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岳牧举”及相关问题考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唐代论文,岳牧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91;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3)05-0119-(11)
唐代“岳牧举”是一个既具体又宽泛的问题,很多文人和文学与之有关,在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也很重要。由于问题比较复杂及学者的关注不多等原因,文献记载和学术论著多不详明,本文拟就此稍作探讨。
文献关于唐代“岳牧举”的记载不大容易辨别,本文采用“以纲带目”的方法为其分类:“纲”主要是从“主—客”关系上着眼,因为“岳牧举”实质上是一种人才举荐制度,涉及举荐者和被举荐者双方,前者属“主体”,后者属“客体”,双方结成特定关系共同完成其活动,故具纲领性。“目”主要是从其特征和细节着眼的,它们从属并充实上述关系。两者结合,以期“纲举目张”之效,当然这样的分类是相对的。
总的说来,唐代“岳牧举”属“非常之举”,具有很强的制举性质。①《新唐书·选举志》载:“所谓制举者,其来远矣。自汉以来,天子常称制诏道其所欲问而亲策之。唐兴,世崇儒学,虽其时君贤愚好恶不同,而乐善求贤之意未始少怠,故自京师外至州县,有司常选之士,以时而举。而天子又自诏四方德行、才能、文学之士,或高蹈幽隐与其不能自达者,下至军谋将略、翘关拔山、绝艺奇伎,莫不兼取。其为名目,随其人主临时所欲,而列为定科者,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之类,其名最著。而天子巡狩、行幸、封禅太山梁父,往往会见行在,其所以待之之礼甚优,而宏材伟论非常之人亦时出于其间,不为无得也”。②这段记述涉及唐代制举的诸多问题,这里可注意三点:一是制举是以天子名义进行的旨在选取“非常之才”的制度;二是制举虽有临时性且名目繁多,但也有相对稳定的科目和考试程式,这些可称之为“通常制举”;三是有些特殊情况(如天子巡狩、行幸、封禅之类)下的人才选取,虽不在通常制举之列,但具有制举的性质和特点,可称之为“特殊制举”。唐代的“岳牧举”有的属于通常制举,有的属于特殊制举。
从“主—客”关系上说,唐代“岳牧举”主要有两类:
甲:“岳牧”举,即由“岳牧”举荐特定人才。
《册府元龟》载:
(高宗)麟德元年七月丁未朔诏:宜以三年正月,式遵故实,有事于岱宗。所司详求茂典,以从折衷;其诸州都督、刺史,以二年十二月便集岳下;诸王十月集东都;缘边州府襟要之处,不在集限。天下诸州,明扬才彦,或销声幽薮,或藏器下僚,并随岳牧举送。③
此诏是麟德元年(664)为准备麟德三年的泰山封禅之事而发,内容除了要求有关部门明确典章礼仪、各类参与人员集按时集中之外,还明令“天下诸州”推选“才彦”,“并随岳牧举送”,因而便有了“岳牧举”。然则这里的“岳牧”与“诸州都督、刺史”实为同一类人员,既是封禅大典的出席者,又负有举荐和送达人才的使命,于是“岳牧”和“才彦”便形成“主—客”关系。
这样的“岳牧举”并非偶见,《通典》载:
(玄宗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封祀于泰山……庚寅,祀昊天上帝于山上封台之前坛,高祖神尧皇帝配享焉。辛卯,享皇地祇于社首之泰折坛,睿宗大圣真皇帝配。壬申,上御朝觐之帐殿,大备陈布。文武百僚、二王后、孔子后、诸方朝集使、岳牧举贤良,咸在位。④
这里记载了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的封禅活动,其中“御朝觐之帐殿”接见有关人士为其节目之一。在被接见的各类人员中有“岳牧举贤良”,亦即由各地“岳牧”举送而来的“贤良”人选,于是也有“岳牧举”。
以上两例“岳牧举”均与封禅活动相关,不同的是前例出现在诏文中,是将要实行而尚未实行的“岳牧举”;后例出现在封禅现场,是已经送达(尚未考试,详下)的“岳牧举”。值得注意的是,玄宗于事后发布《赦书》说其封禅是“遂奉遵高祖、太宗之业,宪章乾封之典,时迈东土,柴告岱岳……”⑤所谓“乾封之典”,便是前例所言高宗封禅泰山之典,因封禅后改元乾封,故曰“乾封之典”。⑥由此可知玄宗的封禅是对高宗封禅的效仿,而高宗的封禅则是对太宗的效仿。《唐会要》载:
(太宗)贞观二十一年正月丁酉诏曰:“……可以贞观二十二载仲春之月,式遵故实,有事于泰山。诸内外具僚、岳牧卿士,既相敦喻,将事告成。各罄乃心,无亏政道。恪居职务,以协时雍。所司宜与缙绅先生、载笔圆冠之士详求通典,裁其折中,深加严敬,称朕意焉。仍令天下诸州,明扬侧陋。其有学艺优洽,文蔚翰林,政术甄明,才膺国器者,并宜总集泰山。庶令作赋掷金,不韫天庭之掞;被褐怀玉,无溺屠钓之间。务得英奇,当加不次也。”⑦
将此与上引高宗麟德元年诏两相比观,不难看出两者的诸多相似:都是为将要举行的封禅而预作安排;都是指示在作好相关典礼准备的同时,要求“天下诸州”举荐人才并送达泰山。显然高宗的封禅(包括“岳牧举”)其实是对太宗封禅的遵循。
然则唐代“岳牧举”并非始于高宗,也非始于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实际上早在贞观十五年的《访求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中,就有“可令天下诸州搜扬所部,士庶之内,或识达公方、学综今古、廉洁正直,可以经国佐时;或孝悌淳笃、节义昭显、始终不移,可以敦风励俗;或儒术通明,学堪师范;或文章秀异,才足著述,并宜荐举,具以名闻,限来年二月总集泰山”⑧的要求,其中虽然没有明言“岳牧”或“都督、刺史”,但“天下诸州”其实就是指诸州都督、刺史或“岳牧”,显然这也是因封禅而伴随的“岳牧举”,不过这次封禅因故并未举行。此外如《唐会要》载:“永淳二年七月庚申,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嵩岳,宜令礼官、学士等审定仪注,务展诚敬。仍令天下岳牧及京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有孝行、儒学、文武之士”。⑨这也是为预备封禅而发的诏制,除了地点改在嵩岳外,其他事项安排略如以上诸例,其中也有“岳牧举”。
