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探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探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3-0074-05

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价值。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利益互动机制、自律转化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理性认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同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理论的彻底性说服、引导受教育者在已有知识、判断能力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达成理性共识,从而从其内心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自觉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性认同机制何以可能?

其一,以理论的彻底性说服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优秀的思想品质。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只有首先在理论上具有说服力,才能被受教育者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进而转化为社会群体的共识,由此达到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9)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因而,其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其二,坚持灌输原则,形成心理定势。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必须从“外面”灌输到各层次的广大受教育者中去。因为正面灌输是让受教育者知晓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内容的前提。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正面灌输,才能广泛深入地影响群众,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从而让广大群众首先了解、接受和理解其基本内容,并转化为他们内在的感受,进而成为他们在选择、接纳各种社会思潮时的信念和经验基础,为思想观念的质变作好准备。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政党一以贯之的原则。卢卡奇在论述历史与阶级意识时说过,无产阶级的真正的阶级意识只有通过灌输才能变成革命实践。列宁、斯大林等都认为灌输是形成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根本方法。列宁在论述灌输与意识问题时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P317)灌输论在我们党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赢得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之一。延安整风运动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成功典范。

其三,注重思想渗透,营造理性认同态势。列宁不仅提出了灌输理论,而且主张德育的渗透性。他在论述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时指出:“德育要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3](P60)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也认为,优秀的品德培养不能借助于漂亮的说教或空洞的鼓动性喊叫,它们只能以同志间的交往为基础,在日常的看不见的影响下,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深深地被渗透到意识中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意识要为广大群众自觉认同和身体力行,必须通过日常的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渗透,这样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才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广大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中。

灌输和渗透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整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历来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思想政治意识在个体接受和内化时,都离不开个体的亲身体验活动。只有通过正面灌输和全面渗透,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才能被广大群众所感知、接受、理解和掌握,因而得以从理性上认同,进而转化为外在的自觉行动。

二、情感认同机制

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虽然理性因素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其中情感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形成和道德品质完善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激发受教育者的力量和热情,并促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进而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需要。“情感是指人对待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厌恶等态度的内心体验。”[4](P241)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浓厚的情感来自于对事物真切的了解和深刻的认知。反过来,情感一经形成又会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列宁曾经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感情,有了强烈的爱憎、好恶时,就会在他身上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他对事物采取追求或舍弃、赞美或反对、积极接受或消极抵制的行为。相反,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表现出冷漠的态度,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他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原始阶段,不能内化,也就不可能转化为外在行动。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情感和时代感、责任感、荣誉感、自信感、正义感等,对于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情感认同就是指在对一事物有了深刻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感情上对其产生肯定、喜爱、赞同、追求和采取积极的态度。同样,情感认同是建立在认知认同基础上的,它一经形成就会对认知认同有巨大的强化作用。情感认同机制何以可能?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具有与人民群众情感上的一致性。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就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使命,对人民充满深厚的感情。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一项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活动,始终立足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以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这些都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所以,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情感上积极认同。

其二,社会具有推动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健康热烈的思想舆论氛围的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各种社会媒体正确导向功能的发挥,能够形成一种合力强大的社会态势,从而推动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曾强调指出:“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5](P255)“我们衷心地希望,文艺界所有的同志,以及从事教育、新闻、理论工作和其他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5](P256)党的历史已经证明,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合力强大的社会态势,努力促使人们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

其三,情感认同机制与理性认同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任何一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包括知、情、意、信、行几个要素,是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发展的过程。情感机制中,知、情、意、信、行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正确而深刻的认知,难以激发相应的情感,没有一定的情感难以达到深刻的认知。没有认知与情感基础则难以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没有意志过程,很难将认知与情感过程转化为外在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实现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从自觉接受、自觉认同到外化为实际行动,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重要性、必要性有积极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真切的情感,才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产生共鸣,进而坚定和强化自觉遵守与积极践行的意志力量。意志过程是将内在愿望转化为外在实践行为的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化到外化正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意志过程,将内在自觉的认识和相应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实际行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把握好理性认同,强调情感认同,又要注意意志力量,信念坚持与行为转化的过程,才能保证取得实效。

三、利益互动机制

利益是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益体现的就是一种社会关系,人的利益需求的不断满足是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利益互动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符合一定社会要求和国家发展利益,又关心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从而促使受教育者自觉认同和实际践行。

