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原因_金融风暴论文

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原因_金融风暴论文

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原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

韩国曾是东亚金融危机的“重灾区”。1997年下半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快席卷东亚各国和地区,韩国遭受了巨大冲击,成为“重灾区”。韩元迅速贬值,韩元对美元的汇率由原来的830 韩元兑换1美元,一度跌到2000韩元兑换1美元,破历史最低纪录。韩宝、起亚、三美、双龙、真露、汉拏等大企业集团纷纷破产,曾经主宰韩国经济的30家大企业集团的破产率高达30%。破产风浪从大企业波及到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企业破产导致银行呆账、坏账剧增,累计金额突破500亿美元,韩国第一银行、汉城银行等被迫关闭,14 家非银行综合金融公司被迫停业。汉城股票市场股价指数也连番下跌,最低时跌至311.52点,创十多年来最低水平。出口急剧滑坡,外债负担日益严重,1998年外债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前30家大企业集团平均负债率一度高达518.9%,最高的真露集团达3075%。有人曾经断言, 危机使韩国经济倒退十几年,五年之内难以复苏。

然而,在金大中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一年多的艰难改革,韩国经济率先走出底谷,进入全面复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持续强劲增长

据韩国银行1999年5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字, 韩国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回升,进入1999年以来持续强劲增长。第一季度增长率达到4.6 %,工业生产、大众消费、设备投资、服务业等重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高增长,使韩国成为东亚金融危机后区域内率先走出底谷全面复苏的国家。

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工业。据韩国统计厅发布的资料,1999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平均增长12.3%,其中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增长最快,达16.4%,生产增幅较大的产品有半导体、汽车、机械、通讯器材、精炼油等。内需出库率增长8.5%,消费增长6.1%,内需销量较大的产品有便携式电话机、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及化妆品、碳酸饮料、烧酒等非耐用消费品。消费持续增长,内需逐步好转,批发零售额增长8.2%,而库存则下降18.7%。

(二)外汇储备明显回升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韩国曾被迫抛售外汇,外汇储备最少时仅剩60亿美元。但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外汇储备明显回升,截至1999年5月20日,外汇储备回升545亿美元,达到危机前的较高水平。韩国政府迄今已提前向IMF清偿债务共48亿美元,预计1999年年底将偿还77 亿美元,届时的欠债将降到50亿美元。 据韩国财政院公布, 其净外债在1999年2月底约为161.4亿美元,比1997年底的526.8亿美元减少365.4亿美元,短期债务占总外债的比重降为21%,基本趋向合理。

(三)大部分银行转亏为盈

最先受金融危机冲击的韩国商业银行,呆账、坏账金额占其资产的比重曾高达94%至300%,临近破产的边缘,多数银行难以经营, 亏损严重。通过外抓经营环境改善,内抓改组和管理,大部分商业银行逐步转亏为盈。据韩国金融管理局1999年5月份公布的数据,韩国19 家商业银行今年第一季度盈利总额高达14.917亿韩元, 而去年同期则亏损128亿韩元。

在大部分银行状况好转的同时,设备投资增长也较快。1999年第一季度平均增长10.6%,其中设备投资的国内机械订货增长16.9%,3 月份增长25.1%。但建设投资仍显不振,没有多大增长。

(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经营状况好转

韩国政府通过金融危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改和完善企业政策,对原有大企业集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组,推行经营专业化和集约化,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改善了企业结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经营状况逐渐好转。企业的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平均值从1997 年底的330%下降至1998年底的253%,1999年4月底又降至225%。现代、大宇、 三星、LG、鲜京等大企业集团成效明显。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现代集团实现盈利增长迅速,预计1999年年底之前将付清79.3万亿韩元债务中的33.9万亿韩元。现代造船买卖兴隆,已经接到了2002年的订单。大宇汽车出口量由危机前的60%提高到目前的90%。三星公司电脑显示器1999年5月的日生产量是1997年10月的2.67倍,产品80%出口。

(五)韩元汇率明显趋稳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韩元汇率曾跌至2000韩元兑换1美元, 而现在1美元只能兑换1200韩元左右。当地汇商指出, 如果不是政府官员干预汇市,遏止汇率上升,韩元兑美元的现时汇率很可能已经迫近1000。事实上,从汇率的竞争力方面考虑,韩国出口商显然不愿看到韩元过分偏高的情况。例如现代和三星集团均希望当局能维持1250韩元兑换1 美元的水平,如韩元兑美元高,则韩国出口商品难以与日本、台湾等地产品竞争。韩国的股市好转更快,汉城综合指数成为1998年按美元计算世界上表现最佳的股市之一,至今这股上升趋势仍在继续。

