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选择需要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导产业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0)07-0019-03
在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接近小康水平、买方市场全面出现、各省市区产业高度同构、需求和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形势下,不仅各省市区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问题,而且许多省市区还面临着主导产业的再选择问题。历史经验表明,此种形势下很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新一轮重复建设,继续跟着别人走;二是不知如何走,无所作为。这种问题的出现,与具体产业政策的导向滞后有关,但根子还在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本文拟通过对主导产业选择的规律性、条件性和层次性的具体研究,拓宽和深化已有的认识,从中提炼出新的理论工具。
一、主导产业变动的规律性
主导产业是指产业链长,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广,对其它产业的带动推动力强的产业。主导产业是依经济技术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而变动的。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都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社会需求复杂地说,无穷无尽;简单地说,只有吃穿住行用五个字。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都是在无止境地做着这五字文章,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而已。主导产业就是这种不同时期不同侧重的主要担当者。
按照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水平,可以把社会分为贫困、温饱、小康、中等富裕、高收入五个发展阶段。按照社会生产的不同水平,又可以把社会分为传统农业、工业初始、工业扩张、工业高度化、技术主导五个发展阶段。把收入和生产的五个阶段依次——对应起来,就可以看到社会五个发展阶段的“收入—生产”特征,它们依次是:“贫困—传统农业”、“温饱—工业初始”、“小康—工业扩张”、“中等富裕—工业高度化”、“高收入—技术主导”。
上述五个发展阶段都需要解决吃穿住行用问题,但在不同的阶段,解决的重点不同。在“贫困—传统农业”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吃”,居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主要是用于增加食品消费以解决饥饿问题,社会生产是以增加食品供给为主,食品产业是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也是最大产业。
在“温饱—工业初始”阶段,饥饿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在“吃饱”的同时开始突出解决“穿好”的问题,居民收入的增加部分,用于穿着消费的部分增加最快,这时的食品生产仍在发展,但社会生产发展最快的部分是轻纺工业。
在“小康—工业扩张”阶段,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在改善吃穿质量的同时,开始主要解决“住”的问题,居民收入的增加部分,用于住宅消费的部分增加最快,这时吃穿消费品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开始由总量为主转向结构为主,社会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是廉价住宅建筑业。
在“中等富裕—工业高度化”阶段,人们在改善吃穿住条件的同时,开始突出解决“行”的问题,居民收入的增加部分,用于交通消费的部分增加最快,这时社会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是汽车工业。
在“高收入—技术主导”阶段,在吃穿住行的消费和生产向质的方向提高的同时,开始突出解决发展型和享受型的用品和服务问题,居民收入的增加部分,用于信息和服务消费的部分增加最快,这时发展最快也是最大的产业部门是信息和服务业。
上述对应关系反映了主导产业变动的历史一般规律,发达国家大体上是这样走过来的。是不是所有国家、所有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都要按这个路子走呢?这就需要再作具体研究。
二、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性
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地区都是相互封闭的,那么,其主导产业的选择都会按着上述的路子走。但世界是开放的,开放和交换的发展带来国际分工和地区分工的发展,从而带来各国、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上的巨大差异。国家和地区大小的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资源状况的不同、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不同,都会导致主导产业选择的不同。同时,由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消费走在世界的前头,对其它国家和地区产生强烈的“示范”影响,其它国家和地区虽然各自在总体水平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至几个发展阶段,但他们内部也存在着高收入阶层及某些机构高阶段消费的需求,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示范”影响下,其它国家和地区一般先会通过贸易来解决这种消费需求,然后有条件的会通过技术设备等的引进在本国本地区发展高阶段消费品的生产,从而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多阶段多个主导产业并存的现象。
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和疆域大国,吃穿住行用问题的解决,要立足于主要靠自己而不能主要靠国际贸易来解决,这是由于大国人口众多,内需巨大,吃穿住行用立足于自给为主,不仅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安全,同时大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也有条件做到供需自我平衡为主。更进一步,大国还应当是世界主导产业的领头国,是这方面产品的出口大国,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取得大国的主导地位,发挥大国的领头作用。对于一个只有几十万、几百万或者更多一些人口的小国家、小地区来说,它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它只能是从如何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的角度去选择主导产业,它们除了道路、供电供水系统、住宅及其它建筑等无法通过贸易来解决的基础设施外,其它都并非一定要去谋求自给,并非一定要去发展粮食生产以解决吃;发展纺织工业以解决穿;发展汽车工业以解决行。城市国家、高寒和沙漠地域的国家,就很难以种植业立国,吃穿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就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去解决;落后的小国就很难去发展规模经济要求很高和资本技术密集的汽车工业,行的问题也就需要通过进口去解决。因而,世界上有很多小国家,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不是前面所述的五类主导产业,它们有的是能源,有的是旅游,有的是转口贸易,有的是某种特产,也有许多小国家有优势的产业,长期是某类产品的加工或制造,它们依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动的敏感性并不强。
