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电力行业的要求有所提高,传统电网设备的运行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电力领域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所以智能电网发展了起来,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具有信息发布和采集、系统调控和运行等多项功能要求,实现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优化是极为必要的。基于此,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类型,探讨相关优化措施,以进一步促进电力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优化
电网系统中变电站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传统变电站的运行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出,且管理和维护难度大,无法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智能调节。在发展过程中,应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分析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措施,为更好的发挥变电站的积极作用,提高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供动力。
一、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研究
(一)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
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变电站处理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传统变电站中的中央处理器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满足智能变电站的构建需求,结合了先进电子技术,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在智能变电站中,信息存储和管理技术是系统的核心,这一技术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更新,完成了传统变电站难以完成的数据处理工作。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前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中的信息存储和管理技术还能根据信息数据的功能用途进行分类,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管理效率,帮助变电站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电子互感器技术
变电站应保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电子互感器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按照电子互感器的不同形式将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分成两类,一种是光纤式电子互感器,一种是电压互感器。通过对这两种电子互感器的实际应用,发现智能变电站中对电子互感器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较多缺陷,实际使用效果仍不理想。比如光纤式互感器在电流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噪音,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而分压原理的电压互感器则会收到高压传感部件上电子电路设备的制约,必须在外部有足够的电力供给状态下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状态。着导致智能变电站电磁兼容问题的出现,进行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时也需要进行二次调理线路。
(三)设备在线监测技术
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变电站智能水平的提升,并且技术不断成熟,智能监测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并不断发展成熟,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设备在线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压力技术、铁芯电流基地和变压器油色谱的检测,并实施检测变压器中断路器以及开关的工作状态,确保问题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传统的智能变电站设备监测工作依靠人力完成,工作效率和效果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设备监测越来越自动化,在线监测方式能保证设备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总体来说,智能变电站中在线监测技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监测设备的长期运行,传感器接头发生较大损耗,导致监测精准度不高,监测到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或者电子监测设备受到磁场干扰,容易受到损耗[1]。
图一 智能变电站设备监测发展示意
(四)分布式电源的保护控制技术
接入分布式电源能够使智能电网的灵活性提高,增加工作效率,提升安全性能,所以单电源辐射网络开始向多电源辐射网络转化,这种变化使原有变电站保护设备之间的联系被打乱,导致相关保护动作受到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布式电源的保护控制技术,根据实际要求在电源内部设置电子设备,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保护作用[2]。
二、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优化策略探讨
在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功能完善、结构紧凑的体系架构,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之上,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融合,智能组间与高压设备共同构成设备层,能够很好的完成对变电站的保护、控制、检测和测量工作。利用分散控制的设计思路和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在保证模块独立功能的基础之上,提高各模块之间的协调性能。在确保硬件系统功能的可靠性的同时,根据智能变电站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软件功能的灵活配置,以更好的发挥出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积极作用[3]。
更多的应用智能设备,在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过程中,智能设备发挥出了关键的作用,在智能电网一体化发展要求之下,取消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划分,实现传统变电站中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功能的集成。并利用现代化的实时状态检测手段、寿命预测手段以及可靠评价手段来实时判断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维持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4]。
制定完善的保护控制策略,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参数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下,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的保护需求,所以应利用开放保护的控制策略,根据电网的运行参数,实时调整保护策略,以发挥出对电网的实时保护能力,维持其稳定的运行状态。建立一个分层分布的保护控制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层次的控制与保护。开放保护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在信息共享的同时,结合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调整保护方式,满足不同状态下系统的保护要求,促进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包括电子互感器技术、分布式电源的保护控制技术、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和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为了提高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制定系统的完善保护与控制策略,增加对智能设备的应用。从多个方面实现对智能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支持,满足用电用户越来越高的用电需求,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为促进电力领域的进一步智能化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翁旭初.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2):253.
[2]张庆伟,王阳,贾冰.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59+88.
[3]王芳,蒋成龙.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8):4-5.
[4]李婧.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6.
[5]张建玲,谭建群,刘海峰,彭敏.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调试策划[J].湖南电力,2013,33(S1):1-4.
论文作者:管晓静,王巍巍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互感器论文; 技术论文; 《河南电力》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