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变化与中国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中国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新变化论文,应对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12-0031-07
美国对外贸易宏观政策和具体实施措施的制定基础是美国对外贸易法,它规范着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对外贸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其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行为。美国政府按照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在国际社会推进或暂缓国际谈判,而其国内企业则积极利用对外贸易法作为保护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武器。美国对外贸易法的形成充满了各种利益集团复杂的博弈,也深受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影响,使美国贸易法具有多变性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或自由或保护的倾向。
新贸易保护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渐占据贸易政策主导地位,其建立和实施过程体现在:依托国内、国际法律法规,在多边贸易体系中以公平、互惠为旗号,在保护国内竞争环境的同时,限制来自外国企业的竞争,以期达到保护国内企业和打击外国企业的竞争实力,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份额的目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迈出的第一步是《1974年贸易法》的通过。该法所调整的内容涉及非关税壁垒、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优惠待遇及国会对总统签订协议的快速审批程序等都做了规定,并启用了“301条款”。①在《1974年贸易法》的基调下,美国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依据新的国内外形势实施保护性贸易政策,其关于新贸易保护的政策法规最基本的体现是通过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形式对本国一些特定行业进行保护。美国还通过启动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337条款”和市场准入的“301条款”以及保障措施的“201条款”进行较为强势的贸易保护。此外,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被越来越多地启用,成为近10年来美国新贸易保护的惯用手段之一。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多体现在反倾销、保障措施和知识产权等方面。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美贸易摩擦
1.中美贸易概况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双方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的主要引擎。近30年的贸易中,中美贸易关系经历了一个“在困难中求发展”的阶段。②中美贸易额的变化反映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历程。美国官方统计数字显示如图1和图2所示,美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始终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中货物贸易有了显著增长,而服务贸易在经历过渡期后也表现出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
图1 美中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资料来源:U.S.Census Bureau,Foreign Trade Statistics,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balance/c5700.html#2005.
图2 美中服务贸易进出口额
资料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U.S.International Services,Cross-Border Trade 1986-2007,and Services Supplied Through Affiliates,1986-2006,http://www.census.gov/foreigntrade/balance/c5700.html#2005.
在中美贸易稳定的发展过程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始终是挥之不去的“不和谐音符”。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使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在数量上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大。
2.新贸易保护下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
(1)中美反倾销贸易摩擦
美国是全球提起反倾销诉讼和实施反倾销调查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中国又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两国之间关于反倾销的贸易摩擦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80年美国对华薄荷醇进行了第一次反倾销调查,此后中国便成为美国实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之一。从总量上看,图3统计了从1995年1月到2008年3月各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的案件数量分布比例。这十几年中,中国接到的反倾销诉讼共640起,其中印度发起案件数量为108件,占总案件数的16.9%。美国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案件数量居第二位的国家,共发起反倾销案件84起,占总案件数的13.1%,所占比例相当大。
图3 各国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比例统计
资料来源:WTO,Anti-dumping,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adp_e/adp_e.htm.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之间的反倾销摩擦不仅仅表现为美国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中国也在运用反倾销措施积极对美国企业向中国的倾销进行调查。从1995年1月到2008年3月,各国对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诉讼案件总数为183起,其在各国的分布比例如图4所示。其中中国发起反倾销案件数为20起,所占比重为10.9%。因此,新贸易保护下的中美反倾销贸易摩擦是双向的,但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力度和强度更大,对中国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影响也更深远。
图4 各国对美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比例统计
资料来源:WTO,Anti-dumping://www.wto.org/english/tratop_e/adp_e/adp_e.htm.