三、主导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小国和大国主导产业选择不同的历史事实,有助于我们对我国和各省市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思考。就总体而言,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正走近小康阶段,社会生产处于工业扩张阶段,因而住宅建筑业开始成为主导产业。同时,由于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上述五个发展阶段几乎同时并存,如西藏仍未走出“贫困—传统农业”阶段,西部多数省区仍处在“温饱—工业初始”阶段,中部多数省区正处在“小康—工业扩张”阶段,东部多数省份已进入“中等富裕—工业高度化”阶段,少数大城市如京津沪深穗正在走向“高收入—技术主导”阶段,香港则已进入这一阶段。这种不同的具体历史条件,既反映了我国地区间发展的极不平衡,决定了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必然存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重大差异;也反映了我国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同时踏上了信息化进程,走上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过程的融合同步推进轨道,这是历史提供并应当为我们抓住的一个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主导产业变动的规律性、选择的条件性和大国的基础、强国的目标、五个发展阶段并存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主导产业结构具有多层次性。
一是国家层次。国家层次的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代表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决定国力强弱和发展未来,需求增长逐步加快,资源配置需要组成国家队才能逐鹿世界市场的产业。如高技术产业是世界各大国、强国竞相抢占制高点、发展最快和最敏感的产业,也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不是哪一个省市区所能够独臂擎天的,而要靠全国大城市发挥人才密集的优势,搞好分工协作,才能在多个领域赶超世界水平,充当好带动整个国家产业高度化的火车头。又如汽车工业是资金技术集约和规模经济要求越来越高的产业,衡量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临界值即最低有效批量,已由50年代中期的60万辆上升到现在的400万辆。我国目前有20多个省市区建了数百家汽车厂,但1998年总产量仍只有163万辆的规模,单个省市区最大的产量只有23万多辆,规模和技术水平与世界级的汽车制造厂相距甚远。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汽车市场将加快开放的角度看,我国的汽车工业要在短期内具有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走全国性联合、重组和集团化扩张的道路是必然选择。
二是省区层次。省区层次的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代表我国正在进入的“小康—工业化扩张”阶段的、省区也有能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如住宅及基础设施产业,这是当前及今后几十年中市场需求增长快、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仅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小城镇建设,就至少要持续20年时间。又如现代服务业,这是像现代基础设施一样重要和不可替代不可避开的、与基础设施共同构筑现代经济和社会重要载体且增长更快的产业。
三是经济区域层次。这个层次的区域大小不一,大可以是一省或若干省,小可以是一县或若干县,经济区域层次的主导产业是指各经济区域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拥有比较优势的、社会需求大,但供给区域化或局部化的产业。如有的地方的主导产业是纺织服装工业,有的是食品工业,有的是某种加工制造业,有的是旅游业等等。
四、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方法
国外国内经济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多个展开角度,如社会需求、社会生产、产业关联度、比较优势等等。这里对社会生产、产业关联度和比较优势问题只作概述,探讨的重点放在社会需求上。
之所以要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研究,是因为主导产业应当是能够快速成长的产业,产业的成长除受需求拉动的直接影响外,还要受成本效益和比较利益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随着需求的增长拉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有成本的下降和效益的提高,这是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这个过程包含有对主导产业技术进步快、能够代表时代先进技术的要求。反之,如果主导产业经济效益差、技术落后,将不仅会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益提高和技术进步形成严重制约,而且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还会使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
之所以要从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度的角度研究,是因为主导产业应当比别的产业有更大的带动效应,能广泛地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带动它们的技术进步,这是主导产业有别于一般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这样,它才能充当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不仅仅是一个增长点。
