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筑文化论文_夏家园

探讨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筑文化论文_夏家园

昆明市城市基本建设档案馆 云南昆明 650216

摘要:城建档案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也是城市成长、变化与发展的见证,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工作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从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城市建筑文化的角度着手探讨,对城建档案与建筑文化的关系、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城市建筑文化

人类对文化的定义覆盖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体到建筑文化中,建筑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载体,而其展现的文化内涵则代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根据需要而构建的建筑物质财富,其中,城建档案正是一种有效的纽带,将城建工程与城市文化串联,使人类的建筑文化得以沉淀和积累,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人类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1.城建档案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建设相应的城建档案中,详细记录了有关这座城市发展的情况和技术应用的经验与教训,对人们今后城市建设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逐渐形成了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特殊性质的文化资源[1]。当前在我国的各个大中小城市,城建档案工作都成为了重要的工作之一,其涉及到的城市规划管理、公用设施、市政工程、民用建筑、名胜古迹、绿化园林等,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建筑文化与社会背景,而其又与城市发展的风貌特色和民风民俗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对当代城市的综合性真实反映。在城建档案最为原始的应用记录中,它只是为了简单记录有形的建筑资料,比如城市的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以及建筑过程,为历史的还原维护原有的面貌,也是对人类建筑实践留下轨迹的记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参考价值。可以这么说,城建档案有着厚重的建筑文化积淀,其本身就蕴含了建筑文化的精髓[2]。

而建筑文化的记录需要长期的积累与研究,才能形成宝贵的资源。长期以来,建筑文化资源的传统方式都呈现多样化的形式,比如古建筑等旅游、杂志、电视、报刊等。很少有人思考到城建档案,而事实上,城建档案属于一种最为原始和详细的重要媒介,既包含了建筑文化的功能,又有传统建筑文化的作用,再加上它于时代性建筑工程中的机密性意义,使得城建档案对于建筑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有了更深远的影响,其特有的发散性与交流性就为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当前,人们在讨论城建档案与建筑文化时,经常会忽略其中蕴含的建筑文化,这也是一种误区,人们往往只是单纯地从建筑的实体本身去讨论,或是从档案重点信息上去追溯其借鉴意义,这种片面的意识并不能完全反映建筑文化的全部。当代的城建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筑文化之间的联系,掌握档案管理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才能为更好地从事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城建档案对建筑文化的价值

2.1存史价值

首先,城建档案是一种特定建筑的历史性记录,具备建筑的历史性延伸特征,而其中蕴藏的文化信息则是建筑得以不断发展的动力,提供的不仅仅是参考借鉴的价值。城市建设档案的记录细节与一个国家和地域民族的时代特定性相关,同时其外形等又反映了当时物质化的发展水平和审美水平,是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真实反映,所以它所产生的作用往往超过本身的借鉴指导意义[3]。

2.2资政价值

在现代化建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城建档案的保存成功地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逐渐融合于生活的点滴。任何一个国家在建筑事业不断发展之时,只有对建筑文化产生足够的认知与重视,才能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文化。纵观我国的建筑与其对应的档案管理发展历程,就会发展其经历了欧洲风、大陆风等等,比如在借鉴其他的地域文化的同时,却忽略了创造性,所以其中一段特定时间中建筑外形的模仿往往只是生搬硬套,建筑民族文化体现华而不实。但于我国本土的建筑文化来看,确有较为优秀的民族建筑文化,其表现形式也有重要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应的城建档案则深刻地记录下城市建筑的变化历史,同时又在反思建筑文化历史的同时引发深思,如何复兴建筑文化。因此,城建档案管理提供的远远不止借鉴与指导那么简单。

2.3教育价值

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匆忙间建筑体现的教育价值已经消失了,很多优秀建筑的教育意义荡然无存。比如在我国北京市的老胡同建筑调查中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胡同文化得以保留,很多都进行了重新规划并拆除,而对于旧城区的保护也已经力不从心。尽管城市建筑的发展也能体现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标志传统建筑文化很有可能被遗忘。物质形态消失,并不能导致民族地域性的品质消失,于是这些辉煌的建筑历史通过城建档案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后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还是会有很多工作人员通过研究城建档案,挖掘传统建筑精髓,实现创新,并将其列入新建筑的设计规划中,同样在变迁的建筑实体上展现民族性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北京的城建档案馆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反映的是实实在在的城市建筑文化。

3.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与城市建筑文化有机结合

在地域性的建筑文化集合中,城建档案被很多人看成是发展的积淀与缩影,因此对档案的利用、挖掘、再利用是对建筑文化的传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文化的形象,展现城市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城市民众对建筑的认知,提升市民素养[4]。

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与城市建设文化有机结合,首先必须加强对城建档案的编制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建筑文化进行提炼与升华,形成更具传承性的地域性文化资源产品。具体到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收集深化丰富且详实的馆藏资料,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从历史资料中挖掘研究新的东西,将其中的新与旧的复杂性交织结合,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考察与研究,全面提升自身在城建档案研究工作中的建筑文化意识,丰富其中的建筑文化含量,提高将城建档案信息转化为城市建筑文化资源的能力。其次,要积极创建展现建筑文化的建筑中心,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更新更丰富的内容。比如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展现建筑的发展轨迹与风貌变化,将其所经历的经济、政治、文化变迁融合到家乡民族性的历史荣誉中,积极弘扬蕴藏其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展现再建设的辉煌风姿。引导城市市民构建与当地城市建筑文化相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建筑的沧桑引以为戒,对建筑的发展引以为荣,将优秀的传统品质注入到建筑品牌中去,推动当地建筑品牌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最后,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其在速度与力度的推动下更快地传播城市建筑文化。在现今的生活生产工作都离不开网络的情况下,将信息化建设深入运用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利用日益扩大与健全的公共信息网络,展现日益强大的城市建筑文化立体感与形象感,使其得到全方位大范围的传播。建立城建档案信息数据库,将其中蕴藏的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充分挖掘传播,制造建筑文化热效应,冲击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市民的心理与视觉,让人们重新认识城市建筑的魅力,从而更加珍惜这无以伦比的价值和宝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并向世人呈现地域性民族性的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在实际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上,工作人员更要清楚地认清这一点,大力挖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收集更多与城市文化建设相关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利用,积极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杜金林.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筑文化[J].城建档案,2011,11(09):27-28.

[2]宋方方,唐春莲.论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文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04):182.

[3]王海忠.城建档案与建筑文化之关系[J].城建档案,2012,7(03):38-39.

[4]蔡艳红.试论城建档案与城市文化[J].城建档案,2013,12(17):11-13.

论文作者:夏家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探讨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建筑文化论文_夏家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