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挖掘”——图书馆员角色的新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馆员论文,角色论文,图书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21世纪的图书馆正面临着文献载体多样化、服务方式Web化的强烈冲击。图书馆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员的角色如何重新定位,正成为图书馆界讨论的热点。笔者以为,讨论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仅仅从经验出发来讨论,更要从已有的图书馆基本理论出发,阐发新见解。因为,这个从图书馆实践前沿提出的、关系到图书馆生死存亡的基本问题,本身就是对已有的图书馆基本理论预见性和解释力的一种考验。能够对这个问题做出最直截了当、最全面系统而且符合逻辑的回答的观点,无疑是更有说服力的。《图书馆研究对象和核心问题新见》一文,提出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群中知识单元的可获得性”的观点,本文就以此观点为基础,探讨图书馆员的重新定位问题。
按照这个观点,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文献群中知识单元对于读者或者用户的可获得性。而这种获得性的被保证程度,是由社会根据社会实践对知识单元——特别是表现为通过获取文献来获取的知识单元——的需求程度来决定的。图书馆员角色的产生和演变,只是这种被保证程度物化的一种表现和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图书馆学领域研究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保证这种获得性的最佳途径,没有必要与现实的被保证程度完全对应。
一、图书馆员的角色演变史
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诸要素中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其角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图书馆员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不断强化文献信息的提供功能,其它功能则不断地转移给商业或者专门的机构来实现。以下我们来分析一下图书馆员角色发展的逻辑历程:
1、文献搜集者。这是图书馆员最初的角色,没有文献,就没有图书馆,也就没有图书馆员。在人类知识发展的初期,文献稀少,求学不易,求书不易,许多藏书家穷其一生为搜书,从事的就是文献搜求的工作。
2、目录编制者。当文献逐渐增多,需要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列出文献以便查询的时候,目录技术就出现了。目录技术的出现是文献组织的一大进步,它提供了将文献系统和一种可以迅速检索的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方法,使得文献信息的较快提取成为可能。面对日益增多的藏书,图书的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自己的知识财产到底有哪些,以便使用时查询或者避免重复购买。于是图书馆员就成了一个文献目录的编制者。
3、文献分类者。当知识体系已经初具雏形,相应地文献也表现出类聚性。特别是文献机构被要求开始向社会提供服务,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来揭示文献之间的类聚性,以便向读者推荐内容相似或者相关的文献的时候,把知识的分类体系引进文献和目录组织就显得更为必要了。于是,文献分类工作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图书馆员的工作领域。
4、文献体系的维护者。图书馆文献服务的公共化,使得能够迅速把文献从文献体系中检索并且提取出来满足社会需求,成为了图书馆表现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后来更演变成为图书馆证明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所谓“书是为了用的”。于是,文献体系的组织、文献检取、上架复原等文献体系的维护工作,成为了图书馆员工作的主要方面。
5、文献析取者。针对比较专门的文献信息需求,图书馆员也提供了更为深入的服务。例如,编制专题索引、专题文摘、编写专题综述和述评等等二次、三次文献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是根据具体的知识目标,从文献体系中将相关的文献信息提取出来,或更进一步进行分析和综合。它提供的文献服务同一般的从文献体系中直接将文献检取出来相比显然要深入一些,所以,称之为文献析取。文献析取通常是在文献体系比较单一,文献量不算很大的情况下,可以由图书馆员进行的一项工作。
上面的角色分析,没有把社会教育和组织社区活动等角色概括进来,因为按照文献需求解决逻辑层次的对应关系,图书馆事业对应的是整个社会的文献需求,图书馆对应的是具体的读者群,而图书馆员对应的是读者,象社会教育和组织社区活动这类工作,显然是面向读者群的,所以是属于图书馆这个逻辑层次。所以,图书馆员进行这类工作时,完成的是由图书馆这个层次分派下来的角色任务。这一点正是“可获得性”定义比较有说服力的一个方面:面对不同层次的文献需求,具有逻辑清晰的角色分配。这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在此不再展开讨论。
现实的图书馆员角色,在同一个时代一般总是相邻两种或者三种角色的综合。当其他社会机构将图书馆员的原有部分角色分离出去之时,就是图书馆员的角色发生变动的契机。
二、传统角色的弱化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知识交流的速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文献量剧增,文献老化速度加快,产生了大量易逝的文献信息,同时,文献载体日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专门的文献和文献信息服务商,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了现实的运行模式。另一方面,文献机构之间的协作也借助网络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联合编目、资源共享等协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首先进一步弱化了图书馆员文献搜集者的角色,比如,国内的寻书网、期刊网、文献服务商集中提供的新书出版信息等等,使得文献采购信息比以前更全面了。文献采购信息不全给文献采购和搜集带来的不便,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被基本消除掉。
其次,图书馆员目录编制、文献分类的角色也将萎缩。随着地区和国家范围内图书馆联合编目的展开,以及文献服务商提供随购置文献附送MARC目录的服务,使得文献编目加工集约化的趋势大大加强,相应地,单个图书馆的文献编目工作也就趋于萎缩。
