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与规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基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众投资的内在要求是投资基金发展的动力
居民把闲散的钱从存入银行到转为投资债券、股票等金融商品上,这是居民经济行为质的变化,是把权益从委托银行到自己按价值取向选择投资,把自己的权益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经营业绩结合起来,关心投资的回报,承担经营风险。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了这种转变即迎来了大众化投资的时代,构建了经济成长的巨大动力。投资基金的出现则成为这一时代投资发展的助推器和恰当的金融工具。
投资基金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完善并被用于不同的国家中,这表明投资基金无论在经济成长时期还是在经济发展时期都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经济成长阶段,投资基金的作用是能迅速地、大规模地筹集资金,使闲散资金转化为投资资本,为经济起飞创造雄厚的资本条件;在经济发展阶段,投资基金可加快资本流动速度,保证了资本持续稳定的增值。
投资基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迅速大量地筹集资金,变闲散资金为投资资本
由于投资基金本身是面向中小投资者的一种金融工具,因而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笔资金形成较大的规模,投资于资本市场和不动产中去,这是分散资金难以实现的。
(二)可通过组建海外中国基金引进外资,支持国内的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资金多以直接方式投资于中国,而国内也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要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商业贷款又在国外资金来源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体现了国外投资从“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升级。纵观当今国际金融市场,80年代以后国际融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证券市场国际化、筹设投资基金等融资手段为主的间接投资方式逐渐呈递增态势,直至80年代中期超过国际贷款规模,占据主导地位。设立投资基金可将大量分散小额的游资或巨额集中的资金,转化为永久性的投资基金,成为借用国外资金、吸引外商投资之后,又一种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据报道,近年来西方金融市场上专门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中国投资基金”迅速增多。其中20多个已分别在香港、纽约及欧洲证券市场上市。从1994年上半年开始,西方金融市场上的中国投资基金为谋求良好的业绩,开始钟情于中国徐徐开启的市场,出现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良好势头。
(三)服务于中小投资者,适应投资机构化、专业化的趋势
从投资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到投资者组织起来走向投资机构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从内在因素看,大致有四点:1.从投资者方面看,一是多数人缺乏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难以准确掌握其规律和技巧;二是信息来源贫乏,往往是跟风投资,易受传闻误导,难以有效提高投资效益,规避风险,中小投资者市场行为的局限性,必然产生组织起来的意向,由专业机构来为分散的投资者服务,是投资市场发展的一个新台阶。2.在证券投资中,股东对企业的权益制约方面,分散的股民投资数量少,形不成力度。机构资金相对集中,有利于对企业经营发挥有效的支持,相应地能够较好地行使股东对企业改善经营监督的权利。3.从市场秩序方面,组织起来由专业人员经营和操作,市场行为比较规范,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有利于提高市场的运行质量。4.从投资的效益和防范风险方面,汇集成较大规模的资金能够进行组合式投资,按一定的比例投资于股票、债券、不动产及实业等,有利于分散风险,稳定收益。
二、我国投资基金发展的途径
(一)扩大基金规模,提高运行效率
在我国现有的基金中,规模偏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已设立的投资基金中,平均规模1.2亿元,在深沪两市上网的27只基金中, 规模最大的数天骥基金,其规模为5.8 亿元, 最小的沈阳富民基金只有3450万元,基金规模偏小,最直接的后果是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也起不到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另一个不利因素是造成单位基金的经营成本上升,没有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影响基金收益。基于上述原因,在今后基金的发展中的一个思路就是以原有的基金为基础,使规范的基金拥有几亿或几十亿的资产。这样可较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使投资基金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二)发展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
我国的近百家基金管理人,真正专业性的不足十家,现有的基金基本上是直接或间接地由各大银行所办的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发起和管理,一般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基金部负责管理该项资产,这一模式在基金发展初期确能起着扶持作用,但是这毕竟是权宜之计,长此以往其负面影响逐渐明显:1.造成基金的发起人、管理人、信托人之间界限模糊,责权不清,从而难以实现基金各方面相互监督及制约的机制。2.基金管理部并非一个独立的法人,它只是某个信托投资公司或证券公司的部门机构,在基金业务上自主性不够,受制于母公司,同时基金投资的风险也转嫁到母体公司上。3.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已成为定势,投资基金业具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行业规律,作为基金运作体系中核心机构的基金经理人应是专业性的法人金融企业,应从相关的金融行业中独立出来。
