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经济理论与我国现实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入分配论文,差距论文,现实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5)03-0052-06
一、收入分配差距预警线
1.6%的失业警戒线
从国际失业警情理论来看,失业警情有四种类型:(1)安全,失业率低于4%;(2)基本 安全,失业率在4%至5%之间;(3)有风险,失业率为6%;(4)有重大风险,失业率为7%至 9%;(5)危机,失业率为10%及以上。(见表1)所以,国际上通常把6%的失业率定为失业 警戒线。
表1 国际上失业率警戒线[1]
安全程度
安全
基本安全
有风险
有重大风险
危机
失业率%
3
4~5 6 7~9
10及以上
据研究,我国城镇公开的真实失业率在1996年就已超过警戒线,1998年真实失业率为7 %至8%(胡鞍钢,2001)。根据梁优彩的研究,我国当前城镇的显性失业率为12%,另据劳 动部科研所课题组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有26%的隐形失业人口。[2]如果加上农业的未 转移的劳动力,其失业率还有较大的提升,这样我国的失业率将处于危机水平。
2.0.4的基尼系数收入公平警戒线
在国际上,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至0.3为基本公平,0.4为收入差距过大,0.5为重大 风险,0.6及以上属于赤贫与暴富并存的严重危机。(见表2)所以,国际上通常将0.4的 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公平警戒线。
表2 国际上收入公平警戒线
公平程度 高度公平 基本公平 收入差距过大 有重大风险 严重公平危机
基尼系数
0.2
0.2~0.3
0.4
0.5
0.6及以上
国家统计局邱晓华副局长联系我国国情认为: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 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 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警戒线[1]
公平程度
安全
基本安全
有风险
有重大风险
危机
基尼系数
0.3
0.40.450.50.6
杨宜勇认为,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自1994年就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当年为0.4 34,近年呈现逐年缓慢攀升态势。1998年为0.456,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 001年为0.459,每年递增0.1个百分点。中国最贫困的20%家庭占有的全部收入仅为4.27 %,而最富有的20%家庭却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3]
3.1.7∶1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警戒线
按照国际上的经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7倍为安全,2倍为基本安全,2.5倍有风险, 3倍有重大风险,3.5倍及以上出现社会稳定危机。(见表4)
附图
按照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达到800至1000美元时其城乡收入差别为1.7∶1。
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许多学者提出了我国城乡收入差别的警戒线为2.5∶1。但是,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1年的调查统计,我国城乡收入差别若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 差距为3∶1,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差距扩大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 及公共产品费用,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6∶1。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 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左右,超过2的是极为罕见的,由此可见中国的城乡收入差别问 题在世界上属严重的国家之列。[4]
4.30%的中产阶级收入阶层结构警戒线
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的收入阶层结构中,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重在60%以上,有的国 家多达9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的收入阶层结构中,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重多数在30%~ 50%之间。按照国际惯例,30%以下的中产阶级收入阶层既影响经济持续增长,也影响社 会稳定,所以有的学者把30%的中产阶级收入阶层定为社会经济稳定的警戒线。有关资 料表明,我国的中产阶层仅为17%,严重低于收入阶层结构的警戒线。
5.70%的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率警戒线
社会保障是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社会经济的由政府所提供的一个 社会安全网络。许多发达国家在建设福利国家中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保障率,一般在90% 以上,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率也在不断攀升。根据国际经验,70%以上的社会保障率 ,社会既是稳定的也是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70%以下的社会保障率将出现社会不稳 定、经济增长受影响等诸多问题,所以,有的学者把70%的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率定为社 会稳定的警戒线。而我国2003年社会保障率城市居民为22.47%,农村居民仅为3%,严重 低于70%的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率警戒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在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中我们要缩小这些差距任务艰巨。为此,(1)我们要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国策,采 取综合治理失业的政策,努力把失业率稳定或降低在警戒线水平上及以下;(2)要采取 积极政策,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防止财富和收入过多地向高收入群体集中;(3) 加强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减少直至取消对农民进城的限制,缩小现已存在的城乡过 大的收入差距;(4)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我国经济发展上 的地区差别;(5)提高社会保障率,以降低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数量,为社会支起更大 的安全网络。
二、福利经济学