这些事例表明,唐代天子在封禅的同时伴有举贤活动似已成为惯例,而且在表述上都明显使用“岳牧”的指称。其中两例的“岳牧”与“举”字相连构成“岳牧举”,看上去很像是一个科目名称,但其实不是,而是说由“岳牧”来“举”人才,只是“举”字正好与“岳牧”相连而已,“岳牧举”只是着眼于举主的概指和简称。根据上引《新唐书·选举志》所言,封禅所伴随的这种举贤活动并不属于通常制举,但具有制举的性质和特点,属特殊制举。应当指出的是,并非只有封禅才伴有“岳牧举”,其他如即位⑩、改元(11)、南郊(12)、上尊号(13)等,也多伴有类似活动,甚至可以说举贤已成为唐代重大典礼的经常性内容,其中往往有“岳牧举”(但不一定明显使用“岳牧”的表述)。
乙:举“岳牧”,即举荐“岳牧”型人才。
《旧唐书》载:
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寻又应岳牧举。高宗御武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曰:“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越次而进曰……高宗甚嗟赏之。及对策,擢为上第。(14)
《新唐书》的记载略同:“员半千……凡举八科,皆中。……调武陟尉……俄举岳牧,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有三阵,何谓邪’?众未对,半千进曰:‘臣闻……’帝曰:‘善’。既对策,擢高第。”(15)由此可知:员半千应“岳牧举”及第应在高宗上元元年(674)以后,(16)与上述麟德三年的“岳牧举”并非一事,情形和性质也有所不同。《玉海》于《唐制举·制举科目图》题下记云:“永隆元年,御武成殿,问岳牧举人,员半千对。”(17)《太平御览》云:“《唐书》……又曰:高宗御武成殿,亲试制举人,问之曰……”(18)皆将其作为通常制举来记述。当然此次“岳牧举”看上去也有些“特别”之处,就是高宗的“亲问”。《通典》云:“其制诏举人,不有常科,皆标其目而搜扬之。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19)可知天子“亲临”考试原本就是唐代制举的常情,但那是指笔试对策,而高宗的这次“亲问”则是在正式考试之前接见参试人员临时增加的口头提问,员半千的对策也是口头的,此属“口策”,虽然博得高宗的赞赏,但员半千的“擢高第”还是要通过其后的正规考试(笔试对策),故又有“既对策,擢高第”之说,所以这次“岳牧举”仍属通常制举。这里的“岳牧举”还可能是一个具体科目名称。(20)《旧唐书》本传用“应八科举……又应岳牧举”的表述,是将“八科举”与“岳牧举”并列,“事”属同类。而在“应……举”的结构中,“……”即为(制举)科目。(21)《新唐书》本传用“凡举八科……俄举岳牧”表述,其并列之义同上,而“举……科(岳牧)”的结构更有特别显示其所“举”为科目之意,是谓员半千参加科目名为“岳牧举”的制举考试而获得“举”(及第)。《玉海》于《唐岳牧举》题下记云:“《旧纪》调露元年十一月甲寅,临轩试应‘岳牧举’人。”注云:“员半千举‘岳牧’,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三阵,对策擢高第。”(22)这里的“试应‘岳牧举’人”的表述亦有特别显示科目之意:高宗所“试”者为应“岳牧举”科目之“人”也,员半千应此科目考试而中“举”,故注云“举‘岳牧’”。《册府元龟》在《贡举部》的《科目》门下记:“永隆元年,岳牧举。”小注云:“武陟县尉员(贺)半千及第。”(23)《唐会要》在《制科举》门下按年列述制举科目及其及第者,中有:“永隆元年,岳牧举,武陟县尉员半千及第……”(24)凡此皆可证其“岳牧举”为通常制举科目。然则若此“岳牧举”确为一个制举科目,则属唐人(高宗)首创,意在选取特定的人才,其“特定”之处在于具备“岳牧”的素质和能力,可以胜任“岳牧”之官职,也可以说是“岳牧”型人才。当然这里的“具备”和“胜任”有现在时和将来时两种可能:有的现在就可以出任“岳牧”,有的则是将来的“岳牧”人选。员半千属于后者,《新唐书》本传又载:“会诏择牧守,除棣州刺史。复入弘文馆为学士。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豪、蕲二州刺史。半千不专任吏,常以文雅粉泽,故所至礼化大行。”(25)看来员半千后来果然成为一个好“岳牧”,高宗的这次“岳牧举”亦可谓举得其人矣。
“岳牧”有虚实之分,据载黄帝时已有“力牧”之举(26),尧舜时已设“岳牧”之官。《尚书》载:“(周成王)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孔安国传云:“道尧舜考古以建百官,内置百揆四岳,象天之有五行;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上下相维,外内咸治。”孔颖达疏云:“‘百揆’,揆度百事,为群官之首,立一人也。‘四岳’,内典四时之政,外主太岳之事,立四人也……‘牧’,一州之长;‘侯伯’,五国之长,各监其所部之国。外内置官,各有所掌,众政惟以协和,万邦所以皆安也。”(27)“岳”、“牧”作为官职名号可谓古已有之。“四岳”职兼内外,掌“四时”、“山岳”;而“牧”作为“一州之长”专掌“外”(地方)事。《通典》云:“四岳,分主四方诸侯者也。……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28)《国语》韦昭注云:“四岳,官名,主四岳之祭,为诸侯伯。”(29)大致说来,“四岳”作为官号,原本职兼内外,后来“外”的部分逐渐加重,成为诸侯的“主”和“伯”;而“牧”一直为“外”官,并主要定位于“州长”。