(2)中美保障措施贸易摩擦
美国保障措施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各国中保障措施法律较为完备的国家之一。据WTO统计,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发起保障措施最多的国家,从1995年至2004年近10年时间里,美国共发起保障措施10起,主要针对钢铁产业和纺织品产业,对中国发起的保障措施共2起,涉及的产品分别为蟹肉和钢材。美国发起对钢材的保障措施通过加征8—30%的关税来限制部分国家对美国16类钢材的出口。这次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钢材出口,经过中国政府严正交涉并通过向WTO争端解决机制申诉,终于使美国政府在提起保障措施的8个月后撤销了这项保障措施。
美国对华提起特别保障措施的首例案件是关于原产于中国的椅座升降装置的特别保障措施,而大批量产品遭遇美国特别保障措施制裁的行业主要为纺织业。中美关于纺织品贸易的摩擦由来已久,美国在新贸易保护下针对中国纺织业的特别保障措施的实施给中国相关企业甚至整个产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中美关于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的贸易摩擦始于2003年11月17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睡衣和胸衣作出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的决定。此后,包括棉制裤子、人造纤维内衣裤、人造纤维针织衬衣、人造纤维衬衫和棉质针织衬衫等中国制造的产品均遭遇了来自美国特别保障措施的限制。虽然保障措施发起的频率不高,但对其出口国的打击却非常广泛和深远。保障措施的提起和实施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它被认为是美国非常必要的政治安全阀,也是新贸易保护下被美国用作保护本国产业、打击外国相关产业的一项必要措施。
(3)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极为重视,建立在“337条款”基础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用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和打击国外侵权企业的有力武器。由于“337条款”非常严格,一旦最终裁定外国企业存在侵权行为,美国政府可以禁止外国企业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所以美国国内生产商对“337条款”非常推崇,利用“337条款”进行的新贸易保护逐年上升。中美基于“337条款”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2-1995年,这段时间美国对华发起的“337条款”调查较少,只有3件;第二个阶段是1996年至今,在这1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成为美国“337条款”重点调查对象,特别是最近5年里中国是遭受美国“337条款”调查最多的国家。
图5 美国对全球和中国内地发起“337条款”调查案件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http://www.cacs.gov.cn/cacs/maoyijiuji/.
由图5可见,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向其他国家发起“337条款”调查的案件数量为历史最多时期,此后从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时间里案件数量虽有起伏但平均每年仍保持15起案件数。美国对中国内地发起的“337条款”调查在1996年后基本保持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涉及的行业集中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在美国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高端产业,如电子、化学、轻工、机械、汽车和皮革等。③新贸易保护下的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给中国产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特别是一些高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对美出口中频频受挫。
二、金融危机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变化
1.社会壁垒日益突出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④社会壁垒针对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动标准和劳工权利等。社会责任在企业层面的要求本身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意义重大,各个国际组织对此设立的公约有100多个。但是,由于社会责任的相关认证标准对企业乃至相关国家要求较高,特别是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难达到欧美国家设定的标准,因此,社会责任日益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限制外国企业竞争的一种社会壁垒。
美国社会壁垒中最受瞩目之一的是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即社会道德责任标准,它的根基来源于ISO9000,对企业经营行为是否与保护人类权益的基本标准相符合进行相应的审查和评价。SA8000标准认证的核心内容包括关于童工、强迫性劳动、自由权、歧视、惩戒性措施、工时与工资和健康与安全等方面,其约束的产业主要是服装、化工原料、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推行SA8000认证标准,而2004年则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强制推行这一认证。很多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也严格按照美国的法律要求,对其他国家供应商进行关于社会责任的考核,例如,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就要求其供应商遵守美国法律中关于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定并对供应商进行密集的相关审核。⑤由此可见,美国制定的社会壁垒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形成了保护其国内产业、限制外国企业竞争的一项日益突出的贸易保护手段。
关于碳排放的社会壁垒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进入2009年以来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又一重要体现。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2009年3月提议征收二氧化碳关税以保护美国制造业,他认为这一提议将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使没有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为环保和公平付出必要的成本。很明显,美国这一关于碳排放关税的提议是以保护环境和促进公平竞争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这一提案已经引起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不满,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谈判代表李高表示,碳排放关税将是一场“灾难”,这会引发一场贸易战。⑥
2.知识产权壁垒将呈上升趋势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由来已久,其建国之初即将专利和版权等内容写入《宪法》,鼓励组织和个人利用法律保护创新成果。此外,还有《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完整的法律体系。美国政府中参与管理知识产权的机构包括专利商标局、著作权局等,民间也发起了很多社会团体来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构成了美国新经济的基础,美国政府将知识产权视作国家经济的核心利益之一,因此,在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不被侵犯的同时,也筑起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壁垒。
近年来,美国利用知识产权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趋势日益突出,特别是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调查与制裁措施呈长期上升态势。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许多国内外学者预测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一个主要方面。由于美国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多,因此可以通过多项制度依据同时从不同角度对其他国家产品发起调查与制裁措施。首要的法律依据是美国的“337条款”。如果外国企业产品被证明违反了美国“337条款”,将被施以严厉的惩罚,例如政府将发布排除令,禁止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或通过停止令,引导相关部门停止或抑制销售相关产品。⑦另一项严格的法律制度是特殊“301条款”,根据这项法律要求,美国贸易代表每年列出拒绝有效保护美国知识产权的重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一旦确定,将对这些重点国家实施关税、限额或取消贸易优惠待遇等惩罚措施。⑧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急于拓展美国市场的同时,因为不了解美国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而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
3.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借口的隐蔽性贸易保护措施增加
