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国民经济论文

国家统计局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国民经济论文

国家统计局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统计局论文,国民经济论文,社会发展论文,统计公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国内市场平稳运行,重要商品储备充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了全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初步统计,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八。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4亿元, 增长百分之三点五,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0亿元,增长百分之十点八,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4328亿元,增长百分之八点二,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5637元,比上年提高百分之七点五。

市场价格涨幅持续走低,呈现涨幅低、波动小的特征。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百分之零点八,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百分之二点八,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5.3个和5.5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正确的宏观调控和农业连续丰收;买方市场形成,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的上涨(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69600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75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47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2669万人,增加340万人。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进展, 480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再就业。 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百分之三点一,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年末达到1399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349 亿美元。人民币汇率稳中略升,由年初的1美元兑8.2984 元人民币上升到年末的1美元兑8.2796元人民币,升值188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下岗职工较多,再就业压力加大;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健全,金融秩序在某些方面比较混乱;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获得较好收成。1997年虽然北方地区遭受严重旱灾,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全国粮食总产量仍达49250万吨,比上年减少1200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在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主要棉花产区气候条件好,单产提高,总产量达43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名优特农产品增加。糖料、烤烟、茶叶、水果等农作物持续增产,油料作物、麻类等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调减了面积,产量下降。居民的“菜篮子”更加丰富(见附表2)。

造林绿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21万公顷。 林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十大国家重点防护林工程项目已开始产生效益。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面积扩大,覆盖率提高。全年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42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 林木蓄积量增加。

畜牧、水产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5354万吨,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水产品总产量3561万吨,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三。

农田水利蓬勃发展。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1万公顷,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3万公顷,节水100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工作进一步展开,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企业兼并、联合有所突破。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中, 国有企业破产终结675家,被兼并企业1022家。

工业生产在改革调整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752 亿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一。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一, 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9894亿元,增长百分之五点四;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1875亿元, 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七;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4450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三点四;城乡个体工业完成增加值5533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一。全年完成轻工业增加值14680亿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七;重工业增加值17072亿元, 增长百分之十点五。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较旺的产品增长较快。全年新产品产值率为百分之五点九,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程控交换机、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轿车、组合音响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二至百分之一百七十,而一些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一般日常消费品及机电设备的生产继续低速增长或下降(见附表2 )。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开始回升。37万家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百分之九十一点三,比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销售率为百分之九十六点二,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 企业资产负债率百分之六十四点八,降低0.3个百分点; 资本保值增值率为百分之一百一十二点八,其中国有企业为百分之一百零九点四。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有所改进,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百分之八十四点七,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企业扭亏增盈取得一定效果,利润增加, 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八,其中国有企业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九。

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还不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积压问题仍然突出。1997年末,全国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59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七。企业亏损问题依然严重。1997年末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341亿元,比上年末上升百分之十一点一,其中国有企业亏损744亿元,上升百分之八点二。

建筑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国国有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点六。施工工程个数为22万个,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为8.8万个, 投标承包面达百分之三十九点六,增长5.6个百分点。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56亿平方米, 比上年减少0.19亿平方米。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百分之四十五,比上年提高1.5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为152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七。

地质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0万平方公里。 地质勘查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643 万米, 新发现矿产地220处,比上年增加18处。提交可供工农业建设利用的地质报告789份,比上年增加259份。有43种矿产新增探明(预测)储量,其中石油8.4亿吨,天然气2025亿立方米,原煤23亿吨。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5300亿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一(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增长百分之八点三)。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3419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三; 集体经济投资3873亿元,增长百分之五点八;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427亿元,增长百分之六点七;其他经济类型投资4581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二。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9863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五;更新改造投资3870亿元,增长百分之六点八;房地产开发投资3106亿元,下降百分之三点四。

投资结构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分行业看,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得到加强,比重上升。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470亿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十,比全部投资的增幅高出近30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上年的百分之二点零上升为百分之二点五;能源工业投资3575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七,所占比重由百分之十七点三上升到百分之十九点零;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3288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四点八,所占比重由百分之十六点九上升到百分之十七点五。分地区看,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加快,所占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

国家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全年129 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457亿元。其中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截流。沟通西南和中南沿海的铁路大通道——南昆铁路也在1997年底全线开通。

国家安居工程(经济实用住房建设)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竣工面积2665万平方米。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建成投产项目8618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百分之五十五点八,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新增固定资产8271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百分之六十点二,提高1个百分点。