上述“岳”、“牧”多为实指,秦汉以降,逐渐“虚”化,一方面很少使用“岳”、“牧”之官名,另一方面多用其代称(郡)守、尉、太守、刺史、总管、都督之类。(30)相对说来,称“牧”者居多,称“岳”者渐少。唐代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唐六典》载:“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各一人,从二品。”注云:“……皇朝又置雍州牧。洛州初为都督府,及置都,亦为牧。开元初,复为京兆、河南尹。”(31)《通典》载:“大唐武德元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而雍州置牧。至神龙二年二月,分天下为十道,置巡察使二十人……至景云二年,改置按察使,道各一人。开元十年省,十七年复置。二十二年,改置采访处置使,治于所部之大郡(至德之后,改采访使为观察,观察皆并领都团练使。其僚属随事增置。分天下为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各因其山川区域为制。诸道增减不恒,使名沿革不一,举其职例,则皆古之刺史云。)。”(32)又载:“乾元中,又置都统使,监总管诸道,或领三道,或领五道,皆古方岳牧伯之任也。”(33)可见“牧”在唐代作为实际官号,大抵仅用于京兆、河南、太原以及雍州、洛州等“王畿”之地,而且时间不长。至于“岳”,《唐六典》虽有“五岳、四渎,令各一人,正九品上”(34)的记载,但此处的“岳令”为下层小官,与上述“四岳”之“岳”不可相提并论,大体可以说唐代并没有实际上的“岳”之官名。
虽然没有“岳牧”的官职名号,但不能没有相应的职能之实。唐代与“古方岳牧伯之任”相当的官职有都督、刺史、巡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节度使、都团练使、都统使、屯田使等等。易言之,唐人所谓的“岳牧”,一般是对如此等等官职名号的代称和概指,而杜佑“皆古之刺史”之说则提示“刺史”为唐代“岳牧”的主体和代表。然则“刺史”所代表的“岳牧”可概称“高级地方长官”,至于“高级”到何等程度,可据刺史的品级约略推知。唐代的上州、中州、下州刺史的品级分别为从三品、正四品上和正四品下,(35)据此可将“正四品下”作为“高级”的大致下限。上引永淳二年七月诏文云“仍令天下岳牧及京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是将“天下岳牧”与“京官五品以上”相提并论,既表明“岳牧”不在“京官”之列,属于地方长官,亦表明两者在品级上大致相当。虽然看上去“岳牧”的“正四品下”略高于京官的“五品”,但考虑到唐人“重内轻外”的一般情况,京官的“五品”与外官的“正四品下”亦可大体相当,甚至以六品京官出任刺史还被视为“用崇岳牧之任”。(36)
既然“岳牧”可以作为“高级地方长官”的代称,那么在特定的语境下,两者便可以相互“置换”,这样前述甲、乙两类“岳牧举”的“岳牧”便可以置换为“高级地方长官”,于是形成两类置换了的“岳牧举”:
甲1:“高级地方长官”举人才。
《唐六典》载:
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敦谕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部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37)
这里的“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皆属高级地方长官,也是实际上的“岳牧”,举进“部内”贤才既是其职责和义务,则其举进活动亦可称为“岳牧”举。这种职责和义务写入典章,表明这样的“岳牧举”具有经常性。
除了这种经常性的举进,还有很多诏制性的举荐,诸如:
唐高祖武德五年诏:……宜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诸州总管、刺史,(各)举一人……
(太宗)贞观十一年四月诏:……宜令河北淮南诸州长官于所部之内精加访采……
高宗(祖)以贞观二十三年即位,九月诏曰:……京司长官、上都督府及上州各举二人;中、下州刺史各举一人……
(龙朔)三年八月诏:内外官五品以上各举……
上元三年闰三月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诸州都督、刺史,各举所知一人。
永隆元年十二月诏:县令、刺史、御史、员外郎、太子舍人、司仪郎、左右史、文武五品以上清要、近侍及宿卫之官,并令举所知一人。(38)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制:内外八品已下官及草泽间有学业精博,蔚为儒道,文词雅丽,通于政术,为众所推者,各委本州、本司长官,精加搜择,具以奏荐。
开元二十七年正月令:诸州刺史举德行尤异、不求闻达者,许乘传赴京。
(肃宗)乾元三年闰四月御明凤门诏:宜令中外五品以上文武正员官,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一人……
(敬宗)长庆四年即位,三月壬子赦书: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人师,详娴吏理达于教化,军谋宏远材任边将者,委常参官并诸道节度、观察使、诸州刺史,各举所知……(39)
在以上诸例中,往往将“京官五品以上”和“诸州都督、刺史”作为举荐“主体”相提并论,或称“内外官五品以上”,可证上文关于“高级”程度的推测为通常情况。这些都督、刺史或五品以上外官亦可用“岳牧”来代称,因而他们的举荐活动皆可视为“岳牧举”。
乙1:举“高级地方长官”型人才。
《册府元龟》载:
(仪凤)三年十二月诏:京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官每年各举所知:或才蕴廊庙,器均瑚琏,体王佐之嘉猷,资公辅之宏量;或奇谋异算,决胜千里;或投石拔距,勇冠三军;或謇谔忠亮,志存规弼;或绳违纠恶,不避权豪;或威惠仁明,堪居牧守之重;或公正廉直,足膺令长之任。咸宜搜访,具录封进。朕当详览,量加奖擢。(40)
