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论文_刘炎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论文_刘炎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兴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省泰兴 225400)

摘要:电能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社会稳定进步下,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与改造,促进智能化的应用,需要实现配网调控的一体化,保证在期间能够对其问题进行调节,维护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从而提升整体的经济水平。本文对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

电力是国家的命脉,关系到老百姓的实际利益,因此电网管理必须慎重对待。优化电网故障处理流程、提高电网故障响应能力、保障供电可靠性、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已成为配网管理的基本要求。在智能电网模式下实行配网调控的一体化是促进电网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的必要举措,因此,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必须加强重视,本着高效管理的宗旨,推进配网调控的一体化进程,努力缩短配网故障抢修时间,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1电力调控一体化简述

电力调控一体化,就是将电力调控与监控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操作。其工作主要分为调控与运维两部分。调控,由专业调控人员进行操作,对设备进行遥控操作及监督等;运维,由专业运维人员进行操作,对设备进行检查、巡视、日常维护等。电力调控一体化能够实现对电力控制系统的调控,进而提升电力调控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的电网监控与维护管理体系。在以往模式中,电网运维、监控、调度工作的负责部门为电网调度中心,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经常出现责任不明的情况,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及员工的积极性。电力调控一体化具备的特征如下:其一,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电力调控一体化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安全可靠,金额提升工作效率。其二,为地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样本。

2配网调控一体化中的主要问题

2.1数据不可靠问题

智能电网的模式之下,配电调控一体化工作的主要依据就是数据信息,当配电调控的的范围扩大时,调控的准确性就无法得到保障,工程图纸提供的基本信息和电力运行的传达信息就不会可靠,信息的准确性大大去的降低,相关的电力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信息出现纰漏,调控人员依据这样的信息就无法展开正确的判断,对电网的运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现今的配网调控仍旧存在着缺乏有效的参考数据的问题。

2.2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问题

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系统虽然有效提高了电力供应中的效率与质量,但在电力设备运行维护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提高。事实上,现在的电力设备维护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城郊与城乡接合部的电网管理工作尤其薄弱,在这些地区,多种线缆混合的情况较多,所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复杂,这就使得维护的难度加大。

2.3技术人员水平不高

配网调控一体化在智能电网模式下属于系统化的工程,必须有专业化的技术人才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但是调控人员对调控一体化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相关的素质和技能,很难把智能电网下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真正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来。

2.4调控针对性不强

若用人力来运行和管理配电系统,需要经验丰富且技术强的运行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方需求制定出最有的配电调控方案。目前,我国配电网控中仍存在凭经验盲目调控的现象,阻碍调度指挥的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议

3.1做好电网数据的统计工作

智能电网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用电设备。要提高调控一体化的性能,需要对电网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统计。对此可以利用具备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平台。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将整个供电网络图形化,提高可视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工作的准确性。做好电网数据信息的更新工作,做到有新设备、新的电网加入时能够及时更新信息。配网调控系统可以与GIS系统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形象的地理信息对电网信息进行管理,避免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盲区。此,管理系统可以设立对外开放的平台,及时了解调控范围内的用电单位变更情况。

3.2科学认识配网调控一体化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特征十分明显:调控一体化是智能电网正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提高电网管理的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贡献很大。该系统指标设置符合科学标准,不仅与国家的电网发展要求相呼应,还为将来进行的电网发展留下了提升空间,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针对目前我国的电网管理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大量的事实综合分析比较,就可以看出实行配网调控一体化的重要性。针对电网的管理工作来说,保障电网和线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是这项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一体化的优势很好的避免了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配网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实行管理的统一化和整体化,使机器更好的为人服务,加强人机配合,促进调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3.3实现智能配网的自动化

智能电网,其最为主要的基础条件是维护配网的自动化发展。实现配网的自动化,能够为智能电网的积极发展提供重要的实施方向。所以,在整体发展方式下,要维护智能化配网,需要分析配网调控一体化工作中的主要思路。在对配网网架进行积极构建过程中,需要基于基础条件,促进设备的自动化的发展,保证能够将其与终端系统、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进行结合,从而为配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充足条件。同时,还要促进配网的数字化发展,以保证能维护配电网的自动化,实现其各项功能。因此,电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社会资源不断枯竭情况下,要对现有资源的发展进行充分研究。尤其是电力资源,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下,电力企业致力于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监控和调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基于智能网模式,实现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促进调度与监控的相互的结合,这样不仅能避免人为工作中产生的错误操作现象,也能促进我国智能电网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满足我国的电力发展需求。

3.4重视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切实提高相应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实际操作能力等,企业应当首先树立合理明确的人才管理理念,具体来说,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展岗位培训。电力企业可采取职业岗位培训,促进智能电网配网的调控人员进一步学习相关新知识、新理论,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第二,创造学习氛围。电力企业应当主动为配网调控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对电力人员的学习提供正确引导,提高对于配网调控的实际应用技能,便于电力人员能够在自身岗位上,充分发挥所学到的技术与能力。

结束语:

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对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关系到老百姓的实际利益,因此电网管理必须慎重对待。高新技术的逐渐应用是提高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在电网管理中,智能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潮流。对于配网调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提出相应的建议解决,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必须加强重视,本着高效管理的宗旨,推进配网调控的一体化进程,从而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民生工程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张涛.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01:117.

[2]沈杏珍.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科技风,2014,(19):50-50.

[3]谢玉辉.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通讯世界,2015,(2):120-121.

论文作者:刘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论文_刘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