1999年5月20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在汉城对韩国经济的全面复苏给予了充分肯定,宣布韩国经济“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韩国中央银行、韩国经济研究机构都把对1999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作了适当的调整。其中经合组织把韩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0.5%调高到4.5%。韩国舆论认为,韩国“已经拿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毕业证”。

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原因

韩国经济为什么会率先全面复苏呢?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笔者认为,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是金大中政府坚持“以彻底的经济改革开辟希望的未来”的结果。

(一)确定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第二次建国”的战略设想

金大中总统上任后,多次恳切地呼吁他的国民,为了重新确定国家的前进方向,匡正国家的纲纪,实现民族的再度腾飞,要“进行第二次建国”。“第二次建国”的战略目标是改变韩国以往的权威主义和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按照金大中的政治哲学,同时抓民主和经济,发展“民主的市场经济”,把韩国“建设成为一流国家”,“2020年建成世界第七经济强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大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1998年基本摆脱“金融危机”。积极推进金融、企业结构改革,恢复正常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秩序,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确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和恢复对外信任度。第二步,1999年恢复“经济稳定”。以改革和调整的成果为基础,逐步刺激内部需求,持续扩大出口,基本解决失业问题,恢复和巩固经济稳定。第三步,从2000年起,以经济和社会稳定为前提,实现经济再腾飞。根据真正的市场经济原理,提高资金配置和投资效率,有效分配劳动力,使中小企业、风险企业、出口企业充满活力,确保韩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确保步入世界经济七强行列。

为了搞好“第二次建国”,金大中政府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社会和行政改革。主要措施是:坚决改变政府主导型经济,积极推行民主市场经济,根据市场经济原理进行国政运作,清算政经勾结的官办金融,使所有企业都能凭着自己的创造性和自律性参与竞争;深入进行生产、流通、分配、金融等经济领域的改革,反对官商勾结,抑制财阀势力,从权威主义的不良的高增长阶段过渡到民主的优质的发展阶段,摆脱高增长、低失业的神话,战胜低增长、高失业的痛苦;维护中产阶层利益,积极培育中小企业,使其成为牵引经济前进的火车头;推行全面开放政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建设“世界中的韩国”;进一步实施“科教立国”战略,改革科技和教育体制,增加科教投入,倾全力培育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使国民经济变得年轻和富有活力。

(二)大力推进大企业集团的改革和调整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韩国政府曾以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多种优惠,优先重点扶植大型企业集团,使其迅速崛起。这些大企业集团对于韩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一旦遇到危机冲击便可能走向倒闭。主要问题是:由于过分依赖负债经营,财务结构不健全,极为脆弱;实地粗放和多元化经营,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佳;企业的一切决策权都集中于控股股东即董事长一人手里,对此又缺乏切实有效的监控系统。

因此,金大中政府接受IMF计划方案,排除政府干预, 遵循市场经济原理,依照“大企业自律,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进行企业结构调整。金大中总统提出了大企业集团改革和调整的五大原则:1、 提高企业的经营透明度;2、取消债务互保;3、彻底改善财务结构;4、 确立主导产业部门;5、加强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责任。 为了保证这五大原则的贯彻实施,韩国修改和完善了《证券交易法》、《企业破产法》等10部法令,设立了“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和“金融、企业结构改革促进方案”。1998年12月7日, 韩国政府召集主要债权银行和五大企业集团达成协议,确定了企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协议还规定,五大企业集团保留各自的核心产业,放弃弱势产业,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企业互换,实现经营专业化,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协议还规定,五大企业集团除各自保留3至5个核心企业外,一律大幅度削减下属企业数量,进行“消肿减肥”,至2000年之前,将五大集团的下属企业从264 个压缩至132个,其中现代集团从63个削减至30个、三星从65个减至40个、LG 从53个减至32个、大宇从41个减至10个、SK从42个减至20个。