这里的“或……或……”,既是一系列的“制目”,也是天子所欲取、官员所须举的各类人才特点和类型。从“客体”看,其中“威惠仁明,堪居牧守之重”与“公正廉直,足膺令长之任”,可谓专为地方长官型人才而设:“牧守”更高级,应为都督、刺史之类;“令长”相对低些,应为县令之类。这里的“牧守”与“岳牧”仅一字之异,几乎与举“岳牧”的表述无异。
类似的例子也不少,诸如:
(景龙)三年三月,令内外五品以上举堪任刺史、县令者。(41)
太极元年二月,命文武官五品以上各举才堪将军及边州都督、刺史一人。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籍田礼毕,诏曰:……其或才有王霸之略,学究天人之际,知勇堪将帅之选,政能当牧宰之举者,五品以上清官及军将、都督、刺史各举一人。
开元二十九年正月诏:……其内外官,有亲伯叔及兄弟并子侄中,灼然有才术异能、风标节行、通闲政理、据资历堪充刺史、县令者,各任以名荐。
天宝元年正月一日改元,诏曰:……其京文武官五品以上、清资官并郎官,据资历人才堪为刺史者,各任封状自举。
肃宗至德元年七月即位于灵武,诏:有直言极谏,才能牧宰,文词博达,武艺绝伦,孝悌力田,沉沦草泽,委所在长官闻奏(荐);诣阙自陈者,亦听。
上元二(十)年九月赦书:每除京官五品以上正员清望官及郎中、御史、诸州刺史,皆令推荐一两人以自代,仍具录行能闻奏,观其所举,以行殿最。
广德二年正月丙午诏:常(尝)参官各举所知堪任宪官、谏官、儒官、刺史、县令者。
(大历)八年正月诏:京官三品以上郎官、御史,每年各举一人堪任刺史、县令者。
(大历)十二年七月诏:尚书、御史大夫、左右丞、侍郎,各举堪任刺史者以闻。
(贞元)四年正月诏:诸色有清白政术堪任刺史、县令,常参官各举所知,朕当亲自策试之。
宪宗元和二年正月制曰:天下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委内外官各举所,知当亲策试。(42)这里的举荐情形及对象(客体)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含有刺史、都督、牧宰之类。其中“刺史”的出现尤为频繁,可见朝廷对此类人才的特别重视与亟切需求。然则这些对象也都可以称作“岳牧”。
以上四类“岳牧举”实际上是两个大类:一类是由甲到甲1,即由“岳牧”举荐人才到“高级地方长官”举荐人才,后者其实是对前者的“置换”和“推广”;另一类是由乙到乙1,即由举荐“岳牧”型人才到举荐“高级地方长官”型人才,后者同样也对前者的“置换”和“推广”。因此也可将两者合起来,统称“岳牧举人才”和“举岳牧人才”。然则其间还有一些细微差异:一是直接而单纯地使用“岳牧举”或“岳牧”的表称,此可谓完全代称;二是没有使用“岳牧举”或“岳牧”的表称,而是直接点出官职名号,如刺史、都督之类,此可谓完全指实;三是使用“牧”、“牧守”、“牧宰”、“州牧”、“方牧”之类的表称,此可谓不完全代称(也可谓“不完全指实”);四是如“其名最著”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四科的名目表述,既没有使用“岳牧”或“牧守”之类,也没有点出官职名称,但其所标明的举荐对象中包含有“岳牧”型人才,此可称之为隐性指称。
这些细微差异既体现了唐代“岳牧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说明所有关于“岳牧举”的分类都是相对的,不应将其绝对化。由于“主—客”双方的变化,还会出现一些“特别”情况,如开元二十三年诏“五品以上清官及军将、都督、刺史”各举“政能当牧宰之举者”,其“主体”中有都督、刺史,是属“岳牧”;其“客体”为牧宰,亦为“岳牧”,可谓是“岳牧举岳牧”,故在分类上既可以归入“岳牧举荐人才”,也可以归入“举荐岳牧人才”。又如上引(肃宗上元)“二(十)年九月诏:每除京官五品以上正员清望官及郎中、御史、诸州刺史,皆令推荐一两人以自代。仍具录行能闻奏,观其所举,以行殿最”。(43)“诸州刺史”举人自代就等于举荐“诸州刺史”,也就是“岳牧举岳牧”,在归类上也可两属。
相对说来,甲、乙两类“岳牧举”更加“名副其实”,是“岳牧举”的基本类型,也可以说是狭义的“岳牧举”。尤其乙类,以制举的名义和制度,设置具体的“岳牧举”科目,考试选取“岳牧”型人才,是更加典型的“岳牧举”。而甲类“岳牧举”则是一种举荐活动,而不是科目名称,但其过程中含有考试环节,其具体的科目及其考试、录取等如同制举,故属特殊制举。其“特殊”之处主要在于:与封禅等重大活动相伴,举荐“主体”为“岳牧”,而且其举荐“客体”不一定是“岳牧”型人才。至于甲1、乙1两类,既是甲、乙两类的推广,也可以说是广义的或宽泛的“岳牧举”。总的看来,前两类“岳牧举”在唐代前期(大抵以“安史之乱”为界)比较活跃,这主要是由于此期天下相对太平,封禅之类活动比较频繁,制举的科目亦颇丰富多样;后期由于天下多事,封禅之类的大典不多,尤其是制举科目渐趋稳定,各种类型(包括“岳牧”型)的人才大抵皆“包含”在几个主要科目之中,如“列为定科”的四个科目,其“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两个科目主要是为“岳牧”行人才而设,于是后两类“岳牧举”便经常可见。
由以上讨论可知,唐代的“岳牧举”所涉及的人员范围较广、层次跨度较大,故很多文人与文学之有关,然其情况亦颇复杂,文献记载和学者论述往往不够详明和准确,这里不妨略举几例:如《文苑英华》卷四七三载颜师古《策贤良问五道》,此应系为贞观十六年封禅而伴随的“岳牧举”而作(44),是现存唐代最早的“岳牧举”试策(策问)文本。虽然这次封禅因故未能实际施行,颜氏的策问也可能并未付诸考试,但此可证当时已(预备)有“贤良”考试,故其“贤良”便具有科目的意味。而在(贞观十五年为此次封禅而发的)《访求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中有“或识达公方、学综今古、廉洁正直,可以经国佐时;或孝悌淳笃、节义昭显、始终不移,可以敦风励俗;或儒术通明,学堪师范;或文章秀异,才足著述”(45)的表述,又可知“贤良”(或“贤良方正”)似乎并不是其最终的科目名称,其下还会有更具体的分类科目。这些情况,文献(如《文苑英华》、《全唐文》等)在收录颜氏策问文时并未有说明,而《登科记考》未载其文。
