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731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例胎盘早剥病例,分析其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7%,产后出血、DIC、子宫切除等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威胁大,应尽早诊断,尽快积极处理,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及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母儿预后的关键。胎盘早剥致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肾功能衰竭、新生儿窒息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病因、诊断、处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分娩3600例,胎盘早剥者20例,发病率0.87%.孕产妇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9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11例。发病时孕周≤28周4例,28~36w 7例,>36w7例,自然分娩6例,剖宫取胎4例,剖宫产10例。
2结果
2.1 诱因子痫前期重度4例,子痫3例,外伤4例,胎膜早破2例,羊水过多2例,高龄孕妇1例,脐带过短1例,宫腔感染1例,不明原因2例。
2.2 临床表现:轻度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不规则腹痛,无或有少量阴道流血,重度胎盘早剥以明显腹痛为主,腹痛达100%,大部分伴有阴道流血。检查时发现:I度胎盘早剥患者子宫软,而重度胎盘早剥患者子宫均硬如板样,血性羊水4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并发症:对轻度胎盘早剥患者,未发现失血性休克及DIC等并发症出现,对重度胎盘早剥患者则发现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产后出血14例,失血量400~1750ml,平均815 ml,失血性休克8例,DIC 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亡1例。
2.4 围产儿情况 新生儿中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5例,死产4例,死胎6例。
2.5 孕产妇情况 12例失血性贫血,1例死亡,剖宫取胎7例,剖宫产11例。
2.6 诊断入院时根据临床表现和B超确诊14例,6例产后检查胎盘确诊。行B超检查14例,13例提示胎盘早剥,1例未见异常。
3讨论
3.1病因:胎盘早剥病因尚未明了其病理生理表现为胎盘后血肿的形成,胎盘早期剥离始自底脱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于底脱膜层内形成血肿,致使该处胎盘与子宫壁分离。随着局部压力的逐渐升高血液侵入胎盘后子宫肌壁并逐渐向周围扩展,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血液浸润子宫壁经肌层至浆膜层时子宫出现卒中[2]。本组以妊高征为主要原因和妊高征病理变化是相符的,因此通过提高母婴保健水平及时控制妊高征,能明显降低胎盘早剥的机率。外伤及胎膜早破等为胎盘早剥常见诱因。
3.2诊断:胎盘早期剥离危及母婴生命。因此对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相当关键。目前基层医院过多依赖B超检查易造成误诊漏诊,错过最佳时期,给母婴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典型的初期症状是阴道流血伴下腹坠痛,和(或)持续剧痛,超生检查可见胎盘增厚,胎盘上下边缘混合性团块胎盘后血肿内彩色血流信号是胎盘早剥的特征性声像,但由早剥时间,部位,大小,病程不同,其临床表现与声像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要重视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3]。注意分析是否成在发病诱因(妊高征,胎膜早破,外伤等,尤其是多种因素并存时),产程中出现血性羊水时,要警惕胎盘早剥。
3.3处理:一旦确诊应尽快结束分娩。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对于不具备阴道分娩条件者,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指征,子宫卒中时由于肌纤维断裂变性后收缩力减弱,按摩子宫和用热盐水纱覆盖子宫并按摩同时持续使用宫缩剂等处理后宫缩转好保留子宫,但是如果伴宫缩不良经各种救治方法均无效,出血量多,应及时果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防止DIC的发展,挽救产妇生命。
3.3预防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妊娠晚期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伤;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时操作必须轻柔;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分娩时,避免宫腔内压力骤然降低。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115。
[2] 杨作峰,石玉华,孙全芳等.胎盘早剥B超检查与临床表现.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11(2):112-114。
[3] 王谢桐,李墚.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1,2(17):66.
论文作者:焦海英,于翠花,段文晓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胎盘论文; 子宫论文; 并发症论文; 羊水论文; 胎膜论文; 产儿论文; 外伤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