之所以要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是因为选择什么产业作主导,要取决于“能不能”,即取决于你的经济竞争力,这个经济竞争力是与你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相关联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各国各地按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并都能在贸易中得到好处,这种好处和别人比,可能由于你的经济技术水平低而得到较小,但和自己相比,按你的优势生产比按你的劣势生产所得到的好处无疑要大。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国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关键是其经济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取决于一个多因素系统的效能,它包括自然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产业素质、行业规模、企业竞争力、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以及发展机遇等因素的协同作用。正是上述因素及其综合系统质、量和能的差别,决定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竞争地位。
你所选择的主导产业能否成立,最终要取决于市场选择,这就是说,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中,社会对其产品的需求大,否则,主导产业就没有成长的市场空间。已有经济理论对需求的收入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人均国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某一产品需求的变化,公式为:某产品的收入弹性=需求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收入弹性大于1,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增加更快。如果说这个公式过去对社会选择新的正在形成中的主导产业曾是有效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越来越高,正日益失去其普遍适用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也是市场全球化,在市场全球化条件下,这个公式只能适用于世界宏观层次,即只能适用对世界新的正在形成的主导产业能担负领头作用的少数国家,而这少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不适用的,这是其一。其二是就世界市场需求而言,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对各国是一样的,就某国市场需求而言,它的计算结果对各地区是一样的,按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选择,各国各地都只能在重复建设的怪圈中恶性循环,这与按比较优势进行选择的要求是相悖的。其三是这个公式完全否定了任何国家和地区选择社会在总体上已越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为主导的可能性,因而否定了主导产业的层次性,因为按这个公式计算的结果,这类产品的弹性系数小于1,而且越来越小。因而这个公式对我国经济实践的适用范围是很有限的。
实践呼唤理论的创新。我这里提出一个某产品社会需求局部供给弹性概念,其公式为:某产品社会需求局部供给弹性=某产品的世界或本国社会需求增长率/本国或本地区之外的某产品供给增长率。如局部供给弹性大于1,则意味着为本地区这类产品的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如分子为正数,分母为负数,得出小于0的负值,其意义同上;如分子、分母均为负数,得出的正值小于1,其意义同上。按照这个公式进行计算,各国各地得出的结果均不一样,与各国各地按比较优势进行选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这个公式对各国各地各层次都是普遍适用的。
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主导产业应具有以下特点:①产品的社会需求局部供给弹性大;②生产技术进步快,边际成本递减;③所利用的是本国或本地区一定时期内拥有相对优势的资源;④与本国或本地区利用其它资源的其它产业有广泛紧密的关联;⑤不存在或能避开资源配置中的瓶颈制约。
五、社会需求局部供给弹性实证
当我国生产和收入水平越来温饱阶段后,人们用于吃的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开始不断下降,我国食品工业的主导地位,按需求收入弹性公式进行分析,已不可能得出任何肯定性结论。但从社会需求局部供给弹性看,结论则大不一样。这里以某些省区提出要建成食品工业大省为例,对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作实证分析。
第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我国和世界对食品需求的绝对量也在增长,在未来的50年中,我国人口将净增约3亿,达到16亿,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净增40亿左右,达到100亿左右,世界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缺粮、8亿多人处于饥饿状态,我国和世界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需求的长期趋势是越来越大,食品的社会需求总量将会在现有的水平上接近翻番。
第二,工业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相对量和绝对量都要大幅度下降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带来耕地的减少;同时,我国属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占全国耕地36%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占全国水资源的81%,且水土流失、地力退化和荒漠化等问题的严重存在等,均已使得我国未来的粮食供给区域呈缩小趋势,即使国土整治和生物工程、节水工程技术将不断取得进展,但这并不改变自然条件优越地区的秉赋优势,某些自然条件相对优势的农业大省,在未来的发展中,无疑将担负着越为越重要的食品供给使命,同时也将获得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局部供给弹性空间。
第三,某些有粮食生产优势但现在还没有食品工业优势的省区,在国内外贸易中,粮食和其他农业初级产品一样,比较利益呈下降趋势,同时,我国和世界食物消费的发展趋势是人均直接消费粮食数量下降和工业化食品比重上升,这些省区如果只生产粮食而不发展食品工业,将会在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斜坡上滑入谷底。大力发展食品和其他农产品加工及制造业,获得精深加工制造增值的利益,是逆转上述不利趋势的必然选择。因而,发展食品工业对这些省区来说,是提高比较利益的必然所趋。同时,食品工业多数以靠近原料产地最为经济,从而又必然会导致它向粮食产地的逐步转移,这又为粮食生产省区发展食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食品工业是历史古老但却技术常新的工业,其与前期、后期活动高度相关依存,在经济活动中起着拉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增加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和非农就业,直接同时使农业和工业最快受益、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粮食生产省区把食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发展,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
[收稿日期]2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