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乡卫生院 7314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对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疝气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疝气;传统修补术;临床探析
疝气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指的是某个器官及组织离开了其原来的位置,通过缝隙、缺损或者后天形成的薄弱点进入了身体的另一个部位中。如果没有及时而有效的治疗,疝气肿块会持续增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1]。临床研究证明,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疝气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了常规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施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地处东乡族自治县东南部,人口近1.5万,卫生院服务辐射半径约10公里。这里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3.5±1.9)岁,其中双侧疝11例,单侧疝19例,原发疝21例,复发疝9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4.4±2.2岁,其中双侧疝10例,单侧疝20例,原发疝22例,复发疝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类型等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后,逐层切开患者的疝气发生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缓慢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疝囊和精索,高位接扎后缝合腹内斜肌肌腱、腹股沟韧带等,完成手术过程。对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使其保持仰卧位[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对疝气发生部位附近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处理疝囊。处理方法:切开囊壁,横断,将其游离到内环口,处理完毕后缝合疝囊,在远端作止血处理。游离腹外疝肌腱膜及精索后,在腹腔镜的协助下,于腹横筋膜、腹外斜肌腱膜、精索后放置事先准备好的巴德补片,确定疝环位于补片中心后,逐步缝合切口,约2—3针缝合完毕[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随访,计算复发率,以此作为护理效果的判定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计算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使用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43.5±2.8)min、(25.8±4.1)ml、(4.2±0.9)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77.7±3.3)min、(48.6±4.4)ml、(9.5±1.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共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恶心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中共9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恶心4例,切口感染2例,神经感觉异常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9/30)。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复发率 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共1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情况,复发率为3.33%(1/30);对照组中共6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0%(6/30)。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疝气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老年人及儿童是该病的高发人群,传统的疝气修补术过程复杂,创伤大、出血量大,容易损伤患者的机体生理特征,且疼痛强烈,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容易给患者造成附加的负担和压力。一般来说,接受传统疝气修补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无法进行体力劳动[4],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还容易造成其他因素的影响,增加复发率。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疝气首选的治疗方法,该手术可以通过在腹股沟管底部覆盖平片,来减少手术部位的压力,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另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适应性较强,可用于多个部位的疝气治疗,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心理压力及经济压力较小。简单来说,无张力疝修补术就想给衣服“打补丁”一样,可使用人工材料覆盖在腹部缺口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张力增大,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切口在短时间内康复。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低,仅为6.67%,与对照组的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疝气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云柱.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2(09):49-50.
[2]杨吉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12):84-85.
[3]黎刚.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探析[J].健康之路,2016,09(06):128-129.
[4]张恩田.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分析[J].健康之路,2016,07(31):100-101.
论文作者:史登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疝气论文; 患者论文; 修补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