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展对科技期刊办刊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发展论文,思想论文,办刊论文,科技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发生了突跃性的发展,社会历史进入了信息时代,无处不在的信息对社会、经济、教育乃至军事产生着巨大影响,也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
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传播的媒介,直接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期刊的编辑出版摆脱了千百年来人编手写、火熔铅铸的作业方式,堪称毕升之后最深刻的编辑印刷革命。
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必然要求科技期刊的办刊思想与之相适应。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单纯地反映科学技术成果,而是还要能动地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潮头上,引导、推进科学技术的更大发展。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高瞻远瞩,掌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开拓精神的编辑队伍。
这要做许多工作。在编辑工作上尤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 关注多学科的集成(交叉、渗透、综合)
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两大特征:细化与集成之中,集成是主导性的趋势,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综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倾向。
比如,现代化学与18、19世纪的经典化学相比,一方面是从宏观研究进入到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进入到动态研究,学科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又从以单一学科的研究进入到多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淡化。不仅如此,化学研究成果还跨进相距较远的其它学科领域,从而形成了诸如高分子化学、量子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计算化学等新兴学科。科学技术就是这样,在细化的基础上集成,在集成的过程中又进一步细化,从而使科学技术获得加速发展,学科的概念和学科的边界也不断变革和更新。
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不同学科领域创造性融合的时代。科学与技术更加接近,多种科技领域间的共鸣作用和共振现象,随时有可能产生爆炸性的冲击波以及随之而来的综合效应。
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这种大趋势,科技期刊编辑一定不要囿于传统学科的界限,消极地去维护原来的学科体系。确定期刊的内容、选用稿件、确定审稿人要考虑到科技发展的趋向。不能把学科间渗透交叉的研究成果,排斥在学科领域之外,扼杀新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反过来,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的中介和传媒,应当以超前的睿智和胆识,及时发现新的苗头予以扶持,能动地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自己,将期刊办成新兴学科的代表性刊物。
2 重视数量化方法的研究
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及运动形式都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所以数学及其方法可以普遍应用于一切科学研究。
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得到普及。科技研究中的数量化方法空前发展。其特征,一是在广度上,数学渗入各行各业,并且物化到各种先进的研究与生产设备中。一是在深度上,各学科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用数学语言表达其定量规律,充分利用数学的方法和最新数学成果加速本学科的发展。如果说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代表着科技发展的一种方向,那么首先应是本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渗透与交叉。在一定意义上说,衡量科技成果的水平,主要看数学信息的含量与质量。
人们在谈论多学科融合的时候,往往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深层次的融合(非表层的知识加合)乃是不同学科研究思想的融合。这其间往往需要数学的嫁接。数学的本性和强大生命力在于它能够把一个研究领域的思想经过抽象、提炼转移到别的研究领域。所以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往往以其应用数学成果的水平来标度。科技期刊的编辑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并体现在实际工作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支持国际数学联盟(IMU)的倡议,宣告2000年为世界数学年。这是半个世纪的技术革命向全世界提出的重要命题。当然也是发展、改进科技期刊的重要课题。
3 提倡科学研究向实验、理论并重的方向发展
近代科技的发展,先进实验手段与计算机的应用,为理论工具的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不少学科的理论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由于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化到分子水平,很多实验性强的学科进入了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化学学科是实验性强的学科,其理论主要用于物质制备、结构、性能三者关系的研究,在于理解物质制备(反应)和性质的微观本质。现代化学理论则突出了“分子设计”的思想,就是从所需要的性能出发,设计具有该种性能的结构和物质。目前已有众多体现该理论的学科分支,如化合物分子设计、药物设计、催化剂设计、材料设计、生物活性物质设计,等等。
同样,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扶摇直上。以至科学家预言:下一世纪生命科学将继续蓬勃发展,其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不亚于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将诸多社会问题(人口、环境、食物、资源)的解决寄希望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步。生命科学所以有如此发展,关键是本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以及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确立与DNA重组技术的建立等。
科技期刊只有主动顺应学科发展由实验性向实验、理论并重的方向进行,并能动地推动这种变革进程,刊物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学术性强的科技期刊是如此,科普性、教学性科技期刊也是如此。科技普及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新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都应适应科技发展的这种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