我国的资金供应发挥出最大限度的增长效应,要十分注意提 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在这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一是加快 金融改革的步伐,进一步理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提高资金的配置 效率。这里的关键是实现专业银行的商业化,确立市场化的银行利率形 成机制。二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应当清楚,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中 级阶段,发展实业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基础,决不能允许任何形式的泡 沫经济损害这一基础。投机性的泡沫经济一旦形成气候,就会人为地抬 高资金价格,使实业难以与其竞争,裹挟走大量资金,造成物质财富生 产领域资金的短缺。因此,应强化国家对宏观资金流向和流量的控制, 为实业发展提供切实的资金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点,今后十几年,我国 应着重发展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避免直接融资的过 快和无序扩张。
注释:
本文引用数据,除行文中特别说明出处者,均引自历年《中国统计 年鉴》,或根据该年鉴数据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