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某高速公路的隧道为主要研究标准,对隧道的衬砌台稍作改造,对传统模式下衬砌混凝土的隧道模式有效进行研究,对混凝土的输送方式有效进行改善,可以使用先进的逐窗入模系统。这种系统不仅操作起来十分简单,相应的还能够将工作效率全面提高,让布料的分布能够均匀,能够对传统施工模式中混凝土质量方面的问题解决,让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让施工的效率全面提升,使得施工的成本有所减小,让施工向着更加标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二次衬砌混凝土;逐窗入模
引言
原来的施工中,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只有不停的对泵管进行更换,才可以实现衬砌台车窗口处的浇筑。更换这种泵管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很容易让泵管受到堵塞,使得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间隔,而且间隔的时间会过长,这就会引起质量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对这种模式进行创新,采用二次衬砌混凝土逐窗入模技术,这样能够让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得到保证。
一、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对隧道设计的结构是双洞单线分离式结构,隧道的内部是双车道,是一种单线的形式,宽度为11m,高度为5m,开挖的断面最大程度上为105m2。隧道设计中的衬砌混凝土的内部轮廓半径为580cm,整个隧道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衬砌台车的外圆半径需要放大,把握好台车的高度和宽度。为了不让隧道内部的通风管对衬砌混凝土的浇灌造成干扰,让通风管道的竖直度能够得到相应的保证,使整个空气的质量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为整个衬砌台车预留相应的直径,并做好通风管中的道孔[1]。
图1 隧道结构
二、二衬台车逐窗入模系统的设计
(一)二衬台车混凝土浇筑窗口设计
二衬台车的长度大约在12.15m,对衬砌混凝土需要实施一次性施工,控制好面板的总高度。对混凝土做好浇筑工作,并控制好下落的高度,让下落高度不能小于2m,做好拱顶浇筑窗口的浇筑工作,最好让其能够高达1.92m。同时,还应该让其均匀的进行分布,对各个窗口的布料范围合理控制,让其半径能够处于1.8-2m。并且能够在每个侧面以及每排都能够进行窗口浇筑,让分流系统的控制工作能够做的非常方便[2]。表1中表示的是浇筑窗口的编号。
表1 浇筑窗口的编号
(二)设计混凝土的分流槽
分流槽中包括多项部件,其中有主料斗和分流串筒,相应的还存在三通分流槽以及溜槽,除过分流串筒之外,其余的部件都是由钢板制作的,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分流串筒采用的是钢管来制作的,钢管的直径选择的是30cm,钢管的厚度将其控制在5mm。把握主料口的上下口尺寸,将上口尺寸控制为60cm×60cm,将下口尺寸控制在50.1cm×25.1cm,让其高度能够处于50.1cm。在分流串筒的顶端位置需要设置一个漏斗,并把握好漏斗的上口直径,将其能够设置在50.1cm,并设置好下口的直径,让其能够处于30.1cm,并控制好高度,高度设置为40.1cm,然后将溜槽宽全面设置,将宽度控制在30.1,深度控制在13.1cm。
由于第三排窗口设置的浇筑位置比较高,经过现场进行实验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应该合理把握坡度,让混凝土能够顺利的进行浇筑[3]。为了能够给第三排窗口安装布料系统,就需要把握好砌台上方到主料斗之间的位置,将窗口之间的位置错开,避免出现各种干扰现象。对分流系统合理进行设置,将各项部件全面进行设置。
三、混凝土浇筑和检验效果
(一)混凝土浇筑
衬砌混凝土应该选择泵送混凝土,并对坍落度合理把握,并使用地泵对混凝土输送主料斗,然后经过各部件对混凝土的拱顶窗口完成浇筑。如果需要更换混凝土的浇筑窗口时,就需要对混凝土的流向完全进行控制,把握好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让其能够小于30cm,然后从两边的位置对称性实施浇筑。处于拱顶的混凝土更需要使用软管完成预留泵管的浇筑工作。为了让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就需要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1.泵送混凝土入模
应该合理把握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洞内的温度为基础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调整。如果施工时选择冬季来开展,入模温度应该把握在大于5℃。如果施工选择的是夏季,更需要对入模温度进行控制,让入模温度能够比30℃低。测定坍塌度主要是用于混凝土的拌合物,测定值应该建立在理论的配合比上面,合理把握混凝土的坍塌度,将其合理控制,让其能够接近理论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的坍塌度需要合理把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应该合理把握,过大的情况下就会沁水。测定水胶比,这同样是对混凝土的拌合物进行测定,测定的时候应该达到施工中的配合比。
