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概述我国地铁安全现状,结合地铁运营系统特点,对地铁运营系统故障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对提高我国地铁运营的安全评价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顺畅、高效运营的前提和保证,特别是对于地下铁道这样狭长的、近乎封闭的地下空间而言,一旦发生较大的灾害事故,将给各种运营设备和人员生命财产造成致命性损害和巨大的社会影响,使系统功能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生的运营灾害充分表明,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生命线,因此,任何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必须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运营安全保障系统。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和评价,是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1国内地铁安全评价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地铁安全运营方面更多的仅限于安全评价体系中一个子系统的研究,近几年对于子系统比较热门的研究有:(1)地铁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以及紧急疏散方案;(2)地铁消防系统的安全评价;(3)轨道交通项目的后评价;(4)地铁运营环境的评价。上述研究表明缺少了地铁运营安全作为整体评价系统的研究。
2地铁运营系统特点
地铁运营系统是一个包含各种土建工程和车辆等各种机电设备系统,集车、机、工、电、检、运、营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地铁因其建设于地下,又具有封闭性强、运行高速度、起停频繁、客流量大且来源复杂、乘客自助乘车、应急疏散难度大、易于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等固有特点,因此,地铁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一般而言,地铁运营系统存在 3种运营模式,即正常运营状态、非正常运营状态、紧急运营状态。(1)正常运营状态指列车白天和夜间的运营状态与计划运行图基本相符的状态。正常运营状态分为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针对这两种运营状态,地铁又采取了不同的客运组织方案和运行管理模式。(2)非正常运营状态指因各种原因造成了列车晚点、区间堵塞、车站乘客过度拥挤、道岔故障、列车故障、沿线设备故障等影响到了正常的运营秩序的情况。经行车指挥系统按照应对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运营恢复正常,未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3)紧急运营状态指发生火灾爆炸、地震以及雨雪风暴等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导致大范围停运等时,部分区间或全线无法运营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有可能出现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必须采取紧急事故抢险措施自救、减灾和抢险。
3地铁运营系统故障模式分析
地铁系统一般有 3种故障模式:点故障、局部故障、系统故障。不同故障存在于不同系统层次中,地铁系统 Bow Tie安全分析模型(蝴蝶结模型)。Bow Tie模型是在Swiss cheese model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加强安全管理系统。该模型主要是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并对危险有害因素登记,从而减轻或消除危险有害因素,达到本质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ow-Tie模型主要包括 5个步骤:
(1)进行系统描述(Describe the system);(2)风险辨识(Identify the hazards);(3)风险分析(Analyze the risk);(4)风险评价(Assess the risk);(5)风险减轻或消除[Treat(mitigate)the risk]。
4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地铁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影响其安全总体状况的因素和环节很多,要想科学地解决安全评价多因素的权重问题,必须构造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总体上讲,地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由“基础设备设施体系”和“运营系统安全体系”两部分组成。所谓基础设备设施体系,主要是指对各种土建工程和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构建完善的防护体系,这是安全的物质基础,物质保证。所谓运营系统安全体系,主要是指对运营管理和正确使用物质基础的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设备的使用,“基础设备设施体系”可能出现一些缺陷,通过高效的运营管理和指挥,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使各种运营设备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体系的有效平衡。结合前面的论述,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构造了地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地铁运营系统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后,经地铁和安全方面的专家分析和打分,得到因素类权重集 A=(a1,a2,a3,a4)=(0.1968,0.2536,0.3376,0.2254)。在权值的分配上虽然存在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样的评判因素若取不同的权重集则所得的结论不同,然而多级评判可把人为的主观因素限制在单一的很小范围内,可使主、客观因素的差异大为减小,趋于一致,从而保证了评判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5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5.1 综合评价的划分
根据目前我国地铁发展的现状,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时,主要存在以下困难①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众多。如果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就要求评价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现实情况是评价人员仅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不可能懂得全部的知识。另外,定性评价也不能满足评价的精度要求。②缺少相应的数据库。由于我国地铁运营的历史相对较短,事故资料不完善,如果采用定量评价,就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而当前我国的地铁界还缺少相应的数据库,使得单纯的定量评价方法也难以有效的对地铁运营的安全水平进行衡量。为此,选择适合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的根本思想是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运营安全性进行评价,尽量将评价指标定量化。根据综合评价时划分的基本评价单元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的宏观评价,即对地铁运营的安全从整体和方向上进行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的微观评价,即指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深入、细致地具体分析与评价。
5.2 宏观评价
地铁运营安全宏观评价就是用粗大的量化单位或知识基元来评价地铁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以整体为出发点,为决策者提供宏观方向的决策支持,具有省时、经济等优点。地铁运营安全宏观评价的基本评价单元是各子系统,这种基本评价单元可称为粗粒度。根据地铁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于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故选定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地铁运营安全宏观评价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用定量的方法加以处理,变定性决策为定量决策,增加判断的直观性,准确性。模糊综合评价可以用于对人、事、物进行全面、正确而又定量的评价,因此它是提高领导者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在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过程中,安全信息的完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安全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康鹏,蒋清国,许昭.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10).
[2]唐芳.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3]陈兴.基于脆弱性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
论文作者:朱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地铁论文; 评价论文; 系统论文; 综合评价论文; 因素论文; 方法论文; 状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