金融危机的来临使美国经济首当其冲,虚拟经济的震荡已经波及实体行业,面对国家经济下滑、国际竞争力下降、企业倒闭、职员失业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美国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来应对仍不见底的金融危机。然而,在这些以挽救经济颓势和遏制危机扩散为目标的政策中,却隐含着贸易保护的特性,特别是美国政府最新拟定的一些计划中,贸易保护色彩越发突出。
“国货条款”是金融危机下美国经济政策中一项典型的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借口的隐蔽性贸易保护措施。2009年初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推动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的通过,这笔旨在振兴美国经济的巨额资金被用于两个方面,即减税和政府投资,其中政府投资占65%。虽然该计划是明显的临时性政策方案,可以预见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金融危机的恶化,但是计划中的一些条款,如国货条款却具有强烈的贸易保护色彩。美国政府规定,使用政府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的公共工程项中,其钢铁产品必须由本国提供,除非使用本国钢铁产品导致整个工程成本提高25%以上。这就意味着,只要美国钢铁以不超过进口钢铁25%的价格供应经济刺激计划中公共工程项目,就可以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稳操胜券。
“国人条款”是美国另一项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措施。失业问题是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下引发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根据美国劳工部最新统计,2009年1月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59.8万个,失业率上升至7.6%之后,2月份失业人口新增65.1万人,失业率达到8.1%,创25年来新高。⑨失业不仅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为了改善当前失业状况,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美国政府酝酿了一项以限制企业雇佣外国人来保证美国人就业的经济刺激方案。该方案对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限制其雇用外国员工,要求这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优先考虑美国公民,之后才能考虑雇用外国人。同时,如果美国银行为海外高级专业人才申请H-1B签证,之前和之后的3个月内均不得辞退或替换美国雇员。⑩该项条款的提议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又一劳工壁垒。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1.推动公平、开放的自由贸易环境
金融危机以来,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心理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各国都在担心一旦一国首先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将在各国之间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各国之间以邻为壑从而导致贸易战的爆发,最终如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将国际经济带入贸易保护的深渊。因此,几乎所有国家政府都在金融危机中表示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政府同样在多个场合下表示要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但其实际行动恰恰相反。“国货条款”和“国人条款”的提出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引起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作为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对美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较高,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打击,如果发生贸易保护主义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加严重的创伤。因此,我国政府一直强调要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并呼吁其他国家共同维护得来不易的自由贸易环境。
作为新兴经济体中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国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和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下的快速回暖也给各国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带来希望。金融危机虽然给各国经济带来严重创伤,但也给国际社会带来调整的机会,即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组织中更平等地表达各国的声音,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因此,在金融危机下,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增强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并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建设公平、开放和自由的国际贸易环境,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调整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应有的权利。
2.以自主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分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整体科技创新与商业转化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企业部门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1)。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间的较量已经转移到经济舞台上,哪个国家能够在经济与贸易中获得优势,哪个国家就能够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经济和贸易实力的来源已经不再依靠各国的资源禀赋,而是依赖于各国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金融危机下,自主创新对一国经济和贸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虽然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积极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一些国家却暗自出台了一系列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国际经济与贸易带来巨大隐患。例如,许多国家开始频繁使用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将其他国家产品逐出国门从而保护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中越来越多地因侵犯知识产权而遭到其他国家的相关诉讼,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来自我国企业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国家滥用知识产权壁垒进行贸易保护。因此,中国企业有必要加大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争取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注释:
①邢立娟:《美国对外贸易法的政治经济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2页。
②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③陈子谦:《美国337条款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④李俊江:《国际贸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59页。
⑤尹雄波:《我国家电产业面临的贸易壁垒分析》,《国际技术贸易》2007年第1期。
⑥同少莉:《朱棣文建议美国征收碳排放权进口关税》,中国能源网,2009年3月18日。
⑦詹姆斯·德林:《美国贸易保护商务指南》,毛悦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
⑧吕徽:《美国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政策及其借鉴》,《调查研究报告》2003年第94期。
⑨朱磊:《先雇美国人,料致人才大失血》,《香港商报》2009年4月1日,第2版。
⑩姜锦铭:《贸易保护主义“新装”回潮》,《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2月12日,第3版。
(1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年8月25日,第1版。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贸易摩擦论文; 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美国337调查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市场壁垒论文; 美国政府论文; 反倾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