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办公综合楼地基与基础施工分析论文_石熊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地基是指每个建筑的结构基础,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地基的稳定。本文主要以某住宅办公综合楼工程为研究对象,对以现阶段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情况和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住宅;地基;基础施工

1.地基与基础稳定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的最重要的承重结构部分和每个建筑工程都必不可少的基础部分都是地基。只有保证了地基的稳固性,才能使得工程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必要的保障。因此,有关技术人员在工程的设计之初就要对地基稳固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有关安全问题进行考虑,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倾斜和坍塌的可能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应该关注到的问题应该是关于地基的破裂和不稳固情况的发生。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尽最大可能降低对当地天然地基的伤害程度,尽可能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保护。用来确保对地基基础建设的合理性,除了这些以外,还需要最大可能的把新型技术和最新设备以及最新的工艺运用到对工程的地基建设中来。利用这些新型技术提高建设施工过程中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与此同时,地基的施工建设工程中,需要对该项目的投入成本进行控制,并且要提升对于工程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相关利用率。使得该项工程项目的利益向着最大化方向发展。

2.地基与基础技术在住宅办公综合楼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1)夯实碾压的施工技术

对于提升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强度,使用夯实碾压的施工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施工的强度。但是该项技术的实施需要通过特别高强度的冲击力进行碾压和夯实,与此同时对于提高地基与基础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减少地基与基础出现沉降的现象。在住宅办公综合楼项目地基与基础中,可采用机械碾压施工或振动夯实,其中振动夯实所采用的机械设备为电机,利用这项设备自身所带有的向下冲击力来完成夯实作业;机械碾压施工所利用的机械设备为压路机,其主要通过降低软土层中地基的孔隙率,来增强地基强度的目标。

(2)灌注桩技术

灌注桩技术在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是人工灌注桩成孔技术。这种施工方法能够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不适合在地下水相对比较充足的地区或者淤泥相对较多的地区使用。并且使用这种技术的话,还需要使用电葫芦等相关设备。这种设备的灵活度比较高。二是泥浆护壁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适合使用在土层相对比较坚硬的黄土地区,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的相对比例进行严格的规范和控制。对于垫层施工的技术标准表格如下:

垫层换土的使用方法为:把强度较高的沙石等一系列材料直接股灌入地基较浅的土层中,经过对于软土层的改善对其的湿陷性进行整体上稳定性与强度的大幅度提升。以此避免出现地基的沉降现象。在地基与基础施工过程中,使用该项技术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使用砂垫层以及其他类的基础材料进行加强地基的强度和密度。另一方面是利用分层填土的改善方法。对地基出现的裂缝相对较大的问题进行改善。以此对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上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

(3)挤密法

利用挤密法对地基与基础进行夯实处理,以此增强密度和强度的承载力。假如使用较重的物体对其进行机械式的重型打击并在地基中植入钢管后,利用在侧方挤压增加密度的方法对密实度进行增强,在把钢管拔出的时候利用灰土实行回填,之后再进行以此夯实处理。有些土层相对较软则需要使用沙石桩和碎石桩对其进行夯实碾压。必要时还需要使用高压水枪对其进行冲刷处理。以此利用砂石再次回填。用来保证地基的夯实程度。

挤密法的应用的设计指标包括:孔心距、桩间土的挤密系数、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等:①孔心距:桩孔按照等边三角形布置,孔心距可根据桩孔直径或者根据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及各层图的平均干密度等进行估算;②桩间土的挤密系数:《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4-2004)中明确规定地基状体的密实程度达到相关要求后,三个孔间的平均挤密系数至少为0.93、最小挤密系数至少为0.88,其中甲、乙类建筑≥0.88,丙类建筑≥0.84;③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规定采用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来确定挤密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项目工程实例

3.1 工程的概况

某住宅办公综合楼工程的建筑总面积是7.45万平方米,地下1-3层波及到了车库、防护工程机设备用房等,裙房1~4层用于现代企业办公楼。

3.2 地基与基础的 施工技术

(1)素土回填

在1层梁板模板拆除后,为了保证土方回填的强度和稳定性,应结合工程实际选择适宜的种类或填筑方式,以确保合理性,本项目回填采用装载机运土、人工铺设及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本着节能环保的原则,回填土尽量使用现场的废弃土,同时在对其进行压实的过程中,应确保压实效果能满足施工要求;在回填过程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液化水态的泥以及粉状砂质黏土等的土不能作为回填土

(2)垫层施工

本项目地基基础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并做好混凝土垫层的振捣、平整压实、浇筑及后期养护工作。

(3)地下室侧板防水层施工

在防水层施工前,需对地下室基层表面存在的积水、杂物等进行清理,确保不会对施工效果造成影响后,方可进行防水层与保护层施工,最后开展室外灰土回填作业;施工人员需严格佩戴好相应的防水、防毒用具,以保障生命安全;由于地下室外墙防水部位及其施工工艺的重要性,应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并执行合理的施工计划与安全保护措施。

(4)钢筋基础施工

基础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剪力墙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梁钢筋和框架柱钢筋均采用直螺纹套管连接,前者采用闪光对焊,后者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钢筋搭接位置、长度等进行控制,并确保受力钢筋的搭接接头有效率符合以下要求:梁、板与墙≤25%,柱类≤50%;基础钢筋绑扎的流程为:绑扎基础下层筋→放置垫块→绑扎暗梁和承台钢筋→绑扎基础上层钢筋→插剪力墙、柱钢筋并固定40~50cm、0.5~1cm内。混凝土养护。由专人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尽量减少后期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

4结束语

利用合理并且有效的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技术,可以使得住宅办公综合楼建筑安全有所保证。与此同时,工程的质量也会相应的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相应的,也可以对施工工艺方面进行有效地提升。从所发现的问题中分析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可以更好的处理地基施工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王秋霞,贾强.住宅楼纠偏及地基基础加固理论分析与实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2):65-67.

论文作者:石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住宅办公综合楼地基与基础施工分析论文_石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