又如《文苑英华》卷四七三之《卷目》中有《策神岳举问》一道,但卷内仅标其题而未载其文,题后单行大字注云:“此篇所答策载四百八十卷《贤良方正科》,策问随策,今不重出,止存其名”。(46)检同书卷四百八十,其“卷目”有《贤良方正科策二道》,卷内首题《贤良方正科策》,题下双行小字注云:“神龙二年。”其下先载策问文,文后单行大字注云:“此题四百七十三卷重出,前已削去。注意:同为一作。”其后载对策文,署名“苏晋”。(47)据此可知,前之“神岳举”与后之“贤良方正科”实为“一作”——系同一科目同一次(场)考试的策问,其科目的完整表述应为“封禅神岳所举贤良方正科”,也属于封禅所伴随的“岳牧举”。然则这里的“神岳举”与“贤良方正科”不是同名异称,而是从属关系,亦即后者是前者的实际考试和录取的科目名称,故不宜将其分别标题,这样容易使人误会为两个科目。《唐会要·制科举》载:“神龙二年,‘才膺管乐科’:张大求、魏启心、魏愔、卢绚、张文成、褚璆、成廙业、郭隆、赵不为及第;‘才高位下科’:冯万石、晁良贞、张敬及第。”随后又载:“二年,‘才堪经邦科’:张九龄、康元瓌及第;‘贤良方正科’:苏晋、宋务光、寇泚、卢怡、吕恂及第”。(48)后一个“二年”未标年号。如果其事亦属神龙二年,则“才膺管乐科”、“才高位下科”、“才堪经邦科”与“贤良方正科”很可能都是此番“岳牧举”下的具体科目。然而《登科记考》却将“才膺管乐科”张大求等及第与“才高位下科”冯万石等及第记于神龙二年(706),将“才堪经邦科”张九龄等及第与“贤良方正科”苏晋等及第记于神龙三年,并据《文苑英华》录苏晋对策文,却于其“神龙二年”之说弃而不取,亦未说明“神岳举”事,(49)未详何据?这样没有了“封禅”背景,容易使人误以为是与封禅无关的通常制举。
此前还有一次“神岳举”,《资治通鉴》载:“(万岁通天元年)腊月,甲戌,太后发神都;甲申,封神岳;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注云:“后以嵩山为神岳。”(50)《文苑英华》卷四八一《卷目·方正》门下有《贤良方正(止)策五道》之目,然卷内题作《应封神岳举对贤良方正策三道》,下载策问文及崔沔对策文三道,题下双行小字注云“神功元年”;其后又载《重试一道》策问文及其对策文,未署对策人姓名;其后又有《神岳举贤良方正策》一题,题下双行小注云“策(册)问阙”,其对策文署名“袁映”,其下小注云“未审何年”。(51)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既云“册问阙”,则知袁映所对之“神岳举”与崔沔所对之“封神岳举”不是同一策问,既非一事,可暂不论。二是崔沔对策所谓之“应封神岳举”应即《通鉴》所谓之“封神岳”所伴随之“举”贤活动,亦即“岳牧举”;故其“贤良方正”应属此“岳牧举”下的具体科目。三是既云(袁映所对策)“未审何年”,则知崔沔对策之“神功元年”为已“审”矣。这就是说,崔沔对策科目所属之“岳牧举”的考试时间是在神功元年(697)。而《登科记考》却将其事记于天册万岁二年,显然是欠准确的,这不仅是因为《文苑英华》已注明“神功元年”,还因为天册万岁元年(695)腊月以封神岳而改元万岁登封,故实际上并没有“天册万岁二年”。《登科记考》又于“贤良方正科”之及第人中首列“崔沔”之名,考云:“……颜鲁公《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公讳沔,字若冲,博陵安平人。年二十四,举乡贡进士。考功郎李迥秀器异之,曰:王佐才也。遂擢高第。其年举贤良方正,对策数公,独居第一,而兄浑亦在甲科。典试官梁载言、陈子昂叹曰:“虽公孙、晁、郄不及也。’《文苑英华》以崔沔对策为神功元年。按封神岳在丙申年,不应以次年方策应神岳举人。且《陋室铭》明言对策对策为二十四岁事,沔卒于开元二十七年,年六十七,推之丙申年,适二十四岁。是《文苑英华》误,今改正。’”(52)一般说来,封禅所伴随的“岳牧举”通常要在封禅之后举行考试,这“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玄宗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封禅泰山,其“岳牧举”考试在十四年十月,中间将近一年。从实际情况考虑,封禅之后,要有一个车驾还都(京)、处理积压要务、选定主考官员并安排考试事务等的过程;同时应试者也须回到都城,稍作安顿和准备,况且崔沔在(同年)此前还有“举乡贡进士”的过程。实际上这次封禅的次年三月即改元万岁通天,第二年的九月又改元神功,故自万岁登封元年到神功元年也就不到一年,故“次年(神功元年)方策应神岳举人”不是“不应”,而是在情理之中,可能性很大。而《文苑英华》所注“神功元年”当有其据,应属不误,徐松的“改正”并不正确。然则这次“岳牧举”之“贤良方正科”的实际考试时间不会早于万岁登封元年。
又如《登科记考》于麟德元年下记有“销声幽薮科”,及第人为“严善思”;又记有“藏器下僚科”,及第人为“平贞昚”。(53)实际上“销声幽薮”和“藏器下僚”只是麟德元年诏文中的“制目”,此诏既是为麟德三年的封禅而发,诏中又明言“宜以三年正月,式遵故实,有事于岱宗”,“销声幽薮”、“藏器下僚”(人选),“并随岳牧举送”,则这两个“制目”的实际施行与其人应试“擢第”,都应是两年后亦即麟德三年(实为乾封元年)之事,故不宜系于麟德元年。同书麟德三年下记有“幽素科”,其下所列及第人中有“王勃”之名,并考云:“《旧书·文苑传》:‘王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54)这里的“幽素科”应即麟德元年封禅诏中“销声幽薮”的实际施行科目(“试目”和“第目”),两者同属“岳牧举”,其考试和录取应在改元乾封以后。这些情况和关系,两家似未甚留意。