从目前看,我国的基金管理多是一家基金管理人管理一只基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并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模式,其弊端显而易见。我国应发展一批管理规范、人才阵容强大的基金公司,扩大单只基金规模,并根据投资市场的需要和投资者的偏好建立多品种的投资基金,如股票基金、创业基金、国债基金、货币基金、不动产基金等。
(三)建立中外合作基金,推动我国基金业的发展
建立中外合作基金对国内基金业的第一个作用是利用国外先进、成熟的基金管理技术和经验,促进国内基金业的发展。与我国新兴的基金业相比,从1868年出现的首只投资基金——英国海外及领地信托基金至今,国外基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投资经验与技巧,我们建立中外合作基金,与世界上著名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这对于我国基金业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快速发展,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是大有益处的。
建立中外合作基金的第二个基本作用是通过这条渠道引进国外资金。资金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来说始终是一种紧缺的资源,改革开放初期,海外资金多以直接方式投资于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西方的许多投资基金看好中国的投资市场,美国、英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基金将积极介入中国的证券、基金市场,并已设立了多只“中国基金”。海外著名的基金管理公司实力雄厚,管理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资产,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可引进大量的资金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加强规范监督,促进健康发展
我国投资基金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重要一点是规范经营行为和监管问题,投资基金的发展与管理是一个辩证关系,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笔者认为,投资基金的规范、监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规范经营行为
我国年轻的基金业经历了几年曲折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就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引进投资基金这一金融品种达成了共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投资基金健康发展,就必须法制先行,在建立、健全法规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投资基金的发展。目前,我国投资基金的运作和管理中的不规范之处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运作无规可循,监督无章可依。因此,加强基金立法,使基金在设立与运作过程中有明确的法规条款可依,已是当务之急。
(二)建立基金业的自律性组织
从国外的情况看,世界各国和地区基金业的成长都离不开行业协会的协调与业务管理,凡是投资基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行业组织的活动也相当活跃,如美国有基金联合会、香港有投资基金公会、台湾有证券投资顾问商业同业公会,对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基金业的发展曾起到过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国内基金已初具规模的条件下,单纯依靠主管机关对全国分散的各只基金进行全面而具体的管理是不够的,基金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行业,需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在行业内形成一个自我协调、平衡、制约的机制,作为主管机关管理的补充。基金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制订投资基金执业守则,监督基金日常运作,培训基金管理人才、推广宣传基金知识,代表各基金管理人与主管机关、海外同行沟通等。
(三)做好信息披露与投资者的监督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投资工具,投资者是基金业发展源泉,没有投资者的支持,基金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及时、充分、准确地披露基金资产的变动情况及有关的重要事项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本要求,投资者为了保障利益,享有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督的权力,如投资者有权查阅经理人、投资顾问及信托人有关基金的最新帐目,有权适时阅读到基金管理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的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等,每年通过召开投资人大会,管理人、信托人向投资者作有关基金经营的情况的报告,使投资者了解基金的经营状况,能够有效地行使监督权力。除了以上投资者运用应享有的权利形成对基金的监督外,投资者的市场行为也发挥着对基金监督的外部作用,在开放式基金中,如果基金经理人经营不力,必将导致基金赎回加剧,投资人大量抽回现金,基金的存在也会难以为继;而在封闭式基金中如果业绩不佳,必然波及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遭投资者抛售,以后基金公司发行和管理新的基金就会受到投资者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