2.使用高压水进行冲洗
对于两个侧面拱顶上面的顶面需要进行凿毛,然后使用高压水全面进行冲洗,将其中的积水排除干净,让混凝土的表面能够在浇筑的时候能够保持洁净和湿润。
3.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需要保持连续性
混泥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连续进行浇筑,间歇也不宜过长。如果因为出现特殊原因中止了浇筑,就需要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处理。应该对混凝土的浇筑气温合理进行把握,最好让浇筑过程中的气温能够处于20-30℃,对间歇时间更应该合理把握,不得超过35分钟。如果浇筑过程中的气温处于10-19℃,中间间隔的时间不能超过50分钟。如果浇筑时的温度处于5-9℃时,就需要将间隔控制在65分钟之内。
4.对混凝土做好振捣工作
对于混凝土应该插入振捣棒全面进行振捣,并把握好振捣的时间,让混凝土的下沉速度变缓,让混凝土不会气泡,出现泛浆为止。振捣器距离模板之间的垂直距离需要合理把握,最好能够是振捣器半径的1/2,不能对钢筋有任何的触动,也不能触动预埋件。
5.预防后续混凝土堵塞状况
将分流系统关闭之后,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速度会变缓,一直到达浇筑窗口的时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如果经过浇筑窗口就会出现抛洒现象,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现象。为了能够有效对这种浪费状况进行控制,在各个浇筑窗口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当浇筑到一定阶段时需要停止混凝土的输送,对每个浇筑窗口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就需要对分流槽进行清理,以免混凝土在后期清理的过程中存在相应的困难。如果没有对混凝土及时进行清理,就会让混凝土出现堵塞状况。
(二)衬砌混凝土的外观和超声检验
将衬砌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比对,进行浇筑时可以采用逐窗入模系统来完成。二衬的质量从外观上看有了明显的上升,对整个工艺全面进行优化,让工艺能够没有蜂窝和麻面,也不会出现冷缝这样的问题,质量上能够得到相应的保证。从色泽上看,能够处于一种非常均匀的状态。对逐窗入模系统应该随机抽取,并和衬砌的混凝土强度进行对比。使用雷达对地质进行扫描,并进行判断。使用逐窗入模这样的模式之后,让布料能够处于一个非常均匀的状态,强度上能够非常稳定[4]。对整个地质应该随机进行抽取,选择良好的地质条件,全面做好混凝土,让混凝土能够从外观以及内在真正的体现出美。通过对比之后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采用的施工工艺是传统的方式,进行二衬浇筑的时间大约会处于10.5h。如果使用的浇筑模式是逐窗入模,需要的时间仅仅只有8h,节省下来的时间大约在2.5h,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二衬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操作人员也会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对施工成本也是一种有效的节约。
四、结语
对传统模式下的二衬混凝土工艺实施优化,让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能够愈发的均匀,速度上也能够均匀。进行外观检测之后,还需要利用超声波对其内部进行无损检测。可以实施逐窗入模系统,采用这种系统之后,二衬混凝土的外观相应的得到了提升,其中的实体质量也有所提升,能够对混凝土强度不强等问题全面展开研究,让混凝土的强度能够全面增强,使得混凝土的表面比较光滑,对混凝土质量上的各项问题全面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十分便捷,能够让施工效率全面提高,在节省相关劳动力的同时,会让混凝土的施工成本全面加强。
参考文献:
[1]李红贺.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要点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60-61.
[2]佚名. 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逐窗入模技术研究[J]. 施工技术,2018,47(17):84-87.
[3]佚名. 超大断面4车道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厚度优化研究[J]. 公路交通技术,2018,34(B09):6-11.
[4]杨波,程寅,王登炳,等. 中巴公路浅埋偏压隧道二次衬砌受力监测分析研究[J]. 公路,2017,62(1):236-239,共4页.
论文作者:文来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隧道论文; 窗口论文; 台车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的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