历史唯物主义历来认为,利益是推动人类进行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根本动因。马克思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P187)邓小平也曾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P146)思想决不能离开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思想以利益为基础,利益是思想的决定者和产生的根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部分人做另一部分人的工作,其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增强社会凝聚力。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利益或利益关系的反映和维护,它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团体和利益集团,是为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谋利益的工具。可见,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关心人的利益满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所说的利益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物质利益。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强调,物质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忽视或者不注意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能有任何实效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受教育者普遍认同,其本质原因就在于它既代表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又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始终关心个人、集体、国家和不同阶层或利益群体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价值追求的满足。

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反动阶级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代表人民要求改变旧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强调我们党代表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目的也在于更好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促使当代中国实现了利益互动,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以其合理的利益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为前提和基础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把是否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价值评判标准,把关心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广大群众个人利益等各方利益的统一,体现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既防止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又克服了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革命精神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片面性。所以,从本质上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合法性、公正性、可行性,完全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和受教育者所自觉认同、接受,并取得实效。

四、自律转化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自律转化机制是指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即从外在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需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并身体力行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教育者定性引导受教育者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总是依据一定社会与时代的要求,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一定社会的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通过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多种层面,以及行政规范、政策引领、舆论态势、制度建设、体制保障等多种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促使受教育者尽可能地接受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也往往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实践工作中,使受教育者普遍理解和接受。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规定性和约束性,体现的是一种他律现象。这种外在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前提和基础,能够发挥一定的强制效果和导向作用,但这不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是要使受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等外在规定与约束转变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并成为自己自觉主动的积极行为,而不是一种被迫的消极接受,即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7](P256)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转化为知,特别是如何由知转化为行的问题。[8](P94)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上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和启发下,发挥自主因素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修养的思想行为。这种行为的追求目标和结果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在心理矛盾运动,自觉地达到社会、统治阶级、教育者所期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要求,并能够主动地、乐意地把这些要求付诸于行动的一种和谐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受教育者由他律到自律的完美实现,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和美德的张扬,它能唤起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归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省、自律、自讼、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自省自讼”,“君子慎其独”,“省察自监”,“见贤思齐”。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9](P267)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客体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良性互动过程。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遵循自律转化的规律,注重受教育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善于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有效手段,从陶冶情操、坚定信念、磨练意志等入手,充分挖掘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受教育者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诸要素保持乐观向上而又均衡发展的态势,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养成自律意识,增强自律观念,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崇高的行为动机。而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接受、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适,最终必然会逐渐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需要、信念,并上升为一种意志,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化作自己自觉主动的追求,进而外化为实际行动。

五、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保障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保障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激励的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以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有效实施。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有序地开展,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制度规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借以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或行动,确立教育实施方法以及规定教育工作程序的各种条例、章程、守则、规程、标准等。“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5](P333)制度建设是根本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依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设置的好,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是保证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措施。

组织领导首先是指要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领导,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同时,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和部署,动员和召唤全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强大持久的合力,并通过科学的职责分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如果说完善的制度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有效实施的根本,那么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所谓强化对思想教育的监督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果不讲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作保证,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难以持久。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作用意义重大,它可以通过揭露、批评有悖社会要求的言行和消极现象,帮助广大群众辨别是非、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从而引导人们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来要求自己,养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陶冶自己的道德品质,进而进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改造。虽然制度建设、监督管理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引入激励机制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持久推进的动力。激励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激发和鼓励受教育者的自尊、自勉、自信、自强,达到鼓舞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持持久性的目的。所谓激励机制就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精神的、物质的、心理的等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动机,鼓励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积极进取的一种教育机制。激励方式很多,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秀者、先进分子、模范人物等积极向上的人和事要给予及时的赞扬、肯定、奖赏,以进一步鼓励、激发、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从而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社会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于后进者,教育者也不要失去信心,有悲观情绪,而要化被动为主动,重点从情感和交往的两方面入手,对此进行激励。教育者要主动尽力与受教育者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情感关系,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春风化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能用其真挚的情感去关心和呵护这一部分受教育者,有效地对这些受教育者进行主动诚恳的情感投入和平等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他们的心,那么他们定会以积极的情感进行回报,这就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起到了助推作用。法规制度保证,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并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来保障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必要条件,建立健全优化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它对弱化和消解矛盾,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关的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利益互动机制、自律转化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等的协同作用下,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标签:;  ;  ;  ;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探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