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论旅游活动的本质_旅游产业论文

现代旅游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论旅游活动的本质_旅游产业论文

现代旅游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谈旅游活动的性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活动论文,旅游活动论文,综合性论文,性质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余暇时间在逐渐增多。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旅游活动正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活动,它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高消费形态。旅游活动的性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目前旅游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有人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本文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是它的文化性,旅游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1 旅游活动的性质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诸多矛盾的统一体,旅游活动也不例外。在旅游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对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产生旅游需求的是旅游者,提供旅游供给的是旅游产品经营者即旅游企业。因此,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又直接表现为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就旅游者方面而言,其旅游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观光旅游、寻根求源探亲访友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朝圣旅游、度假疗养保健旅游、体育与探险猎奇旅游、修学旅游、海底火山沙漠旅游以及各种专项旅游、兴趣旅游等等。但无论旅游者参加哪一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其旅游目的都是观光旅游了解世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旅游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因此,旅游者的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

旅游产品经营者主要指旅行社、旅游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游饭店为代表的旅游住宿部门。它们共同构成了旅游业的三个主要职能部门。旅游产品经营者通过组织安排旅游活动,为旅游者提供交通、食宿、旅游等项服务,获取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其经营是经济性质的,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事业,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旅游活动的主要矛盾是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而在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经营者之间,哪一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地区,情况会有所不同。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国旅游者要求到中国旅游。出于赚取外汇的目的,我国首先发展了国际接待旅游业。当时的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国旅游者有着一种神奇的魅力。众多外国旅游者出于不同的动机纷纷进入中国旅游市场,其中团体旅游者和老年旅游者占绝大多数。旅华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即卖方市场形势。

但随着旅游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卖方市场形势很快过去了。中国旅游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先后经历了饭店和航空客运这两大瓶颈的制约与缓解,经过1989年“六四”风波造成的较大滑坡与较快回升,经过1992年友好观光年,旅华市场已由初级发展阶段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同时也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企业之间为争夺旅游者,实现本企业旅游产品的价值,展开了激烈竞争。

从总体来讲,现代旅游市场是一种买方市场。而改革开放初期的卖方市场只是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一种市场形势。

当然,不同季节、不同地区情况也会有所变化。如在旅游旺季和某些旅游热点地区,会出现暂时的供不应求现象,即卖方市场形势。但从较长时期考查,从全局来讲,旅游市场仍是买方市场形势。

在买方市场形势下,旅游者处于主导地位。如果没有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就将失去市场甚至不能生存,旅游活动也将无从谈起。既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这一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是该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旅游活动的性质就不能不受其限制,因此说旅游活动的性质是它的文化性。

2 旅游活动综合性的表现

所谓综合性,是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除主要目的外,还涉及到社会的其它方面。旅游活动涉及到物质需要、资金需要、景点需要、民俗需要、安全需要、旅游政策、学术交流等。同时,旅游活动的进行又反过来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物质需要包括对日用品和食品的需要。饭店要正常运转,客房就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设施设备、低值易耗品等,而餐厅会对食品产生持续不断的需求,某些食品要求质量较高,还会进一步涉及到食品深加工问题。开发建设旅游资源、维修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会产生对资金的需要,对资金的需要可通过国家拨款、银行贷款和引进外资等途径解决。旅游活动对旅游景点的需要会涉及到市政、园林和文物等部门。有些旅游者想了解所到之处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因此产生对民俗的需求。这一需求可以通过参加当地的节日庆祝活动、参观居民点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还涉及到安全需要,这里主要指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公安、保险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此外,政府对旅游的政策至关重要,如果政府对旅游活动实施限制,必将对旅游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例如,台湾同胞只有在台湾当局开放对大陆探亲旅游之后,台胞的大陆之行才能成为现实。

旅游活动的开展又反过来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国内大中小学生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国外的修学旅游,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海外侨胞回国和澳门台湾同胞回内地探亲、观光旅游,可以增加其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②旅游可以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作为民间外交的形式,它具有官方外交所不具备的灵活性、群众性、广泛性等特点。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先后公布了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恢复和维修了一些历史文化古迹。旅游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④一些专业旅行团到达目的地后,针对本专业进行相关的学术探讨,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⑤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当然,发展旅游的负面影响,如对环境的破坏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是我们应当予以关注并进行有效控制的。

综上所述,旅游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旅游获得知识,属于文化性质,但旅游活动过程中又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以上诸方面,因此,旅游活动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3 正确认识旅游活动的性质有利于实际工作

了解旅游活动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对于我们确立旅游业经营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者是旅游活动这一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旅游产品经营者就应以旅游者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为旅游者的利益着想,为其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条件,丰富多彩的游览内容,饭店应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公平合理的价格,让旅游者满意而归。相反,如果旅游企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不合理地抬高价格、降低服务标准和产品质量,则会影响旅游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后果。

在这里让旅游者满意而归至关重要。如果旅游者对其所得到的服务满意,会对目的地旅游产品推销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成为旅游企业的义务宣传员,使其亲朋好友以及同事成为潜在客源,该旅游者有机会也可能故地重游;如果旅游企业质量差,旅游者就会对该旅游产品起一种消极的宣传作用,使企业失去潜在客源,更没有回头客人。旅游产品大量表现为服务的提供。服务产品不同于有形的物质产品可以有保修、退换等一系列售后服务,旅游产品质量如果不能达到顾客的期望,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

总之,旅游活动是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旅游业应正确认识这一性质,并在实际工作中以旅游者最大满足为服务的出发点和管理的直接目的,一切为旅游者着想,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让旅游者满意而归。只有认清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企业才会有稳定的客源,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旅游业的经济目的,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为国家更好地回笼货币和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

标签:;  

现代旅游是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论旅游活动的本质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