全国基本建设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2587万吨/年,发电机组容量1376万千瓦,原油开采1593万吨/年,天然气开采21亿立方米/年,钢材137万吨/年,化肥88万吨/年,木材采运15 万立方米/年,新建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896公里, 新建铁路复线交付运营里程551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能力11725万吨,局用交换机容量1961万门,长途光缆2.7万皮长公里,新建数字微波线路1.4万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313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平稳增长,网络结构调整进一步朝着适应市场需求方向发展,运输和通信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为4525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七。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38232亿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九。其中,铁路13098亿吨公里,增长百分之一; 公路5168亿吨公里,增长百分之三点一;水运19352亿吨公里, 增长百分之八点三;航空29亿吨公里,增长百分之十六点八。旅客周转量完成963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点三。其中,铁路3522亿人公里,增长百分之五点九;公路5188亿人公里,增长百分之五点七;水运153 亿人公里,下降百分之五;航空774亿人公里,增长百分之三点四。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87846万吨,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点一,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5915万吨,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五。

邮电部门业务总量全年完成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三点三。邮政传统业务下滑趋势明显,新型业务充满活力。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一亿门大关,达到11097万门, 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我国电话网规模成为世界第二大网。移动电话新增用户638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32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百分之九十八点一。 全国电话普及率8.1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6.1部/百人 。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6万户,比上年增长近4倍。 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继续高速发展,数据通信总用户达到36万户。

六、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继续保持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43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一,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百分之十点二。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395亿元, 实际增长百分之十点九;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449亿元, 实际增长百分之九点二;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7248亿元,集体经济4888亿元,私营经济990亿元,其他经济3982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三、百分之七点一、百分之二十五点一和百分之十三点六;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百分之九点二,餐饮业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五。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全国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1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五。 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商品成交额17425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六。

全国432家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净额2350亿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三;费用率为百分之五点八,下降0.13个百分点。但经营效益仍未改观,全年利润总额44亿元,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五点九。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3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一。其中,出口总额1827亿美元,增长百分之二十点九;进口总额1424亿美元,增长百分之二点五;进出口相抵,实现贸易顺差40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三。 一般贸易出口增势强劲,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百分之四十一点六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二点七;加工贸易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继续保持我国出口第一大类产品的地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九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二点五;进口商品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源性商品迅速增长。对外贸易进一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年对拉丁美洲和非洲进出口贸易额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五和百分之四十点六,增幅比全部进出口总额高出12.4个和28.5个百分点。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世界各国(地区)中的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10位。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全年利用外资协议额617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二十四点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4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53亿美元,增长百分之八点五。 外商投资到位率有所提高,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增加,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比重加大。

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合同额1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五;完成营业额84亿美元, 增长百分之八点九。

国际旅游业取得新的成果。全年海外旅客入境人数为5759万人,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六,其中外国游客743万人, 增长百分之十点一;港澳同胞4794万人,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八;台湾同胞212万人, 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一。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四。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货币调控方式不断改进,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管和调控力度加大,金融形势保持稳定。199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39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940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六。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8656亿元, 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四;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6280亿元, 增长百分之十九点三。各项贷款余额为74914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七。其中, 短期贷款余额为5541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496亿元。年末现金流通量(M0)为101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六;狭义货币(M1 )为34826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五;广义货币(M2)为90995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七点三。

证券市场比较活跃,国债发行和兑付工作顺利完成。股票市场在逐步规范和加强监督中稳步发展,全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 股188只,共发行106亿股,筹资655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数量由上年末的530家增加到745家,市价总值17529亿元。通过发行B股、H 股和对外发行债券,吸收外资81亿美元。全年共发行国债2412亿元,到期国债兑付圆满结束。

保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080亿元,增长百分之三十九点三。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80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00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276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176亿元。

金融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高,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问题较多,有些地方和部门非法设立金融机构,直接或变相从事金融业务。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继续扩大。1997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1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百分之零点四。全国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5399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3425个,大中型工业、建筑企业办科研机构1197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62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8万人。1997年引进外国专家8.2万人,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点五。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1997年,全国科技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和建筑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961亿元, 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六。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368亿元, 增长百分之十点四,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零点五。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1997年全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0566项, 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5267项,获国家奖励的成果626项。 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11.4万件,授权专利5.1万件, 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二和百分之十六点五。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项目4063项,资助金额7.8亿元。完成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 工业实验项目33项。1997年,又连续6次发射卫星成功。

国家技术创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1997年国家组织完成了115 项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了1296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完成了34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全年参加“产业、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的单位3.1万个,参加人数54万人,合作开发项目1.7万个。