又,《新唐书·王勃传》载:“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55)此说为《唐才子传》等所本,然不免有些含混。由于麟德三年正月初即改元乾封,麟德实际上只有两年,故此“麟德初”应是指麟德元年。但若说麟德元年刘祥道表荐王勃或有可能,若说王勃的“对策高第”也在是年便欠准确,因为王勃“对策高第”只能在封禅之后的乾封元年。《册府元龟·科目》载:“乾封元年:幽素科(苏瑰、解琬、苗神客、格辅元、徐昭、刘讷言、崔谷神及第)。”(56)可知高宗封禅后确有考试,其科目确为“幽素科”,此即王勃所应者,实为此次“岳牧举”下的一个科。而《册府元龟》、《唐会要》于此科及第人中皆未载王勃,《登科记考》将其补入麟德三年(乾封元年)为是,然其所记麟德元年的“销声幽薮科”严善思及第和“藏器下僚科”平贞昚及第之事亦当移入是年。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虽将《登科记考》的麟德三年改作乾封元年,但并未就其麟德元年所记加以改正。又据前人研究增补“岳牧举”科目与及第人明崇俨。(57)据《旧唐书·明崇俨传》:《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明崇俨传》:“乾封初,应封岳举,授黄安丞。”(58)可知明崇俨所应之“封岳举”就是高宗麟德元年所诏、乾封元年所举行(封禅而伴随)的“岳牧举”考试,属于甲类“岳牧举”,其具体考试和录取的科目为“幽素科”。因此不宜将“岳牧举”列为科目,明崇俨实际上是“幽素科”及第,应将其名列于此科之下。
以上只是略举其例,其他相关问题尚多,拟另文考述,这里就不多及了。
唐代“岳牧举”的大致情况略如上述,在结束本文之前,还想说一点“题外话”。《册府元龟》云:“自《舜典》所载,盖十有二牧,以讫于周,重方伯连帅之任,秦置郡守,汉仍其制。或郡或国,错峙于四封;曰守曰相,咸(釐)于兆姓。专制千里,其为威重可知矣。故推择之际,未尝轻焉。乃有密迩都邑,俯介戎貊,或豪猾恣横,或寇攘为孽,至乃干戈甫定,水旱相仍,罢(羸)赖其(共)惠绥,强暴资其式遏,由是选循良之器,求真干之用,分符以往,专城而居,足以为王庙之藩屏,黔民之师长者矣。”(59)又云:“昔汉宣帝云:与吾共治者,惟良二千石乎!夫一圻之地,千乘之赋,上承于王庙,下熙于民务,有刑辟之政,有军旅之事,所谓生民休戚之所属,王室安危之所渐。故得其人则成治,非其材则受弊。至乃仁慈以流声,清白以飞誉,礼让以化俗,公正以御物,不慑于威权,不溺于荣利,此良吏之最也。巽愞以取容,依阿以附势,殖货以厚己,苛刻以求名,不畏于简书,不恤于惸弱,此奸吏之首也。”(60)又云:“居岳牧之任,为万夫之长,风化攸系,品庶式瞻”(61)。总之“岳牧”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国家的存亡、天下的治乱、民风的淳浇,是支撑和维系天下的重要群体,其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故历代帝王无不慎重其选,而唐代尤有过之,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不仅频繁地举行“岳牧”举荐人才和举荐“岳牧”人才的活动,还将其制度化和公开化:一方面通过典章、诏令等使之成为经常性的责任和义务,并纳入“殿最”,作为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将其纳入制举,悬为科目,进行公开的考试选拔。这样既扩大了取才范围,也增加了公平性和公正性,从而培养和选拔了大量的“岳牧”人才。“大唐盛世”的造成,特别是几经“磨难”仍能复归承平,延祚三百,流誉后世,“岳牧”可谓与有力焉,其间意义亦堪深思而长想。
①唐代取士是一个大的制度系统,其中“常科”和“制举”是两个主要次级系统,前者包括明经、进士等一系列经常性科目;后者具有临时性,先后使用过的科目名称有近百个。详见拙著《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按:本文所涉及的制举问题,均参见此书,以下不再注明。又,本文所引用文献材料,出处相同者仅于首次引用时详细注出,其后则从略。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169-1170页。按:本文所引文献标点有未当者(如此处原作“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均随手改正,恕不一一说明。
③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三六《帝王部》之《封禅》二,中华书局影明本,1960年,第393页。
④杜佑:《通典》卷五十四《礼》十四《吉》十三《封禅》,中华书局王文锦等点校本,1988年,第1520-1521页。
⑤详见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六《典礼》之《封禅》之《开元十三年东封赦书》,中华书局重印商务印书馆本,2008年,第371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车驾至泰山顿。是日亲祀昊天上帝于封祀坛,以高祖、太宗配飨。己巳,帝升山行封禅之礼。庚午,禅于社首,祭皇地祇,以太穆太皇太后、文德皇太后配飨;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辛未,御降禅坛。壬申,御朝觐坛受朝贺。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89页。
⑦王溥:《唐会要》卷七《封禅》,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聚珍版排印本,1955年,第93-94页。
