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极为迅猛,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隐患排查系统作为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监控平台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任务需对现场施工安全状态作出判断,此类工程安全状态的评判事实上与风险识别相辅相成,即根据工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损失大小以及工程施工条件等主导因素,建立风险预警等级,再根据预警等级和类别进行分级响应,进而达到优化安全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地铁工程;风险隐患;安全性评判技术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初对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11号)文件中也提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并进一步强化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极大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1地铁施工风险源
1.1地铁基坑风险点
为了满足地铁的运行需求,地铁的施工环境一般处于建筑物多、地下管线庞杂的地段,由于地铁建设的特殊性,需要对地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挖处理,进而造成了基坑施工的安全风险增加。基坑施工包括连续墙围护结构、基坑开挖以及深基坑支护等过程,这些施工过程都具有高风险性,比如,连续墙的围护施工中,导墙和钢筋笼的变形会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高发,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以及监督与管理的不到位容易造成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而加剧了地铁建设中的风险。基坑开挖阶段则会因为边坡处理不到位造成滑坡以及塌方事故等,影响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而基坑支护则易产生支撑系统的不稳定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差、变形等现象。这些施工中的质量问题都属于施工风险,都必须在施工中加以控制和管理,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区间盾构风险点
明挖隧道不能满足当前建筑业的发展速度需求,盾构法的应用越来越广。区间盾构法受到项目施工特性、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施工地周边环境、施工技术等四个方面风险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项目施工特性主要是针对设计本身,对于一些施工参数的确定等,该因素决定着风险源等级的高低。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由于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施工的影响极大,阻碍了区间盾构的掘进,必须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土壤、气候等进行综合考察,针对风险源进行预防。施工地周边环境主要指的是施工环境的地面建筑群、地下管线的布置情况等。而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等,这些因素也是施工的重要风险源,针对这些风险源,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2预测预警体系确立
地铁工程施工中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通过隐患排查的结果来判断工程施工的安全状态。当前,在工程管理中主要以施工单位日常隐患排查工作为基础,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隐患,及时纠正,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处于被监测、识别、诊断和干预的监控之下。通过对隐患排查数据、监测信息的分析,可以确定各种信息可能造成的后果,辨明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其主要任务是应用适宜的识别指标判断可能造成的后果,对整个预警系统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将分析得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量化,对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加以系数修正,计算得出安全施工预警指数,通过安全施工预警指数走向的升高和降低,直观反映当前安全状况是安全、注意、警告或是危险。
其次,利用系统分析、信息处理、建模、预测、决策、控制等主要内容的预测理论,定量计算未来安全生产发展趋势,警示施工过程中将面临的危险程度,提请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件事故的发生。最后,根据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数值大小,对事故征兆(险肇事件)的不良趋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对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及时进行整改,分析规律,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隐患排查是基于现场操作层面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由施工单位完成操作,地铁工程管理部门实施检查和考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地铁建设工程而言,仅完成安全隐患的排查是远远不足的,利用隐患排查的结果判断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性才是主要目的。
3建立双重预防体系“互联网+”信息平台
双重预防体系初步建设完成后,通过互联网建立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施工现场和内业资料进行统一化管理,据建设项目属地化管理特点,一般由建设单位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部无需重复建立,以实现资源共享、标准统一、高效实用的目标。
3.1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系统
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系统主要模块包括:风险分级管理、监控量测、现场巡查、预警管理、应急管理及系统应用考核等,并建立手机app客户端通过互联网与系统进行连接,施工单位通过日常的监测和现场的巡查,及时将现场预警信息上传到系统中,系统会根据预警级别立即通过手机短信形式通知到相关负责人,缩短了对预警响应和预警处置的时间。根据风险告知制度,针对辨识评出的风险,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作业活动安全风险比较图、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安全警示标志等,并定期对各类安全风险警示标识进行维护和更新。
3.2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主要模块包括:检查频次、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整改单管理、隐患统计与查询及系统应用考核。现场检查人员只需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将现场隐患信息上传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提醒相关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进行响应和整改,并行成隐患数据库,及时分析隐患类别和隐患部位,以便下一步进行重点管理。通过系统也可以对隐患排查综合治理进行排名,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办法,确定考核奖惩的标准和方式方法等,考核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绩效薪资,以保证全员积极主动的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4工程实例
某公司建立了隐患排查监控系统,本研究成果植入该系统中,使该系统实现从数据收集到监控监测安全分析至预警发布一系列工作的标准化,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管理系统要求。在福州地铁6号线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中取得实际效果。工程实例:X车站基坑施工时,周边地表出现大范围沉降,部分建筑室内出现塌陷,监测数据为-150~200mm,远远超过设计预警值的限定,按常规需要停止施工。有关部门运用本安全评判技术对工程安全态势进行综合风险分析,认为工程整体风险仍处于可控状态,仅对地表沉降作出预警,既保证了施工进度,也控制了工程风险。
结语
地铁作为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地铁施工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施工安全与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有必要对施工风险源进行分析和预防,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风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减少施工中由风险所造成的损失,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苏楠.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关键控制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9):90-91.
[2]童文章.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关键控制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223.
[3]王晓明.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关键控制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148-149.
[4]张家硕.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关键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06):270-271.
[5]张涛.浅论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及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5):214.
[6]陈加忠.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7):231.
[7]郭志华.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必要性[J].中国金属通报,2018(4):39,41.
论文作者:杜杰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风险论文; 隐患论文; 地铁论文; 基坑论文; 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盾构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