1.庇古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认为:(1)经济福利增长取决国民收入总量及其增长和国民收入公 平分配两个方面。(2)只有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增加对社会弱势人员的社会帮助、 从富人征税向穷人转移支付、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才能增进经济福利。
2.福利国家政策
福利国家这个术语1941年由阿奇比肖普·坦普尔(Archbishop Temple)提出。[5](p.8) 萨缪尔森认为:“福利国家,是由市场调节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而政府管理社 会秩序,提供退休金、医疗保健以及编制社会安全网等等。”[6](p.285)福利国家理论 及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福利国家论的特征和实质是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劳动者 的再分配,通过税收把富人的部分收入转交给穷人,从而实现各阶层居民收入分配均等 化;消灭经济和社会上的不平等,消灭物质方面无保障、贫穷等现象;实现充分就业等 。(2)福利国家的目标主要是保障充分就业、社会福利全民化、通过社会正义和人道主 义,实行公平分配。(3)现代福利国家主要有以下三类:以美国为代表的效率型福利国 家;以英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障国家;以北欧一些国家(瑞典、挪威、丹麦)为代表的社会 福利国家。(4)福利国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由国家建立全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社会安全网;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一般达到人口的95%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全民 保障目标;社会保障开支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 ~20%。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上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保障和福利支 出一般占财政支出的30%~50%之间,发展中国家也都占到20%左右。而我国抚恤和社会 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2002年始终没有超过2%(其中最高是1991年为1.99%, 最低是2000年为1.34%),属于世界上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最少的国家之一。 [2]所以,我们要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必须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出,以提高公众的社会 福利水平。
3.收入革命与共享经济
收入革命是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收入分配倾向于均等化,劳动收入所占的份额相对 增加,而资本收入所占的份额相对减少。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如库兹 涅茨、丁伯根、加尔布雷斯、卡米勒、达格穆等都对收入革命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西 方一些国家正在进行一场收入革命(收入均等化)。如美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 入所占的比重(与资本收入相对而言),1929年占59.4%,1999年占64.1%;英国,1975~ 1979年占68.8%。[7]当前在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着劳动就业收入与其他收入不尽合理 的现象。据统计,2002年在我国GDP10万亿元中,城乡居民分得5.6万亿元,而工资总额 只有1.2万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2%,占城乡居民收入的21.3%。[7]按照收入革命理论 ,建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劳动收入增长的制度,解决个人 收入差距过大问题:(1)确立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的国策地位,千方百计地扩大城乡劳 动力就业;(2)政府利用再分配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增加劳动者收入;(3)改革工会制 度,扩大工会在增加劳动者收入中的作用。
自美国经济学家魏茨曼提出分享经济理论以来,分享经济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发达国家在分享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广泛流行利润分享、市场价值分享、所有权分享 和管理权分享等劳动报酬形式。(1)企业利润分享制。企业利润分享(利润分红)制是指 企业所有者和企业职工共同分享企业利润的一种纯收入分配模式,实行利润分享制的企 业,定期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企业利润分配给职工。如1998年,美国职工总数的42%参加 了利润分享制,法国上市公司的2/3企业实行利润分享制等。(2)企业价值分享制。企业 价值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它的特点是公司将股票分配给职工,职工和公司 其他股东一起分享公司市场价值增加(股票上涨)带来的收入和股息,同时也承担股票价 格下降带来的风险。(3)企业所有权分享制。企业所有权分享制是指企业职工通过持有 企业一定份额或者全部的股份,同时以职工身份参加企业的一般收入分配和以股东身份 参加企业纯收入分配的一种企业收入分配模式。企业所有权分享制有多种形式,如股份 合作制、职工持股计划、职工持股会等。分享经济在我国初见端倪,要缩小我国收入分 配的差距还必须在此方面作出努力。
三、扩大消费需求理论
1.扩大有效消费需求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而二者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的阶 段和经济态势下具有不同的主导作用:在短缺经济下,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总供给的 增长;而过剩经济下则取决于总需求的增长。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的增长取 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增长,很重要的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提高人们的 边际消费倾向在于收入分配的公平。要增加有效需求,政府应为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 机会。当前,我国出现了相对过剩经济的趋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于居民提供充足 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主要在于实行公平分配的政策:(1)利用税收 政策改变收入不均状况。建议通过适当的累进所得税、高额财产税、遗产税等,消灭私 有财富的过度集中,抑制食利者收入的过速增长。(2)对低收入者政府要加大补助和救 济,扩大其消费需求。(3)大力发展民用经济和服务部门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其收入水平。
