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下的高校教职工健康策略①
张平华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永州 425199)
摘 要: 体医结合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介绍体医结合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然后就如何从体医结合的角度出发,促进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提出了对策,包括提高健康观念、制定运动处方、完善基础设施、发挥协同作用等。
关键词: 高校教职工 体医结合 健康策略
高校教职工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开展的主要依靠,当前却备受健康问题困扰,不少教职工存在慢性病、亚健康的现象,既影响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对教育事业的开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体医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体医结合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改善中国人民的身体素质。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全面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来强调健身的重要性。《全面健身计划(2016-2020)》是国务院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所指定的顶层设计,体医结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体医结合,顾名思义,是体育与医疗的结合,它以体育运动为前提,引导社会大众广泛开展体育运动,提升身体素质,从而降低患病几率,同时,也以医疗为保障,借助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来破解看病难的问题。体医结合作为交叉领域,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与巨大的时代价值。
首先,体医结合是提升民族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明确指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而借助体育结合,能够很好地实现此一目标;其次,体医结合是从根本上破解医疗困境的重要手段。体医结合可以降低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发挥非医疗手段的干预作用,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
2 体医结合下高校教职工健康策略
2.1 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健康观念
当前高校教职工群体中出现的健康问题和教职工群体健康意识淡薄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少教职工忙于工作,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导致身体机能持续下降,因此患有各类慢性疾病的不在少数。为了改善教职工的健康状态,高校必须加强体医结合的宣传,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健康观念,帮助教职工养成运动习惯以及治未病的意识,发挥好非医疗健康干预的作用,如此,既能改善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也能降低医疗负担,一举两得。首先,注重传统宣传渠道的价值。高校作为独立性很强的教育单位,有着齐全的宣传平台,包括校报、校刊、校广播、校官网乃至学校橱窗等。高校要结合体医结合的内涵,利用好既有的宣传载体,向广大教职工传递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策略,比如在校报中单独开辟“健康讲座”栏目等;其次,注重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层出不穷,最为典型的便是微信。微信作为覆盖范围最广的社交工具,高校教职工几乎全部拥有微信账号,高校可以打造以健康宣传为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以此作为体医结合的宣传阵地。
2.2 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运动处方
体医结合以体育为前提,以医疗为保障,在维护高校教职工群体身体健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高校教职工群体而言,广泛地开展各类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身体素质,对丰富学校生活、增强人际交往、促进心理健康等也有着巨大的价值。然而,从教职工群体的体育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体育运动频率低,不少教职工并未养成体育习惯,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高,又如,运动方式不科学,部分教职工在体育运动中缺乏健康第一的观念,存在运动过量等错误,增加了运动风险。因此,教职工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再深入听取相关专家意见,比如在体育教师、校医院医生的指导基础上,制定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运动处方。比如,对年龄偏大的离退休教职工而言,体育运动需要与养生保健结合起来,以体育运动来延缓身体衰老,促进身体的柔韧性与灵活性,而对中青年教职工而言,体育运动需要以参与性强、竞技性高的体育项目为主,比如篮球运动、羽毛球运动等,发展其身体机能,改善身体素质等。至于患有特殊疾病,比如糖尿病等的教职工,需要结合医生的要求,开展体育运动。
2.3 立足健康需要,完善基础设施
大约四年前,我一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朋友找我,问能不能帮他前任老板推荐几款酒?互加微信以后,我问这位老总平时都喝哪些酒?他上来也直接:“有没有奔富的?”我问他平时都喝奔富哪几款,他更干脆,直接回:“389、407、St. Henry以及RWT。”
体医结合的提出是保证健康中国战略得到落实的重要策略,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是推动体医结合深入开展的客观需要。因此,高校需要立足教职工的健康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包括专业化的体育场地,比如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以及齐全的体育器材,如羽毛球、乒乓球等,高校要结合教职工的年龄结构与运动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发挥好传统体育项目健身价值的同时,针对不同教职工的健康需求,引入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瑜伽教室、武术运动场地等。第二,加强校医院建设。校医院是体医结合中医疗卫生层面的主体,当前不少高校的校医院仅具备简单的医疗服务,无法满足体医结合下教职工健康的需要。高校要创新校医院的用人与管理机制,一方面积极从三家医院聘请流动驻校医生,开展各种医疗讲座,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意识与知识,另一方面做好校医院医疗场地、器材等的建设,提升校医院常规医疗服务能力。
血常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给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血细胞检测仪是非常重要的设备,能够让患者短时间内获得较准确的结果[1]。血涂片分析使用和研究当前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临床中误检和漏检的问题仍然存在。血常规检验是可以对早期病变进行发现的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对骨髓造血、血循环等等问题可以尽早的发现。部分仪器会将小型粒细胞判断为中间细胞,把大淋巴细胞当成粒细胞,因此而引发了检验的结果偏差。因此临床中对于血常规检测的重视度必须足够高,尤其是血涂片分析,能够对血细胞指标进行观察,此次我院就血常规检验中使用血涂片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现根据研究开展以下报道。
2.4 落实主体建设,发挥协同作用
体医结合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针对教职工群体中存在的健康问题,高校要将体医结合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加强高校体医结合的主体建设,发挥好各主体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体医结合的深入开展。可以设置教职工健康办公室。教职工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危害高等教育事业深入开展的大问题,每年均有不少中青年高校教师病逝、猝死的新闻,给我国科研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高校需要从校级层面设置教职工健康办公室,全面负责体医结合下的教职工健康工作,以副校长为牵头人,涵盖学校多个部门,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主体便是体育教师以及校医院医生。体育教师负责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在体育建设指导、体育技能培训乃至运动营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师在体医结合中的战略价值,合理引导体育教师参与到体医结合中,发挥好体育教师的专业作用与价值。校医院是高校常设的医疗单位,在师生医疗服务供给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学校要加强教职工常规体检工作,为教职工构建健康档案。
3 结语
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高校教职工的重要问题。高校教职工受职业因素的影响,运动机会较少,不少教师均存在身体素质低下的问题,年龄稍大的教师更面临着慢性病的困扰。体医结合能够发挥非医疗干预手段的作用,在提升高校教职工健康状态中具有重要价值,高校要重视体医结合的作用,改善教职工健康状况。
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丰富,现代建筑工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不同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千差万别,若是采用统一不便的管理方法,基本上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基于此,建筑企业必须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施工进度管理方法,例如,可以利用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施工软件进行模拟,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避免突发事故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例如,“横道图”法,它以横坐标表示时间,工程活动在图的左侧纵向排列,这样可以清晰的展现出各项施工的起始时间,方便进度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佳,李金金.程佑坤.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结合”的实施策略研究[J].武术研究,2018(8):154-155
[2] 张剑威、汤卫东.“体医结合”协同发展的时代意蕴、地方实践与推进思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1):73-77.
[3] 傅兰英,杨晓林,凌文杰,等.“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96.
[4] 赵彤.我国体医结合健身模式现状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7(b)-0225-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0.225
①课题来源: 2017年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健康理念下对湖南科技学院教职工的体育锻炼研究》(课题编号:17XKY076)。
作者简介: 张平华(1967,11—),女,汉族,湖南怀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保健学和体育康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