⑧《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政事》之《举荐》上《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可令天下诸州,搜扬所部,士庶之内,或识达公方、学综今古、廉洁正直,可以经国佐时;或孝悌淳笃、节义昭显、始终不移,可以敦风励俗;或儒术通明,学堪师范;或文章秀异,才足著述,并宜荐举,具以名闻,限来年二月总集泰山。庶独往之夫,不遗于板筑;藏器之士,方升于廊庙。务得奇伟,称朕意焉。”第518页。按:文后双行小字注云,“贞观十五年六月”。《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贞观十五年)夏四月辛卯,诏以来年二月有事泰山,所司详定仪制……六月戊申,诏天下诸州,举学综古今及孝悌淳笃、文章秀异者,并以来年二月总集泰山。己酉,有星孛于太微,犯郎位。丙辰,停封泰山,避正殿以思咎,命食减膳。”据此可知此诏是为准备封禅泰山而发。
⑨《唐会要》卷七《封禅》,第103页。
⑩《唐大诏令集》卷二《帝王》之《即位赦》上《穆宗即位赦》:“……其择刺史、县令,宜委门下、中书、尚书省、御史台官,有所谙知,即具闻奏。”第11页。
(11)《唐大诏令集》卷五《帝王》之《改元》下《奉天改兴元元年赦》:“……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及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并识洞韬略堪任将帅者,委常参官及所在长吏闻荐。”第28页。
(12)《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典礼》之《南郊》四《元和二年南郊赦》:“……台省官及刺史、赤令有阙,先于县令中拣择,如有能否,与元举人同赏罚。……天下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相、详明政术可以理人,委内外官各举所知,当亲策试。”第391-392页。
(13)《唐大诏令集》卷九《帝王》之《册尊号赦》上《乾元元年册太上皇尊号赦》曰:“……其刺史、上佐、录事、参军、县令,委中书门下速于诸色人中精加访泽补拟。”第57页。
(14)《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传》中,第5014-5015页。
(15)《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二《员半千传》,第4161-4162页。
(16)关于员半千应“岳牧举”的时间,文献所载不一。《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作调露元年;《唐会要》卷七十六《制科举》作永隆元年;《册府元龟》卷六四五《贡举部·科目》一作调露元年,一作永隆元年;《登科记考》卷二系高宗“口策”于仪凤四年(即调露元年),又系员半千“岳牧举”及第于调露二年。盖因此期改元频繁所致,这里姑取永隆元年说。
(17)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十五《唐制举 制举科目图 茂才》,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本,1987年,第2129页。按:“永隆元年”下原双行小字注云:“一云调露元年十二月五日。”
(18)李昉:《太平御览》卷三○一《兵部》三十二《阵》,中华书局缩印商务印书馆影宋本,1960年,第1385页。
(19)《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考绩》,第357页。
(20)唐代制举的科目可分为“制目”(诏制中所号召的名目)、“试目”(考试时所用的名目)和“第目”(及第时所用的名目),在表述上,前者和后两者时不尽相同,详见拙著《唐代试策考述》第247-262页。
(21)一般以员半千所举“八科”为八个科目,窃有所疑,因如此则须经过8次举荐—考试—录取的过程,《旧唐书》本传记其事在“上元初”,而上元前后不足三年,似不可能容纳如此密集的活动过程。故疑“八科”或为总名而包含8个科目,员半千所应为其中之一,存疑俟考。
(22)《玉海》卷一三一《官制》之《唐岳牧举》,第2429页。
(23)《册府元龟》卷六四十五《贡举部》之《科目》,第7729页。按:原作“贺”,当为“员”之讹。
(24)《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第1386页。
(25)《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二《员半千传》,第4162页。
(26)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云:“(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中华书局点校本,1993年,第6页。
(27)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八《周官》第二十二,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35页。
(28)《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州郡》上《都督(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之小字注文,第896页。
(29)徐元诰:《国语集解》卷三《周语》下,中华书局王树民、沈长云点校本,2002年,第95页。