再次,文献体系维护的工作不再成为图书馆员的主要工作。数字图书馆的开通,首先将基于查阅和浏览的文献需求分流掉;其次,由于印刷版文献复本有限,利用率较高的文献往往借不到,所以,也会分流掉一部分先睹为快和等不及有书可借的读者。还有,由于文献借阅信息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或者在图书馆的网点上查到,读者借阅印刷版文献的针对性将大大增强,管理人员的无效劳动将大为减少。在服务方式不变的条件下,文献系统维护的工作将比以前大大减轻。
最后,文献的数字化使得简单的二次文献的编纂成为不再需要的事情,因为一般的论文和图书都带有摘要,通过检索系统即可迅速查到;另外,由于学科研究分化和综合与专业趋势的加强,以及文献量剧增,以及读者可以直接利用全文检索系统查到论文全文等原因,要求图书馆员去深入了解某一个非本专业的专题,并写出综述和述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降低。这样,图书馆员作为文献析取者的角色也被弱化了。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图书馆员的传统角色大大削弱了。
三、读者面临的新困难
新技术的应用虽然减少了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时间,但是,也从另一方面为读者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增加了困难。
首先,是文献群规模的增大,使得读者在检索所需的文献信息时,淹没在文献的海洋里,经过简单检索得到的结果集通常很大,动辄数百条记录,常常使读者不知如何挑选。其次,读者通常缺乏检索技巧和必要的耐心和细心,得不到希望得到的检索结果,埋怨“不想要的找到一大堆,想要的就是找不到”。再次,文献载体类型的多样化,也增加了读者查询的困难。还有,不同的文献服务商和各种搜索引擎提供的数据库各有特点,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文献服务商和搜索引擎提供和使用的检索工具、关键词表及分类体系也不一致,相同的检索功能在不同系统中的操作不一样,关键词表和分类体系更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时下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使用的基于实用目的分类体系就与图书馆使用的文献分类法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搜索引擎使用的分类体系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是挡在读者面前的检索困难。最后,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造成获取文献信息的困难。语言的障碍自不必说,有时,这种障碍对读者和图书馆员来说,其实是一样大的;仅仅拿文化的障碍来说,也常常给文献检索带来困难,比如,港台地区把软件叫做软体、把字符叫做字元、把变量叫做变元等等。如果读者对新技术不熟悉、对要检索的目标表达不够清晰等等,也会成为读者检索文献信息的障碍。此外,大量易逝的文献信息也是读者难以把握的。
四、发展“信息挖掘”角色
读者的上述困难,对图书馆员提出了发展“信息挖掘”角色的要求。所谓“信息挖掘”,就是在知识量和文献量剧增的情况下,为读者将阻碍其获得所需文献信息的各种障碍一一挖开,使得读者能轻松地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之所以称之为“挖掘”,是因为这些新的障碍与以往阻碍读者获得文献信息的障碍相比,涉及的因素更为广泛,包括各种媒体、载体、文献供应商、不同类型的文献体系和数据库、分类体系、关键词表、不同的检索工具等等。排除这些在新技术条件下产生的障碍需要更广泛的知识和更灵活的技能,包括对读者检索心理的把握和引导、对读者需求的分析和表达、相同需求在不同检索系统中关键词的选择与检索的实现等等。同时,也明确指出了未来图书馆员的工作重点在于“从存在的文献体系中寻找和发现知识”,而不是重点做文献系统的组织和维护工作。通过上述对读者困难的分析,我们大概也可以了解到“信息挖掘”这个角色的内涵:
第一,善于与读者沟通,能循循诱导读者调整自己的需求表达,以求准确地发现和表达出读者本身真正的文献信息需要。特别是在读者掌握的检索关键词比较有限或者不够准确的情况下,这种引导的技能尤为重要。
第二,对本馆可获取的各种文献载体的文献信息的分布规律比较了解。这不仅仅指本馆藏有的文献,凡是本馆可以获得的文献信息都是本馆的服务资源,都需要了解其知识的分布规律。只有了解了不同载体中文献信息的分布规律,才可能确定检索的主要载体,避免在其他载体的检索中浪费精力。
第三,熟悉本馆可获得的主要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特点和使用特点,并且及时了解其新变化。不同的数据库提供的文献信息内容往往各有特点:或者是收录的地域各有侧重,或者是收录的时间上有差异,或者是收录的学科有分别,或者在收录的内容上有详略之分。特色服务是文献信息服务得以生存的生命线,所以文献信息服务一般都各有所长。不熟悉不同文献服务数据库的内容特点,就无法有效地完成文献信息检索任务。不同的文献信息服务所提供的检索系统、关键词表和分类体系往往很不一样,关键词表一般都是处在更新状态之中的,不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纵然知道目标在彼岸,也无船可渡,唯有徒呼奈何了。
第四,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敏感的分类意识。在所有的学科当中,只有图书馆学领域是专门研究知识的学科分类的,所以,图书馆员本来就应该比一般读者具有更加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更加敏感的分类意识,这是准确分析读者需求的前提。
第五,善于综合,长于发现。在检索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读者需求的表达太宽或者太窄,在检索的结果中目标有新的领域出现等等。都需要图书馆员不断地综合已有的信息,发现读者需求中的新疑点,以求准确地发现和表达出读者本身真正的文献信息需要。
第六,善于从易逝的文献信息中发现和收集有用的信息,集中提供给读者。这主要是指从各种时效性较强的文献,特别是从互联网上收集有用的消息、文章、网址等信息,以集中分类的方式向读者发布。这种信息的特点就是流动性:连续产生、容易消失。其中不少信息有参考价值,将其保留下来,提供给读者,无疑是必要的。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挖掘”是图书馆员的角色,是沿着“保证文献群中知识单元对于读者或者用户的可获得性”的逻辑,在新的实践条件下的新发展。诚如前文提到的,现实的图书馆员角色,在同一个时代一般总是相邻两种或者三种角色的综合。“信息挖掘”角色的提出,只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图书馆员对自身角色的一种发展和调整,现在还远远不是详尽讨论这个角色的时候,本文只是根据目前所知的技术状况对未来图书馆员角色的影响,提出一点看法,供各位同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