2.提高生活水平
(1)增加居民收入,实现人们消费水平的升级。按人均收入(人均GDP)增长对消费的影 响,人的消费水平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当人均收入在3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阶段时 ,人们的消费需求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消费结构处于“生理性的需求占主要地位的阶 段”。②当人均收入达到300~1000美元时,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人们的消 费欲望进入“追求便利与功能的阶段”。这时,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迅速增加,消 费结构从生活必需品为主逐渐转向非必需品为主。③当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时, 消费需求又进入新阶段,即“追求个性时尚阶段”。这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精神生活 和环境有一定需求,物质消费出现了多样性、多变性和高档次的趋向,非物质消费大大 增加(如旅游、健身、体育保健及文化欣赏等)。④当人均收入达3000美元以上时,人们 消费需求结构出现“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处在“追求便利与功能 的阶段”,为扩大内需,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由以农产品消费为主转 向以工业品消费为主,为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作出贡献;城镇居民处在了“追求个性 时尚阶段”,为扩大内需,要通过增加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促进城镇居民向消费 的多元化、个性化、高档化、知识化的消费方向发展。
(2)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按消费需求结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与总消 费支出之比)的变化,经济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根据国际粮农组织规定,恩格 尔系数大于60%为贫困生活水平阶段;②在50%~59%之间为勉强度日,在中国我们称为 温饱阶段;③40%~50%之间为小康;④30%~40%之间为富裕,⑤20%~30%之间为最富裕 。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至47.7%,开始跨入小康阶段;而城镇居民 家庭恩格尔系数降至37.9%,开始跨入富裕阶段。[8](p.132)由此可见,提高我国居民 的生活水平关键是稳定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非农产品的消费水平。
四、反贫困战略
贫困是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中是有不同的标准的。根据 联合国1995年的标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线是每人每天生活费低于1美元;国际贫困线 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生活费2美元;当前发达国家贫困线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生活费低于14.4美元。[9](p.141)按照我国贫困的标准,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 贫困人口为282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0%,初步解决温饱但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 5825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的6.2%。2002年底,我国城镇贫困人口为2053万 人,其中特困职工959万,占46.7%。如果按照联合国的发展中国家标准,我国的贫困人 口将不低于总人口的40%,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的贫困人口将超过50%。建设全面小康社 会必须解决我国发展中的贫困问题。为此,我们要借鉴国际上的反贫困理论与战略,采 取有效政策,减少我国城乡的贫困人口。
反贫困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济增长的涓滴战略。该战略认为经济的增长能够创 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使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从而减缓贫困。(2)目标瞄准型反 贫困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直接向穷人或贫困地区提供脱贫所需的资源和服务,增加穷 人的创收能力,并辅以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安排。(3)向穷人提供财产获得途径战 略。其主要政策有:将穷人作为反贫困的主体(授权给穷人),政府在法律、社会和经济 政策方面为改善穷人获得各种财产的途径提供有力的支持。(4)增加穷人受益机会战略 。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反贫困》中提出了增加穷人从经济增长中 受益机会、授权穷人和保证穷人安全的反贫困战略方案。具体措施包括:①确定有利于 穷人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战略;②改善穷人获得财产的途径,以使他们能够更多地从经 济增长中受益;③消除穷人参与发展的各种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壁垒,保证他们能够 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④通过改善获得财产的途径和更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增强穷 人应付各种风险的能力。
五、收入阶层结构完善理论
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世界上收入分配的阶层结构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哑 铃型”结构,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出现了暴富与贫困并存的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 种收入分配结构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2)“金字塔型”结构,即高收入阶 层所占比重最小,中等收入阶层次之,低收入阶层所占比重最大,这是许多落后的发展 中国家较为普遍的一种收入分配结构。(3)“倒立金字塔型”结构,即高收入阶层所占 比重最大,中等收入阶层次之,低收入阶层所占比重最小。这种收入分配结构存在于少 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难以完成这种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4)“橄榄球型”结构, 即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收入分配结构中的主体,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所占比重都较小 。