(30)《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之《总序》云:“秦氏罢侯置守,凡三十六郡,郡置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汉郡县承秦……各置郡尉,而诸侯所封之国置内史治民。中尉掌武职。又省监郡御史,丞相遣吏分刺州,不常置。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郡守曰太守,郡尉曰都尉。武帝元封三年,分诸郡为十三部,部置刺史……成帝绥和元年,更刺史曰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又以州牧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又以刺史为州牧。……后汉皆因之。以河南郡为河南尹,省诸郡都尉,其职并归太守……灵帝末复以刺史为州牧。魏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州刺史。晋准旧制,王畿置司隶校尉,州置刺史,京师所治置尹,郡置太守,诸王国置内史。……自魏已降,大抵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都督诸军事;又轻者为假节刺史,治民事。其非要州,不带都督,则单为刺史,谓之单车刺史。梁陈之制,刺史二千石。……后魏以司隶部为司州,州置三刺史,用六品宗室一人,异姓二人,比古之上、中、下三大夫。郡置三太守,用七品,而太守上有刺史,下有令长,虽置而不临民。又置大都督,总缉军民。……隋雍州牧从二品,上州刺史正三品,中州刺史从三品,下州刺史正四品,京兆尹正三品,上郡太守从四品,中郡太守从五品,下郡太守正六品。州又置总管……”第8013-8014页。按:小括号内“元”字原无,酌补。
(31)李林甫:《唐六典》卷三十《三府督护州县官吏》,中华书局陈仲夫点校本,第740-741页。
(32)《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州郡》上《州牧刺史》,第888-889页。按:括号内为原单行小字注文。
(33)《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州郡》上《都督(总管、节度、团练、都统等使附)》之小字注文,第896页。
(34)《唐六典》卷三十《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56页。
(35)同上,第745-747页。
(36)《唐会要》卷六十八《刺史》上载:“永泰二年四月敕:‘郎中得任中州刺史,员外郎得任下州刺史,用崇岳牧之任,兼择台郎之能。”第1201页。据《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郎中为从五品上,员外郎为从六品上,见第28-29页。
(37)《唐六典》卷三十《三府督护州县官吏》,第747页。
(38)以上据《册府元龟》卷六十七《帝王部》之《求贤》一摘录,第755-759页。按:小括号内“祖”字当作“宗”字。
(39)以上据《册府元龟》卷六十八《帝王部》之《求贤》二摘录,第763-768页。
(40)《册府元龟》卷六十七《帝王部》之《求贤》一,第759页。
(41)同上,第760页。
(42)以上据《册府元龟》卷六八《帝王部》之《求贤》二摘录,第761-767页。按:小括号内“荐”字、“十”字疑衍,“尝”当作“常”。
(43)同上,第765页。按:“十”字疑衍。
(44)考详拙著《唐代试策考述》,第270-272页。
(45)《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政事》之《举荐》上《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第518页。
(46)《文苑英华》卷四七三《策问》一,第2416、2419页。
(47)《文苑英华》卷四八○《策》四,第2448-2450页。
(48)《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第1387页。
(49)详见徐松:《登科记考》卷四,中华书局赵守俨点校本,1984年,第139-148页。
(50)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中华书局点校(胡三省音注)本,1956年,第6503页。
(51)《文苑英华》卷四八一《策》五《方正》之《贤良方止策五道》,第2453-2458页。按:小括号中“止”字应作“正”字;“册”同“策”。
(52)《登科记考》卷四,第119页。按:“对策数公,独居第一”,董诰《全唐文》卷三三八《颜真卿》三《通议大夫守太子宾客东都副留守云骑尉赠尚书左仆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作“对策万数,公独居第一”,见第3426页。
(53)《登科记考》卷二,第53页。
(54)同上,第55页。
(55)《新唐书》二百一《文艺传》上《王勃传》,第5739页。
(56)《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之《科目》,第7728页。按:括号内原文双行小注。《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制科举》载:“乾封元年,幽素科,苏瑰、解琬、苗神客、格辅元、徐昭、刘讷言、崔谷神及第。”第1386页。
(57)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60-65页。
(58)《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伎传》,第5097页。
(59)《册府元龟》卷六七一《牧守部》之《选任》,第8015-8016页。按:小括号内“釐”、“羸”字原为异体,“共”字疑讹,据《宋本册府元龟》改正。北京,中华书局影宋本,1989年,第2265页。
(60)《册府元龟》卷六七一《牧守部》之《总序》,第8015页。
(61)《册府元龟》卷六八七《牧守部》之《旌表》,第8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