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市小店区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伴着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大范围实施,使得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就导致了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电能的利用率随之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城市配电网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对新形势背景下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策略,以期为电力企业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策略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持续繁荣,电力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管理水平是检验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配电运检进行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
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短路故障:引发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的因素比较多种多样,但通常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夏季降雨比较频繁,总是伴随雷雨大风天气,这便很容易造成配电线路发生断裂或是发生碰线故障,从而造成配电线路短路;二是配电线路周围环境存在干扰因素,例如强磁场,便很有可能使得导体粉末黏在配电线路上带来干扰;三是配电线路周围若存在强腐蚀性液体或气体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配电线路,使得配电线路外部破损,电缆直接与空气接触,带来配电线路的短路故障。
(2)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即配电线路出现非正常断裂后落到地上或者其他金属物体上而引发的接地反应。其实除此以外配电线路安装的过程当中若没有注意做好固定措施就很容易发生如上所述的单向接地故障。众所周知,配电线路肩负着输送电力的重大责任,而其本身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就需要穿过许多建筑物与树木,这其中若稍有偏差就很容易造成输电线断裂,发生接地故障。更严重是输电线突然断裂很容易造成周围行人意外伤害。
2配电运检的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1缺陷管理
(1)缺陷管理没有完全按照考核的要求,及时准确的录入PMS,而是选用集中录入、集中消除的方式,从而造成了缺陷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管。
(2)虽然现代配电生产流程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仍然会存在部分缺陷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常见的瓷瓶劣化以及电杆裂纹等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能等到年度大修或者是技改工程中才能进行处理,因此,这些缺陷通常都难以得到及时的消除。
2.2对标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配电运检中,存在对标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的问题。从某个角度来看,标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思想之一,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直接决定了标准化管理能否顺利推行。标准化管理思想是近几年我国新兴的一种企业管理思想,经常受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忽视。一些管理者把标准化管理视为制度,导致配电运检的管理水平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标准化检查监督工作存在一定问题
标准化检查和监督能够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保障,但是传统思想、管理经验等方面对工作人员产生一定影响和限制,标准化检查和监督工作中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标准化考核力度较弱,无法根据如今的标准及新时期特点开展检查监督工作,再例如标准化检查工作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点,未能建立长效稳定机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陷入瓶颈期,部分标准化管理工作无法更好的落实。
3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策略
3.1对运检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应用
为了促进运检管理工作水平及效率的提升,需要对独立的配网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进行构建,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运检管理工作朝着一体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人们可围绕运检管理目标对系统进行逐渐完善,在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对传统运检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及漏洞问题进行处理,运检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够借助系统完成数据的实时调整,根据线路故障问题及实际情况进行评判,进而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故障问题进行排除。例如,借助系统对配网配电线路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掌握,进而对该范围内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判断等。此外,配网配电线路二遥故障指示器的应用对故障分析及运检管理工作同样具有较多的积极影响:针对配网错综复杂、线路分布较广、线路容易跳闸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可以对二遥故障指示器进行合理应用,故障指示单元、终端监测单元、调试工具设备等为其重要组成,能够完成实时数据发送、命令读取等工作,进而对检测终端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报警状态进行识别,将信息反馈至控制中心。在遥测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现场通信终端动态数据发送、读取等目标,并且能够掌握负荷电流一类的动态信息,在 DMS 接收故障指示器传输的信号后,能够完成主动研判一类的工作,自动监控公变数据,同时可以结合线路供电实际路径完成拓扑分析等工作,完成停电区间故障定位及研判报告的生成工作,为配网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定位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
3.2将有效的安全责任机制落实到位
在供电系统进行供电时,安全是第一要义。这便要求要做好安全机制落实工作。具体做法为首先提前对配电线路的整体运行管理做出分析归纳并建立相应完整的管理体系,进而相关工作人员按照事先规范好的体系来办事,将各项工作安全开展落实到位。值得说明的是,系统内建设部门、运检部门等有必要积极开展好安全活动,加强沟通、学会共同合作完成各项下达任务。相信将有效的安全责任机制落实到位能够很好地完成好初步的配电线路管理要求。
3.3建立信息数据库
新运检系统的高效运行有赖于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伴随各类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系统需要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信息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使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与系统运行保持协调,必须构建并完善相应的信息数据库。而对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极大的简化线路运检工作,还有助于提高系统实际运行效率。以之前提到的变压器故障为例,如果线路中发生变压器故障,则系统会对变压器的异常信息进行采集和预处理,然后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进而给出推测结果,为检修提供方向和目标。
3.4在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工作中添加智能化管理因素
智能化是当下每个产业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在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工作当中积极探索智能化管理平台实乃大势所需。比如云计算技术便可将大量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完成演算。智能化管理因子的添加使管理流程得到明显精简,提高了运检管理工作的办事效率,进而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整个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配电运检工作在电力企业日常运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配电运检进行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贺斯琪.配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数据可视化设计[A].2014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4:1.
[2]王华广,刘明林,赵晨宇,等.配电网项目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5,(52):342-343.
[3]丁燕红 .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 [J]. 科技与企业,2015(19):232.
[4]梁鑫海.10kV配电线路运检工作中带电作业的优势探析[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论文作者:董慧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