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营造社会环境氛围,把新政策落到实处,将是未来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国家教育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在职业教育中尤其是未来的继续教育中,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新常态下,引领式网络教育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就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引领式网络教育模式。
关键字 新常态 职业教育 网络教育 引领式教育 微课程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一、新常态下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近一年来,职业教育新政密集出台。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充分体现了全方位、立体式、广覆盖的特点,在构建体系、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保障水平等多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突破,开创了职业教育发展新纪元。
2014年11月6日,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成都市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在会议上谈到,在“新常态”背景下,须加快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推动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具体要求是:
1、为适应中国经济的增速换挡期,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在稳定规模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为满足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不断提升系统培养人才的能力,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3、为达到中国民生普惠的要求,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助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4、在创新的驱动下,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融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
5、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在此情况下,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必须主动适应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好法律制度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规范市场和激发活力,使职业教育通过法制化轨道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6、在全球经济开放合作的要求下,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主动适应新变化、抓住新机遇,推向国际市场。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继续教育,是职业院校重要的发展方向。职业院校要把继续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整合工作平台和资源库,完善服务机制,在服务行业企业职工培训、满足社区建设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二、新常态下教育模式的整合需要网络教育的深化发展
根据国家教育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决定自2016年起,教育部将下文对中国现行成人教育(包括函授、远程、电大)进行改革,原来每年一次参加10月份成人高考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历将和电大、远程网络教育进行合并整合,形成新的一种成人教育模式——改称:继续教育。原来的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电大将不复存在。以后继续教育无论是报考专科还是本科除需要参加每年10月份的成人高考以外,还需要学员必须参加每年两次的期末考试,并且需要完成网上学习课程,网上完成作业等,学生成绩必须修满学分才可以毕业。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网络教育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以开放的、灵活的、大众的、终身的教育发展为目标,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是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生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
与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育具有办学开放性的特点,它打破传统的、封闭的办学模式,实现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由优秀教师开设的课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真正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地理、地域的概念,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使各种教育资源迅速产生辐射效应,开创了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天地。今天,网络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远程教育已经硕果累累,走向成熟。虚拟大学、电子教室、网上培训已成为人们熟知并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
终生学习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位,为人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学习提供帮助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它要求各类教育自成体系互相衔接,增进沟通;改变在理论上将成人教育简化为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认识,实践上缩小成人教育的功能,简化成人教育机构的做法。网络教育的发展打通了各级各类教育互相衔接沟通、扩展延伸的途径,打破了各类教育相互隔离的状况,其功能不断扩大,使建立终生学习体系的目标能够成为现实。
适合于网络教育教学的技术手段很多,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据现有条件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工具。
1、博客是远程教育互动学习的有效工具之一。博客简单易用,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很容易掌握,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记录听到、看到或想到的内容,在记录时,还可以调动自己的文字能力和判断力,根据个人的喜好表达和公布,从而把学习和与外界交流相结合。博客的记录及时、开放平等、反馈客观透明、分类检索便捷等特点,使其在教学中更显现出互动灵活、民主透明、易于管理的应用优点。
2、微课程是现如今比较流行的一种网络学习工具。这种以短小视频、PPT(图文、声音同步)自动播放等形式呈现教育问题、引发思考、提供思路、改变学习者行为的内容称之为“微课程”。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
网络上的其他信息交流工具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从网易公开课、在线课程MOOC,到翻转课堂,他们都在努力为学习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只要教师选择的工具软件能够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能在学生知识构建方面起到指导作用,能方便的实现课程信息的管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资源链接,从而达成让网络教育的技术手段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新常态下教育模式的整合更需要引领式教学
如果未来新的成人教育模式开始实行的话,学校、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领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引领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的学习,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基于网络的引领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异步网络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引领、学员互动、过程评价,使传统课堂与网络教育高度结合,形成一个高效的网络教学模式。
1、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不是个体行为,学生必须与班级或小组成员协同学习。常见的是周期式引领教学模式,它采用的是大同步小异步的方式,大同步指整个课程学期中成人教育,学习进度必须是以周为单位保持同步,每周学习相同的课程内容;小异步指学习者接受到每周的学习任务后,在一周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学习该周内容。
2、从课程角度来看,引领式教学模式的课程通常以教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为主线,学习过程多采用讨论、答疑等交互手段,较少运用大量的课件内容,学习过程中有大量交互性学习活动。
3、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的参与是全程的,既注重前期的教学设计也重视学习过程的参与。根据学生学习活动在平台中的记录,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活动来调整最佳的教学策略。教师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引领式学习模式甚至可以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被动特性。
基于网络的引领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订详细的一体化教学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让学生按计划学习,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有网上学习、小组讨论、面授辅导、做作业成人教育,学习方式在计划内可以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程度比较好,可以先做作业,在做作业时发现问题再讨论或面授时解决,整个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了的,老师通过网络跟踪学生的学习,督导学习。
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能够同时体现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对学员在线学习的主导作用。这种在线学习模式下,通过教师的在线引领,学员在网络平台上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讨论与协作学习,能够有效地解决人机交互的自主学习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网络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网络课程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为“实施引领式教学,推进旅游管理网络教育改革创新”课题论文,课题批准号为DZKY2014055。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15-05-18 常态职业教育
【2】《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2014年12月17日
【3】《汕尾日报》2009年5月16日教育周刊
【4】《微课程:让学习更有效》今日教育 2014.3
论文作者:徐琳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常态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网络教育论文; 模式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