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5万份,成交金额351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点四和百分之十七。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进一步完善。全国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097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25个。国家监督抽查产品16.7万种,抽查商品32.9万种。全年制定、修订各类国家标准1162个,其中新制定657个。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903个, 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579万台件。全国共建立城乡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站点1290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95个。全国共拥有地震台站1245个,遥测台网25个。全国对502个海洋检测站点检测,收集海洋数据2521万笔。 测绘部门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图40571幅,公开出版地图675种。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校布局进一步调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20所,招生100万人, 在校生317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735个,招生6.4万人,在学研究生18 万人;成人高校1107所,招生100万人,在校生273万人。 普通高中13880所,在校生850万人;各类高级中等职业学校17116所,在校生1090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93万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二。全国初中在校生5249万人,初中入学率达百分之八十七点一;小学在校生1399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九十八点九。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66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8579 万人次。全年共扫除文盲404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1997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63个,文化馆3097个,公共图书馆2690个,博物馆1218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五点八。 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95座,电视人口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七点四。各类电影放映单位6.9万个。全年生产电影故事片88部, 向国内销售影片(含复映片)373部,向国外销售126部。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93亿份,各类杂志25亿册,图书71亿册(张)。全国共有档案馆3670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940万卷(件)。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1997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2万个,床位31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9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0 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139万人,护师、护士105万人。全国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905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妇幼卫生机构2748个,卫生技术人员7.1万人。县、乡、 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县数超过百分之六十。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5.1万个,床位7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8万人。 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百分之八十九点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2 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国运动健儿获得了92个世界冠军;29人2队43次创29项世界纪录;20人1队33次创27项亚洲纪录;117人19队210次创115项全国纪录。 第八届全运会在上海成功举行。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新阶段。第八套广播体操普及推广活动和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共有9.9万人, 各级环境监测站2170个,环境监测人员3.7万人。 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确定了第二批共36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全国自然保护区达93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67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七点七。环境法制建设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到1997年末,制定的各类环境保护标准已达360项 。年内设立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百分之八十五点六。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4533个,总投资79亿元。在全国557 个城市中建成了2339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5791平方公里;在456个城市中建成了182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6913平方公里。

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一阶段目标已基本实现,水质趋于好转。全流域共投入治理资金约43亿元,关停了1111家5000吨以下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取缔了3876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对日排水100吨以上的1562家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2038万人,出生率为千分之十六点五七;死亡人口801万人, 死亡率为千分之六点五一;全年净增人口123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点零六。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36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989万人, 占百分之二十九点九;乡村人口86637万人,占百分之七十点一。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99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百分之三点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百分之四点六。城乡竣工住宅面积有所增加。1997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3.8亿平方米, 农村竣工住宅面积7.6亿平方米。

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国有8770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450多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1300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03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医疗费用统筹。 在过去的一年中,各级劳动保险机构为380多万人提供了失业救济。 全国已有百分之四十一点五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达7035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97年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03 万张,收养79万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持续快速发展,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5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663个。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国330多个城市已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192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已达5532万人次。优抚安置工作有所加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50万人, 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和澳门地区。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劳动生产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全国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中,原油开采、天然气开采、局用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新建数字微波电路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

附表1: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指数(上年=100)

类别1996 1997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108.3102.8

城市108.8103.1

35个大中城市109.3103.4

农村107.9102.5

食品107.6 99.9

粮食106.5 91.1

肉禽及其制品104.5105.5

蛋品116.5 79.3

水产品 106.0100.2

鲜 119.7100.0

衣着107.4103.0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3.8100.7

医疗保健用品109.3104.7

交通和通信工具 98.8 97.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110.4100.9

居住商品111.4108.3

服务项目116.0116.5

全国商品零售价格106.1100.8

城市105.8100.8

35个大中城市

105.7100.8

农村106.4100.7

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108.4 99.5

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 104.2 95.5

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 102.9 99.7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104.0101.7

附表2:199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一、农产品产量

粮食万吨 49250 -2.4

油料万吨

2150 -2.8

花生万吨

962 -5.1

油菜籽 万吨

954

3.7

棉花万吨

430

2.4

黄红麻 万吨42 14.7

甘蔗万吨

7879 15.5

甜菜万吨

1485 -3.7

烤烟万吨392 33.1

茶叶万吨 61

3.4

水果万吨

5045

8.4

肉类万吨

5354

8.0

猪牛羊肉万吨

4121

8.0

牛奶万吨663

5.4

绵羊毛 万吨29

-1.4

蚕茧万吨50

-2.7

水产品产量 万吨

3561

8.3

淡水万吨

1426 11.8

海水万吨

2135

6.1

二、工业产品产量

纱 万吨540

5.4

布 亿米220

5.2

化纤万吨422 12.5

糖 万吨680

6.3

卷烟万箱

3402 持平

彩色电视机 万台2643

4.2

家用电冰箱

万台

986

0.7

能源生产总量 亿吨标准煤 13.4

0.7

原煤亿吨

13.9 持平

原油亿吨

1.6

1.9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11320

4.7

钢 万吨 10757

6.2

钢材万吨

9700

3.9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550

5.4

水泥亿吨

5.1

3.8

木材万立方米

6400 -4.6

硫酸万吨

1946

3.3

纯碱万吨703

5.1

乙烯万吨359 18.0

化肥(折100%) 万吨 2853

1.6

化学农药(折100%)万吨 55 23.4

发电设备 万千瓦

1687

5.8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15 -16.5

汽车万辆159

7.8

轿车万辆 49 26.7

拖拉机 万台 8 -2.0

集成电路亿块 20.1 41.2

程控交换机

万线2638 16.0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165 18.9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标签:;  ;  ;  ;  ;  

国家统计局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