根据国际经验,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收入阶层结构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良 性状态的一个标志。(1)中等收入阶层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导 和规范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力量;(2)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3)中等收 入阶层是实现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稳定器;(4)中等收入阶层是能够推动社会各种创新 活动的推进器;(5)中等收入阶层是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在缓和社会阶 层冲突中有着重要作用。
全面小康社会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因此,在今后十几年中,要不 断地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完成由“金字塔型”向“橄榄球型”收入阶层结构转 变。(1)“调高”,即对过高收入者加大调节力度,减少财富过多过快地向少数人集中 。据统计,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每年正在以3.10%的增长速度扩大; 依据基尼系数变动,财富正在以1.8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向少数富人集中。(苏海南、徐 振斌,2000)(2)“扩中”,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具体讲,就是逐步将我国 中等收入者由现在的不到20%扩大到30%至40%。(3)“保低”,就是要保障贫困群体和最 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来源,将最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者由现在的64.15%降低到40% 左右。所以,我们必须采用“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实现共同 富裕。
六、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西方一些国家在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指导下,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大量增长,另一方 面却出现了大量的贫困、失业等诸多社会不稳定问题,西方国家进行了反思,转换了发 展的视角,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1)发展的总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持续增长,经济增长要围绕人的发展来进行。作为一个人本社会 ,体现为人际“和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人自身成为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人人机 会均等、利益分配均衡、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等。(2)人力资本的发展与物质资本增长 要协调:①不断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②在社会经济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3)把人力 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不断地从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从人力资源转化 为人力资本来实现发展。(4)现代化中强调人的现代化。美国学者英克尔斯认为,社会 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可以产生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 实现物质现代化。(5)要不断改善绝对贫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就业水平、教育和 健康状况及其他社会和文化服务的性质和质量。(6)要不断扩大人们的各种选择范围和 权力,即人的个性的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发展的自由。
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一直保持着高速度的增长,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成就,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单纯追求高速增长目标会导致以下的问题:(1)就业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 增长,2002年我国GDP增长了8.3%,就业增长的速度只有0.98%,2003年我国GDP增长了9 .3%,而就业增长的速度仅有0.94%。[10]①二元的城乡结构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 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②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差距还在扩大,1980年东部地区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1.19倍和1倍,1990年扩大为1.38倍和1.27 倍,2002年进一步扩大到1.43倍和1.40倍。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指标也呈同一变动趋 势。[11]③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福利经济有待进一步改善。(2)经济发展与社 会发展有待进一步协调,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就业问题相当严峻,社会保障体系不 健全,城乡贫困问题突出,一些地方社会秩序不好等。(3)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 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 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由注重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转向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人本社 会,具体来说,应体现如下几点基本要求:就业与收入机会要均等;弱势群体得到有效 救助;利益分配应均衡;制度体系应当为每个人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空间;人自身发展 应成为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公平与效率要有机统一。
标签:收入分配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中等收入群体论文; 基尼系数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失业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