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永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先进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2.2,D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9(2003)05-0003-0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深刻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思考,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三个代表”的前提和基础。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的前提和基础。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人类社会的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有新的先进生产力出现,又不断有旧的落后生产力被淘汰的过程。所谓先进生产力,就是指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力,它要求作为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力量的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物的方面,最重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换言之,先进生产力就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最新的劳动资料和精确的劳动对象三者的最佳结合,以及由此所创造出的竞争力强的产品与高效率的服务。社会生产力的先进性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为坐标,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由大到小、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可见,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能否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个政党兴衰存亡的关键。综观中外许许多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不是成于斯败于斯、兴于斯衰于斯。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以后,苏俄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对苏俄建设社会主义是很大的困扰。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领导苏联人民对如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付诸于实践,终于使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得到了苏联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也给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极大的鼓舞。但是这样一个由列宁亲手缔造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执政达七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却在几乎很短的时间里就丧失了执政地位,并导致了世界上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迅即瓦解,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列宁以后的苏共党人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显著改善。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始终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建立起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积极致力于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作用以及党自身的生命力,都是与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一再无情地证明: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丧失其先进性,从而必然被历史前进的车轮所抛弃。
历史最终是由先进生产力决定的,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断地相适应,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只有生产力是先进的,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的文化才有可能是先进的,也才能最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满足这种利益的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整体上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选择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与国家经济体制的选择、改革、确立及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社会现存的各种经济问题,是由若干方面的基本因素决定的。其中,制度或体制是决定经济效率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许多经济学家(包括马克思)认为,经济发展的快慢、社会进步的速度,最根本地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取决于现存经济体制是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还是解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个问题上,经济体制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所谓经济体制即经济管理体制,通常指某个国家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和一定的经济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体经济关系和模式,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基本功能在于调节经济运行,合理地配置经济资源,以便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满足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基础条件,但是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需要大胆改革,使生产关系不断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代表和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变革与先进生产力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已被历史所证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旧的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解放了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建立了新中国,并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依照前苏联的模式逐步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在特定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使我们集中了有限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力量投入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并进而较快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但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需求和生产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这种体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对旧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选择并确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经济体制,就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当务之急,也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市场为取向,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能够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选择并完善这样的经济体制是生产力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落后生产力的淘汰,也是我们党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纵观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到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的艰难历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并深刻地理解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坚定信念和勇气,以及为此而作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永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在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这一伟大成就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只是初步的,还很不完善,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符合市场经济运作一般规律的地方。实践没有止境,改革也没有止境,它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渐变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改革逐步解决阻碍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时期。当代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正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产业格局、区域格局和城乡格局将或先或后地发生变化,其中某些方面将被彻底改造,而另一些方面则将会超长地增长。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永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要求。很显然,若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必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将成为不可能;而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则将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达到进一步的解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五大就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目标,并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党的十六大又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党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只有真正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才能充分激发出来。因此,坚持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成为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