一年多来,韩国大企业集团的改革和调整在金大中总统的亲自过问和督促下,克服重重困难,较快地向前推进。

1、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透明度。 具体措施是:按照国际标准改革企业会计标准,促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先进化;从1999年开始,采用复式财务报表制度;修改《外部审计法律》,出台《会计审计准则》,成立审计师选任委员会,提高审计的可信性;改进企业公告制度,于1998年8月底公布了由外部审计师按照国际标准编制的上半年会计报表, 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按季度定期公布未经审计的会计报表。

2、逐步取消企业集团和各企业之间的债务互保。 韩国政府从1998年4月开始,对30个大企业集团企业之间的债务互保控制在100%以内,对超过限额的部分征收3%的惩罚性利息,到2000年3月底之前,全部取消;对于1998年新进入前30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所属成员企业的债务互保到2001年3月底之前全部取消;2001年新进入前30名的企业集团, 从进入之日起1年以内全部取消。

3、改善财务结构,提高自有资本比例。韩国政府决定, 作为主要债务关系的企业和主办银行应签订协议,内容包括减缩负债的比例计划,实行兼并、整顿企业集团等结构调整计划,新项目上马应事先与债权银行协议;作为债权人,银行自行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扶持企业结构调整计划;从2000年开始,对于超过自有资本5 倍的贷款,不再认定其为经营费用。

4、加强主导产业,放弃弱势企业,促进专业化经营。1999年LG 集团宣布将半导体产业全部转让给现代,三星汽车正式并入大宇集团,大宇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积极转卖那些弱势企业,然后把资金集中投资培育主导产业。

5、加强控股股东(特别是董事长)和经营班子的责任。 主要措施是:上市法人的选任外部理事及外部监事制度化,并赋予其实质性的权力;加强小股东的权力,放宽小股东行使代表起诉、理事和监事任免申请、清算人任免申请、会计账查阅等权力条件;修改证券投资信托办法,允许机构投资者行使表决权;搞活作为企业统治权市场的证券交易市场,加强对企业经营的外部监督。

(三)积极推进“官制金融”体制改革

韩国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政府直接干预银行的信贷活动,严格控制其贷款对象、利率、期限及市场活动的范围等,人们称之为“官制金融”。这种“官制金融”严重限制了银行的正当权利,造成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督机制无力,信贷活动不透明,致使银行按照政府要员的“明言”、“暗示”向某些企业无节制地贷款,出现了大量“银行超贷”、“企业超借”、“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等违规问题,还产生了许多政经勾结、官员腐败等违法案件。这是韩国陷于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直接的、最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早在1996年韩国政府就看到了金融体制的弊端,曾把金融部门的调整和改革作为当时最大的政策课题,组织各界专家为“金融改革委员会”制定金融改革方案,决定推进金融改革。然而,遇到了特殊利益集团的竭力反抗,改革以失败而告终。金大中政府执政后,把“官制金融”看作是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决心积极大胆地推进金融部门的改革和调整。

金大中政府推进金融部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是:金融改革与企业结构调整同时并举,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行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按照透明而客观的标准,迅速、大胆地推进;积极支援优秀金融机构,尽早整顿不良金融机构,恢复金融机构应有的功能,增强金融机构信用评价与风险管理的能力,加强金融监管,以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营效益。

按照上述原则和方向,金大中政府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如下:

1、金融法规逐步健全。韩国政府根据同IMF达成的协议,于1997年12月在国会通过并于1998年4月1日开始实施《韩国银行法》、《统一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法》等13个金融改革法案。依据这些法律,1998年4月1日成立了直属总理室的“金融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里还设立了“对银行的结构调整与公共部门的支持进行检查和调整”的专门机构。确定了关闭无望回生的不良金融机构及对有望回生的不良金融机构进行调整和扩充资本的原则,在重新审查破产法的基础上,为迅速办理破产手续制定了相关草案;就股东和债权者之间如何分摊因不良债权所造成的损失问题,确定了明确的原则,并遵循这些原则加快不良债权的整理,保护了储蓄者。

2、银行结构得到调整。韩国政府和IMF 决定以国际结算银行(BIS)的自有资本充足率8%为判断不良银行的基准。用这一标准衡量, 汉城银行和第一银行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程度。针对这种情况,韩国政府撤换了它们的负责人,由银行监督员加强经营监督,通过减少资本金来冲销呆账损失,并由政府出资给这两家银行各1.5万亿韩元, 使自有资本的比率上升到8%以上,然后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促使其私营化。 此外,对于未达到国际清算银行规定标准的12家商业银行,金融监督委员会要求它们提交补充资本金计划,限期6个月至两年内达到自有资本8%的比率,到期达不到标准的就关闭、合并或由金融监管当局接收。

3、综合金融社运作正常。 综合金融社过去毫无节制地吸收短期外债,违背国际金融市场的通行规则和惯例而进行盲目投资,被指责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主犯”。根据与IMF达成的协议, 韩国政府下决心对其进行了整顿。1997年12月,不良状况严重的14家综合金融社被下令停止营业,并让包括这14家在内的所有综金社提交了“经营正常化计划”。“经营正常化计划评价委员会”则以流动性、资产健全性、经营能力三项为尺度,对该计划加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14家被勒令关闭,剩下的必须保证在1999年将自有资本比率提高到8%以上。

4、加强健全性规制建设。为搞好金融监管,根据IMF的建议,韩国加强了健全性规制的建设。例如,对于金融机构从韩国银行取得外汇支援,确定了严格的受援资格基准,决定对要求银行支援的事项一一进行审查,事后再验证以进一步加强审查;严格控制金融机构借入海外短期资金;强化会计规定,使其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大型金融机构接受国际承认的法人的监督与审查;不良信贷与资本的比率、所有权结构及结构形态等各金融机关的资料要一律定期公开,以便实行监管。

(四)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提高开放的质量

韩国历史上曾长期受外强侵略和奴役统治,因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排外情绪。许多国民甚至一部分政府官员和商人都认为,“把洋人拒于国门之外对国家有利”。金融危机爆发后,排外情绪和“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到处可见,一些人把金融危机归罪于对外开放。他们“不买舶来品”,“不吃肯德鸡”。面对思想观念的震荡和行为的扭曲,金大中坚定地认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潮流。韩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是联合国的会员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合组织,又是APEC的成员国。因此,韩国与世界不可分,是世界中的韩国,只有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质量,才能摆脱目前的金融危机。金大中总统及其政府官员通过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对外开放的意义,号召国民变民族主义为世界主义,建设世界中的韩国。

事实上,韩国之所以迅速实现工业化,挤入亚洲“四小龙”行列,创造了“汉江奇迹”,主要是因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金大中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外开放的战略和策略,采取新的举措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了经济的全面复苏。

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金大中指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关键是出口创汇,多出口多创汇是化解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据此,韩国政府制定和执行“出口第一主义”的战略方针,利用韩元贬值的机遇,提高产品竞争力,大力促进出口。为了促进出口,政府在金融、税收、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交通通讯等各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根据国际市场急需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支持和鼓励以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众多企业包括大型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抓产品结构调整,抓国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据韩国产业资源部统计,5月份外贸出口116亿美元,比1998年同期增长2.2%,进口95亿美元,顺差21亿美元。

(五)全民动员,共渡危机

金大中为表明在危机中与国民同甘共苦的心愿,不决心缩编政府机构,建立精干有力、运转灵活、工作高效的“小政府”。中央机关由原来的2院16部5处缩编为17部,减少内阁长官级以上官员数量,同时裁减公务员5万。一些民间团体和民众自发行动,增加生产,励行节约, 购买国货,减少出国旅游,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因机关缩编、企业减员,韩国失业率剧增。政府拨款16万韩元解决失业问题。政府通过创办风险企业、扩大公共项目投资、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加强职业培训,帮助经过再培训的人找到新的工作。

各企业包括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制定和实施化解和防范危机的方案,深化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渡过危机做贡献。

韩国人在危机中表现出的强烈爱国心和凝聚力,再一次赢得了世人的敬佩。当韩国元兑美元汇率狂跌时,韩国人喊出了“一人一元救国家”的口号。大家从我做起,杜绝浪费,节约每一分外汇,共渡危机。许多人把存入外国银行的外汇存款提出,存入韩国银行。许多家庭妇女拿出多年积蓄的美元来买韩币,以阻止韩元汇率进一步下跌。市民们把自己的金银饰品卖给国家,只收个欠条,以助国家一臂之力……

韩国人高度的爱国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是创造“汉江奇迹”的精神支柱,是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也一定会变成韩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巨大物质动力!

标签:;  ;  ;  ;  ;  ;  ;  ;  

韩国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原因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